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7—12月手术室无菌间物品1000件为研究对象,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常规管理,实验组精细化管理,分析两组方法在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完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返消毒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取放时间、检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确保无菌物品完备率、降低返消率,且可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供应室无菌物品监测及管理效果.方法:收取我院200件供应室无菌物品,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5日直至2016年2月30日,并将供应室无菌物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监测和管理,将两组实施管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物品消毒达标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加强供应室无菌物品监测及管理后,能显著增加物品消毒达标率,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仓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2月份采用6S管理法对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仓库进行管理,将其设为6S组;2014年1月份未进行6S管理设为常规组,按常规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仓库进行管理;两组均按物品包装28 000件计算;评价两组管理应用效果,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S组物品完好率99.9%,人员操作合格率99.8%,物品相符率100.0%,使用科室零投诉,一次性无菌物品仓库管理质量和人员质控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和改善,仓库管理有条不紊,工作人员取物迅速,100件物品的取物时间缩短了50.00%,真正做到不少发、不错发、不漏发,实施6S方法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仓库运用6S管理,提高了仓库管理的品质,保证了临床科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整体素养,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6年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管理无菌物品,2017年采取CQI管理无菌物品。观察CQI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环境整理时间、取放物品时间、重新消毒率较干预前降低,自控考核评分、消毒合格率、护理人员主动参性与较干预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CQI在无菌物品管理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消毒合格率,增强护理人员参与积极性,利于持续性改进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自制数字号码标识牌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手术室从2016年9月1日开始实施自制数字号码标识牌进行无菌物品的管理。选择管理前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手术室无菌物品处理情况作为对照组,管理后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手术室无菌物品处理情况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无菌物品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无菌物品过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室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过期物品的价值为294元,高于观察组的35元。观察组使用人力、耗时、总工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自制数字号码标识牌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检查的效率,降低差错率,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思维导图联合监督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是提高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管理的规范性,保证无菌物品灭菌效果,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临床护士共计19名。2020年7—12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常规管理,并设为对照组;2021年1—6月对所有工作人员实施思维导图联合监督管理模式,设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管理模式下无菌物品的管理情况(无菌物品标准化程度、无菌物品丢失率)及护理质量的管理情况(安全识别意识、风险防范意识)。结果无菌物品的管理情况中观察组无菌物品标准化程度显著提升,合格率分别为97.7%、99.1%及97.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无菌物品丢失率更低为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护理质量中工作人员的安全识别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思维导图联合监督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发挥了定期对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管理进行检查监督的作用,可...  相似文献   

7.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31例,按照切口感染与否,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疗差异,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切口感染的措施.结果 经比较切口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医疗差异,年龄、肥胖、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例次、合并糖尿病、不问内置物、病房环境、责任护士年资、术后住院时间等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占48.8%,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6.8%.结论 临床在对患者行骨科无菌手术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因素、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环境因素等,尽量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多数大型三甲医院采用条形码技术及计算机编程对重复使用器械进行追溯管理.但该系统价格昂贵,基层医院难以采用.为此,我科于2010年2月自行设计了无菌物品发放记录簿,并辅以3M打码枪实行对无菌物品的发放进行核对、登记及追溯管理,使用1年余效果良好. 1 方法 (1)用3M打码枪打印出包含有灭菌日期、失效日期、责任人(编号)、锅次等信息的灭菌标识.将此标识粘贴在待灭菌物品的外包装无纺布上,并用记号笔在外包装上标明物品名称.(2)发放无菌物品时由发放人员与申领人共同核对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责任人、锅次、数量等信息并逐项填写无菌物品发放记录簿,双方共同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无菌物品使用后由使用科室将灭菌标识信息记录在护理单上便于追踪.  相似文献   

9.
刘英 《智慧健康》2022,(30):249-253
目的研究在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五常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6月间本院收治的73例未实施五常法护理管理的鼻科患者为常规组,2019年7月-2020年1月收治的实施五常法护理管理的鼻科患者73例为试验组。比较组间患者管理效果、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果试验组急救物品完好情况、物品准备完好情况、无菌物品合格情况、仪器保管完好情况评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试验组饮食注意事项、原发病控制、健康知识、心理调控、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护理效率及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亲和力、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技能水平和文书记录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鼻科换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五常法能够取得理想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管理效果,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同时能提高鼻科换药室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水平,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骨科无菌手术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的效果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目的探索骨科无菌手术在麻醉诱导期、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抗生素,与术后常规全程使用抗生素对防治术后感染的疗效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两所医院2003年5月~2004年5月开展870例骨科无菌手术,其中A组420例采用手术麻醉诱导期及术中、术后3 d静脉给予足量抗生素使用后停用;B组450例术后至切口拆线常规全程使用抗生素静脉滴入≥7 d.结果 A组出现术后切口感染1例;B组出现术后切口感染5例,其中1例伴有二重真菌感染.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在术前麻醉诱导期及术后短期使用抗生素效果好,应予提倡,但防治感染需注重多方面因素,随意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反而增加感染机会和耐药.  相似文献   

11.
刘小林 《智慧健康》2022,(29):240-244
目的 探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的效果。方法 对深圳市口腔医院2021年1~4月期间的CSSD 7人实施常规质量管理(对照组),2021年5~9月期间的CSSD 7人实施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质量改进管理)(观察组)。两组干预期间均每间隔1个月评估一次知识考核、工作质量,并随机取样消毒物品100件,抽取4次,总计400件,评估灭菌物品抽样合格率及供给器械差错事件情况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知识掌握度(64.29%)高于对照组(89.29%)(P<0.05);观察组环境状态、设备管理、包装质量、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毒物品消毒后无菌合格率、样品无菌合格率、包装后无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供给器械差错事件总发生率(0.75%)低于对照组(3.25%)(P<0.05)。结论 质量改进管理可增强消毒人员对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工作质量和灭菌物品抽样合格率,有效减少器械供给差错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开展QC活动减少手术室无菌物品返消毒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QC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无菌物品返消毒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QC小组,确立"减少手术室无菌物品返消毒率"为活动的课题,进行现状调查,确定目标值,对产生无菌物品返消毒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最后进行效果检查.结果 开展QC活动后手术室无菌物品返消毒率由原来的4.05%降低到2%.结论 QC活动可有效减少无菌物品的返消毒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细管理护理策略对提高神经介入导管室洁净程度及降低介入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神经介入导管室行择期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84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5年6月-12月420例施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A组,2016年1月-6月420例施行精细管理护理策略的患者设为B组,记录两组医护人员正确洗手及无接触戴手套情况,记录介入室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介入室空气质量、消毒剂、无菌物品采样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B组医护人员的正确外科洗手、无接触戴手套、介入室的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消毒剂、无菌物品的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2.5%、96.7%、99.5%、95.0%、96.0%、96.3%,均显著高于A组的76.1%、82.5%、85.0%、79.8%、84.5%、78.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5%,住院时间为(3.1±4)天,均显著低于A组的感染率7.8%,住院时间(4.6±0.5)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护理策略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在提高神经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无菌操作依从性及介入室物品抽样合格率的同时还能降低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行骨科创伤手术中VSD应用价值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48例骨科创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换药法,进行两组临床效果、治疗指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中16例患者显效,显效率66.7%;对照组24例患者中11例患者显效,显效率45.8%.观察组伤口愈合速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手术中应用VSD疗效显著,并能够避免常规换药方法创面大小局限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建后供应室以"山东省消毒供应中心评审验收标准"为依据,制定一系列质量技术管理措施并加以实施的效果,以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2月供应室改建以前用原有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共抽查器械800件为对照组;2011年12月供应室改建后实施新的质量技术管理后抽查器械800件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器械的区间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物品包装不合格率、无菌物品质量不合格率的情况。结果实施新的质量技术管理后,供应室工作质量全面提高;区间器械清洗合格率由原来的87.8%提高至98.5%;物品包装合格率由原来的85.0%提高至98.8%;无菌物品质量合格率由94.4%提高至100.0%,科室对供应室工作满意度达98.0%,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改建后的供应室实施新的质量技术管理能全面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出现感染创面的骨科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42例出现感染创面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1例.采用常规感染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感染创面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感染创面症状控制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出现感染创面的骨科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加强可重复使用无菌物品的管理,实现无菌物品的质量追溯.方法 采用二维条码及扫描技术对可复用无菌物品供应链进行全程跟追管理,对物品处理各环节进行全程跟追,信息实时采集,实现无菌物品的质量追溯.结果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二维条码技术对消毒供应中心物品供应链进行全程跟追,使消毒供应中心业务流程数据透明化、可视化、可追溯化;通过与医院HIS系统相关联,实现了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无菌物品的信息化追溯管理,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信息化追溯管理既能提高管理质量,又能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骆丽燕 《智慧健康》2022,(28):247-250
目的 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2019年1~12月随机抽检消毒供应中心1000件/包灭菌器械设为对照组,此阶段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另于2020年1~12月随机抽检消毒供应中心抽检的1000件/包器械设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加入微信平台管理。比较无菌物品合格率、缺陷事件发生率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无菌物品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包装不合格、湿包、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相关设备故障等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科室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器械清洗和包装质量,减少设备故障发生,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并更好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对于改善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无菌手术患者中纳入68例为对象,用单盲法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结合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2例(5.88%)比对照组8例(23.53%)低,X~2=4.2207、P=0.0399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及医院规模的不断发展,无菌物品呈现品种多、数量大及周转快的特点,为保证无菌物品供应链的完整和通畅,融合医院信息化的进程,便于灭菌失败后物品的召回,需要结合数字技术,消毒供应中心完成对无菌物品循环过程的可追溯信息化管理,报道如下. 1追溯系统的特点 1.1硬件系统 数字化技术的采用需要依赖一定的硬件装备,主要有电脑、数据采集器、综合布线网络、条码打印机等. 1.2 软件系统 软件是信息系统的灵魂.首先要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6项卫生行业标准,尤其是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3个强制标准的规定,更要结合本医院诊疗特点和规模,制定合理流程. 1.3惟一性身份和标记 数字化的基础是对于追溯的"目标"进行惟一性的认定和标记,目前,国际主流采用条形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