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chamroth在研究心肌梗塞的电病理学改变时,发现急性心肌梗塞在出现典型心电图(ECG)图形之前,存在着短暂的早期超急性损伤期心肌梗塞。指出超急性期的T波振幅增加可以是心肌梗塞的最早期ECG改变。我科近年来收治的3例超急性期心肌梗塞均以高大T波为特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超急期诊断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超急期心电图的变化,常为青年医生所忽视。现将本院所见4例报告讨论一、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超急期的诊断标准 Schamroth近年来根据电病理学改变在心肌梗塞早期发病阶段提出心梗超急性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摸清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非典型心电图表现的发生规律,我们自1974年起,连续找出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心电图(具有坏死型Q波,并有急性心肌梗塞时的ST—T衍变规律),从中选择心电图描记时间有明确记载、在发病3天内就诊的首次急性心肌  相似文献   

4.
多数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心电图可出现典型的、据此可以作出诊断的变化。但在超急性期病理性Q波尚未出现,心电图诊断有一定难度。分析其超急性期心电变化规律对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975年Schamiroth提出AMI早期超急性损伤期理论之后,对其心电图改变有了较统一的认识。有如下表现:(1)急性损伤阻滞:①对应梗死导联的R波升肢缓慢,类本位  相似文献   

5.
赫尔辛基冠心病登记处记录了1970~71年在赫尔辛基住院,年龄66岁以下的疑及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发作的所有患者。在28天内按患者的胸痛史,血清酶及心电图所见进行分类(根据WHO的标准):①肯定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明确而连续的心电图改变,或有典型的胸痛及血清酶升高史或有不能肯定的心电图改变但血清酶升高。②可能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典型胸痛,但无明确的急性心肌梗塞证据,也缺乏其他诊断的明确证据。另一种急性心肌梗塞的分类是在87%活过急性期的患者中,根据心电图改变分为穿壁与非穿壁性:①穿壁性急性心肌梗塞:连续描记的心电图显示有典型  相似文献   

6.
自1975年Schamroth提出早期超急性损伤期的理论之后,对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心电图(ECG)改变有了共识,AMI的早期诊断率也大大提高,但对于此期内T波异常尚未引起普遍重视。我院于1991年~1994年共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根据AMI的电生理学改变,将分为早期超急性损伤期,充分发展期和慢性稳定期。如能熟悉掌握超急性损伤期的临床心电图改变,对防止各种并发症,特别是室性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1975年以来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47例以ST 段改变为主要特点的超急性损伤早期的心电图。其ST 段除挺直抬高型和凹面向上抬高型外,发现尚有少见的ST 段变直呈水平型抬高和矩形抬高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心电图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  的分析 3 4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超急期心电图改变 ,以提高对老年人急性AMI早期心电图的认识。资料和方法对 3 4例 60岁以上急性AMI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3 4例均为本院 1984~ 2 0 0 2年收治的 2 85例急性AMI(AMI诊断依据为 1997年WHO标准 ) ,有完整临床和心电图资料、年龄 60岁以上者 ,男 2 6例 ,女 8例 ,有典型心绞痛者 11例 ,占 3 2 3 % ,心绞痛不典型者 2 3例 ,占67 7% ,首次受检时间发病后 1~ 12h之间 ,其中 5例出现典型心电图改变后回顾性分析。心电图结果入院后立即查心电图或心电监护 :1~ 2h之间心电图分…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为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门诊是急救的窗口,对抢救急性心肌梗塞的成功与失败很关键,若能熟悉,掌握超急性损伤期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这将对防止急性心肌梗塞的各种并发症,特别是急性心律紊乱,减少梗塞面积,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谈谈我们在急诊工作中抢救急性心梗病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的误诊率为30~40%,多因临床症状及/或心电图改变不典型而误诊。下面分别加以讨论。一、症状不典型约15%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无典型胸痛,而表现为: 1.急性泵衰竭:见于大面积心肌梗塞,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心脏扩大多不明显。泵衰竭的极型为心源性休克。2.心律失常:可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不  相似文献   

12.
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超急期诊断,心电图是其它现代化先进诊断技术不能取代的。我院动态观察了58例急性心肌梗塞超急期心电图变化的规律。本文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对我院1985年1月~1992年1月期间收治的病人。按LeoSchamroth[1]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者58例,选择符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再灌注治疗的广泛开展,使梗塞早期冠状动脉造影及无创性心肌显象与心功能检查大大增加,因而对急性心肌梗塞中心电图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反过来又帮助临床医生能从心电图的角度估计梗塞冠状动脉的解剖以及梗塞的部位和范围。本文将讨论:(1)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前壁导联ST段变化与右冠状动脉闭塞位置的关系;(2)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右冠状动脉闭塞与左旋动脉闭塞的鉴别诊断;(3)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时下壁导联ST段变化与左前降支解剖变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块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常示有Q波和ST段及T波的演变性变化。但亦有许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仅示非特异性ST段及/或T波变化。对这些非诊断性心电图变化的诊断意义,意见不一。作者于2年内在2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见到78例示有非诊断性心电图,本文联系临床病程和尸检发现,对这78例急性心肌梗塞的非诊断性心电图进行分析。根据血清酶变化,将患者分成二组:(1)甲组为肯定急性心肌梗塞,45例,有典型心肌梗塞史,其血清酶的最高值至少较最低值大100%以上,(2)乙组为急性心肌梗塞可能,33例,有典型心肌梗塞病史,但血清酶的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主要靠病史、体征、心电图及酶学等实验室检查,但在临床上常遇到漏诊及误诊者,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临床表现及心电图不典型者更是如此。鉴于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的关键,本文总结了我院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危重疾病,其并发症严重,死亡率高.心电图检查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减少梗塞面积至关重要.我们对10例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的V1、V2导联心电图进行了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超急性期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耸、ST段斜上型抬高和急性损伤性阻滞,本文就5例心电图表现分析其特殊表现。 1 心电资料 例1男,60岁。主因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性剧痛1小时入院,CPK 2306u,诊断为广泛性前壁AMI,入院时心电图(7.20 21.30)示V_2-V_6导联可见T波直立而U波倒置深达0.1-0.3mV,ST_(V_5、V_6)为下斜型压低0.15-0.25mV,22:30时T波低平,U波倒置仅0.1mV,7.27 00:30时呈出典型的AMI心电图。 例2男,58岁。主因心前区持续性压榨性剧痛30分钟而入院,CPK 1861u,诊断为广泛的壁AMI。入院时心电图(10.1 18:50)T_(V_2、V_3)高耸,双肢对称,  相似文献   

18.
1991年4月~1992年5月所收治的93例急性心肌梗塞中有6例出现具有梗塞图形的室性早搏。该种早搏发生的时间早,在出现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心电改变之前发生;消失快,在呈现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图形之后消失;其所在的导联与梗塞部位密切相关。它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1 心电图资料 急性心肌梗塞(AMI)超急性期心电图暂时性改善为一少见的心电图现象,我们遇到1例,报导如下: 患者男,49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于1994年1月28日9时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_1呈QS波,V_(2-5)均有r(R)波,ST_(V1-5)斜形抬高0.2—0.5mV,T_(V2-4)高耸。诊断急性心肌梗塞超急性期。2小时后心电图示异常改变均恢复正常。4小时后再次复查心电图(附图Ⅲ)示:ST_(V1-4)弓背上抬,T波高耸,呈AMI超急性期图形。后复查心电图ST—T符合无Q波AMI演变规律,于第6天心电图恢复正常。发病12小时查心肌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并总结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提高体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可疑超急性心梗病例出现不典型临床表现或不典型心电图改变的病例除记录常规12导联外,加做右室导联(V3R、V4R、V5R)及后壁导联(V7、V8、V9),定时心电随访,并对应各导联做前后对比.结果 有26例急性心梗病例超急性期出现不典型临床表现或不典型心电图改变.结论 熟悉并掌握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有利于提高体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