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 选择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的产妇55例,对39例PLT≥30×109/L无严重合并症产妇行椎管内麻醉,其中硬膜外麻醉(CSEA组)20例、蛛网膜下隙麻醉(SSA组)19例;对16例PLT <30×109/L产妇行全身麻醉(全麻组).比较分析组间剖宫产术中产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所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3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和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CSEA组和SSA组重度窒息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管内麻醉用于血小板减少症(PLT≥30×109/L)孕妇且无明显出血病史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剖宫产,按麻醉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A组46例,采用全身麻醉,B组34例,采用局部麻醉,统计两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记录两组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及脐动脉、静脉血气分析结果,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为(7.6±2.4)min,低于B组的(12.6±3.1)min,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脐动脉、静脉p H值、PC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脐动脉、静脉PO2水平分别为(25.2±2.1)mm Hg、(34.2±3.3)mm Hg,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小板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血小板计数上升至(77.8±32.4)×109/L,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术者采用全身麻醉,镇痛确切,安全性高,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在高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选择2016.4至2017.8期间65例高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100×10~9/L]产妇,30例产妇给予全身麻醉(CA),35例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CSA),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结果 CSA组UIDI短于CA组、麻醉后5 min的MAP低于CA组(P0.05),其他时间点(麻醉后15 min、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MAP与HR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5 min Apgar评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in Apgar评分结果提示,CA组新生儿窒息率较高于CSA组(P0.05)。两组产妇在随访期间据未出现感觉障碍、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和CA相比较,CSA用于高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术,有助于改善围生儿不良结局,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李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78-7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剖宫产的麻醉方法。方法:对入院时或经治疗后PLT〉50×10^9/L且近期无出血史的产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治疗后PLT〈50×10^9/L的产妇选择全身麻醉。结果:新生儿情况:1分钟Apgar评分全麻组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P〈0.01),而5分钟Apgar评分全麻组与硬膜外麻醉组评分间无明显差异(P〉O.05);产妇出血情况:所有产妇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全麻组出血量与硬膜外麻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剖宫产术麻醉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术前估计和准备,对血小板减少可给与相应的处理。对经治疗后P坍〉50×10^9/L且无明显出血病史的产妇行硬膜外麻醉是可取的:对治疗后PLT〈50×10^9/L者可行全身麻醉,并合理选择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5.
李国艳  甘蓉辉  周晖 《四川医学》2007,28(11):1281-1282
目的 探讨对产科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实施剖宫产时应用腰麻的可行性。方法 30例合并血小板减少拟施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麻醉方法分为腰麻组和全身麻醉组。记录产妇术前、麻醉后2、5、10、20、30min血压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腰麻组血压下降与术前及全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应用于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实施剖宫产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王亮 《中外医疗》2014,(21):120-12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手术娩出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8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神经行为评分、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02,P=0.1934〉0.05),两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pH值、PCO2和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5 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3、5 d神经行为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且逐渐增加,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无呼吸暂停、病理性黄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手术无论采用全身麻醉还是椎管麻醉,均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剖宫采用全身麻醉是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行剖宫产产妇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80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40例围生期护理配合措施,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无新生儿死亡病例,且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术中出血大于800ml,对照组则有9例术中出血大于800ml,其余均小于350ml;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2.5%,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行剖宫产产妇进行围生期的护理配合措施,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和并发症,保证母婴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35例,为全麻组;同期硬膜外麻醉剖宫产35例,为对照组。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剂用量、生命体征及新生儿出生即刻、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硬膜外组血压下降显著(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产妇剖宫产麻醉方式选取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52例血小板减少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产妇术前均输注血小板1 U,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局部麻醉,对比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水平和新生儿相关指标,同时监测两组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4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血小板计数水平(78.26±25.39×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9.01±0.85)分,观察组为(9.12±0.83)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85%)略低于对照组(7.69%),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1.54%)(P0.05)。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产妇剖宫产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更为安全可靠,有助于降低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10.
王淑伟 《现代医学》2014,(8):902-90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手术娩出新生儿的影响,寻求不适于椎管麻醉产妇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用全身麻醉,对照组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两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出生后1、3、5 d神经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6.5±6.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38.4±7.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3、5 d神经行为评分逐渐增加,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椎管麻醉均适用于剖宫产手术。全身麻醉不会对新生儿的安全产生影响,可用于不适用椎管内麻醉的产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本院23例精神分裂症产妇剖宫产麻醉的处理,为精神分裂症产妇剖宫产术提供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0年本院23例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的产妇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与管理资料。结果所有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均顺利完成手术,新生儿安全。结论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的产妇,无论采用椎管内麻醉还是全身麻醉,术前都要充分评估,考虑母婴安全。既要合理选择麻醉药,又要充分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张雪峰 《当代医学》2012,(27):22-23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术式选择及效果.方法取产科于2008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衰的产妇48例作为观察组,于剖宫产时均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取2008年6月之前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的同一病症产妇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对照组为39.6%,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所生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有效减少妊娠合并心衰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新生儿缺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病产妇剖宫产麻醉的方法及麻醉管理。方法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27例,剖宫产手术期间持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SpO,)。心功能Ⅰ-Ⅱ级产妇共16例,采用椎管内麻醉(E组);心功能Ⅲ~Ⅳ级的产妇11例,采用全身麻醉(G组)。记录手术时间及新生儿1、5rainApgar评分以及手术期间的输液量及麻醉效果。结果E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5)。E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G组(P〈0.05)。2组间输液量及新生儿5ra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有2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出现血压和心率下降,静脉注射麻黄素6~10mg后恢复。G组有2例新生儿娩出后呼吸抑制,经辅助呼吸及纳洛酮0.01mg·kg^-1静脉注射后呼吸恢复良好。2种麻醉方法均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应加强剖宫产围术期的监测,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可选择椎管内麻醉,心功能Ⅲ~Ⅳ级的产妇可选择全身麻醉,并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进行了全面的护理配合,就40例患者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产妇剖宫产术中有2例大出血,出血量约为800ml,经过血浆、血小板、新鲜全血输注治疗后并无生命安全,其余38例出血量均低于300ml,未发生1例手中切口出血不止,未发生新生儿死亡或出血事件。结论:基于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病症,于剖宫产围手术期给予充分的护理配合可以减少患者出血量,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梁俊 《中国医疗前沿》2013,(16):40-40,71
目的分析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妇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8月我院25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血小板计数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妇与正常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妇阴道产比例低于正常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轻度血小板降低产妇,显效4例,有效1例;中度血小板降低产妇显效8例,有效7例,良好1例;重度血小板降低产妇,有效2例,良好2例。结论泼尼松、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治疗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妇效果显著,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且不影响新生儿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麻诱导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I~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30例:全麻组(A组,n=15):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的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15例,采用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1.0μg/kg、琥珀胆碱2mg/kg全麻诱导;硬膜外麻醉组(B组):随机选择15例常规硬膜外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 因前置胎盘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产妇73例为观察对象, 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 观察比较2组产妇术中情况,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和升压药应用率, 以及新生儿情况, 包括断脐 (I-D) 时间、脐动脉血p H、PCO2、PO2、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全身麻醉组45例, 椎管内麻醉组28例 (其中硬膜外13例, 腰硬联合15例) , 有2例产妇行椎管内麻醉后阻滞不全改全麻醉, 4例产妇因出血量大改全麻, 麻醉方法计为全麻.2组产妇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升压药应用率及输液量均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组 (P<0.05) ;2组产妇娩出新生儿断脐 (I-D) 时间、脐动脉血p H、PCO2、PO2、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或术前估计出血量大的产妇, 选择全身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更安全, 但其他类型患者, 其麻醉方法的选择上同样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管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单胎且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单纯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3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同时,D组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右美托咪啶0.1μg/kg;C组给予同量0.9%氯化钠溶液。对比分析两组产妇VAS评分、Ramsay评分、Wrech分级以及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 D组产妇VAS评分、Wrench评分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麻醉后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结论右美托咪定椎管内注射在剖宫产术中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减少麻醉后寒战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妊娠合并精神科疾病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37例妊娠合并精神科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实施剖宫产手术,根据产妇配合程度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手术麻醉方式,统计所有产妇的手术情况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且术后意识清醒。所有新生儿的Apgar评分均在7~10分,身体状况、呼吸功能均为正常。结论麻醉前需要做好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麻醉过程中,需要根据妊娠合并精神科疾病产妇的实际情况确定麻醉方法,若产妇配合度较高,则可选择无椎管内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若产妇配合度低,则可选择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精神病产妇施行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我院30例妊娠合并精神病产妇施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例合并精神病产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均顺利完成,新生儿安全。结论:妊娠伴有精神疾病产妇在施行剖宫产手术时麻醉风险增加,麻醉处理难度大,为保护母婴安全,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在无椎管内麻醉禁忌且病人能配合情况下我们首选腰硬联合麻醉。无论是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或是全身麻醉,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