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研究发现人体生命由生物钟场和生命轴场分别执行人生的求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目的。这也是包括所有生物的最原始目的。人体生命轴场是执行人体自身的求生存目的而产生能量及能量交换场;人体生物钟场是耗能场,生殖场是发布人体生物钟节律并实行繁衍后代的目的。人脑存有求生存力档和脑自动运行力档,也是人体生命科学及人体生物钟场和生命轴场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关平  侯威生 《健康文摘》2008,(10):41-41
人体有生物钟,它的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即周期节律性。正常人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激素分泌等所呈现的昼夜周期节律性变化,都与此有关。如能熟练掌握此规律,正确的因时给药,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介绍几种病的最佳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3.
傅绘 《长寿》2006,(11):29-29
大千世界,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一种时间节律,犹如有一个时钟在控制,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钟”。人作为万物之灵,其生命活动也都具有生物钟节律,无论是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糖及内分泌激素,在一天24小时内都有一定的规律。生物钟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也有影响,所以  相似文献   

4.
从分子中医学研究证实,每个人生命都存在生命轴场,主要是能量转换及能量辐射场产生能量,正常情况下人基因组是人体生命轴场能量补充主体,是有程序的能量供应源表;人体生物钟场主要是耗能型并有不断变换磁极的辐射磁能场,为人体提供所有系列新陈代谢统一生物钟标准节律,其补体系统主体是人体干细胞系列是本文主题;在正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内有个"时辰表"。它受宇宙环境的控制,显示出人体内周期性变化或节律,就像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时间信号一样,让人的生理活动、思想、情绪、体力等,与行星运动的周期相协调,使之适应昼夜、日、月、季或年、潮汐等宇宙环境的有节律的变化。这种体内的"时辰表",人们称之为生物钟。  相似文献   

6.
海涛 《现代养生》2005,(11):4-5
人们正寻觅延长人类寿命的更有效的途径,其中适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学延寿法——生物钟养生法便是科学家们的注意点之一。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干扰生物的时间节律会引起疾病。如将猴子的周期节律打乱,会导致心脏病;干扰蟑螂的时间节律,结果发生肿瘤。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在生物钟的支配下,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时而亢奋,时而平和,交替张  相似文献   

7.
《健康大视野》2009,(18):54-54
白天工作不瞌睡,夜间睡觉不熬夜,上床很快能入睡,说明生物钟准时正常,是健康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如果人长时间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律,就会改变体内激素分泌量,导致神经紊乱,体内生物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要尽可能提倡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法。  相似文献   

8.
《医药与保健》2011,(7):29-29
“滴铃铃……”闹钟每天固定叫你起床,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使没有闹钟的铃声,也按时醒来呢?健康人体活动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像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的节律变化,而像这种近似时钟的结构,我们称之为“人体生物钟”。那么人体24小时的生物钟都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9.
尤康 《现代养生》2012,(6):67-67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内有个“时辰表”。它受宇宙环境的控制,显示出人体内周期性变化或节律,就像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时间信号一样,让人的生理活动、思想、情绪、体力等,与行星运动的周期相协调,使之适应昼夜、日、月、季或年、潮汐等宇宙环境的有节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孙川 《长寿》2005,(11):17
大家都知道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很有节律的自然界中。研究证明,大自然的节律无处不在,它同样体现在生物系统中,例如人的生理周期,每日的心率、体温、细胞新陈代谢等,都呈现出24小时的节律变化。这种节律变化规律,就是生物的“生物钟”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节律性的周期变化,这种节律周期称为生物节律,又叫生物钟。因为它,人体器官的各种功能在每天24小时的周期中才会有自身规律性变化,既有高潮,又有低潮。那么,你知道生物钟在24小时的表现吗?从1∶00~5∶00,人体处于养精蓄锐的状态,所以熬夜是坚决不可取的。1∶00大多数人进入浅睡易醒阶段,对疼痛特别敏感。2∶00除肝脏外,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3∶00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这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减少。4∶00脑部供血最少,不少重病人在这个时间死亡。5∶00肾不分泌,人已经历…  相似文献   

12.
黎洁 《大众健康》2011,(7):64-64
生物钟支配人体血压、脉搏、心跳、神经的兴奋抑制、激素的分泌等100多种生理活动,人体各器官都有自己的节律。如果按一定的时间表服用药物,可以收到更好的药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是导致老年人瘫痪最常见的原因,它的发病是否有规律可循,对预防发病很有帮助。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军认为,脑梗塞的发病和人的生物钟节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凌瑞琴 《长寿》2013,(7):72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神奇的能力之一,就是人体的免疫功能。什么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呢?就是人体自身对细菌病毒等外在致病因素的防御体系,是由人体胸腺分泌的免疫物质(如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的。与此同时,胸腺与调节人体生物钟的下丘脑等器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调节人体的功能。人们很早就发现,人体的免疫活动夜间比白天活跃,通常认为这是生物钟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产生的结果。通俗地讲,在各种免疫组织,如胸腺、脾脏、淋巴细胞细胞膜上均有  相似文献   

15.
人体生物钟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体生物钟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感觉和体力状况各有其变化周期,周期分别为33天、28天、23天,并发生兴衰变化。以智力节律为例,当人体处于高潮时,精力集中,反应灵敏;低潮时,则精神涣散,反应迟钝、除上述三大节律外,近年来英国学者发现还有一大节律对人类也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性节律。研究认为,男性性节律是以15天为一循环周期,女性则是以27天为一循环周期。每个性节律周期的最后一天为性节律日,也称高潮日。每循环周期中间的一天为低潮日。性节律和其它生物节律一样,从人诞生的那…  相似文献   

16.
雄鸡清晨报晓,青蛙冬眠春晓,大雁南来北往,牵牛花破晓开放,夜来香在月光下散发幽香……这些自然规律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发现,原来它们都有一个“幕后操纵者”——生物钟。综观大千世界,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存在着一定时间节律,犹如被一只特殊的时钟掌控着。那么,人作为万物之灵,是否也存在生物钟呢?  相似文献   

17.
莫与生物钟唱反调 正常的人体生理机能是受生物钟调节和控制的,比如大脑觉醒与睡眠的昼夜节律:血压的升降、体温的高低和一日三餐的节律等。尤其是人体的内分泌腺,更具有根据生物节律分泌的特点。比如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夜间分泌减少,凌晨时血浓度最低;以后逐渐增多,到上午8时左右血液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钱江 《健康人生》2011,(4):26-26
心脏病为何易在夏季发作 夏季白天光照时间长,人体丘脑的松果体在白天长时间处于“停工”状态,褪黑素分泌减少,生物钟节律改变。同时,夏夜天气燥热,人们的睡眠质量欠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9.
生物钟调控机体的生理和行为呈现周期为24 h的昼夜节律。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昼夜节律的破坏与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中的机制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生物钟可能通过影响各种内分泌激素及脂肪因子的分泌节律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及能量稳态。深入研究生物钟与肥胖的相互作用可能为肥胖的防治,尤其是儿童期肥胖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无论是工作、睡眠,还是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激素的分泌,是受体内生物钟节律所控制的。最近,关于生物钟节律的研究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并提出了第二生物钟学说,以区别于人体最初形成的和总体的生物钟节律(又称第一生物钟节律,或主节律)。这一学说是由日内瓦大学分子生物系的研究人员首先提出。他们确认,人体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第二生物钟,按照太阳的升落来制造蛋白质。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