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 ,比较宫腔镜与B超联合定位活组织检查 (联合定位活检 )与传统的诊断性刮宫 (诊刮 )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10 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 ,5 4例联合定位活检、5 1例诊刮 ,术后比较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萎缩性子宫内膜炎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 ,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样病变、子宫内膜癌亦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 ,联合定位活检病理检查的符合率 (88. 89% ) ,诊刮病理检查的符合率 (6 2 .75 %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 0 5 )。结论 宫腔镜与B超联合定位活检具有安全、可靠、准确的优点 ,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诊断手段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B超及宫腔镜对未绝经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评价 B超、宫腔镜和诊刮在未绝经的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作用。方法 :10 3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 ,2 3~5 5岁 ,未绝经。超声诊断后 ,宫腔镜检查并取内膜活检。结果 :不规则阴道出血 84例 (81.6 % ) ,所有病例内膜厚度≥ 5mm,平均内膜厚度 (9.3± 5 .6 ) mm。多数患者被按良性病变治疗 2~ 9个月后 ,才进行诊刮或宫腔镜检查。诊刮、宫腔镜阳性率分别为 86 .5 %、10 0 %。症状出现后 ,3个月内确诊比例为 35 .9% ,3~ 9个月、9个月以后的比例分别为 2 5 .2 %、38.8%。结论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是不规则阴道出血、年轻的患者 ,出现症状后到确诊的时间较长 ;B超不能代替诊刮和宫腔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与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异常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3-06住院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345例,均B超检查后再做宫腔镜检查,并进行诊刮做病理诊断,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对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超诊断子宫内膜增殖症与病理符合率大于宫腔镜的符合率;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与病理符合率大于B超检查诊断,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膜增殖症宜B超结合诊刮进行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区分黏膜下肌瘤及息肉宜宫腔镜结合诊制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危险信号.探索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无创伤诊断方法是妇科和影像学医师共同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妇女通过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以决定是否行诊刮术排除子宫内膜癌,其价值还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对围绝经期子宫出血妇女诊刮前采用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设定<5 mm为正常值,并与诊刮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以评价B超检查对围绝经子宫出血妇女子宫内膜癌的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对绝经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5mm的妇女病理活检的价值,减少盲目性诊刮对老年妇女的伤害。方法 对102例绝经子宫内膜增厚(≥5mm)妇女,分无症状、有症状两组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比较。 结果 无症状组63例,正常绝经后内膜49例(78%),良性病变14例(22%),无恶性病变;有症状组39例,正常绝经后内膜22例(56%),良性病变13例(33%),恶性病变4例(10%);30例激素替代治疗者中,有1例是内膜癌,并伴阴道出血、流液症状。结论 绝经后不伴出血等症状,内膜≥5mm,可免诊刮。激素替代治疗者,在停药、数次出血后,内膜<5mm,同样可以免刮,但两者必须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07子宫内膜息肉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了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6年5月,我院通过手术病理诊断的107例子宫内膜息肉病历: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8岁,28例绝经后患者中,16例有不规则出血,12例无任何症状,仅通过B超、宫腔镜或手术发现。79例未绝经患者中,28例有不规则出血,27例月经量过多,23例无症状。经诊刮病理报告:82例合并正常内膜,19例合并子宫内膜增生,4例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例合并子宫内膜腺癌。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宫内良性病变,可表现为异常出血,也可无症状,常与子宫内膜增生或内膜癌并存。  相似文献   

7.
B超、诊刮及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诊断后,行诊刮或宫腔镜检查并取内膜活检。患者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后未再予宫腔镜检查,诊刮阴性者补充宫腔镜检查。结果不规则阴道出血163例(81.5%),所有病例内膜厚度均≥5mm,平均为9.3±5.6mm。诊刮、宫腔镜阳性率分别为97.0%、100%。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是不规则阴道出血;B超不能代替诊刮和宫腔镜;宫腔镜下活检明显优于诊断性刮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并经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分为诊刮组(17例)、宫腔镜B超组(18例),在宫腔镜下行分段诊刮术,同时B超观察宫壁厚度、宫壁回声、肌层浸润程度等。比较2组术前诊断和手术-病理分期符合率。结果诊刮组和宫腔镜B超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2.9%和88.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术前分期为Ⅰ期、Ⅱ期患者中,宫腔镜B超组术后经病理证实符合率分别为92.3%和100%,高于诊刮组的69.2%和75.0%,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诊刮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因子宫异常出血行B超检查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分别行宫腔镜及单纯诊刮,比较两种诊刮标本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0.3%,单纯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符合率为55.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下诊刮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其准确性高于单纯诊刮,但其费用高及操作较复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特征与病种的关系,以及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带接触镜的CO2宫腔镜对5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检查,对子宫内膜弥漫性增生者,均做宫内膜和宫颈粘膜活检,并行分段诊刮术。取出组织做病理检查,术后口服抗生素3-5天。结果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46%是子宫内膜炎,绝经后出血的第二大原因是子宫内膜息肉,占32%,子宫内膜癌占12%。子宫肌瘤(粘膜下)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所占的比例较小。使用宫腔镜对子宫内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可达100%。结论宫腔镜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病人的可接受性的特点,门诊的诊断性宫腔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最佳选择,是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的可靠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苏胜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01-4702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以及宫腔镜诊治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就诊31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常规行诊刮术,部分确诊者在宫腔镜下治疗。结果宫腔镜检查后经病理确诊引起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占85.44%,恶性肿瘤占14.56%。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8.7%。结论宫腔镜直视下的活检或诊刮成为明确绝经后阴道流血原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应用.方法 对12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和B超检查并进行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为:子宫内膜炎29例,子宫息肉22例,子宫内膜增生19例,子宫内膜萎缩15例,子宫肌瘤1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1例,宫内节育器嵌顿5例,子宫内膜癌6例.宫腔良性病变均经宫腔镜治疗,出血消失.结论 绝经后子宫出血以良性病变多发,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绝经后出血可同时行病灶摘除或电切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B超和宫腔镜对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益群 《临床医学》2008,28(2):91-92
目的 比较B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B超检查及宫腔镜对80例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宫腔镜对宫内病变的诊断正确性几乎达100%,B超检查可提示子宫内膜厚度,但不能做出病因诊断;单纯诊断性刮宫术有25%的遗漏率.结论 对子宫出血患者,可先做B超以了解子宫及盆腔情况,再在宫腔镜下同时行诊刮,做组织病理检查,已成为子宫出血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阴道B超和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妇女寿命的延长,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例日益增多,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老年妇女就诊原因,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复杂,性质难定.我院自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对诊治的8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作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并与诊刮或镜下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阴道B超和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超、宫腔镜和分段诊刮术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痛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绝经后阴道流血204例,分析其病因诊断中B超、官腔镜和分段诊刮术的配合使用情况。结果及结论:良性疾病177例(占86.8%),恶性疾病27例(占13.2%)。良性疾病中以生殖器炎症最多,86例(占42.2%)。恶性疾病中以子宫内膜癌最多,15例,占恶性肿瘤的55.6%。官腔镜配合子宫内膜诊刮能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内膜癌和肌瘤的检出率,尤其适用于持续性出血的患者。B超初筛可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诊刮。6例宫颈癌和2例CIN均累犯宫颈管,因此对疑为宫颈癌者行宫颈活检前应强调作颈管刮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16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48例正常,其中40例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无异常;112例诊断为宫腔病变,其中96例经病理证实。宫腔镜检查52例正常,其中1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108例诊断为宫腔病变,其中103例经病理证实。宫腔镜检查宫腔内病变、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一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较好的方法;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比较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像特点,重点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血流分布情况,阻力指数(RI)值。【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诊刮有病理结果,不同的子宫内膜病变均有其声像特征。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内膜病变的病理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路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4):3698-3698
目的探讨官腔镜联合B超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应用。方法对12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官腔镜和B超检查并进行治疗。结果120例患者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为:子宫内膜炎29例,子宫息肉22例,子宫内膜增生19例,子宫内膜萎缩15例,子宫肌瘤1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1例,宫内节育器嵌顿5例,子宫内膜癌6例。官腔良性病变均经宫腔镜治疗,出血消失。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以良性病变多发,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绝经后出血可同时行病灶摘除或电切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情况、相关因素和病理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136例绝经后无明确症状(阴道出血、腹痛等)子宫内膜增厚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136例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按各因素分组子宫内膜厚度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诊断性刮宫病理为正常子宫内膜43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81例,包括子宫内膜息肉7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1例,子宫内膜癌1例。按子宫内膜厚度5~10mm、10~15mm及内膜厚度>15mm分组,比较各种不同病理的分布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内膜厚度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生育无明显相关性;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理分类有显著相关性。常规宫腔镜应用,可以提高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出血患者151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萎缩、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4.91%、85.71%、75%、60%。结论: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萎缩及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