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胸段食管癌常见的转移方式,约占30%。本研究分析2002年4月~2005年4月间胸段食管癌首程治疗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7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胸段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80 例行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标记各部位清扫淋巴结分别送检,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胸上、中、下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7.2%、10.5%和2.2%,上纵隔分别为22.6%、23.5%和3.7%,中纵隔分别为7.5%、69.3%和11.0%,下纵隔分别为0.9%、28.6%和33.8%,腹部分别为3.8%、19.7%和33.1%.胸部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变长度愈长、肿瘤分化越低、肿瘤浸润越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也越高(P <0.05).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段食管旁、锁骨上、上中纵隔转移多见,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性转移特点,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腹部、中下纵隔转移多见.建议胸上段食管癌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重点清扫颈段食管旁及锁骨上、下界包括隆突下淋巴结,胸下段食管癌可行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重点清扫隆突下、下胸段食管旁、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约占食管癌患者的20%左右,预后差[1,2]。我们总结了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13例,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患者生存情况,为今后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3年1月1日至1995年4月31日在我院确诊为食管癌锁骨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放疗效果。方法选取6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胸上段14例,胸中段27例,胸下段2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者38例,病灶大小:<3 cm者35例,≥3 cm者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食管癌根治术配合术后放疗,回访3年,观察65例患者治疗转归及不同部分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术后放疗疗效,对病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在者采用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术后放疗后,60例(92.31%)肿瘤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回访3年期间,1年生存率为76.92%(50/65),3年生存率为58.46%(38/65)。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胸中段及胸下段食管癌以腹腔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多见,且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胸上段及胸下段食管癌。病灶<3 cm及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病灶≥3 cm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术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联合放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重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胸段食管癌631例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文娣  温登瑰  魏丽珍  王雷 《临床荟萃》2011,26(10):851-853
目的分析影响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探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针对631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揭示主要病理改变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结果 631例中有淋巴结转移284例,转移率为45.0%,淋巴结转移度为15.9%(673/4 239)。食管癌胸上段、胸中段及胸下段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6%、44.9%和50.5%。肿瘤部位越向下、长度越长、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可见跳跃性转移和双向性转移。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肿瘤长度和浸润深度有关,与分化程度无关。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告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初步经验。方法 从2000年3月-2000年10月开展食管次全切除合并颈、纵隔、腹腔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前瞻性研究。结果 37例胸段食管癌病人接受手术,无死亡(30天内)。并发症发生率为40.5%(15/37),颈淋巴结转移病人占51.35%(19/37),淋巴结转移27%(10/37),上胸段食管癌颈淋巴结转移71.4%(5/7)。结论 1.三野清扫食管癌根治术手术风险较大;2.上胸段食管宫颈淋巴结转移比例高,建议常规行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在食管癌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3例食管癌患者及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超声观察食管壁厚度、回声特点,常规扫查淋巴结及肝脏的转移情况。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对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5.2%、56.9%、93.3%,食管癌的管壁较对照组增厚(P〈0.05),超声显示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癌食管周旁、颈部锁骨上窝及腹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55.3%、89.4%、98.7%及100%。结论超声检查对食管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提高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根治性和外科的正确分期。方法4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接受了颈、胸、腹三区域淋巴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下颈中央区,锁骨上区,和全纵隔及上腹部区域淋巴结。结果47例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6例(12.8%),无手术死亡,34例(72.3%)淋巴结受累。颈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3%、53.2%、12.7%(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早期即可发生广泛及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和外科分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疑似患者病历68例,在手术前对其进行螺旋CT检查,在手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对术前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经螺旋CT检查证实,本组68例患者中有6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经病理检查证实,以上检查结果完全准确,诊断准确率达95.6%。本组研究对象的癌灶转移的淋巴结主要包括为:气管旁淋巴结、最上纵隔淋巴结、主肺动脉窗淋巴结、血管前气管后淋巴结、上段食管旁淋巴结、主动脉旁淋巴结等几种类型。结论:螺旋CT技术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病变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水平相对较高,可对癌灶向哪些淋巴结转移进行准确判断,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
食道癌在治疗前锁骨上转移者临床常见。我们从 1996~1998年选择 5 6例食道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进行常规胸部CT扫描 ,了解纵隔转移情况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本组病人均为食道癌患者 (5 6例 ) ,其中男 3 5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73岁 ,中位年龄 5 8岁。颈段 2 8例 ,上胸段 10例 ,中胸段 12例 ,下胸段 6例。其中 ,单侧左锁骨上转移2 8例 ,右锁骨上转移 2 8例 ,肿块直径 1.5~ 8cm ,均经病理证实。其中 9例为手术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将以上 5 6例食道癌患者均进行胸部CT扫描。2 结 果   5 6例食道癌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合适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据食管癌具体位置及术前颈部B超,上腹部、胸部CT检查结果,采用二野或三野淋巴结清扫,并对其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22例(27.50%);死亡1例,死亡率1.25%;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2例,发生率40.0%,其中食管旁、喉返神经旁、贲门旁和胃左动脉旁为转移的高发群。结论胸段食管癌有广泛转移的倾向,应常规行胸、腹两野淋巴结规范清扫。翻身三切口(二切口)的手术方式是较方便、安全达到根治手术目的、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肿瘤侵及深度(T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9例胸段食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0.7%,淋巴结转移度为46.9%。肿瘤长度之间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侵及深度之间淋巴结转移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与肿瘤侵及深度相关,与肿瘤长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6例(微创组),选取同期经传统开胸手术的相同病理分期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7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阳性率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微创组16例,清扫淋巴结总数228枚,均数(14.27±5.61)枚,阳性率为12.50%;传统组17例,清扫淋巴结总数241枚,均数(16.20±6.24)枚,阳性率为11.76%。两组不同病理分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转移淋巴结例数7例,转移淋巴结45枚,转移率为43.75%,转移度为19.74%;传统组转移淋巴结例数8例,转移淋巴结55枚,转移率为47.06%,转移度为22.82%。结论微创手术能够取得与传统开胸手术一致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在胸段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较高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规律。方法对156例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9.0%,转移度为13.28%,跳跃性转移率为3.8%。胸中段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上段和下段(P〈0.05);蕈伞型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其他3个类型(P〈0.05);肿瘤浸润至浅肌层后,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但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长径、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分型及浸润深度明显相关。胸中段癌转移率较高。蕈伞型转移率较低,浸润达浅肌层后,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防治以及可行性。方法将该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所收治的10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对其进行X线断层扫描(C T )加彩超的常规检查,其中有31例患者疑似下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其给予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结果在31例疑似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27例被确诊为下颈部淋巴结转移(87.1%),其中胸下段癌、中段癌、上段癌的转移率分别为80.0%、92.9%、83.3%,它们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出现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25.0%,有20例患者被诊断为喉返神经链的淋巴转移,其转移率为64.5%;在术后2年的随访中,患者的生存率为46.2%,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41.9%。结论在对下颈部淋巴结的转移与否进行判断的过程中,CT加彩超的常规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因此可以将其用在胸段食管癌的术前常规检查的过程中,此外,利用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方式来对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中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经手术切除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8例(45.54%)发生淋巴结转移,共清除淋巴结4 063枚,转移淋巴结643枚,淋巴结转移度15.83%.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上下双向性和跳跃性,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为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及病变长度则影响不大.结论: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强度的主要因素,对胸中段食管癌早期病变患者可行三野淋巴结清扫,对胸下段食管癌行二野淋巴结清扫即可.  相似文献   

17.
淋巴结转移是食管鳞癌的主要转移方式,腹腔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常见的淋巴结转移区域。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Ivor-Lewis术式和Akiyama术式的997例患者的腹腔区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情况,并且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双切口手术野淋巴结转移清扫方法及其转移规律,指导临床实施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62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双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62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505枚,其中检出有癌转移的淋巴结102枚,淋巴结转移率20.2%(102/505).淋巴结转移区域特征为胸中段食管癌既有向上到右颈气管旁、双侧喉返神经链旁、食管旁、癌肿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也有向下至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胃小弯网膜等处淋巴结的转移,呈现双向转移趋势.肿瘤的浸润深度明显影响淋巴结转移,T1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0.0% (1/10),T2为20.0%(3/15),T3为43.3%(13/30),T4为5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6,P<0.05),表明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3%(2/14)、39.5%(15/38)、57.1%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5,P <0.05).结论 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有关.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右胸及上腹双切口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上腹右胸两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经上腹右胸两切口(Ivor—Lewis术式)治疗67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并发率为12.7%,肺部并发症占第1位(占30.2%),吻合口瘘4例,其中1例为胃壁坏死或者穿孔,均经保守治愈。死亡1例,系胸穿致严重窒性心律失常致死。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61.2%和45.2%,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2.2%;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0.2%。结论: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良好的胸腹腔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方便有利。且操作方便,吻合可靠,故此术式为治疗胸段食管癌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颈胸腹部三野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征及其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0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胸段食管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或影像标准诊断有淋巴结转移。根据本组200例CT所反映的肿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将颈胸腹部三野淋巴结分为19组。设定淋巴结的短径≥1cm为淋巴结转移阳性标准,统计各组阳性淋巴结的出现率,观察淋巴结转移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及强化情况。结果:200例食管癌中,共有546个部位观察到淋巴结转移。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以右下气管旁组(40.0%,80例)、主肺动脉窗组(34.0%,68例)、隆突下组(27.0%,54例)最多,膈上组(2.5%,5例)及脾动脉组(1.5%,3例)最少。结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在右下气管旁组、主肺动脉窗组及隆突下组。螺旋CT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食管癌三野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