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0月1日-12月30日大庆人民医院消化科病房确诊住院的16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了解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状况。结果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4%(23/160),营养风险发生率34.4%(55/160),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是58.3%(60/103),食管癌营养风险发生率为70.0%(21/30),营养风险组BMI及血清白蛋白均低于无营养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风险组干预后BMI及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应进行合理的临床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营养教育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6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营养教育,采用NRS2002和PG-SGA评价,比较化疗前后两组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消化系统肿瘤高于非消化系统,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72.00%和35.11%(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64.00%和29.7%(P0.05)。化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26.4%及65.5%(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33.3%及65.5%(P0.05)。结论:化疗后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联合组3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同时给予胸腺肽α1皮下注射。单化组3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未接受胸腺肽α1治疗。正常组为30例正常人。对其3组例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观察联合组及单化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显著高于联合组及单化组肿瘤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加用胸腺肽α1后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5),单化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较单化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下降,胸腺肽α1可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的影响。方法:80例NSCLC患者均采用NP方案化疗,其中,治疗组40例化疗前3天开始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照组40例仅予NP方案。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化疗后生活质量评价、体质量变化及化疗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的体质量变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化疗后血液毒性反应及消化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NSCLC化疗有一定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沙浩波 《黑龙江医学》2014,(12):1370-1371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患者术后抗凝治疗,预防继发性血栓形成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分为恶性肿瘤组及非恶性肿瘤组,其中恶性肿瘤组又分为老年恶性肿瘤组及非老年恶性肿瘤组,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与非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以及非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恶性肿瘤组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组患者术前水平(P〈0.05);老年恶性肿瘤组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恶性肿瘤组患者术后水平(P〈0.05)。结论手术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有明显的活化作用,并能促进高凝状态的发生,故应重视手术后的抗凝措施,防止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王冰  郭兴来  高勇 《安徽医学》2013,34(12):1840-1843
目的 测定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ysC)、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探讨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8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和5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含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分析此4个项目差异.同时比较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化疗前后3个项目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肾功能轻度受损患者化疗后血清CysC、尿β2-MG的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mAlb水平化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化疗后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8.2%、55.7%、44.3%和83.0%,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患者3个项目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C、尿β2-MG及尿mAlb均能监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但尿mAlb敏感性不如血清CysC、尿β2-MG.同时3个项目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因此3个项目联合检测可作为替代Ccr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早期肾损害进行评估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白萍 《四川医学》2014,(8):1054-1056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前后灌注参数值的改变,评估CT灌注成像在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30例,分析其化疗效果和化疗前后CT灌注成像参数值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PR 2例、CR 10例、SD 13例和PD 5例。化疗前有效组患者BF值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BV、MTT及P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化疗后BF值下降、MTT值升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V和PS值治疗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化疗前后BF、BV、MTT和PS值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的血供情况,化疗前高血流量状态及化疗后平均通过时间升高提示其对化疗反应相对敏感,近期疗效好,缓解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注射液对化疗致肝损害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将40例诊断明确且排除肝脏转移性癌及原发性肝癌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及结束后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天,静滴;对照组给予肌苷注射液0.4 g/天、维生素C 2 g/天,静滴;连用7天后复查肝功能。结果治疗组化疗前后相比较,肝功能各项指标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相比较,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化疗前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较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不影响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总T细胞(CD3+)、T辅助淋巴细胞(CD4+)、T抑制淋巴细胞(CD8+)、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类型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及对照组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CD3+、CD4+、CD4+/CD8+比例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和胃癌患者化疗后CD3+、CD4+百分比较化疗前均增高,CD8+百分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患者化疗后CD3+百分比较化疗前增高,CD8+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化疗前后的变化,对了解机体的免疫动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文忠  高峰  张丽 《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4(3):176-178,195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与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治疗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二者疗效.方法 29例SAP随机分为TPN组(14例)和PN+EN组(15例),并均行非手术治疗14 d,观察疗效及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14 d后,各组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SP)、血钙(Ca2+)、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较营养支持前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糖、血清淀粉酶、血WBC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下降(P〈0.05);各组血总胆红素(TB)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EN组血WBC显著低于TPN组(P〈0.05),其余化验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N+EN组评分显著低于TPN组(P〈0.05).PN+EN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PN联合EN治疗SAP优于TP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180医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2组均采用folfox6化疗方案(奥沙利铂静滴+氟尿嘧啶静脉泵入+亚叶酸钙静滴)。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化疗后在神经毒性(56.7%VS 90%)、贫血(33.3%VS 76.7%)、白细胞总数(30%VS 60%)、血小板计数(26.7%VS 46.7%)、AST/ALT(13.3%VS 43.3%)、血糖升高(10%VS 26.7%)、低钾血症(13.4%VS 36.7%)、血液肌酐(0.67%VS 26.7%)、胃肠道反应(33.3%VS 63.3%)、全身乏力(46.7%VS 90%)等不良反应方面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中能明显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营养筛查下针对性早期肠内营养(EN)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并发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采取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表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将其中有营养风险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术后分别给予延迟和早期EN,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术后恢复情况、化疗并发症以及化疗终止情况。 结果 化疗后2周,观察组体重、TP、ALB、HB以及皮褶厚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CD4+、CD8+、CD4+/CD8+、IgG以及IgA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2组患者吻合口感染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8.16% vs. 28.57%,P=0.029);观察组患者化疗终止率明显低于常规组[HR=0.396,95%CI(0.195,0.803),P=0.011]。 结论 营养筛查下针对性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提高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化疗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化疗耐受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检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 mRNA)和端粒酶活性(TA)对评判胃肠癌手术效果和预后的意义。方法: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77例(肿瘤组)和良性胃肠道疾病患者64例(对照组),分别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及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标本的CEA mRNA及TA。结粟:肿瘤组患者外周血CEA mRNA和T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患者术后外周血CEA mRNA和TA的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CEA mRNA和TA阳性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液CEA mRNA和TA对评判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效果与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采用医用食品营养支持对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消化道肿瘤术前患者120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7d应用医用食品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术后采用序贯性营养支持法;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饮食,术后与试验组采用相同的序贯性营养支持法。结果观察组平均总住院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平均总住院费用、平均营养支持费用小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医用食品进行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08例初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45例为术后辅助化疗患者,63例为晚期肿瘤患者。将全组患者分为3组,全组患者为第1组,45例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为第2组,63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第3组。对全组恶性肿瘤患者每周期化疗前行静脉采血,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血清SOD含量进行检测,并行自身对照。全组患者化疗均满4个周期。结果本组108例初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有97例化疗前血清SOD含量即低于正常值。全组恶性肿瘤患者经两周期化疗后,血清SOD含量较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第3周期化疗后血清SOD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SOD含量逐渐增加;45例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经4个周期化疗后,血清SOD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3例晚期肿瘤患者经两个周期化疗后,血清SOD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3周期化疗后血清SOD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含量逐渐增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OD含量普遍低于正常值,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OD含量的影响是多面的,主要取决于患者化疗时所处的状态及化疗周期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方法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探讨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肿瘤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NRS2002表对肿瘤科1~3个月的100例入院患者进行调查,比较肿瘤的发生部位和临床分期对营养风险的影响,研究营养风险筛查和客观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的发生部位和临床分期对营养风险评价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评价结果与营养指标中的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结论 NRS2002不仅可以反映肿瘤不同发生部位和临床分期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且与血清前白蛋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肿瘤患者近期急性的营养变化情况,且操作简便,用NRS2002来预测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选取消化道肿瘤手术的156例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76例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80例。两组都接受术后营养支持,热量相当。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术后8天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等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胃肠道功能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8天,PN组病人体质量和BMI较术前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N组BMI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N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EN组上升数值优于PN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P=0.044);两组TP均下降,但EN组TP下降较PN组幅度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16);EN组ALB出和PA术后上升数值大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N组肺部感染率较PN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EN支持,相比PN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纳米穴位敷贴预防化疗病人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本科化疗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托烷司琼注射液5 mg,化疗前静脉滴注,每日1次,化疗当天使用。治疗组在化疗前3 d在双内关、双足三里、双天枢、中脘穴位给予纳米穴位敷贴,24 h更换1次。对照组不使用敷贴。比较两组病人消化道不良反应程度。结果:治疗组病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方法对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引起消化道症状有明显的疗效,且能缓解止呕药物的便秘反应,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