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当前利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与炎症及氧化应激关系推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的研究鲜有报道。文中分析8-iso-PGF2α、IL-17对COPD稳定期患者一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完成治疗及随访的140例出院后一年内急性发作次数≥2次的COPD稳定期患者病历资料(频发组);另收集同期于本院完成治疗及随访的140例一年内急性发作次数为≤1次的COPD稳定期患者资料(非频发组)。查阅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记录出院时血清8-iso-PGF2α、IL-17水平,分析;两者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一年内急性发作次数≥2的价值。结果 频发组患者血清8-iso-PGF2α、IL-17、CRP、IL-6水平高于非频繁发作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8-iso-PGF2α、IL-17、CRP、IL-6过表达均与COPD稳定期患者一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有关,可能是患者频繁急性发作的风险因子(OR&g...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调查其是否再入院,并根据患者是否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82例)和非再入院组(12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  结果  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共82例(39.42%),其中再入院次数为1次者共58例(27.88%),再入院次数≥2次者共24例(11.54%)。2组在年龄、吸烟指数、高血压、冠心病、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家庭氧疗、规律服药、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家庭照顾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2 h)、FEV1%Pred<50%、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家庭照顾能力下降是影响COPD急性加重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1年内1次再入院组与≥2次再入院组患者在年龄、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FEV1%Pred、家庭照顾能力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率较高,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FEV1%Pred、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家庭照顾能力是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miR-146a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7例COPD患者和80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87)和稳定期组(n=80),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miR-146a和HIF-1α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46a和HIF-1α水平在急性加重期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血清miR-146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组低于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HIF-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组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46a和HIF-1α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1、0.744、0.890,均>0.70。结论:血清miR-146a和HIF-1α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均具有一定价值,且以联合评估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以探讨IL-3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集12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60例,稳定期60例。另选同期30例非吸烟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2和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测定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并分析IL-32水平与IL-8、TNF-α和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32的含量[(174.56±88.1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9.41±20.98)ng/L]和COPD稳定期组[(89.40±33.84)ng/L](P均〈0.01),COPD稳定期组血清IL-32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0.01);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血清IL-32水平与IL-8、TNF-α呈正相关(P均〈0.01),与FEV1%pred、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P均〈0.01);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IL-8、TNF-α和IL-32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32水平升高,可能与IL-8、TNF-α等炎性因子有关。IL-32可能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叶飒  王飞燕  周宏斌 《浙江医学》2020,42(17):1809-1813,1819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诊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83例(COPD组),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COPD患者检测肺功能,进行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MRC)呼吸困难问卷评分及统计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leptin和HIF-1α水平并进行比较,将COPD组患者血清leptin/BMI和HIF-1α水平与其GOLD分级、mMRC呼吸困难问卷评分及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对30个月随访期内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及预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COPD组患者leptin/BMI和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组患者中GOLD分级高、mMRC呼吸困难问卷评分高、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病情严重程度重的患者leptin/BMI和HIF-1α水平较高,血清leptin/BMI水平和HIF-1α水平呈正相关(r=0.64,P<0.01)。COPD组患者血清leptin/BMI、HIF-1α水平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呈负相关(r=-0.59和-0.45,均P<0.01),与mMRC呼吸困难问卷评分均呈正相关(r=0.40和0.22,均P<0.05),与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均呈正相关(r=0.75和0.53,均P<0.01)。COPD组患者血清leptin/BMI、HIF-1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48和0.73,均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血清leptin/BMI及FEV1%是影响COPD组患者预后的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leptin/BMI和HIF-1α的水平与COPD的病情发展有关,leptin/BMI水平高的COPD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唐勇  贾树雅  苏畅  方洵  杜玲 《海南医学》2011,22(1):23-25
目的评价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接种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作用。方法将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于接种后随访1周观察不良反应。注射疫苗2年内观察病情急性发作、肺部感染、住院次数、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急性发作次数、肺部感染、住院次数、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多为局部反应,经热敷或休息1~3d可缓解。结论 PPSV-23可以减少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发作率、肺部感染率、住院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诊治的COPD患者81例纳入COPD组(急性加重期50例,稳定期31例),同时收集30例非COPD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IM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COPD患者血清IMA水平与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T(TN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MA水平在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 COPD组血清I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84.1(79.1,88.5)U/L vs.73.1(70.2,75.1)U/L],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IMA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85.5 (82.3,89.4)U/L vs.78.1(75.9,83.0) U/L],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IM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血清IMA水平与血清MYO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54,P=0.00);ROC曲线表明,当取截断值为76.55 U/mL时,IMA诊断COPD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8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8.结论 血清IMA水平在COPD病情评估方面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60-164
目的探讨COPD俱乐部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且符合出院标准处于COPD临床稳定期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出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出院前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出院后门诊复诊健康宣教和定期电话随访。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为期12个月COPD俱乐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COPD知识量表评分、CAT量表评分及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两组干预1年后COPD知识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实验组较对照组评分更高(P0.05);两组干预1年后CAT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俱乐部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从而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铁蛋白(Ferr)、癌胚抗原(CEA)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210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将急性加重期患者设为观察组(n=100),稳定期患者设为对照组(n=110).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血清Ferr、CEA和D-D水平,分别比较不同病情(入院7 d内)和不同预后(出院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Ferr、CEA和D-D水平,分析出院时Ferr、CEA、D-D水平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Ferr、CEA、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14天血清Ferr、CEA、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OLD分级4级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7 d内Ferr、CEA、D-D水平高于GOLD分级3级者(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8 d内死亡者血清Ferr、CEA、D-D水平高于存活者(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出院时血清Ferr、CEA、D-D水平联合预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0.869)均高于单项预测值.结论:血清Ferr、CEA和D-D水平随COPD病情加重而升高,出院时Ferr、CEA和D-D水平对COPD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吴颖  高蔚 《大家健康》2016,(10):295-29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1例,经痰培养检测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感染组102例及非感染组89例,同时收集118例COPD稳定期在门诊随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PCT、hs-CRP。结果: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P<0.01);AECOP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与COPD稳定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COPD非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且其中感染组患者PCT、hs-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与稳定期组,二者联合测定,有助于判断COPD严重程度及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徐丁  郑风劲 《吉林医学》2012,33(24):5174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过敏毒素C5a水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观察。方法:检测60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的血清过敏毒素C5a水平,并分析不同血清C5a水平的COPD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和人均年急性发作次数。结果:COPD患者的C5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5a低水平组(<100μg/L)的治疗后的FEV1、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的比例均高于高水平组(≥100μg/L),呼吸困难指数评分和人均年急性发作次数均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过敏毒素C5a水平可影响COPD稳定期的治疗效果,且低水平组的效果优于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及死亡风险,探讨心血管疾病对老年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COPD患者,依据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A、B组,A组合并心血管疾病100例,B组无心血管疾病合并症31例,A组根据不同心血管疾病分为四个亚组A1冠心病组(n=27)、A2心力衰竭组(n=24)、A3心律失常组(n=20)、A4高血压组(n=29),均随访1年,观察记录随访期间患者死亡率及急性加重次数,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合并心血管疾病组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死亡率均明显高于B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组(t=9.574,χ~2=4.165 5,P<0.05);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死亡率在A组四个亚组间比较A2组>A1组>A3组>A4组(F=11.129,χ~2=8.042,P<0.05),淋巴细胞计数、合并心血管疾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老年CO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心血管疾病为老年CO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COPD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1年内死亡风险增加,尤其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和白介素38(IL-38)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84例老年COPD,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75例(AECOPD组)、稳定期COPD患者109例(稳定期COP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检测肺功能、血清FABP4和IL-38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FABP4和IL-38水平明显升高,而FEV1%pred和FEV1/FV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稳定期COPD组比较,AECOPD组血清FABP4和IL-38水平明显升高,而FEV1%pred和FEV1/FV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患者血清FABP4和IL-38水平与FEV1%pred和FEV1/FVC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ABP4和IL-38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07,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测定36例COPD患者以及36例健康人血清中的TGF-β1,将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健康人组相比较。结果COPD组急性加重期、稳定期血清TGF-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TGF-1水平与稳定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作为COPD生化指标之一的TGF-β1,其水平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OP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干预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加重被控制后病情平稳≥2周的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噻托溴铵粉雾剂吸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1 a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χ~2=4.097,P<0.05)。观察组患者1 a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2组患者的血清SA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A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血清SA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时,2组患者的血清SA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P<0.05);治疗12个月时,2组患者的血清SA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时(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能通过干预血清SAA的分泌而抑制COPD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表现,减少COPD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6.
崔立慧  李素娟  陶建娇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516-1518,154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水平变化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病程将80例COPD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6)和稳定期组(n=34).另选取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并对受试者肺功能进行测定.比较各组血清IL-6、IL-8、IL-10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IL-6、IL-8、IL-10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血清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IL-10水平低于稳定期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FEV1、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组FEV1、FEV1/FVC低于稳定期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中,血清IL-6、IL-8水平均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IL-10水平与FEV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血清IL-6、IL-8呈高表达,IL-10呈低表达,且与肺功能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实施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1年因COPD急性加重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收入我科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通气功能改善后携带家庭型双水平正压呼吸机返家的患者15例为治疗组,同期因同样病情住院的患者在院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出院后仅用家庭氧疗的患者15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随访,治疗组PaCO2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年平均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急性加重COPD的次数、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及住院费用比较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pH、P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不大,但较对照组有所改善。治疗组肺功能检查较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尽早实施无创机械通气,出院后在稳定期继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能显著延长COPD稳定期,减少发作与住院次数,减缓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同时使住院天数与费用明显下降。两组患者出院1年与出院时6MWD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患者血清中IL-21、CXCL13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不同疾病状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例健康非吸烟者、20例健康吸烟者、31例COPD稳定期患者和30例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患者的静脉血,经离心后取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1、CXCL13的水平,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比较4组间IL-21、CXCL13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并同时检测COPD稳定期组患者的肺功能及GOLD分级,分析肺功能、GOLD分级分别与IL-21、CXCL1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中IL-21、CXCL13水平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健康吸烟组、健康非吸烟组(P<0.05);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IL-21、CXCL13水平与健康吸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健康非吸烟组(P<0.05);健康吸烟组血清中IL-21、CXCL1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非吸烟组(P<0.05).COPD稳定期组血清IL-21、CXCL13水平与患者肺功能中FEV1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619、-0.505,P<0.05),并与患者GOLD分级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1、0.458,P<0.05).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IL-21水平与CXCL13水平呈正相关(r=0.424,P<0.05).结论 健康吸烟人群、COPD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IL-21、CXCL13水平显著上升;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IL-21、CXCL13水平与肺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IL-21、CXCL13可能在COPD进程中发挥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明  蒋建敏  杨刚 《吉林医学》2011,32(25):5216-5217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镁(Mg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80例(GOLDⅡ~Ⅳ级),其中AECOPDⅠ级、AECOPⅡ/Ⅲ级患者各40例。入选者在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测SAA水平,急性加重期测血清Mg2+水平;每个住院患者做3次痰涂片及培养。结果: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来分析,SAA不能很好地将AECOPDⅠ级同COPD稳定期区分开,但SAA能较好地将AECOPDⅡ/Ⅲ级同COPD稳定期区分开。有脓痰或痰培养阳性者血清SA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Mg2+是AECOPD患者频繁入院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结论:在AECOPD中SAA是一个敏感的炎性反应标志物,有利于指导是否需住院治疗;血清Mg2+是AECOPD患者频繁入院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邱丹  黄毅  刘建英  刘振峰 《西部医学》2008,20(3):504-50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中MMP-9和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25例患者在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20例正常人血清MMP-9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TNF-α水平高于稳定期、正常人,而后两组TNF-α水平相近;但三组MMP-9水平相近。结论TNF-α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其血清水平有助于对COPD急性加重期进行检测。MMP-9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都有高水平表达,尚待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