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考察冲动性与抑郁情绪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方法:采用自杀风险评估问卷—自杀意念分量表、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32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②抑郁情绪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冲动性人格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既有中介作用,又有调节作用。结论:应激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和抑郁情绪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激性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抑郁在自杀意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关系.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Beck抑郁自评问卷等对长沙市某商学院504名大一新生进行测评.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间的效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应激生活事件、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对抑郁有直接影响;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抑郁对自杀意念有直接的影响;应激生活事件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作用于抑郁,还可以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和抑郁对自杀意念的形成起作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通过抑郁对自杀意念有间接影响.结论: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和抑郁作为中介变量影响自杀意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应激性生活事件、自尊和抑郁在自杀意念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自尊和抑郁在自杀意念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对7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应激性生活事件通过自尊和抑郁的中介效应影响自杀意念;自尊可以通过抑郁的中介效应影响自杀意念。自尊在抑郁对自杀意念的作用中起调节效应,自尊水平越高,抑郁对自杀意念的效应越小。结论: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自杀意念的素质-易感理论提供了证据,即低自尊是自杀意念的易感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量表、自杀意念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837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倾向(最近一周、最忧郁时)得分与负性生活事件应激量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正相关(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自尊和抑郁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自杀想法"条目对28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6.95%,有自杀意念组的生活事件各因素得分及总分、抑郁总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组,人际关系(t=-17.039,P0.001)、学习压力(t=-13.000,P0.001)、受惩罚(t=-11.000,P0.001)、丧失(t=-8.800,P0.001)、健康适应(t=-15.631,P0.001)、其他(t=-12.240,P0.001)、生活事件总分(t=-16.060,P0.001)、抑郁总分(t=-29.821,P0.001),有自杀意念组的自尊总分(t=-3.92,P0.001)显著低于无自杀意念组;生活事件、抑郁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179,0.638,P0.01),自尊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259,P0.01);生活事件通过自尊和抑郁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自杀意念(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54和0.255),生活事件通过自尊作用于抑郁,又通过抑郁间接影响自杀意念(中介效应值为0.112)。结论:减少负性生活事件,消除抑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自杀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和山东的城乡居民共117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和巴瑞特冲动性人格量表(BIS)来了解被试的自杀意念、自杀倾向和冲动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的关系。采用Bootstrap程序对自杀意念在冲动性人格与自杀倾向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居民最忧郁时的自杀意念率是18.1%。BSI-CV得分与BIS得分呈正相关(r=0.14、0.15,均P0.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自杀意念在冲动性与自杀倾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96%。结论:冲动性人格特质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进而影响自杀倾向,因此有必要对高冲动性和自杀意念强的个体予以关注,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自尊和抑郁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自杀想法”条目对28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6.95%,有自杀意念组的生活事件各因素得分及总分、抑郁总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组,人际关系(t= -17.039,p0.001)、学习压力(t= -13.000,p0.001)、受惩罚(t= -11.000,p0.001)、丧失(t= -8.800,p0.001)、健康适应(t= -15.631,p0.001)、其他(t= -12.240,p0.001)、生活事件总分(t= -16.060,p0.001)、抑郁总分(t= -29.821,p0.001),有自杀意念组的自尊总分(t= -3.92,p0.001)显著低于无自杀意念组;生活事件、抑郁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 0.179,0.638,p0.01),自尊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 -0.259,p0.01);生活事件通过自尊和抑郁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自杀意念(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54和0.255),生活事件通过自尊作用于抑郁,又通过抑郁间接影响自杀意念(中介效应值为0.112)。结论 减少负性生活事件,消除抑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与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CSLVQ)和自杀意念量表(SIOSS),对412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226,P0.01),生活事件与生命价值观呈显著负相关(r=-0.137,P0.01),生命价值观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488,P0.01)。有自杀意念组在生活事件各维度上都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组,有自杀意念组在生命价值观各维度上都低于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间起调节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生命价值观,有利于缓解和降低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和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表明,神经质、消极应对以及生活事件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而积极应对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生活事件通过神经质到抑郁、生活事件通过神经质和积极应对到抑郁、生活事件通过神经质和消极应对到抑郁这三条中介路径均显著。结论:神经质和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应激与抑郁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压力性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心理控制源对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86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2.0%,其中,男生为14.8%,显著高于女生为9.5%;压力性生活事件、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与抑郁情绪、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抑郁情绪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心理控制源通过调节压力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间的关系而影响自杀意念。结论:对于偏向外控的高中生加强归因指导,缓解抑郁情绪,有助于减少其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自尊在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尊在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某综合性大学732名大学生,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进行测评。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检验自尊的中介效应。结果:自尊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2664,直接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7336,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为0.3631。结论:自尊在应激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家庭功能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对64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家庭功能、心理韧性与中学生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抑郁与中学生自杀意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抑郁部分中介了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3)心理韧性对抑郁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心理韧性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和后半路径。结论:家庭功能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其中,家庭功能既直接影响中学生自杀意念,也通过抑郁影响中学生自杀意念,心理韧性增强了家庭功能对中学生抑郁和自杀意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探讨个体的归因方式、心理求助、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检验归因方式和心理求助是否能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杀意念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心理求助问卷等对广州某大学37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利用层次回归对变量间的效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相关(r=0.30,P<0.001);②可控性归因方式和向亲友求助的意愿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可控性归因倾向、向亲友求助的意愿能降低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个体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减少个体自杀意念产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侵入性反刍和回避应对策略在高中生同伴压力知觉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上海高中生为被试,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应对方式问卷、事件相关反刍量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有效数据为1372份。结果:①相关分析发现,同伴压力知觉、侵入性反刍、回避应对和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②链式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同伴压力知觉直接影响其自杀意念;同时存在三条间接路径:同伴压力知觉通过侵入性反刍和回避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自杀意念;同伴压力知觉通过侵入性反刍影响自杀意念;同伴压力知觉通过回避应对影响自杀意念。结论:侵入性反刍和回避应对方式在同伴压力知觉与高中生的自杀意念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网络的视角探讨心理社会影响因素与抑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贝克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贝克绝望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冲动人格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筛查出的189名抑郁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最近一周的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中,有自杀意念的个体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分(t=-2.267,P0.05)和主观支持分(t=-1.990,P0.05)显著低于无自杀意念的个体;最消沉时的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中,有自杀意念的个体抑郁总分(t=2.913,P0.01)和父亲过度保护分(t=2.213,P0.05)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的个体。抑郁大学生最近一周与最消沉时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网络模型既有相似又有所不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均是两个网络模型的中心节点。最近一周的自杀意念的产生主要与绝望感以及母亲的教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而最消沉时的自杀意念的产生则主要与抑郁情绪、冲动性、父亲的过度保护以及主观支持有关。结论:影响抑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因素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特点,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作为两个网络模型的中心节点,在整个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存理由与其压力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生存理由在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是否具有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中文版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和中文版生存理由量表(RFL-C)对湖南6所高校的2679名大学生匿名施测。结果:大学生生存理由总分(r=-0.046,P<0.001)及生存信念(r=-0.096,P<0.001)、对亲友的责任心(r=-0.080,P<0.001)、对未来子女的考虑(r=-0.054,P<0.01)分量表与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对自杀的恐惧(r=0.098,P<0.001)、对社会排斥的恐惧(r=0.043,P<0.05)、道德反对(r=0.043,P<0.05)分量表与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呈正相关;生存理由除"对自杀的恐惧"分量表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外(r=0.053,P<0.01),其总分及其他分量表与自杀意念均呈显著负相关(r=-0.039~-0.330,P<0.05);大学生的生存理由在其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关系之间同时具有补偿效应(β=-0.044~-0.321,P<0.001)、中介效应(β=0.093~0.119,P<0.001)和调节效应(B=-0.002~-0.016,P=0.000~0.026)。结论:生存理由是抑制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重要个体资源,它可以补偿和缓冲压力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一重要资源也会受到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削弱。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及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及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探讨幸福感在生活满意度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某一综合性大学2009届大一新生789名,收回有效问卷750份。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幸福感量表(GHQ)、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6%。有自杀意念的大学新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得分均低于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P0.01)。幸福感得分和生活满意度得分与自杀意念得分呈负相关(r=-0.51,-0.47,P0.01),幸福感在生活满意度和自杀意念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8%。结论: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幸福感在生活满意度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冲动性、攻击性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版、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对成都市某高校1356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意念发生率为31.64%,女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男性(χ2=4.287,P0.05);女大学生冲动性量表总分(t=-2.796,P0.01)、行为冲动性(t=-2.670,P0.01)、认知冲动性分量表分(t=-3.179,P0.005)及愤怒分量表分(t=-2.434,P0.05)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躯体攻击分量表分高于女大学生(t=7.487,P0.001);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冲动性量表总分、行为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分量表得分、攻击性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大学生(t=3.942,5.597,2.070,7.559,2.653,4.251,4.846,7.507,7.466;P均0.05);女性(OR=1.736)、敌意(OR=1.036)和指向自我的攻击分值高(OR=1.038)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指向自我攻击因子得分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水平具有预测作用(R2=0.157)。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受冲动性和攻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564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根据症状自评量表第15题"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回答轻重程度筛选有自杀意念组和对照组,二组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测试.结果 大学新生1个月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5.13%,1年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6.14%,有自杀意念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对照组,影响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生活事件依次是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丧失因子.结论 社会生活事件是引起自杀意念的一种诱发因素,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学院学生的自杀意念与希望特质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以及在其中希望特质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某医学院各年级学生按比例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发放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希望特质量表(DH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回收有效问卷148份。结果:样本中自杀意念检出率为8.1%,其中有自杀意念组抑郁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组(t=8.699,P0.001),希望特质评分低于无自杀意念组(t=-6.077,P0.001);抑郁得分与自杀意念得分成正相关(t=0.681,P0.01),希望特质得分与自杀意念得分成负相关(t=-0.328,P0.01)。并且分层回归显示,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与希望特质的交互作用显著(t=-4.727,P0.01),即希望特质在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之间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自杀意念与抑郁情绪消极相关,与希望特质积极相关。关注大学生抑郁情绪,提高大学生希望特质水平,可以增强危机因素的抵抗作用,有助于对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