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丽  郑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414-1415,142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造成的一种激素依赖性病变。有学者认为,卵巢激素依赖的内膜异位现象为一种生理现象,只有当异位的内膜反复周期性出血并出现症状方能认为是疾病。而近期更多实验证明EMT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有很大关系。EMT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生率10%左右,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成为一种现代病。80%患者有明显的痛经,50%合并不育,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它和卵巢癌尤其是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关系密切,提示其恶变可能。目前由于EMT的发病机制不甚清楚,致使EMT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手术和介入等,除根治性手术外,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祛除内膜异位病灶,恢复盆腔内生殖器宫正常解剖结构,生育功能和防止复发,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国就内外的治疗药物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应用于临床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息肉患者术后生育能力的价值,以此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伴内膜息肉将其分组为甲组(伴内膜息肉,30例)和乙组(不伴内膜息肉,34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氯米芬等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EFI评分,记录两组术后妊娠状况,随访至2019年记录甲组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美国生殖学会(r-AFS)分期术后自然妊娠例数;记录两组不同EFI评分下妊娠状况,记录两组1年、2年、3年累积妊娠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0. 7±6. 6)个月。两组年龄、不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甲组原发不孕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同r-AFS分期、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EFI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甲组妊娠率明显低于乙组,活产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甲组不同r-AFS分期、临床病理类型术后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同EFI评分患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后1年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年、3年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应用EFI评分可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息肉患者宫腹腔镜术后生育能力,且宫腹腔镜术可有利于提高患者生育能力,尤其是术后2年内。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冉雪莲  李再学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58-3959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流行病学特点,研究内异症的诊断方法,探讨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内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20~40岁是内异症的好发年龄。卵巢是内异症的好发部位。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盆腔包块是主要表现。B超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最后的确诊依赖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论:临床上遇到生育年龄出现盆腔疼痛、不孕、盆腔包块及月经失调者均应考虑内异症的可能性,B超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与病灶部位、粘连程度、浸润深度间的关系.方法 对湖州市菱湖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间妇科住院部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且经手术治疗的16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痛经、排便痛、肛门坠痛、性交痛及慢性盆腔痛与病灶部位、粘连程度、浸润深度间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部位在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凹部的肛门坠痛、排便痛、痛经、性交痛及慢性盆腔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子宫韧带:x2值分别为23.60、65.83、65.58、37.00、25.63,均P<0.01;子宫直肠凹;x2值分别为17.98、56.41、54.49、27.93、40.90,均P<0.01).术中见131例患者存在粘连,且多为复合粘连,卵巢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x2=115.43,P<0.01),病灶浸润深度在≥5mm者,肛门坠痛、排便痛、痛经、性交痛及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5mm患者(x2值分别为6.62、11.83、10.62、10.66、7.29,均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与病灶部位、浸润深度及粘连程度为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surviv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uosis,EM)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官腔以外部位种植生长,最常见的部位是卵巢和盆腔。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ma,AWE)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产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引起重视,我院自1994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密切,它们与内膜细胞的种植增生有关,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损,降低了免疫监视、辨认及机体破坏异位细胞,同时可能助长内异细胞生长,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很多读者而言,是一个神秘的名词,而对不孕症病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它大约占不孕症患者的20%~25%的病因。事实上,即使已经生过一、二胎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少见。这里,我们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实质进行一番细致的剖析。 何谓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到底是什么病?病在何处呢?不少人以为病灶在子宫,其实不然。我们可以说病源来自子宫,但这内膜跑到子宫之外了,所以才称之为“异位”啊!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对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匹配前,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8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分期、教育程度及胎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年年龄、体质量、疾病分期、教育程度及胎次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DS-A表与HADS-D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6±0.34 vs.6.3±0.38;6.1±0.28 vs.3.7±0.26),观察组患者生理健康评分与心理健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5.5±5.84 vs.74.2±5.26;46.7±4.0 vs.54.3±4.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疼痛自我效能量表评估分数更低(50.2±3.15 vs.32.5±3.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盆腔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有负面的影响。在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及时有效的交流安慰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免疫因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由异常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与EMs的因果关系问题一直是个难解之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均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并与患者的不孕及盆腔疼痛密切相关。但是,究竟是哪一种或哪几种细胞因子所起的作用更为关键仍不能确定。因此深入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明确EMs的病理生理乃至寻求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由多个基因位点致病作用,在环境因素激发下产生疾病表现型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对EMs遗传倾向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着重从EMs的恶变,甾体激素对EMs发生的影响及环境因素诱发EMs等方面综述了近5年国外对EMs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定位EMs的易感基因,有助于深刻理解病因,制定新治疗方法并为预防本病的发生提供新理论。  相似文献   

13.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常引起疼痛、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其中70%~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肛门坠痛等。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且具体疼痛机制仍不清楚,故就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来说疼痛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内膜种植到子宫腔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病症。其临床特点为异位病灶的周期性出血及由此引起的局部粘连。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其侵袭、复发行为颇有恶性生长的特点,成为世界妇科研究的热点。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据报道32%的慢性盆腔疼痛及48%的不孕症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5.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妇科常见病。其主要症状是盆腔疼痛,但其机制至今仍然不清。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通过与神经细胞受体结合,促使神经细胞增殖、分化,在诱导神经肽的表达和释放的同时增加感觉神经元的数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及痛觉过敏起重要作用。就NGF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做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490例因不孕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腹腔镜及病理证实的EMs患者131例纳入内异症组,将输卵管阻塞、积水、输卵管系膜囊肿、慢性盆腔炎及腹腔镜下盆腹腔无明显异常者359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宫腔镜全面探查宫腔,内膜病变由术后病理证实。对比两组患者内膜病变发生情况,并分析内异症组内膜病变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症类型及患者年龄的相关关系。结果 1内异症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42.75%)显著高于对照组(22.56%),(P0.05),内异症组子宫内膜增生症发生率(3.05%)略高于对照组(1.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36岁以上患者内膜息肉发生率是25岁以下患者的3.67倍;3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类型及不孕持续时间无关(P0.05)。结论 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递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2010年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症状患者43例。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商品名:优思明),周期用药,共用9个周期。用药前及用药9个周期后使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B超测量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大小,测定血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水平,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用药期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用药后痛经疼痛评分及血CA125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性交痛及盆腔痛评分及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大小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均无异常。无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结论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低,特别适用于痛经明显、异位囊肿较小者。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秀丽  王瑜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7):3797-379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术前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64例重度盆腔内异症患者术后随访资料,比较术前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组及未用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和复发率。结果:用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天数、复发率分别为(63.5±21.3)min、(58.5±19.1)ml、(2±1.3)天和24.2%,对照组分别为(96.1±29.1)min、(76.4±23.3)ml、(4±1.3)天和48.4%,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李悦 《职业与健康》2001,17(10):153-154
1 诊断的新进展1.1 高危因素 年龄在26~40岁居多;月经初潮早,周期短,经期长(周期小于25 d,经期大于8 d);经期负重,经期性交,不孕症;盆腔手术史,如刮宫,剖腹产,剖腹取胎等;家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免疫因素以内膜异位症患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率高;绝经后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者。1.2 临床表现1.2.1 症状 痛经,继发性、进行性加重,发生在经前、经期及经后1~2d;非周期性、特异性慢性盆腔炎;原发或继发不孕;月  相似文献   

20.
surviv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