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京辉  卢炜 《眼科》2008,17(2):130-133
目的 了解共同性内斜视各类型分布的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共同性内斜视患者586例.方法 对586例欲行斜视矫正术的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斜视类型、视力及斜视度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指标共同性内斜视的类型,视力与矫正视力,AC/A比率,斜视度等.结果 58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先天性者72例(12.29%),非屈光性调节性65例(11.09%),部分调节性55例(9.39%),非调节性189例(32.25%),知觉性79例(13.48%),连续性24例(4.10%),残余性41例(7.00%);共同性内斜视伴有非共同性垂直斜视55例(9.39%);急性共同性内斜视6例(1.02%).斜视度>60△者先天性内斜视占77.78%,知觉性内斜视者占59.49%,非调节性内斜视者占52.91%;斜视度≤40△者残余性内斜视占60.98%,连续性内斜视者占75.00%.共同性内斜视除外知觉性内斜视,视力或矫正视力≥0.9者367例,占62.26%.共同性内斜视屈光不正者357例(60.92%).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257例(71.99%).结论 在共同性内斜视需手术治疗者中,非调节性内斜视占首位.先天性内斜视及知觉性内斜视斜视度显著大于其他类型的共同性内斜视.共同性内斜视的屈光状态主要是远视性屈光不正.(眼科,2008,17:130-133)  相似文献   

2.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对78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行矫正术,对比手术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分析各种因素对其建立立体视功能的影响。结果:78例中,55例术后获得立体视,功能治愈率为70.5%,早期手术组及具有融合功能组获得立体视显著高于较晚手术组及无融合功能组(P<0.01);发病越早,术后建立立体视的预后越差。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与调节因素有关,其由于解剖因素所引起的斜视需手术矫治。当患儿戴全矫镜半年后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矫正其残存的内斜视。应根据戴全矫眼镜后的眼位决定手术量。术后由于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仍需戴镜矫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与手术量。方法观察72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前眼位、双眼三级视功能情况、手术量、术后眼位及双眼三级视功能情况。结果 72例中,61例术后正位(≤±8△),正位率84.72%,52例术后获得立体视,占72.2%。发病越早,术前病程越长,术后建立立体视的预后越差。结论当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镜半年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手术量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决定。  相似文献   

4.
283例手术治疗共同性内斜视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共同性内斜视各类型分布、不同类型及手术年龄对双眼单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共同性内斜视283例,统计各类型内斜视的分布。重点分析婴儿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三种类型及其手术年龄对双眼单视功能的影响。结果 283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婴儿内斜视136例(48.57%)、非调节性内斜视77例(27.21%)、部分调节性内斜视44例(15.55%)、残余性内斜视18例(6.36%)、知觉性内斜视4例(1.41%)、连续性内斜视4例(1.41%)。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存在融合功能和远近立体视的比率均高于婴儿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P<0.05;而婴儿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远近立体视差别不大,P>0.05;<2岁患儿融合及近立体视存在率高于2~9岁和>9岁患儿,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的共同性内斜视中,婴儿内斜视占首位。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对双眼单视功能影响最小。手术年龄小有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量及手术方式。方法 对38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进行手术,手术量按裸眼和戴镜后斜视度平均值做斜视度的矫正。手术方式按远近斜视度来设计:辐辏过强型者行内直肌徙后术;基本型者行内外直肌手术;分开不足型者行外直肌缩短术。结果 38例中治愈34例占89.5%,4例良好占10.5%,21例术后获得立体视。结论 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由于存在调节与非调节因素,先从调节因素着手,戴全矫镜;与调节因素无关非调节因素存在的内斜,按戴镜以及裸眼平均斜视度设计手术量,以矫正眼位并尽可能恢复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斜视类型对术后远、近立体视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72例不同类型斜视患者,按斜视类型分为四组:组1为非调节性内斜视,组2为间歇性外斜视,组3为恒定性外斜视,组4为外斜V征伴下斜肌亢进。手术前后分别应用同视机检查远立体视。采用颜少明编绘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锐度。记录并分析术前、术后第7d,1、3、6mo的各项检查数据。

结果:斜视患者72例术后远、近立体视的恢复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性外斜视组术后远、近立体视的恢复优于非调节性内斜视组、恒定性外斜视组及外斜V征伴下斜肌亢进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调节性内斜视组、恒定性外斜视组和外斜V征伴下斜肌亢进组术后不同时期远、近立体视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立体视(0例)比近立体视(19例,26%)的损害更严重,术后近立体视(51例,71%)的恢复明显优于远立体视(17例,24%),术后1mo远、近立体视恢复效果明显。

结论:不同斜视类型对术后远、近立体视恢复的影响存在差异,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近立体视的恢复效果最佳。非调节性内斜视、恒定性外斜视和外斜V征伴下斜肌亢进对术后远、近立体视的恢复影响一致。斜视患者远立体视损害较重,术后近立体视恢复明显优于远立体视。  相似文献   


7.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儿童双眼立体视觉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儿童立体视觉发育的影响.方法 通过观察79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不同发病年龄、不同戴镜年龄、不同斜视程度、戴镜及治疗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及与65名正常儿童立体视功能的比较,分析各种因素对儿童视觉发育的影响.结果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的双眼视觉较正常儿童比较明显异常;发病年龄越小,立体视功能越差;戴镜年龄越小,双眼视觉的发育与恢复越好;眼位偏斜程度对双眼视觉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严重影响儿童双眼视觉的发育:发病年龄越小,戴镜年龄越大对立体视功能影响越大;反之发病年龄越晚,及时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立体视功能恢复的就越好.显斜及屈光不正都会严重影响儿童立体视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共同性斜视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非调节性内斜视、恒定性外斜视和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 5 2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分为 3组 :非调节性内斜视、恒定性外斜视和间歇性外斜视组。用同视机测定远双眼单视功能 ,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看近立体视锐度。观察术前、术后5天、 1月、 3~ 6月的斜视角度、远双眼单视功能、近立体视锐度变化。结果 三组斜视的视远双眼单视功能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非调节性内斜视与恒定性外斜视组近立体视觉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间歇性外斜视组近立体视觉损害较远立体视觉轻 (P <0 0 5 )。结论 非调节性内斜视、恒定性外斜视对双眼单视功能的影响一致。间歇性外斜视组对远双眼单视功能的影响与非调节性内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组一致 ,而近立体视觉破坏较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和分析内斜视儿童眼位矫正术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8年11月至2011年9月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中心行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手术并且术后随访眼位正位(≤±8△)的连续性病例111例.采用手电筒式Worth四点灯评估患儿的中心融合和周边融合;采用Titmus立体视图测定患儿的立体视锐度.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内斜视类型之间周边融合建立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内斜视类型、弱视治疗时间、手术年龄、两眼屈光参差差值、术后斜视度对周边融合建立的影响,并采用优势比(OR)进行比较.结果 111例内斜视儿童中,术后获得周边融合者68例(61.3%),其中获得中心融合者6例(5.4%);56例(50.5%)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立体视.手术年龄(b=-0.842,P<0.01)、弱视治疗时间(b=-0.135,P<0.05)、最终随访的斜视度(b=-1.305,P<0.05)与术后周边融合的建立呈负相关;两眼屈光参差差值与术后周边融合的建立不相关(b=-19.670,P>0.05).4种内斜视类型之间术后周边融合建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77,P<0.01),周边融合建立的困难程度依次为先天性内斜视(OR=1.0)、非调节性内斜视(OR=3.008)、部分调节性内斜视(OR=4.475)、高AC/A型内斜视(0R=82.217).结论 内斜视儿童手术年龄愈早、术前弱视治疗时间愈短、术后斜视度愈小,术后愈易建立周边融合;4种内斜视类型中,建立周边融合的难易顺序依次为先天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高AC/A型内斜视.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斜视88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88例儿童斜视的手术年龄,适应症,手术方法及手术量的估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效果作了评定。在随访观察中,I级治愈63例占71.60%,其中内斜视22例,外斜视16例,A-V征12例,麻痹性斜视11例,上斜视2例,Ⅱ级良好20例占22.72%,Ⅲ级差5例占5.68%,并提出儿童斜视早期手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量。方法对35例部分词节性内斜视的患儿戴全矫眼镜半年以后,手术矫治与调节因素无关的非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手术量按裸眼和戴镜后斜视度的平均值设计。结果35例中.眼位矫正满意32例占91.43%,良好3例占8.57%;功能治愈有立体视19例占54.29%。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其由解剖因素所致的斜视需手术矫正。当患儿戴全矫眼镜半年眼位仍不能恢复正位时,可尽早手术矫治其残存的内斜度,手术量按裸眼与戴镜平均斜视度设计,术后由于调节因素所致内斜仍需配镜矫正。  相似文献   

12.
186例共同性斜视儿童屈光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共同性斜视与屈光状态的关系。方法将共同性斜视186例分为两组,3~6岁为学龄前组,7~12岁为学龄组,进行眼屈光比较。结果共同性斜视儿童,内斜视多于外斜视。完全调节性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为中、高度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以轻度远视为主。共同性外斜视以远视为多。结论儿童共同性斜视中内斜视与调节的关系较外斜视更为密切,近视性屈光参差可能是导致外斜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矫正与立体视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属调节性内斜视范畴 ,此类斜视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远视 弱视 、 、异常视网膜对应及旁中心注视 给予正球镜矫 ,正后 斜度减少 但不能完全消失 视远视近 , , ,均有内斜 斜度比较稳定 非调节因素引起的 , ,斜视需手术矫正[ 1, 2] 但是 在手术时机选 。 ,择问题上 各家意见不一[ 3-5] 本文观察了 78 , 。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矫正术后的立体视觉建立情况 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部分调节性内斜 ,视患儿的立体视觉建立的影响 进而…  相似文献   

14.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矫正与立体视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观察了78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矫正术后的立体视恢复情况;分析各种因素对其立体视恢复的影响。结果:78例中,55例术后获得立体视,功能治愈率为70.5%,且术后立体视的恢复率与术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早期手术组及具有融合功能组的立体视的恢复率显著高于较晚手术组及无融合功能组(p<0.01);发病越早,术后建立立体视的预后越差。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与部分调节因素有关,其由于解剖因素所引起的斜视需手术矫治。从立体视恢复上考虑,当患儿全矫配镜半年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矫正其残存的内斜度。术中应根据戴全矫眼镜后的眼位决定手术量。术后由于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仍需配镜矫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影响内斜视术后继发性外斜视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49例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视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49例患者,内斜视的发病年龄为2~72月,平均为18.43月,4岁前发病48例(97.96%),1岁前发病29例(59.18%);内斜视术前28例患者(96.55%)表现为单眼抑制(5 m及33 cm),42例(100%)无立体视;继发性外斜视术前28例患者(57.14%)伴3Δ~25Δ的垂直斜视,平均为8.54Δ(5 m)和8.43Δ (33 cm);内斜视术前10例患者调节性集合/调节(AC/A)比率<4(28.57%),继发性外斜视术前18例患者AC/A比率<4(75%),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性外斜视术前10例患者存在2.00D~5.00D的屈光参差,8例患者合并内转受限;继发性外斜视平均发生于内斜视术后4.08年,其9年内发生率为93.88%.结论 内斜视的发病年龄早,立体视功能不健全甚或无立体视,合并垂直斜视,调节性集合减弱,屈光参差及内转受限,是造成继发性外斜视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继发性外斜视可发生于内斜视术后多年,因此术后需长期随访,至少随访4年.  相似文献   

16.
刘丽丽  于刚  吴倩  曹文红  樊云葳  崔燕辉 《眼科》2013,22(5):327-331
目的 探讨儿童外斜视术后继发性内斜视的特点及原因,评价手术治疗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7例外斜视术后继发性内斜视并再次手术的患儿。方法 总结17例患者既往外斜视手术方法和特点,外斜视术后出现内斜视时间、术后处理、继发性内斜视手术方式以及手术中探查发现。选择间歇性外斜视50例作为对照组,以探讨继发性内斜视的原因。主要指标 第一次手术外斜视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继发性内斜视出现的时间。第二次手术探查发现、是否合并其他类型的斜视、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后眼位。结果 17例患者合并垂直斜视9例(52.9%),其合并中V征2例,合并DVD 4例;而对照组合并垂直斜视者9例(1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P=0.01)。继发性内斜视出现时间为术后1~12个月,平均2个月。继发性内斜视患者16例为恒定性内斜视,1例为不典型周期性内斜视;17例中外展受限10例,手术探查发现肌肉滑脱2例,粘连综合征3例,3例术后进行缝线调整。17例患者治愈14例(82.3 %),2例过矫,1例欠矫。结论 继发性内斜视平均在外斜视术后2个月出现,外展受限、粘连综合征、肌肉滑脱以及合并垂直斜视为继发性内斜视可能的病因,合并垂直斜视的复合斜视在手术后更容易出现继发性内斜视。(眼科, 2013, 22: 327-331)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弱视的屈光状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不同类型弱视1765例的屈光状态进行分析,斜视弱视占58.1%,屈光不正性弱视占28.9%,屈光参差性弱视占13.5%,斜视弱视中内斜视弱视占全部弱视的42.3%,其中以调节性内斜视为最多,占内斜视中的80%。斜视弱视中并有屈光不正者,先天性内斜视占90%,调节性内斜视占100%,非调节性内斜视占72.3%。  相似文献   

18.
影响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立体视锐度发育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立体视锐度发育的因素。方法对100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按斜、弱视常规戴镜的原则进行治疗;采用同视机测量斜视度数;用颜少明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测量近立体视锐度。结果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发病年龄越小、戴镜前斜视度越大、两眼视力差距越大,立体视锐度的发育越差。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立体视锐度发育与发病年龄、戴镜前斜视度、两眼视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压贴三棱镜在儿童共同性内斜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0例共同性内斜儿童进行了Fresnel压贴三棱镜验配,其中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16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1例,连性内斜视5例,微小角度性内斜视8例;根据有无弱视决定压贴眼别,根据斜视度数决定压贴度数带镜后每2个月复查一次;共观察3~6个月;结果 压贴三棱镜后3~6个月,视力增加18例,不变例,降低10例;斜视增加10例,不变15例,降低15例;双眼视功能恢复者32例(同视机);手术功率86.6%;结论 对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病例配戴压贴三棱镜有利于视力及双眼视功能改善,并提高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和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A组10例、B组25例和C组17例,A组患者发病1a内手术治疗,B组患者发病1~3a手术治疗,C组患者发病3a以上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岁儿童术后获得立体感比例(83%)显著高于<3岁儿童(30%)(P<0.05);患者术后立体视觉与患者手术时机存在明显相关性, A组(80%)和B组患者有立体感比例(76%)显著高于C组(41%)(P<0.05);A组(90%)、B组治疗优良率(88%)显著高于C组(71%)(P<0.05)。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应待患儿6岁以后,尽早开展手术治疗,根据斜视度和裸眼视力情况决定手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