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真裕 《内科》2007,2(3):410-41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实质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以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受损的痴呆综合征。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是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仅次于Alzheimer病(AD)其预后相对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危险因素及机制早期干预,而达到治疗目的。现就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其中脑血管病、白质疏松可导致智能损害已得到公认,而近年来发现的阿尔茨海默病样的组织学变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目前能确定免疫系统及免疫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故炎症因子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探索血管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途径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脑血管病(包括遗传性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认知损害综合征,即由血管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1]。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ild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引起的以不同程度认知功能受损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为最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类型之一.VCI在疾病发展至血管性痴呆(VaD)之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预防、延缓VCI,甚至逆转认知功能损害.因此,我们重点从概念、分子机制、生物学标记物及治疗等方面对VC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足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其发生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脐血中含有丰富的可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干细胞.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脐血干细胞也有可能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指由脑血管病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1]),包括非痴呆性VCl(VCIND)和血管性痴呆(VD)~([2])。早期诊断VCIND并控制其危险因素对于延缓痴呆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腔隙性脑梗死(LI)是脑小血管病(CSVD)的一种常见类型,目前认为皮质下多发性LI是造成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被认为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对LI与VCI的关系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在VCI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是脑血管疾病较严重的后果。除了脑动脉硬化外,其他缺血-缺氧损害均可引起血管性痴呆,表现有关日常生活的智能障碍。随着年龄增大,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增高,血管性痴呆的患也随之增多。有资料表明,在60岁以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中,大约有26.3%的病人发生痴呆。  相似文献   

8.
陈雪梅 《山东医药》2014,(5):98-100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明显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或不明显脑血管病(白质疏松症、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一大类综合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血管性痴呆(VD).研究显示,VCI为目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64%,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2].VCI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早期诊断困难.因此,研究VCI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有助于其预防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脑血管疾病引起脑的缺血性或出血性损害,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是中老年期常见病和世界上第2位死因,也是获得性认知障碍的第2常见病因,仅次于神经变性病所致的痴呆。早年把考虑与年龄一动脉硬化性痴呆称为脑功能不全;1974年Hachinski提出多梗死性痴呆;1993年Roman等国际工作组提出一套用于血管性痴呆研究的诊断标准;由于近年研究进展,发现脑血管病变可引起痴呆,但也可产生非痴呆情况,尤其是后者直接关系二级预防。所以,2003年国际上基本达成共识,即以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通称脑血管病变相关的认知障碍情况。一般估计,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7%,80岁以上可达30%-40%,其中血管性痴呆占20%-30%。住院资料统计显示,约1/3卒中患者可能发生痴呆。有关资料表明,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患病率,在30年内将成倍增长,因此是老年人健康、疾病和社会照料服务必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造成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VD是由血管因素和脑血管病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它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脑血管病患者中痴呆发生率是26%,是无脑血管病者的5.8倍.VD预后相对较好,治疗途径广泛,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1.
老年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脑梗死可以引起局灶性运动(感觉)定位体征,也经常伴有认知障碍,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加重。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概念,它包括:VCI非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及混合性血管病变与神经变性病所致的痴呆(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伴脑血管病变)。在老年期痴呆性疾病中,VaD是第二主要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约占20%-30%。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 VD)是由于脑血管疾病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患者多表现为记忆、执行能力等损害,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各种痴呆类型中唯一可早期预防、治疗的痴呆.现阶段,除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免疫与炎症因素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一些炎症标志物的改变,可作为VD发病早期的前哨因子,甚至...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老年人血管性痴呆患病率为324/10万,城市高于农村。随着社会人群的老龄化,V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研究表明VD是一种可防治性的疾病,早期发现并干预危险因素可减少或延缓VD的发生。现将我院诊治的老年VD患者40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各种血管性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VCI较血管性痴呆更为广泛,它扩大了病因学范畴:其血管性因素不仅包括脑卒中,也包括脑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等不明显的脑血管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脑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功能减退,从而发生的进行性痴呆。血脑屏障存在于脑组织和血液之间的一个复杂的系统,能控制血脑两侧的物质转运,从而保证中枢神经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脑屏障的损伤在血管性痴呆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多种因素参与了血脑屏障结构功能的改变,血脑屏障结构功能的变化则是血管性痴呆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对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因素及其血管性痴呆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的特点进行综述,为探讨血管性痴呆有效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传统痴呆定义的束缚,目前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不能发现非痴呆的认知障碍,也难以与混合性痴呆相区别,更不能促进血管性痴呆的防治。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则可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危险因素和脑血管病变有关的各种程度的认知障碍,促进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安理申治疗血管性痴呆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霞  李凌云 《山东医药》2005,45(23):56-56
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们应用安理申治疗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同期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男59例,女41例;年50~70岁,平均61岁。有脑血管病病史8l例,首次发病19例。脑血管病为缺血性68例,出血性20例。混合性12例;合并高血压病6l例,糖尿病36例。  相似文献   

18.
都可喜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ement,VCI)是一组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综合征。本文采用都可喜(阿米三嗪与萝巴新的复合制剂)联合尼莫地平对VCI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卒中相关痴呆危险因素的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某些卒中高发地区,血管性痴呆(VaD)的发生率可能高于Alzheimer,病(AD)。虽然研究进展对AD的防治已有新的认识,但是,VaD可能是目前老年人痴呆中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作者就卒中相关痴呆的危险因素状况加以探讨。 VaD这一术语比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有更为广泛的含义,意指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任何痴呆。这一术语常被用于描述血栓栓塞性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但不只限于这种类型的卒中。鉴于卒中和痴呆随年龄的增长呈指数增加,VaD与退行性痴呆可能会出现重叠;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与头部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脑血管病后脑组织影像学改变与血管性痴呆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29例血管性痴呆(VD)和26例非痴呆的脑血管病.患者的头颅CT资料,以梗死灶部位、侧向、皮层下动脉硬化及伴发脑萎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D组中梗死伴发脑萎缩、颞叶、顶叶、基底节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明显多于非痴呆组,双侧病变对痴呆的影响程度大于单侧。结论 脑组织病变部位与VD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