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心室肥厚(LVH)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之一,维生素D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可影响血透患者LVH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检测维持性血透患者VDRApaⅠ基因型,旨在探讨VDR ApaⅠ基因多态性和血透患者LVH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残余肾功能指肾组织毁损后健存肾组织的滤过和内分泌功能,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状况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存活期密切相关。既往国内有较多研究尿毒清颗粒排毒作用,但对其保护残余肾功能及对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观察尿毒清颗粒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提高老年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方法。方法:收集并比较研究1998年1月~2004年12月37例65岁以上的老年血透患者和31例65岁以下的非老年血透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继发性肾损害比对照组高,继发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CRF为(56.8%vs6.5%);老年组体内动静脉内瘘通畅率比对照组低,血透时血流量比对照组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比对照组差,心血管并发症和感染是老年血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P〈0.01)。结论:老年血透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原发病,去除感染、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因素,改善营养状况,给予早期、充分的血液透析,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与血清脂联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超过6个月的患者81例,随访16个月。分析其长期存活率,改良定量SGA评估法评估血透患者营养状况,测定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透析充分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评估血清脂联素与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1年、2年、3年、5年、10年存活率分别为100%、90.12%、75.31%、38.27%、6.17%。Cox回归模型发现,年龄(r=1.088,P〈0.05)、ADPN(r=1.671,P〈0.0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透析开始年龄≤60岁组生存率高于〉60岁组(P〈0.05)。结论:血透开始年龄、血清脂联素水平是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透患者主要死亡原因,研究证实心血管钙化与此有密切关系。文献报道心血管钙化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具体与哪些因素有关尚没有一致结论。本文对1988年7月~2003年10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瓣膜和颈动脉钙化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回顾分析,探索慢性肾衰竭维持血透患者心血管钙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的影响史跃先,侯凡凡,张训,蒋建平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这种异常与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关系尚罕见报道,我们通过35例血透患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长期血透的尿毒症患者35例,男...  相似文献   

7.
胸腺肽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腺肽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于文慧娄建丽马腾骧李娟娟李宝成张璐仁我们观察了维持性血透(MHD)患者投用胸腺肽后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构成变化和免疫球蛋白变化,旨在为提高MHD患者的免疫功能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资料和方法(1)透析组:MHD患者12例...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膳食分析、人体学测量和生化免疫测定,并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的能量摄入,一些主要的人体学指标,生化和免疫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酸中毒及红细胞生成素对营养指标有影响。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着营养不良,纠正有关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长期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与病死率呈正相关。目前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改善贫血效果肯定,但对于全面提高营养状况效果不明显。我们对8例长期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联合使用EPO加生长激素治疗,对改善营养不良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1998年10月-2001年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动脉钙化进展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07月~2017年08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评估入组患者动脉钙化,营养状况并收集相关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动脉钙化进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影响动脉钙化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动脉钙化组患者MQSGA评分高于非动脉钙化组,上臂围,上臂肌围、干体重均低于非钙化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动脉钙化情况与营养状况评分和MAMC值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图,营养状况评分与动脉钙化呈显著正相关(r=0. 272,P=0. 008),上臂肌围与动脉钙化呈显著负相关(r=-0. 387,P=0. 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包括25羟维生素D3,年龄、糖尿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总胆固醇、磷。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动脉钙化进展呈显著正相关,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包括25羟维生素D3,年龄、糖尿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总胆固醇、磷。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对血透患者血气分析与肺功能状态影响的同步观察刘利李光荫季宝琴李健郑义维持性血透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常存在高阴离子间隙性代谢性酸中毒及肺部各种功能障碍和并发症。为此,我们同步观察了血透前后的动脉血气与肺功能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22例血透患...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手段,近几年来,我院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为本次研究提供了较大的样本量。本研究通过对1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实验室指标的收集,分析实验室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关系,揭示血透患者中医证型的内在物质基础和客观规律,对中医辨证施治,防治血透患者远期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老年人心脏的影响朱赛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尤其是老年血透患者常见的主要死亡原因。主要因素有二:高血压和闭塞性血管疾病包括高脂血症的问题;其次是心包炎、心肌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我们总结了1...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营养不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 )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因素[1] 。我们拟从膳食摄入、代谢性酸中毒、透析充分性、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rHuEPO和肉毒硷的使用等方面分析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一、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4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 ,男 2 5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5 4.1岁 (2 6~77岁 ) ,透析时间 8~ 2 42月 ,平均 2 6月。另取 40名健康成人作对照 ,男 2 2人 ,女18人 ,平均年龄 5 6 .2岁 (2 3~ 75岁 )。2 .方法 :(1)膳食摄入分析。 (2 )评价营养状况的客观指标 :尿素清除率相对体重 (RBW ) ,肱三头肌皮皱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越来越多,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并发症及其死亡原因[1~3]。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血透患者的生存期也随之延长,已有研究成果表明,长期HD患者肿瘤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泌尿系肿瘤最为多见[4]。临床中其他系统的肿瘤也时有发生,我科在2011年3月~2013年1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中,发现3例垂体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血液透析质控委员会于2014年5月对南京市19个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调查,现将有关调查统计资料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至2014年5月南京市19个血液透析中心及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资料。2统计项目包括人口统计(血透人数、性别、年龄分布)、原发病因、血液透析持续时间、传染病学、质量管理基础数据(血液透析机数、专职医师人数、专职护理人员人数、年度血液透析总例数、年度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例数、年度血透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阳病例数、年度血透患者丙肝病毒抗体转阳病例数、年度血透转腹透例数、血透转肾移植例数)、维持性血透患者质量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静脉补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贫血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目前国内主要治疗方法为用促红素(erythropoietin,EPO)皮下或静脉注射。但铁剂相对或绝对不足仍是影响EPO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大多数患者以口服铁剂为主,但因其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性较差,临床效果有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首次用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idney disease questionnaire,KDQ)来调查近年国内出现的静脉注射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对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维持性血透仍然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sse,ESRD)患者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而睡眠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我科是浙南地区较大的血液透析中心之一,本调查旨在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分析血透患者疲乏状况与人口学特点、临床特征、睡眠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随机便利抽取2010年6月-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净中心进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118例患者,使用疲劳评定量表(F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与患者疲乏状况相关;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等并发症与患者疲乏显著相关;同时社会支持、睡眠质量也是疲乏的相关因素。结论:疲乏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人群的发生具有广泛性和严重性,且与较低的睡眠质量、社会支持以及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在临床中应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治疗相关并发症,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社会支持,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2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脑出血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透 )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群体中 ,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脑出血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大 ,本文就我科近 9年收治病例的有关临床情况作分析研究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来源与标准 病例取自我科 1993年 1月~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透并发脑出血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①接受维持性血透的ESRD患者 ;②有脑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或经头颅CT检查证实脑出血。2 一般资料 我科 1993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维持性血透并发脑出血患者 2 5例 ,其中男 17例 ,女 8例 ;年龄 30岁~ 6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