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国际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词,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一气呵成”等。还有下列情况下也应使用汉字:①“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看一眼”、“作一分析”、“这一事故很严重”等。②“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每”、“某”等时不用“1”。例如:“每一个人”、“抽出某一个样品进行检验”等。③“一”在表示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同”之后不用“1”。例如:“在同一时期内”、“同一作者”等。④“一”与量词组或数量词作定语或泛指中不用“1”。例如:“这是一种新方法”、“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里的“一种”和“一个”相当  相似文献   

2.
按《国际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词,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一气呵成”等。还有下列情况下也应使用汉字:1“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看一眼”、“作一分析”、“这一事故很严重”等。2“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每”、“某”等时不用“1”。例如:“每一个人”、“抽出某一个样品进行检验”等。3“一”在表示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同”之后不用“1”。例如:“在同一时期内”、“同一作者”等。4“一”  相似文献   

3.
《职业与健康》2009,(11):1195-1195
按《国际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词,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一气呵成”等。还有下列情况下也应使用汉字:①“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看一眼”、“作一分析”、“这一事故很严重”等。②“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每”、“某”等时不用“1”。例如:“每一个人”、“抽出某一个样品进行检验”等。③“一”在表示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同”之后不用…1’。例如:“在同一时期内”、“同一作者”等。④“一”与量词组或数量词作定语或泛指中不用“1”。  相似文献   

4.
按《国际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词,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一气呵成”等。还有下列情况下也应使用汉字:①“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看一眼”、“作一分析”、“这一事故很严重”等。②“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每”、“某”等时不用“1”。例如:“每一个人”、“抽出某一个样品进行检验”等。③“一”在表示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同”之后不用“1”。例如:“在同一时期内”、“同一作者”等。④“一”与量词组或数量词作定语或泛指中不用“l”。例如:“这是一种新方法”、“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里的“一种”和“一个”相当于英文中的不定冠词a、an,只是泛指而无计数或计量意义。  相似文献   

5.
按《国际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词,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一气呵成”等。还有下列情况下也应使用汉字:①“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看一眼”、“作一分析”、“这一事故很严重”等。②“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每”、“某”等时不用“1”。例如:“每一个人”、“抽出某一个样品进行检验”等。③“一”在表示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同”之后不用“1”。例如:“在同一时期内”、“同一作者”等。④“一”与量词组或数量词作定语或泛指中不用“1”。例如:“这是一种新方法”、“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里的“一种”和“一个”相当于英文中的不定冠词a、an,只是泛指而无计数或计量意义。  相似文献   

6.
《职业与健康》2009,(19):2061-2061
按《国际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词,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一气呵成”等。还有下列情况下也应使用汉字:①“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看一眼”、“作一分析”、“这一事故很严重”等。②“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每”、“某”等时不用“1”。例如:“每一个人”、“抽出某一个样品进行检验”等。③“一”在表示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同”之后不用“1”。例如:“在同一时期内”、“同一作者”等。④“一”与量词组或数量词作定语或泛指中不用“1”。例如:“这是一种新方法”、“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里的“一种”和“一个”相当于英文中的不定冠词a、an,只是泛指而无计数或计量意义。  相似文献   

7.
按《国际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词,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一气呵成”等。还有下列情况下也应使用汉字:①“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看一眼”、“作一分析”、“这一事故很严重”等。②“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每”、“某”等时不用“1”。例如:“每一个人”、“抽出某一个样品进行检验”等。③“一”在表示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同”之后不用“1”。例如:“在同一时期内”、“同一作者”等。  相似文献   

8.
《职业与健康》2009,(8):886-886
按《国际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词,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一气呵成”等。还有下列情况下也应使用汉字:①“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看一眼”、“作一分析”、“这一事故很严重”等。②“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每”、“某”等时不用“1”。例如:“每一个人”、“抽出某一个样品进行检验”等。③“一”在表示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同”之后不用“1”。例如:“在同一时期内”、“同一作者”等。  相似文献   

9.
《职业与健康》2009,(12):1236-1236
按《国际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词,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一气呵成”等。还有下列情况下也应使用汉字:①“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看一眼”、“作一分析”、“这一事故很严重”等。②“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每”、“某”等时不用“1”。例如:“每一个人”、“抽出某一个样品进行检验”等。③“一”在表示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同”之后不用“1”。例如:“在同一时期内”、“同一作者”等。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出现了“音频毒品”一说,一种号称听后“犹如吸食毒品”的音频传播于网络。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音频毒品”一词,会出现大量下载、试听网址。这些音频文件分为“头痛”“镇静”“抗抑郁”等类别,据称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而且每段音频都醒目地标上了“后果自负”“意志力薄弱者慎入”等提醒。有听过的人说听后感觉其“非常刺激”。那么,“音频毒品”到底是不是毒品呢?会不会导致成瘾?  相似文献   

11.
新闻消息 近日,山东齐鲁晚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小学周围热卖‘发春证’等恶搞证件》,文章中说,记者在东营市部分学校附近的商店进行了调查,并购买了部分“恶搞证件”。记者发现这些学校门口的商店内都有这样的“证件”出售。有“良家妇女证”、“扁人许可证”、“失恋证”等,竟然还有“发春证”等涉黄证件。在一款“通缉证”上,记者看到:“兹证明某同志在网上乱谈恋爱,乱发表黄色文章,乱玩游戏,乱搞男女关系,现在被通缉……”不仅有证件编号,还印有“网络交友管理处颁发”、“联合国MM发春鉴定处颁发”等宇样。一店主告诉记者,这种恶搞证件卖得很快,一元钱就能买两张,一版有24个恶搞证件,几天就能卖出一版。  相似文献   

12.
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的科技书刊中,应注意正确表述“浓度”,即只有“物质的量浓度”才可以简称为“浓度”;其他含“浓度”一词的量名称必须说出全称,如“质量浓度”、量纲为一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3.
《健康必读》2010,(7):36-36
人在尘世中,都是饮食男女。男人往往喜欢“吃豆腐”。男女间因第三者介入常导致其中受伤害的一方大为“吃醋”。可许多人光会“吃豆腐”与“吃醋”。而不知其来历,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追源溯本,这“两吃”各有一段饶有风趣的典故。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古代神话故事《愚公移山》中有位智叟。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痔叟”并不罕见。尤其在办公室一族中,更有“十人九痔”一说。当然,此“痔叟”非彼智叟。下面讲述的就是一位“痔叟”的经历。  相似文献   

15.
提起买包装食品,那些虚假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常常弄得人头疼。这类在标签上作假的包装食品,至少有五种情况: 一、谜语型“标签”。如一包外观很好的速冻银鱼,厂名只有“江苏太湖”;一种时鲜的鲜贝食品,产地只写“山东荣成”;一盒包  相似文献   

16.
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的科技书刊中,应注意正确表述“浓度”,即只有“物质的量浓度”才可以简称为“浓度”;其他含“浓度”一词的量名称必须说出全称,如“质量浓度”、量纲为一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7.
“一支笔”审批是党委集体领导下的一种审批制度,对防止多头审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两支笔”审批是对前者的完善。即在报销费用时,先由财务人员“一支笔”审核,再由领导“一支笔”审批,财务审核在先.领导审批在后。一、“一支笔”审批制度的弊端长期以来,军队医院经济活动一直实行的是“一支笔”审批制度,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暴露出许多弊端。一是审批的多样性与“艺术性”,令财务部门望“笔”兴叹。如“同意报销”、“报”、“请报”、“按财务规定报销”、“审核报销”等含义不尽相同,却难  相似文献   

18.
在学界一向存在着一种认识偏差,以为清朝18世纪的思想学术界,在旧日的“理学派”之外,只出了一个“考据学派”,其余就无足道也。又因为后者接近于现代科学方法,故备受20世纪学人的推崇。实际上,“考据”只是读书注书的一种方法,就此而言,它只是一种“小学”罢了。再者,无论“理学”、“考据”,都属于“经学”,都是从“经学”视角说话。而“经学”虽为“儒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决非等于儒学,亦非儒学全部。自更上一层言,儒家所说“通经”,乃为“致用”,决不仅止于“通经”、“读书”而已。于此立定脚跟,意图建立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的,正是清代“经世学派”的志向。他们也是在18世纪有着上佳的表现。本文谨此提出一点初步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吃饭这件事,不仅仅单纯是为了“补充能量”,餐桌上的“联络感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应酬局”上与领导同事的推杯换盏;“团圆局”上与亲朋好友的觥筹交错,同饮一杯酒,共食一锅饭,情感才能顺利的传达。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与讨论     
对近年来国内出现的“营养支持治疗”一词,建议修正为“营养支持疗法”。1.美国危重症学会和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在部分“指南”中出现“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一词,而当前在多种指南和文献中多数使用“nutrition support(营养支持)”,说明两个专业词汇是共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