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儿童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儿童脓毒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营养支持和原发病治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6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儿PT、APTT明显下降,FIB和PLT明显上升(P0.01或P0.05),且观察组患儿下降或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指标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佳(χ~2=4.20,P0.05)。结论儿童脓毒症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较佳,不仅能纠正凝血功能紊乱,而且能降低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能更有效地控制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内毒素的动态表达,评估其对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bacteria)感染性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作用及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于保定市某院就诊的98例G-菌感染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包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3个亚组),8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指标:血清CRP、PCT、凝血功能、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 APACHEⅡ)。APACHEⅡ评分及内毒素水平对G-菌感染性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CRP、PCT、内毒素、凝血功能和APACHEⅡ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ICU脓毒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CD3+、CD4+和CD4+/CD8+)水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脓毒症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间9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采取容量复苏、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脏器支持等基础对症治疗,肝素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肝素5 u/kg/h,疗程1周,评价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并检测两组患者PT、a PTT、PLT、TXB2、6-keto-PGF1α、CD62P、TXB2/6-keto-PGF1α(T/K)水平,计算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比较两组出血并发症与28日死亡率。结果治疗1 d、4 d、7 d后,两组患者PT、PLT、a PTT数值略有升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素组患者TXB2、T/K、CD62P表达水平逐渐呈下降趋势,常规组患者则呈上升趋势,两组患者在7 d后TXB2、T/K、CD62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keto-PGF1α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肝素组治疗7 d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II评分逐渐降低,肝素组患者治疗7 d后APACHEII评分(11.81±3.24)显著低于常规组(13.74±3.54)(P0.05)。肝素组和常规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2.50%vs.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P=0.504)。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18.75%vs.25.00%)(χ2=0.549,P=0.459)。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可在不显著改变凝血时间的前提下,抑制脓毒症的凝血级联反应,纠正凝血功能紊乱,降低血小板活化水平,增强临床疗效,死亡率有下降倾向。  相似文献   

5.
秦苏徽  顿士娟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2):2020-2023
  目的  通过分析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epsis-associated coagulopathy,SAC)发病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预防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改善预后提供思路。  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符合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对照组(诊断脓毒症但凝血功能尚正常者,36例)和观察组(符合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诊断者,21例),死亡组(11例)和存活组(46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通过比较临床资料分析脓毒症凝血病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PCT、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3.46(23.11, 63.25) ng/mL vs. 6.85(2.35, 8.77) ng/mL; 37.40(32.15, 45.15) s vs. 29.50(25.75, 33.50) s],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90±0.95)g/L vs. (5.01±1.0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死亡组和存活组相比,年龄、性别和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44.73(7.48, 63.90) ng/mL vs. 7.78(3.56, 14.86) ng/mL],FIB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3.28±1.45)g/L vs. (4.46±1.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CT升高(OR=1.275,95% CI:1.049~1.550)、FIB下降(OR=0.124,95% CI:0.023~0.676)是SAC发病的危险因素,PCT升高(OR=0.918,95% CI:0.859~0.981)是SAC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在临床中,当血清PCT水平升高、FIB水平降低时需警惕SAC的发生,对于确诊SAC的患者PCT水平的持续升高可能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6.
7.
陈永健  王毓 《浙江医学》2016,38(20):1671-1674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WBC在脓毒症诊断及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2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2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局部感染患者21例以及健康体检者29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BP、PCT、CRP及全血WBC水平,并对部分病例进行HBP与PCT的跟综监测。结果(1)脓毒症组HBP、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重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组中PCT水平分别为2.3(0.6~5.1)、6.2(2.8~16.1)、15.3(4.4~49.0)ng/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HBP为283.1(168.9~397.6)ng/ml,高于脓毒性休克组的111.6(62.6~250.5)ng/ml(P<0.05)。CRP在脓毒症分级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2)跟综监测显示,在脓毒症的进展过程中,PCT水平进行性升高,而HBP水平却下降。(3)HBP与PCT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效能高于单一指标的应用。结论在HBP、PCT是脓毒症诊断的有效标志物,HBP和PCT联合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PCT进行性升高而HBP下降提示疾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联合凝血功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急诊重症10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75例脓毒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将31例非脓毒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APTT、PT 及DD指标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PCT、CRP及FIB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FIB、CRP联合PCT升高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具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45-4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凝血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液体复苏、抗感染、血管加压药、营养支持、血糖控制、脏器支持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治疗,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0.6 mL皮下注射,2次/d,连用7 d。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和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内皮功能指标[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7 d后,两组PT和APTT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vWF和ESM-1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χ~2=4.20,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效果较肯定,不仅可改善其凝血功能,而且可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边双双  张萍  张存海  陈江华 《浙江医学》2010,32(12):1793-1794,1803
目的 观察无肝素抗凝对脓毒症患者的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疗法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6例脓毒症合并有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行CBP治疗,因患者有活动性出血,采用无肝素抗凝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24、48、72h时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后DD和PLT均较治疗前下降,PT较治疗前缩短,APTT和TT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Fg水平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后的出血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加重.结论 无肝素抗凝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高危出血患者是安全的,且对机体凝血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2 h组、内毒素6 h组、内毒素+肝素2 h组,内毒素+肝素6 h组5组,每组8只,静脉注射LPS建立脓毒症模型.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内毒素2 h组和内毒素6 h组PT及APTT的延长差异显著(P<0.01),内毒素+肝素2 h组与内毒素+肝素6 h组间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肝素2 h组与内毒素2 h组相比,以及内毒素+肝素6 h组与内毒素6 h组相比,PT和APTT延长明显改善(P<0.05);内毒素+肝素6 h组与内毒素+肝素2 h组相比,PT和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素的早期应用可减缓PT、APTT的延长,改善脓毒症时发生的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脓毒症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脓毒症患者47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化泼尼松1 mg/(kg·d),24 h静脉泵入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6、24、48 h、第3、5、7天的血清CRP、PCT浓度,并比较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住ICU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4、48 h、第3天及第7天血清CRP较对照组低,第5天时更明显(P<0.05,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第6、24、48 h血清PCT较对照组低(P<0.05),第3、5、7天时更明显(P<0.05,P<0.01);治疗后6 h时MAP较对照组提高(P<0.05),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CRP、PCT浓度,能较早逆转休克,改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MDOS发生率,但在治疗时间上并未显示其优势。  相似文献   

13.
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大承气汤鼻饲。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和7天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血小板(PLT)计数。[结果]两组治疗后PT、TT、APTT均延长,Fg和PLT下降;但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PT、TT、APTT较对照组短,Fg和PLT较对照组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脓毒症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31例ICU脓毒症患者分为研究组(CBP联合LMWH)与对照组(CB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LT、PT、aP TT、TT、INR、Fbg及BUN、Scr水平变化,结果两组PLT、PT、aP TT、TT、INR、Fbg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值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联合低分子肝素及CBP无肝素治疗均可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俞欣  甘磊磊  陈秋星  李吴寒  郭伟  王飞  王高生  赵涛 《西部医学》2022,34(12):1788-1791
比较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反应急腹症并发脓毒血症的情况,评价肝素结合蛋白的诊断急腹症并发脓毒血症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急诊科和ICU收治的88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腹症未并发脓毒症患者36例(对照组),急腹症并发脓毒症患者36例(脓毒症组),急腹症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16例(脓毒症休克组)。测定各组患者HBP、PCT、CRP和WBC水平,利用非参数检验分析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各检测指标对脓毒症的检测效能;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HBP与PCT、CRP和WBC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HBP、PCT、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P在诊断急腹症并发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1,高于PCT、CRP和WBC。HBP最佳诊断界值为55.7 ng/mL,此时HBP的敏感度为0.972,特异性为0.861。结论 HBP在急腹症并发脓毒症早期诊断及临床分级方面,优于PCT、CRP及WBC,可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及其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综合性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许多患者常同时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研究[1]显示,凝血系统异常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脓毒症时炎症级联和凝血级联相互影响,共同促进脓毒症的恶化;抑制凝血系统的活化则可抑制失控性炎症反应,可能会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在伴有活动性出血或严重出血倾向时,在行连续性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ICU老年脓毒症患者炎症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RP、PCT、PT、APT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治疗脓毒症时炎症因子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血液灌流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3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25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外,入ICU后1 h内立即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每隔24 h 治疗1 次,连续治疗3 次.检测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72 h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72 h后,TNF-α、IL-6、IL-10及PAF等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以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水平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早期各种炎症因子的浓度均明显升高,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随治疗次数增多TNF-α、IL-6、IL-10及PAF等各种炎症因子浓度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72 h后治疗组患者TNF-α、IL-6及PAF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RP、PCT及血乳酸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能够清除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因子,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血浆TNF-α、IL-6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TNF-α、IL-6、细胞黏附分子(CD62P)、D-二聚体、Fib、PT、APTT、P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并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APACHEⅡ评分、CD62P、D-二聚体、SOD、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LT显著高于对照组(t=8.617、7.444、4.966、10.786、7.580、8.617、4.093、4.611,P均<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发生血尿、上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5、0.947、2.192,P>0.05);观察组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444,P=0.03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患者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在脓毒症患儿感染情况及病情程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儿80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每组40例。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均检测血清中PCT、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PCT单独检测及PCT联合WBC检测诊断脓毒症的价值。结果严重脓毒症组患儿血清中PCT、WBC、CRP含量最高,分别为(2.88±1.31)μg/L、(17.0±6.6)×10~9/L、(124.8±15.9)mg/L,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F=4.881、5.052、5.456,P<0.05),且息儿血清PCT阳性率为85.0%,高于脓毒症组患儿的57.5%和对照组的2.7%,3组患儿的PC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4,P<0.05)。PCT、WBC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7.5%、95.0%、91.3%、94.6%、88.4%、0.825,均明显高于PCT单独检测的57.5%、80.0%、68.8%、74.2%、65.3%、0.375(P<0.05)。结论 PCT在脓毒症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与WBC计数联合检测后,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