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孕妇在孕20周血清铁蛋白(ferritin,SF)、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调查及基于SF、Hb水平补铁治疗结果的分析,评价不同BMI孕妇常规补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鼓楼医院建围产保健卡的1 770例孕妇。孕20周诊断为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的孕妇273例分两组,A组:18.5 kg/m2 ≤ BMI ≤ 23.9 kg/m2、SF<30 μg/L、Hb<110 g/L;B组:BMI≥24 kg/m2、SF<30 μg/L、Hb<110 g/L。所有IDA孕妇均予补铁治疗,比较孕32周及38周Hb值、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值、IDA治愈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①A、B组比较:孕20周两组Hb、H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至孕38周,B组Hb、HCT水平均低于A组(P < 0.05),A组IDA的治愈率较B组高(P < 0.05)。②妊娠结局:B组孕妇分娩新生儿胎龄小(P < 0.05),早产及新生儿转重症病房发生率高(P < 0.05),未发现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身长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孕中、晚期IDA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人群孕晚期发生IDA的风险更大,且常规补铁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晚孕妇女铁缺乏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孕妇胎盘TGF-β1的异常表达与铁缺乏症之间的联系。方法: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的不同各选取20例孕足月妇女定为A组(100-105 g/L)、B组(105-110 g/L)、C组(Hb≥110 g/L)。分别测定母血血清铁蛋白(SF)水平,依铁蛋白水平划分铁缺乏症组和正常组,分别对其胎盘TGF-β1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组铁缺乏症的发生率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铁缺乏症组胎盘TGF-β1的阳性表达率为68.42%,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母血血清铁蛋白的测定可以了解体内的贮铁水平;将正常孕妇血红蛋白值评判标准由以往的>100 g/L提高为>110 g/L,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铁缺乏症的孕妇。胎盘TGF-β1升高引起滋养细胞浸润不足可能是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继发病理妊娠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桑椹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作用。[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将103例营养性贫血者按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等,并尽可能考虑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如年龄、病程、经济状况等,随机分为试验组(51人)和对照组(52人),分别服用桑椹和安慰剂(淀粉)30天,测试受试者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观察食欲不振、精神不集中、乏力、烦躁、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桑椹对营养性贫血主要临床症状食欲不振、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等有改善作用,能升高血红蛋白,且平均升高幅度≥10g/L,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加血清铁蛋白、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其有效率为60.78%。[结论]桑椹具有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慢性炎症性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6 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炎症性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 (IDA)的治疗价值。方法 以血清铁蛋白 (SF) <14μg/L为诊断依据 ,以肌肉注射铁剂法治疗了 10例单纯IDA和 2 2例慢性炎症性贫血合并IDA患者。结果 单纯IDA血红蛋白值平均从 86g/L上升至 136g/L ,慢性炎症性贫血合并IDA患者血红蛋白从 71g/L上升至 118g/L ,同时患者一般状况亦有改善。结论 对慢性炎症性贫血合并IDA给予治疗可取得与治疗单纯IDA相当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对450名广西环江县毛南族农村育龄妇女进行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及血红蛋白(Hb)3项铁指标测定.结果发现:铁缺乏症患病率为27.8%(其中ID4.2%,IDE 7.8%,IDA 15.8%).随着孕次或产次的增加,血红蛋白水平逐渐下降,铁缺乏症患病率逐渐增高.有妊娠或分娩史的妇女与未孕或未生育的妇女血红蛋白水平与铁缺乏症患病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钙磷代谢及造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妊娠期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钙磷代谢及造血系统的影响。 方法 :分别测定 79例汉族及5 9例维吾尔族 (维族 )母亲及新生儿脐血铅、钙、磷、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含量 ,分析脐血铅对新生儿钙、磷、碱性磷酸酶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影响。 结果 :(1)汉族产妇血铅 6 3 87μg/L ,新生儿脐血铅 4 7.71μg/L ,维族产妇血铅 87 92 μg/L ,新生儿脐血铅 6 1.5 7μg/L ,维族产妇及新生儿脐血铅均高于汉族产妇及新生儿脐血铅含量 (P <0 .0 5 ~ 0 .0 1) 。 (2 )以脐血铅 10 0 μg/L为界将新生儿分为高铅组和低铅组 ,两组血钙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两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妊娠期低水平铅暴露可致新生儿血钙下降 ,但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采用微量法检测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对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是一个有价值的参数。我们对20例缺铁性贫血,72例各类疾病所致的贫血患者的 FEP、血清铁蛋白(SF)值,以及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服铁剂治疗前后的 FEP、SF 与血红蛋白(Hb)值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加味二至丸对缺铁性贫血模型大鼠复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味二至丸对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IDA大鼠模型)的复健实验,表明它能提高IDA大鼠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降低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PEP)的作用,对缺铁性贫血模型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配合铁剂使用可以减少铁剂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补铁对孕妇铁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32名孕中期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连续进行12周(追踪观察至孕晚期),两组孕妇于干预前后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结果 干预组除铁蛋白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贫血患病率及储存铁缺乏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孕中期补充铁可以改善孕妇铁营养水平,降低孕期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铁蛋白(EF)、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血红蛋白(Fep/Hb)为观察指标,调查上海市嘉定县南翔镇某工厂职工224人的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旨在了解我国经济状况较好地区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和病因。同时也对红细胞内铁蛋白在诊断轻型缺铁性贫血中的敏感程度做一检测,并与已被公认的测定血清铁蛋白的方法比较,确定其在评价机体铁营养状况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铁营养干预对妊娠期贫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研究铁营养干预对妊娠期贫血的防治作用,以及对孕期铁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②方法 将132例中期孕妇随机分为铁干预组与对照组。营养干预连续进行12周(追踪观察至孕晚期),两组孕妇于干预前后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③结果 铁干预组除铁蛋白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有显改善,贫血患病率及储存铁缺乏率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④结论 妊娠期铁营养干预,可以提高铁营养水平,降低孕期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糖铁胶囊(商品名:红源达)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在广州市内4家医院按入选标准选择48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给予多糖铁胶囊治疗(口服,150mg/次,2次/d),同时服维生素C片0.3g。治疗第2、4和8周后复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比较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及可溶性血清铁蛋白受体(sTfR)变化及安全性。结果多糖铁胶囊治疗2周后SF、sTfR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4周后RBC计数、Hb、SF、sTf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8周后RBC计数、Hb、SF及sTfR较治疗前升高非常明显(P<0.01),但SI在各检测时间的复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发应。结论多糖铁胶囊治疗妊娠合并IDA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对轻型地中海贫血孕妇铁缺乏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产科建卡孕妇5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铁缺乏孕妇200例(ID组)、缺铁性贫血孕妇105例(IDA组),轻型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孕妇81例(TT1组),轻型地中海贫血未合并缺铁孕妇32例(TT0组)及同期健康孕妇132例(对照组),对各组进行Ret-He、Hb、MCV、MCH、MCHC、Ret%等血液学指标及SF水平检测,对所得数据应用ROC曲线进行诊断轻型地中海贫血孕妇铁缺乏的价值评价,同时从ID组、IDA组、TT1组选取参与铁剂治疗的缺铁孕妇,比较铁剂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TT1组的Hb、MCHC 及Ret-He均低于其他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水平低于ID、TT0、对照三组(P<0.05),而与ID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组的Hb、MCH、MCHC及Ret-He均高于IDA、TT1、TT0三组(P<0.05);TT0组的S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ROC分析显示,在临界值为22.9 pg时,Ret-He对地中海贫血孕妇铁缺乏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0%和79.0%;参与铁剂治疗的轻型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孕妇、ID孕妇及IDA孕妇在补铁治疗后Ret-He、Hb及SF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轻型地中海贫血孕妇铁缺乏时Ret-He含量低于普通孕妇,Ret-He相较其他血液学指标,对轻型地中海贫血孕妇铁缺乏的诊断准确性更高。Ret-He不仅可作为轻型地中海贫血孕妇铁缺乏的筛查诊断指标,还可用于轻型地中海贫血孕妇铁剂治疗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1985年2月至5月重庆市有儿童保健访视的健康儿童374例6月~6(10/12)岁小儿铁营养状况调查与评价。374例中男203例、女171例。6月~1岁36例、~3岁182例、~7岁156例。均测了Hb、SF、FEP,各组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Hb与SF、SF与FEP、Hb与FEP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按WHO贫血诊断标准,本组Hb正常(≥11g/dl)者352例,并测了SF、FEP正常值。 本组隐性缺铁占20.6%,其中ID占16.8%、IDE占3.7%。IDA占5.6%。全组铁缺乏症26.5%。 本组IDA发病率比国内报告显著低,表明儿童保健指导是有成效的,但隐性缺铁仍较高,尤其是<3岁者,因此对儿童铁缺乏症的防治工作还应加强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We undertook this study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ntenatal daily and weekly supplementation with iron,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in healthy,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not anemic at gestational week 20. METHODS: Women with singleton pregnancies and blood hemoglobin (Hb) >115 g/L at gestational week 20 (equivalent to 105 g/L at sea level)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one consuming one tablet containing 60 mg iron, 200 mug folic acid and 1 mug vitamin B(12) daily (DS, n = 56); the other consuming two tablets once weekly (WS, n = 60). Blood Hb and serum ferritin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every 4 weeks from weeks 20 to 36, and pregnancy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Mild anemia and hypoferritinemia throughout pregnancy occurred less frequently in DS than WS. None of the 116 women had Hb concentrations <103 g/L at any evaluation point. In contrast, hemoconcentration (Hb >145 g/L) from gestational week 28 onwards occurred in 11% in DS and 2% in WS. We observed ex post facto that hemoconcentration at gestational week 28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elative risk of low birth weight (RR 6.23, 95% CI 1.46-26.57) and premature delivery (RR 7.78, 95% CI 1.45-24.74). CONCLUSIONS: In women who were nonanemic at gestational week 20, both schemes (DS and WS) prevented the occurrence of Hb levels <100 g/L. DS women had a higher incidence of hemoconcentration. Hemoconcentr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low birth weight and premature delivery.  相似文献   

16.
我们应用滤纸片采集末梢血作血红蛋白(Hb)氰化法测定及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荧光分析,具有方法简便可靠,标本易携带,邮寄等优点;与FEP直接荧光法和Hb氰化法比较,其重复性,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相关良好。FEP是筛查缺铁性贫血(IDA)及铅中毒的重要指标,FEP与Hb的比值更能精确地反映IDA的严重程度。我们应用本法测定FEP、Hb及PEP/Hb[结合血清铁蛋白(SF)放射免疫测定,见另文]调查377例3月~6岁幼托健康小儿铁营养状况,其中铁缺乏(FEP/Hb>4.5)及IDA分别占3~6月组的57.6%及15.2%;6~12月组的85.0%及39.0%;1~2岁组的77.8%、及21.0%;2岁以上患病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对缺铁性贫血(IDA)患儿进行了铁代谢指标及Fe,Cu,Zn,Ni,Pb,Cr,Cd等7种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IDA与低锌有因果关系,体内铁锌代谢密切相关,当IDA时体内需铁量增加,肠道吸收铁能力增强,竞争性地抑制了锌的吸收。铁剂治疗后,血清铁锌同时上升。提示治疗IDA伴低锌患儿单纯补铁剂提高体内铁储量可改善锌的吸收,提高血清锌水平,而不必另加锌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贵阳市 15 3对孕妇夫妇的血红蛋白进行测定 ,早发现、早治疗妊娠期贫血 ,提高围产期保健 ,为优生优育创造条件。方法 :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结果 :妊娠早期、中期、晚期的血红蛋白 (Hb)均值分别为 136 .92 g/L ,130 .95 g/L ,12 6 .2 4g/L ;汉族孕妇Hb均值为 132 .15 g/L ,少数民族孕妇Hb均值为 12 6 .34 g/L ;15 3例孕妇中Hb <10 0 g/L的有 4例 ,占 2 .5 % ;配偶的Hb均值为 16 7.32 g/L ,Hb <12 0g/L的仅 1例 ,孕妇贫血率较WHO所调查的孕妇贫血率 (5 0 % )低。结论 :孕妇定期、常规检查Hb含量 ,发现贫血即给予治疗 ,对降低孕妇和围产儿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