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临床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高血压IC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微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肿微创清除手术,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14天血清hs—CRP、IL-6、TNF-α含量的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含量比较,治疗后第7天、14天微创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后第14天微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微创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清中hs—CRP、IL-6、TNF—α含量增加,表明其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微创血肿清除术有效降低hs—CRP、IL-6、TNF-α含量而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韩树生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2):231-232,236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的影响.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7天血清中IL-2、IL-6、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天IL-2、IL-6及TNF-α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恢复较缓慢,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且对IL-2、IL-6及TNF-α影响轻微,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杨军  聂晓枫 《河北医学》2014,(10):1635-163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颅内血肿周围水肿情况的临床观察。方法:连续收集入住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措施及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措施。于治疗前、治疗后1d、7d、14d行头颅CT检查血肿情况,并检测血清TNF-α、IL-6及S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出血量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周围水肿量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7d TNF-α、IL-6、S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P<0.05);直到治疗后14d下降,与治疗后7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14d TNF-α、IL-6、S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对照组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TNF-α、IL-6、S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积极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同时可以降低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永  孙辉  姚凯华 《重庆医学》2013,(21):2534-2536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该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2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行头颅CT检查患者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后14d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后14d两组患者血肿周围水肿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d研究组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4d两组患者IL-6、TNF-α较治疗后7d明显降低,治疗后7、14d两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研究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有效地清除颅内病灶,减轻脑出血急性期炎症因子水平和颅内血肿周围水肿情况,有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张明伟  彭俊  刘阳  范秀云  周伟  袁德良 《四川医学》2010,31(11):1606-1608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液及静脉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了解这些炎症因子与脑出血病灶及外周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在高血压脑出后24h,72h,7d和14d取80例患者静脉血清及血肿液检测MMP-9、IL-6、TNF-α的含量(实验组),并与30例正常体检的患者(对照组)对比。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液MMP-9、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静脉血,而且还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本身静脉血,实验组患者静脉血清中MMP-9、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静脉血清且病情越重几种炎症因子水平越高。脑出血不同时期静脉血清MMP-9、IL-6、TNF-α含量比较,在72h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MMP-9、IL-6、TNF-α参与了脑出血的炎症反应,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与术后14 d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炎症因子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HCH患者64例,依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行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肿量、周围水肿量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血肿量与周围水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4 d观察组血清TNF-α、IL-6、S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老年HCH患者,可有效减少血肿量及周围水肿量,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治疗方法及检查结果,分为接受单纯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对照组45例、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治疗的观察组35例。治疗前后,采用脑血流检测仪检测脑血流参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清中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脑血流参数、神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神经递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参数Q、V的水平高于对照组,R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NSE、NPY、IL-1β、IL-4、IL-6、TNF-α、Glu、As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BDNF、Gly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治疗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调节炎症因子和神经递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铁蛋白、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住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51例)和常规组(41例)。微创组行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常规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方法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蛋白(SF)、血清P物质(S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TNF-α、IL-6、hs-CRP及SP、SF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及SF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性降低(P<0.05~0.01),微创组的TNF-α、IL-6、SF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两组S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0.01),微创组的SP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去骨瓣减压方法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相比,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更有效抑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受损程度,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D slicer 软件辅助下微创穿刺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及对术 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9 年6 月台州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 组)和阿 托伐他汀钙组(A 组)。两组均进行3D slicer 软件辅助下微创穿刺术,A 组在术后第1 天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 钙治疗28 d。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意识状态,计算血肿清除率;用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 估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手术前后血清IL-6、TNF-α 水平。结果 A 组术后肺 部感染发生率低于C 组(P <0.05)。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尿路感染率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GCS 和血清IL-6、TNF-α 水平高于术前(P <0.05)。A 组术后GCS 高于 C 组(P <0.05),A 组术后血清IL-6、TNF-α 水平低于C 组(P <0.05)。A 组mRS 评分低于C 组(P <0.05)。 结论 3D slicer 软件辅助下微创穿刺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提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阿托 伐他汀钙抑制术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莱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按照奇偶数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亚低温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血清炎性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及预后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石(IL-6)水平,C-反应蛋白(CRP)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低于对照组(t=70.616、66.172、51.251,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内皮素(ET)、血管升压素(AVP)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低于对照组(t=3.529、6.171,P<0.05);随访6个月,观察预后良好率38.98%明显高于对照组13.56%(χ~2=9.844,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预后,可能与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症状、调节血管活性物质、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江家志  李溥  黄月娜  张海  王砚强 《吉林医学》2013,(20):4019-4020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30例,采用开颅手术。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14天,抽血检测IL-2、IL-6、TNF-α含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3、7、14 d血清IL-2、IL-6、TNF-α含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的分泌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病例186例。比较病人发病后1个月末的死亡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再出血率。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及内科组在发病1个月末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死亡率低于其余2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比较颅内感染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0~50 mL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相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急性期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故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能更适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NSE、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本次入选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NSE、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经积极治疗,基本治愈31例、显效34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43%。手术前与手术后相比,患者的血清NSE、炎性因子(hs-CRP、IL-6、TNF-α)均改善显著,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备显著疗效,同时能够使患者的血清NSE及炎性因子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出血微创术患者74例、脑出血非手术患者80例发病后1(手术组术前)、3、7、14?d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取60名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微创术对脑出血患者GFAP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各时间点血浆GFA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 手术组在第7、14天显著低于非手术组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两组脑出血患者第1、3、7、14天血清GFAP含量均与当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成正相关。结论微创术后血清GFAP 含量显著降低,可作为评价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将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有效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将实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GCS评分、IL-6、TNF-α水平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GCS评分(9.78±1.35)分、IL-6(25.68±3.25)pg/mL、TNF-α(36.25±4.65)pg/mL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62.50%、GCS评分(4.53±1.41)分、IL-6(36.65±3.54)pg/mL、TNF-α(36.65±3.54)pg/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实行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压性脑出血(HCH)患者IL-17、MMP-9水平的影响,探讨IL-17、MMP-9在脑出血病程进展和恢复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8例HCH患者分别行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开颅手术,并利用ELISA方法检测术前、发病后48 h、7d、14d的血清IL-17、MMP-9水平,分析不同术式对IL-17、MMP-9水平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IL-17、MMP-9水平随疾病进展在术后48 h达峰值,随后分别开始下降,微创组IL-17、MMP-9下降速度明显比手术组更快(P<0.05).微创组治疗后7、14d的CS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前后IL-17表达与CSS评分、CRP水平正相关.结论 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开颅手术,可显著降低IL-17、MMP-9、CRP等炎症因子水平.IL-17与CSS评分、CRP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脑出血术后恢复较好的生物学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8.
邹朦 《当代医学》2021,27(20):161-163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GCS评分与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hs-CRP、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5.79%(P<0.05).结论 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减轻颅内炎性反应,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意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160例分为两组.微创组与内科保守治疗组各8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14天、28天进行评定,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0%,死亡率为5%,较内科保守组的有效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的影响。方法6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30例(强化治疗组)及常规胰岛素治疗32例(常规治疗组),检测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的表达量。结果强化治疗组血糖达标率高,治疗后第3天、第7天血清TNF-α、IL-1量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低(P〈0.01),但治疗第14天两组血清TNF-α、IL-1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较常规胰岛素治疗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并减少炎症介质TNF-α、IL-1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