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寐症是以经常不易入睡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或开始难以入睡,或睡中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时睡时醒,甚或彻夜不眠,通称失眠。病因很杂,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orders)多见。西医归之为神经衰弱。其治疗至今仍无理想方法。西药催  相似文献   

2.
耳穴贴压惊风丸治疗不寐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红 《四川中医》1996,14(5):54-54
  相似文献   

3.
交会穴治疗不寐症8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远实 《中国针灸》2001,21(12):20-28
笔者治疗不寐症选用 3个交会穴 ,即三阴交、关元、大椎。经过 2 0余年临床观察 ,疗效基本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男 5 2例 ,女 33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6 5岁 ;病程最短半个月 ,最长 2 3年。2 治疗方法2 1 分型(1)心脾两虚型 :夜来不易入寐 ,寐则多梦易醒 ,心悸 ,健忘 ,出汗 ,面色少华 ,神疲乏力 ,脘痞 ,便溏 ,舌质淡 ,苔薄 ,脉细弱。针刺三阴交 1~ 2寸 ,关元1~ 1 5寸 ,大椎 1~ 1 5寸 ,均施补法 ,在三阴交、关元两穴上加附子饼灸。(2 )阴虚火旺型 :虚烦不寐 ,或稍寐即醒 ,手足心热 ,出汗 ,口干咽燥 ,头晕耳鸣 ,健忘 ,腰痛。…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采用耳穴压籽治疗不寐8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本组中男性 35例 ,女性 45例 ;年龄 1 6~ 2 5岁 ;病程 3天~ 1 0年。取穴双侧皮质下、交感、心、脾、内分泌、神门。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敷贴于上述耳穴 ,每次取 2~3穴 ,每周换 1次。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 4~ 6次 ,直至使耳廓有酸胀感。贴压 6次为 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效果本组 80例中 ,治愈 70例 ,患者恢复正常睡眠 ;7例有效 ,可入睡 ,但容易被惊醒 ;3例无效。总有效率 96.2 5 %。典型病例王某 ,女性 ,41岁 ,2 0 0 2年 1 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压籽治疗不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取耳穴:神门、心、脾、皮质下。将磁珠用品用镊子夹住贴敷在选用耳穴上,嘱患者自行按压3次,每次按压3~5min,使之产生酸麻胀感,如果耳廓出现发热效果更佳。4d更换1次,休3d,双耳交替施治。4次为1周期,3个周期为1疗程,分别观察3个月、6个月、1年。对照组口服归脾合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8.3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籽治疗不寐证具有养心健脾、安神定志、促进和改善睡眠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的疗效。方法:90例不寐患者选取耳穴: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肝、脾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1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入睡及睡眠时间、醒觉次数、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李长辉  钟灼琴  张坤木 《光明中医》2016,(18):2758-2760
不寐症轻者感到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重者可诱发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增加意外事故发生率,甚至会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西医主要采用"镇静安眠疗法"治疗失眠症,西药以安眠药为主,对于短期失眠治疗有一定疗效,但这种治疗存在缺陷。一是安眠药治疗失眠不宜长期服用,也就是不适合长期失眠患者。二是安眠药治疗失眠存在局限性,其局限性和其他西药通病一样——小孩不宜服用,孕妇禁用。近年来关于不寐症的治疗尤其是中药治疗不寐症的临床报道颇多,现通过文献检索综合分析不寐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为临床治疗不寐证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治疗不寐临床观察黑龙江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张俊学,吕桂芹黑龙江省妇女干部学院卫生所曹静1986年收治一久治不愈不寐患者。因见《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方下有“治夜不能寐,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之语。试用果验。后对该病血瘀证型进行观察,分...  相似文献   

10.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不寐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二霞 《光明中医》2010,25(7):1192-1192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药汤剂内服及外洗、中药敷贴药物贴穴,并结合耳穴压豆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39例,好转45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91.30%。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不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 2 0 0 0年以来 ,应用耳穴针刺放血配合压豆治疗失眠 32例 ,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2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1 7~ 84岁 ;病程 2周~ 2 0年。其中 1 5例长期服用镇静药 ,1例曾服用抗焦虑药达 4个月。治疗方法取穴心、耳尖、神门、皮质下、肝、交感、内分泌、神经衰弱区、垂前、枕。配穴 :肝胃失和者加胃 ;肝胆湿热及恶梦者加胆 ;心脾两虚者加脾 ;肾阴亏虚者加肾。放血疗法 :先用手按揉耳廓上部 1 min,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 ,将耳廓朝前对卷 ,找准耳尖穴 ,取一次性无菌采血针快速刺入 ,放血 3~ 5滴 ,隔日 …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配合耳穴治疗不寐的临床观察,为治疗不寐提供更好的有效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的80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型、心脾两虚型、肝郁化火型,分别用黄连阿胶汤、归脾汤、龙胆泻肝汤,配合不同的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枣仁安神胶囊治疗。治疗2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证型之间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证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配合耳穴治疗不寐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不寐症是指患者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其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病人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则难以再睡或时睡时醒;重者则彻夜不眠,我们单独采用推拿手法治疗不寐症,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加耳穴贴压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不寐症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后,分别采用针灸和耳穴贴压的方法治疗。结果:19例阴虚火旺型患者中,治愈15例,有效3例,无效1例;14例肝郁化火患者中,治愈12例,有效2例,无效0例;28例心脾两虚型患者中,治愈22例,有效3例,无效3例;12例胃中不和型患者中,治愈9例,有效3例,无效0例;5例心胆气虚型患者中,治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结论:针灸加耳穴贴压治疗对治疗不寐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瑞  宋锫镠  尚二琳 《光明中医》2021,36(13):2219-2221
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治疗和抗焦虑、镇静催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心理调护基础上依据中医辨证,采用中医特色疗法(针灸、耳穴压豆、刮痧)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变化,统计其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病人明显增多。失眠中医称不寐,笔者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此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以不易入睡为主症,排除躯体及脑部器质性病变,多见于神经衰弱。男30例,女42例,年龄18~70岁,病程短者2周,长者达数十年。随机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36例,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对照组36例,每晚服用舒乐安定2mg。1.2辨证分型心脾亏损型:多梦易醒,心悸健忘,易出汗,舌质沉,脉细弱。心紧不交型: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肝阳…  相似文献   

17.
耳穴贴压法治疗不寐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不寐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唐晖 《光明中医》2016,(15):2244-2245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疗法治疗不寐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不寐症患者,使用以神门、心、皮质下、垂前为主穴进行耳穴压豆疗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30例不寐证患者中,经耳穴压豆疗法治疗后,2例治愈,25例睡眠改善,有效率为90%,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耳穴疗法治疗不寐效果明显,使用安全,操作简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与口服艾司唑仑对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共纳入中医辨证肝郁脾虚型的失眠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对照组每晚口服1片艾司唑仑,2组治疗疗程均10 d。评价指标为PSQI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最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PSQI、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PSQI评分中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中,治疗后2组患者睡眠不安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腹胀、纳少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采用中药联合耳穴贴压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症状。  相似文献   

20.
按摩治疗不寐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