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对儿童过敏性哮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年龄4~7岁过敏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粉尘螨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和常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25周结束。对两组治疗前后的PPAR-γ及IL-4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PAR-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螨治疗组治疗前后PPAR-γ、IL-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螨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PPAR-γ、IL-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PPAR-γ、IL-4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1)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3的含量.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血清IL-1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3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为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肺炎衣原体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别于其急性期和慢性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分别测定其血清肺炎衣原体(Cpn)IgM和和咽拭子标本中特异DNA片段。60例非哮喘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期哮喘患者Cpn-IgM阳性率(60%)与慢性期(61.7%)和非哮喘组(55%)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期哮喘患者Cpn-nested-PCR阳性率(78.3%)与慢性期(33.3%)和非哮喘组(15.0%)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哮喘急性期与慢性期,急性期与非哮喘组,慢性期与非哮喘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哮喘患者与非哮喘者的血清流行病学Cpn-IgM是一致的,但哮喘患者呼吸道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DNA较非哮喘者阳性率高,可能呼吸道局部肺炎衣原体难以清除是引起支气管哮喘加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期患者血清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含量 ,观察两组间及其昼夜变化 ,并与 5 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哮喘患者血清 NO、 ET及 NO/ E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COPD急性期患者 NO、 NO/ E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 .0 5。提示 ET和 NO是参与支气管哮喘、 COPD急性期发病过程的重要因素 ,测定其血清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是判断哮喘、 COPD急性发作期病情变化的重要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7.
苏慧霞 《河北医药》2016,(7):1031-1033
目的:探讨血清IL-4、IFN-γ及尿LTE4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喘息性疾病患儿30例为喘息组;急性非喘息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为非喘息组,体检健康婴幼儿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IL-4、IFN-γ及尿LTE4水平,血清IL-4、IFN-γ与尿LTE4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喘息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非喘息组及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非喘息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0.01);喘息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4/IFN-γ值明显高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 P <0.05或<0.01);喘息组急性期患儿尿LTE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喘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喘息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4、尿LTE4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 P <0.05),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05);血清IFN-γ明显高于急性期( P <0.05),但仍低于对照组( P <0.05);喘息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4/IFN-γ值明显低于急性期( P <0.05),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05);(3)喘息组急性期患儿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呈线性正相关( r =0.674, P <0.05);与血清IFN-γ呈线性负相关( r =-0.783, P <0.05)。结论 IL-4、IFN-γ及LTE4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可能与Th1/Th2免疫失衡,气道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IL-18和总IgE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18、总IgE、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时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收集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50例(哮喘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COPD组),健康者50例(对照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8、总IgE、IL-8、IL-4、IFN-γ水平.结果 CDPD组急性期IL-18、IL-8、IL-4、IFN-γ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1.8、25.2、116、150.8倍.哮喘组IL-18、IL-8、IL-4分别高于对照组29.9、3.4、5.2倍.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对照组223.2倍,而COPD组血清总I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COPD血清中IL-18与IL-8、IFN-γ,IL-8与IL-4呈正相关;哮喘组IL-18与IL-8、IL-4、总IgE,IL-4与总IgE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清IL-18提示细胞闪子参与哮喘及COPD的发病过程.哮喘发作时IL-18与总IgE正相关,而在COPD急性加重期无相关性,表明COPD和哮喘是两类有不同发生机制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平喘方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IFN-γ/IL-4比值的影响,从而探讨小儿平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小儿平喘方小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小儿平喘方大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用双位点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4和IFN-γ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的含量与IFN-γ/IL-4比值均降低(P0.05),而IL-4的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大、小剂量组大鼠血清IFN-γ的含量与IFN-γ/IL-4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而IL-4的含量则降低(P0.05)。结论小儿平喘方能显著降低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L-4的含量,提高IFN-γ的含量及失衡的IFN-γ/IL-4比值,从而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控制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发作组),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危重组,另选择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缓解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SCF、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缓解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急性发作组患者轻、中、重、危重组血清SCF、IL-6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CF、IL-6和TNF-α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30名作为发作组,选择30名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缓解组,选择30名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静脉血Th1、Th2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患儿血清IL-4、IL-10、IFN-γ水平,比较各组患者Th1/Th2及血清IL-4、IL-10、IFN-γ表达变化水平。结果发作组静脉血Th1/Th2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血清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缓解组静脉血Th1/Th2低于对照组,血清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Th1/Th2免疫失衡,其可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31例儿童哮喘患者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性IgG、IgM抗体检测,同时对RSV-IgM阳性病例和正常对照组做血清IgE检测并测定其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 结果131例哮喘组中共检出RSV-IgG和RSV-IgM阳性者92例(70.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7例RSV-IgM阳性者中血清IgE浓度(平均A值)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哮喘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RSV-IgM与血清IgE呈正相关,与IFN-γ呈负相关.结论儿童哮喘的发作与RSV感染关系密切,其机制与病毒感染损伤呼吸道黏膜、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和IFN-γ水平低下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开艳  熊盛道  朱晶  曹勇  熊维宁 《医药导报》2011,30(8):1027-1029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 21)和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的影响,以及哮喘患者血清IL 21和总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5例(哮喘组),哮喘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控制急性发作后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规范吸入治疗3个月达到缓解期后复查)30例(治疗组)和健康志愿者20例(对照组)血清,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血清IL 21和总IgE蛋白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血清IL 2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 21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和治疗组血清总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和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血清IL 21水平和总IgE水平显著负相关(r=-0.32,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规范吸入治疗能降低哮喘患者炎症因子IL 21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 DNCB)加醋酸复合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乌梅丸大、中、小剂量组6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含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法检测大鼠肠道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 mRNA和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 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肠道组织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而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5)。而SASP组及乌梅丸各剂量组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肠道组织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因子和调升NF-κB与PPAR-γ基因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丁苯酞治疗后第11天,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为(11.73±3.72)ng/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25±3.27)。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明显降低(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亦明显减低(P〈0.05)。结论:血清NSE水平较好地反映了急性脑梗死的脑损伤程度。丁苯酞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含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临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重组基因γ干扰素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两组 ,每组 30例 ,对照组予常规脱敏治疗 ,试验组予常规脱敏治疗及重组基因γ干扰素治疗。 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肺功能、血清IL 4、ECP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均能改善症状积分和肺功能 ,降低血清IL 4水平及EC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在改善哮喘患者症状积分、降低血清IL 4、ECP方面作用更明显 (P <0 .0 5 )。结论 :重组基因γ干扰素能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 - 4、ECP的水平 ,改善哮喘患者症状及肺功能 ,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发挥着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104例我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019-01~ 2020-01),52例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治疗列为对照组,52例采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治疗列为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哮喘控制评分(ACT)、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38%(47/52)高于对照组75.00% (39/52) (P<0.05);治疗后两组AC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PE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FN-γ、IL-4含量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IL-4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多索荼碱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控制哮喘发作,通过调节血清IFN-γ、IL-4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的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CD4+CD25+T细胞水平,并对急性期及非急性期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的CD4+CD25+T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用力呼气流速(PEF)水平显著低于非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期的CD4+CD25+百分率显著高于非急性发作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患者的CD4+CD25+T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疾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导致哮喘患者细胞免疫失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节苷脂对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酶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所有患者均在急性期入院3天内抽取血标本进行NSE测定,治疗30天后再次采取标本复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NSE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尤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能降低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NSE水平,对治疗DEACMP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志军  钱惠江 《河北医药》2012,34(3):366-367
目的 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IL-10)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哮喘患者30例为哮喘组,正常对照1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其血清IL-10及IgE水平.结果 哮喘组治疗前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1),哮喘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治疗前IgE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1),哮喘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治疗前血清IL-10、IgE之间呈负相关(r=-0.518,P<0.01).结论 IL-10的低水平表达是哮喘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增加IL-10的表达水平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之一,血清IL-10水平可能提示哮喘激素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