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谢荣华  范久波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04-130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几种化学免疫调节剂免疫小鼠诱导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不同剂量匹多莫德、沙利度胺、匹多莫德加沙利度胺分别灌胃小鼠,共免疫14次,对照组用PBS灌胃,检测其免疫效果,并观察其受到弓形虫攻击感染后的生存情况。结果匹多莫德、匹多莫德加沙利度胺使小鼠IFN—r、CD4^+细胞数量升高(P〈0.01),CD4^+与CD8^+比值增加,各组均未检测到IL-4;沙利度胺使小鼠CD8^+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CD4^+与CD8^+比值减少,各组T细胞增殖活性与PBS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P〈0.05),且匹多莫德20mg加沙利度胺1.0mg组T细胞增殖活性最明显。小鼠攻击试验表明,20mg匹多莫德加1.0mg沙利度胺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匹多莫德、沙利度胺以及PBS对照组。结论匹多莫德20mg加沙利度胺1.0mg可诱导更有效的抗弓形虫感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CD8^+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治疗组,全部常规治疗,正常健康对照组32例,检测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12、24周的临床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GCF中CD3^+、CD4^+、CD8^+的所占比例及计算CD4^+/CD8^+的值,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通过常规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包括PD、CAL、PI和PLI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GCF中CD3^+、CD4^+、CD8^+和CD4^+/CD8^+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周、12周与对照组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水平与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PD、PI和PLI与GCF中T细胞亚群的水平有明显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慢性牙周炎的炎症状态密切相关,可作为一项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效抗逆转录治疗对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动态影响。方法分析25例患者在治疗前(DO)和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第3、6、12个月时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动态变化。结果AID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指标间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t=24.98、t=11.61,P均〈0.001)。25例患者DO前根据CD4^+T淋巴细胞数量分为Ⅰ组(〈100个/μL)、Ⅱ组(100~200个/μL)、Ⅲ组(〉200个/μL),经3、6、12个月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各组与DO前比较:Ⅰ组P均〈0.01、Ⅱ组CD4^+T淋巴细胞P〈0.05、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指标P〉0.05、Ⅲ组P均〉0.05。Ⅰ组DO前CD4^+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指标最低,经12个月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指标增加最为明显。有关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增加比较: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P均〈0.01;Ⅱ组与Ⅲ组比较,P〉0.05。结论HAART能有效回升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提示HAART治疗对CD4^+T淋巴细胞数量越低患者疗效越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大黄对急性胰腺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SPA)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大黄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二组:SAP模型组(M组,n=10),大黄治疗组(T组,n=10),以5%牛磺胆酸钠溶液胰胆管逆行推注复制大鼠SAP模型;治疗组在复制模型后即刻胃管内注入生大黄粉溶液:流式细胞仪检测AP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以及CD4^+/CD8^+的变化;结果M组血中CD4^+阳性细胞数以及CD4^+/CD8^+值明显低于T组(P〈0.05),与M组比较,T组胰腺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1)SAP时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2)大黄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对SAP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变化,探讨其在T2DM及大血管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初诊T2DM(单纯T2DM组)患者、28例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组、单纯T2DM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CD4^+CD28^-T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CD3、CD8^+T细胞、CD4^+CD25^+T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CD4^+CD28^-T细胞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5),CD3、CD8^+T细胞、CD4^+CD25^+T细胞低于单纯T2DM组。结论机体细胞免疫异常在T2DM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匹多奠德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46例为丙肝治疗组,治疗组口服匹多莫德。分别取健康对照组和丙肝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采用双抗体酶联分析法检测INF-γ、IL-2、IL-4和IL-6,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CD4^+、CD8^+和CD4^+/CD8^+)。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较对照组IL-2、IL-4、IL-6有明显增高(P〈0.05),CD4^+细胞数下降,CD8^+细胞数增高,CD4^+/CD8^+比值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NF-γ、IL-2有明显增高(P〈0.05),CD4^细胞数增高,CD8^+细胞数下降,CD4^+/CD8^+比值增高(P〈0.05)。结论匹多莫德明显提高丙肝患者的龟疫功能.为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辅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异常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鼠模型,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肠系膜淋巴结(MLN)中的Treg细胞和CD4^+T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PCR测定Foxp3mRNA的含量。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大鼠PBMC中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P〈0.05),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Foxp3 mRNA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MLN中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P〈0.05),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Foxp3 mRN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Treg细胞的异常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BCG-PSN对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CA患者在BCG-PSN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8^+T细胞内IL-2、IL-4、IL-12、IFN-γ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在BCG-PSN治疗前,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O.01),CD4^+T细胞和CD8^+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IL-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O.01);CD4^+T细胞和CD8^+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结论 BCG-PSN可通过调节尖锐湿疣患者T细胞亚群,纠正患者Th1/Th2模式及Tc1/Tc2模式失衡现象,起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 acidic protein,IAP)和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5例胰腺癌患者血清IAP水平和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血清IA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且与肿块的大小、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性(P〈0.05),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和血清IAP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胰腺癌患者CD4^+CD25^+T细胞和血清IAP的水平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发展有关,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数量的增多可能诱导IAP表达水平的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以及缓解期不同阶段T细胞亚群平衡的变化。方法选择13例COPD急性加重期及处于缓解期第1天、缓解期第3个月的患者,监测其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值,同时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浓度。结果COPD缓解期第3个月组FEV1值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组(P〈0.05),COPD缓解期第1天及第3个月组CD3^+值均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组(P〈0.05,P〈0.01),COPD缓解期第3个月组CD4^+、CD4^+/CD8^+值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T细胞亚群分布失衡,缓解期第3个月时平衡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C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状况以及与疾病进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HCV感染者69例及健康对照23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结果:HCV感染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感染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HCV无症状携带组(P〈0.05);肝硬化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慢性感染组(P〈0.05)。结论:HC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疾病进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住院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及患者胸腔积液中CD4^+CD25^+CD127^-Treg细胞及Th17细胞的表达。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组中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CD4^+T细胞值明显低于健康正常外周血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中外周血PBMC的CD4^+CD25^+T细胞值较健康正常外周血组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Treg细胞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外周血高(P〈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CD4^+CD25^+CD127^-Treg细胞水平升高;患者胸腔积液中检测到Treg细胞,与患者外周血呈正相关;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胸腔积液中检测到Th17细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规则治疗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组中PB—MC的CD4^+T细胞值逐渐增加,而CD4^+CD25^+T细胞和CD4^+CD25^+CD127^-Treg细胞逐渐降低;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细胞表达逐渐增加;胸腔积液中Th17细胞的含量逐渐降低。结论:CD4^+CD25^+CD127^-Treg细胞及Th17细胞可作为判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功能的指标,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参与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发展;CD4^+CD25^+CD127^-Treg细胞及Th17细胞可能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它们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免疫状态、指导用药、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高海拔地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便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2012年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例共30例为观察组(A组),2012年我科收治的单纯肺结核病例30例为对照组(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发热、体重减轻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1),而咳嗽、咯血及盗汗病例所占比例,低于B组(P〈0.01或P〈0.05);A组PPD试验阳性率及血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A组痰找抗酸杆菌、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影像学表现纵膈淋巴结肿大、弥漫性浸润、粟粒性阴影病例所占比例多于B组(P〈0.005),而合并空洞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外周血CD3^+T细胞值低于B组(P〈0.05),CD8^+T细胞值高于B组(P〈0.05),CD4^+T细胞值、CD4^+/CD8^+比值明显低于B组(P〈0.01);A组合并肺外结核例数多于B组(P〈0.01),且A组合并肺外结核率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结论:高海拔地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征不典型,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米曲霉菌株(AS3.951)对玉屏风散进行生物转化,观察玉屏风散生物转化液对正常小鼠抗氧化功能及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正常小鼠外周血和肝组织中SOD、GSH-Px酶活性、MDA含量;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和脾CD4^+T和CD8^+T亚群的百分比及其比值;用ELISA法测定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中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玉屏风散生物转化液组SOD、GSH-Px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和玉屏风散煎剂组(P〈0.01)、MDA生成量低于对照组和玉屏风散煎剂组(P〈0.01);玉屏风散生物转化液组CD4^+T比例、CD8^+T亚群比例、CD4^+T/CD8^+T,IFN-γ的含量均高于环磷酰胺组(P〈0.01,P〈0.05),IL-4含量无明显差异;玉屏风散生物转化液组CD4+T亚群比例、CD4^+T/CD8^+T,IFN-γ的含量均高于玉屏风散煎剂组(P〈0.01),CD8^+T亚群比例无明显差异,IL-4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米曲霉(AS3.951)生物转化的玉屏风散比玉屏风散煎剂更能提高正常小鼠抗氧化功能,更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水平.方法 连续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门诊就诊的CVA患者(CVA组)35例和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哮喘组)21例,另有18例同期参加体检结论健康者为对照组.3组对象同期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和CD4+ CD25+ 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 CVA患者外周血CD4+表达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都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P<0.01).CVA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和CD4+ CD25+ Foxp3+Tre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都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P<0.01).CVA咳嗽程度重组外周血CD4+、CD4+CD25+ Treg、CD4+ CD25+ Foxp3+Treg表达水平及CD4+/CD8+比值都明显低于咳嗽程度轻组(P<0.05,P<0.01).结论 CVA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且随着症状加重这些异常表达趋于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HBV携带者79例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与HBsAg阴性的健康者22例比较分析。结果(1)非活动性HBV携带者与对照组比较,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下降,CD8+百分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者与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非活动性HBV携带者与慢性HBV携带者CD4+、CD8+百分率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HBV携带者CD4+百分率在G3~4亚组明显高于G0~2亚组(P<0.05),非活动性HBV携带者2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慢性HBV携带。  相似文献   

17.
邵兰  招伟贤  陈研生  肖健斌  韦晨浦 《吉林医学》2010,31(13):1742-1743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开腹胆管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30例胆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S组,参附注射液加手术组)及对照组(C组,单纯手术组)各15例,参附组术前予参附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2、CRP和TNF-α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参附组CD4+细胞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CD8+细胞在两组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两组血清IL-2水平均有降低,参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血清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前应用参附注射液能改善、调节胆管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水平变化,以及CD4+CD28-T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06/2012—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57例,其中造影检查正常对照组13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8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并对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改良Gensini标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外周血CD4+CD28-T细胞占CD4+淋巴细胞比例在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分别为(12.61±9.06)%,(13.04±6.44)%,(20.68±9.50)%和(22.65±11.55)%。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②外周血CD4+CD28-T细胞比例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99,P〈0.01)。结论CD4+CD28-T细胞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对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T细胞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活性与转铁蛋白受体(CD71)以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FACS)分别检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以及胸痛综合征(CPS)对照组患者T细胞内p70S6K磷酸化水平(p-p70S6K)及CD4+CD71+/CD4+表达比率,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斑块性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ACS患者p-p70S6K表达量及CD4+CD71+/CD4+表达比率均显著高于SAP及对照组(P〈0.01);不稳定性斑块组中上述2种指标值均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1);相关性分析示不稳定斑块中斑块负荷与p-p70S6K表达量及CD4+CD71+/CD4+细胞比率均呈正相关(r=0.93,r=0.92,P〈0.05);p-p70S6K表达量与CD4+CD71+/CD4+细胞比率亦呈正相关(r=0.91,P〈0.05)。结论 m TOR活性与CD71表达率升高及ACS中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