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乳磨牙龋源性牙髓炎的根分叉异常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龋源性乳磨牙牙髓炎根分叉异常表现及其活髓切断术后疗效分析。方法:C地临床诊断为慢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的24例29个下颌乳磨牙行活髓切断术。摄取术前X线片,冠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半年、1年定期复查。结果:牙髓组织炎症的患牙绝大多数X线片显示其根分叉处骨组织的异常表现。术后1年除3外,X线片显示根分叉处异常现象消失。半年、1年疗效明显。结论:乳磨牙牙髓炎症常常伴发根分叉下方的根周组  相似文献   

2.
乳磨牙牙髓-根周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龋源性乳磨牙牙髓炎是当前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之一。由于乳磨牙的髓底解剖结构特殊 :硬组织较薄 ,侧、副根管较多等 ,牙髓炎症常常伴发根分叉处的根周组织感染 ,往往牙髓尚未坏死 ,即可引起牙龈局部肿胀或脓肿 ;常常可见X线片显示根分叉处的牙周硬板破损 ,骨质稀疏而仍有部分牙髓存活现象 ,即引起牙髓 -根周炎症。本文就我科所治疗的 5 1例下颌乳磨牙牙髓 -根周炎症作一临床总结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口腔科门诊 1999~ 2 0 0 1年所治疗的下颌乳磨牙牙髓-根周炎患儿共 5 1例 69个牙 ,其中男 2 9例 41个牙 ,女 2 2例2 8个牙 …  相似文献   

3.
活髓切断术治疗乳牙深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活髓切断术治疗深龋乳磨牙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32例年龄在3-8年儿童的深龋乳磨牙45颗行活髓切断术,术后跟踪随访1/2a、1a、2a。结果 术后1a随访45接受治疗的深龋乳磨牙。临床及X线片成功率均为100%。术后2a随访42颗牙,失访3颗牙,临床成功率为95%,X线片成功率为88%。失败原因为内吸收、充填体折断脱落未及时就诊而引起牙髓炎症。结论 活髓切断术用于乳牙深龋确实为一种可靠、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应注意定期拍摄X线片复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碘仿氢氧化钙复合盖髓剂在乳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磺仿氢氧化钙复合制剂在乳磨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6岁儿童的诊断为深龋或早期牙髓炎的43颗下颌乳磨牙行碘仿氢氧化钙活髓切断术,术后定期复查。结果复查时间平均29个月,成功31例,失败12例。临床成功率72%,X-ray牙片成功率81%。  相似文献   

5.
根管低位断髓术治疗乳磨牙牙髓病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耿文元 《口腔医学》2002,22(4):198-199
目的 探讨乳磨牙牙髓病根管低位断髓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38例乳磨牙随机分为根管低位活髓切断术直接盖髓充填治疗 2 12例和FC半失活根管低位断髓术充填治疗 12 6例。结果 治疗后分别观察 6个月~ 3年。两组乳磨牙根管低位断髓术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 82 0 8%和 83 33%。结论 乳磨牙有其生理的特殊性 ,对乳磨牙牙髓病作根管低位断髓应尽量去除病变的冠髓组织 ,严密充填根管口和覆盖封闭髓室底副根管 ,减少根分叉及根尖周病变的发生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采用FC糊剂作为乳磨牙活髓切断术的盖髓剂 ,治疗乳磨牙牙髓炎 ,以维持乳牙至替换期 ,共计 2 5 3个患牙 ,临床追踪观察 0 .5~ 2年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门诊诊断为急、慢性牙髓炎的乳磨牙 ,X线片示根尖及根分叉区无病变。 4~ 7周岁患者的第一乳磨牙 ;4~ 9周岁患者的第二乳磨牙 ,共 2 5 3个患牙 ,男 137个 ,女 116个。下颌牙 15 9个 ,上颌牙 94个。局麻下开髓 ,去冠髓 ,生理盐水冲洗 ,隔湿 ,FC棉球髓室内消毒 5min。用FC液、丁香油各 1滴与适量氧化锌粉调拌为糊剂 ,覆盖于根管口 ,使之与切髓面密切接触 ,垫…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钙糊剂治疗乳磨牙髓底穿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磨牙髓底根分叉穿通的病因病理,固化糊剂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常规清除窝洞龋坏组织,根髓低位切断术及完成根管充填,再刮除髓底穿通处病变组织,止血后,置1-2mm厚度固化糊剂,锌汀基,永久充填,结果:5-10岁患儿43例髓底穿通乳磨牙保存治疗后随访,最长4年,最短2年,良好20例,较好17例,2者为87%,失败6例,占13例,结论:乳磨牙髓室底较薄,髓底病变或制洞操作不慎易引起髓底根分叉穿通,采用固化糊剂治疗乳磨牙髓底根分叉穿通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Vitapex在乳牙牙髓炎、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颗下颌乳磨牙,其中牙髓炎58颗,根尖周炎38颗。治疗前拍摄X线片,拔髓,根管预备,髓腔甲酚甲醛棉球暂封5 d,Vitapex根充,术后拍X线片,银汞充填。根充后3、6、12和24个月定期复查。结果2年成功率牙髓炎为91.38%,根尖周炎为78.95%。结论Vitapex是一种良好的乳牙根充材料。  相似文献   

9.
乳磨牙根管口部形态的增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下颌乳磨牙根管口部形态的增龄变化。方法 选取3-8岁患儿86颗诊断为牙髓炎症的下颌乳磨牙,拍摄X线牙片,失活,揭髓顶,拔髓,清洗根管后,取根管口部形态印像,制作树脂模型,在牙轴与髓室底最高点相交处于方0.5mm-1.0mm处制作两枚切片,用计算机进行分析测量,按年龄分成3组进行研究。结果 下颌第一乳磨牙近中根管口部宽度明显大于过错中根管,第二乳磨牙则相反,X线牙片测量值大于树脂切片测量值,根管口部长度测量显示第一乳磨牙近中根管口小于远中根管口,而第二乳磨牙近远中根管长度近似,下颌第一、二乳磨牙近中根管口面积都小于远中根管,第一、二乳磨牙髓室底厚度都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厚趋势,结论 本研究结果对乳牙牙髓和根管治疗,特别对活髓切断术器械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儿童恒前牙外伤冠折露髓后采用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2007年黑龙江省口腔病防治院门诊收治的40例(55颗牙)因外伤引起的儿童恒前牙冠折露髓的病例,经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后,行常规活髓切断术,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暂时密封,术后1周,1、3、6个月定期观察,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复查时检测牙髓活力,摄X线片,分别记录X线片显示的牙髓断面愈合情况及牙根继续发育和根管及根尖周情况。结果切髓部位在牙颈部的成功率较高,占81.8%,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牙本质桥影像趋于完整致密。在牙本质桥形成的同时,未发育成熟的牙根均能继续发育;而失败病例均是在根中部切髓者,术后3个月未见明显的牙本质桥,并出现尖周硬板破损的异常X线表现。结论为了充分利用生活牙髓的功能,使牙根继续发育,增强牙齿组织抗力,年轻恒牙冠折露髓后应尽量多地保存牙髓,切髓术时应以牙颈部或根管口为宜。  相似文献   

11.
乳牙深龋时冠部牙髓的病理变化和细菌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探讨深龋乳牙冠髓病理学状况及导致冠髓病变的原因。方法 随机选择He面深龋乳磨牙45颗,行活髓切断术,光镜下观察其冠髓病理改变;用需氧、厌氧培养技术研究其髓腔内细胞;用扫描电镜观察窝洞底部牙本质小管中细菌的种类和分布特征。结果 77.8%的冠髓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94.9%的髓腔中有需、厌氧菌混合感染;洞底牙本质小管中有球菌和杆菌侵入,球菌均位于小管  相似文献   

12.
银汞桩核用于磨牙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银汞桩核用于磨牙修复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方法 :通过对 3 0例银汞桩核修复的磨牙进行6个月和 12个月的随访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检查未发现修复体松动、折裂、脱落 ,X线牙片显示银汞桩与根管壁之间结合紧密。结论 :对于根管弯曲、分叉大、髓室大或C型根管的磨牙 ,银汞桩核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银汞桩核用于磨牙修复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方法:通过对103例行银汞桩核修复的磨牙进行七年回顾性研究,观察其预后。结果:103例修复体中有7例失访,随访的96例均为Ⅰ级,无一例折裂、脱落,而且X线对比显示银汞桩与根管壁之间保持良好的适合性。结论:对于根管弯曲、分叉大、髓室大的磨牙,银汞桩核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碧兰麻用于牙髓病治疗局部麻醉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碧兰麻用于麻醉牙髓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急性牙髓炎患牙94颗,慢性牙髓炎患牙68颗,作唇(颊)侧根尖区黏膜下浸润麻醉(单侧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对上、下磨牙、下前磨牙设颊、舌侧麻醉组(双侧麻醉组)与上述同名牙的单侧麻醉组对照。所得结果用四格表χ2检验。结果:162颗牙髓炎患牙,单侧麻醉显效率为72.8%。麻醉效果与牙髓的急、慢性炎症状态无显著关系(P>0.05)。下磨牙作双侧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侧麻醉(P<0.05)。结论:牙髓炎患牙作牙髓摘除术时,用碧兰麻作单侧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建议对下磨牙作双侧麻醉。  相似文献   

15.
后磨牙牙髓疼痛3种止痛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后磨牙牙髓疼痛3种止痛方法的效果。方法:173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后磨牙随机分组治疗。第1组46例,采用分次失活法;第2组52例,采用即刻失活法;第3组75例,局麻下直接行牙髓摘除术。疗效评定参照VAS视觉分析标尺法,将疼痛分为(0~4)5级,对其止痛效果分为完全止痛、有效止痛和无效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组的完全止痛率分别为50.0%、63.5%和76.0%。局麻下直接行牙髓摘除术的完全止痛效果明显好于分次失活组(P<0.01),并可避免因使用砷失活剂产生的不良反应。结论:局麻下直接行牙髓摘除术可以有效去痛,并且疗程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牙过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能造成病理损害与修复困难的牙过萌现象,通过拔牙、调磨等方法在小型猪口内建立了牙过萌的动物模型并进行了过萌量的观测和组织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牙髓血管内血流的流体力学与静力学效应为零时,该牙的过萌量并不少于相同条件下牙髓健康牙齿的过萌量,从而对“BVT(bloodvesselthrust)假说”中有关牙髓内血流的力学效应是造成过萌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平衡力系被打破后,丧失对接触的牙均发生了过萌,而不论其是否作过牙髓处理;牙槽骨新生骨质的沉积量明显较新生牙骨质者大,前者大于后者的8倍,根尖区、根分歧区与牙槽嵴顶区均有明显的新生骨沉积带,新生牙槽骨与新生牙骨质宽度之和约等于牙过萌的量。本研究结果对探讨牙过萌现象的机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histological study was to examine teeth with hyperplastic pulpitis caused by trauma or caries. SUMMARY: The pulp tissue of one young permanent incisor with a complicated crown-root fracture and a hyperplastic pulpitis, which had been contaminated with oral microflora for 40 days, and pulp polyps from four permanent first molars whose crowns were destroyed by extensive caries were prepared for standar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Histologically, normal pulp tissue organiz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tooth with a complicated crown-root fracture in the cervical radicular region. Irregular calcification was seen in the coronal and radicular portion of the pulp in the four carious teeth with pulp polyps. Radicular pulp tissue in the middle and apical third of root canals beneath irregular calcification showed intensive fibrosis but was free from inflammatory cells. KEY LEARNING POINTS: Hyperplastic pulpitis is a type of irreversible chronic open pulpitis. Young permanent teeth with hyperplastic pulpitis caused by trauma or caries have a great inherent defensive capacity to hea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牙根管治疗疼痛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髓坏死的乳磨牙230例进行根管预备,FC消毒,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充,术后拍X线片,如果欠填,则重新充填。结果:乳牙根管预备后疼痛的发生率为7.83%,根充后疼痛的发生率为10.43%。根吸收、病种、超填与疼痛有明显的关系。结论:规范无菌操作、避免器械和根充剂超出根尖孔,可预防乳牙根管治疗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