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简易心电图电压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心电图 (ECG)诊断左心室肥厚 (LVH)的较好电压标准。方法 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目前ECG诊断LVH的各种电压标准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心肌重量 (LVM )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一项新的电压指标 ,即胸导联最大QRS电压 (简称Vmax)与超声心动图LVMI相关最为密切 (r =0 5 45 ,P <0 0 0 1)。结论 Vmax有希望成为ECG诊断LVH的有效实用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心电图(ECG)诊断左心室肥厚(LVH)的较好电压标准.方法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目前ECG诊断LVH的各种电压标准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一项新的电压指标,即胸导联最大QRS电压(简称Vmax)与超声心动图LVMI相关最为密切(r=0.545,P<0.001).结论Vmax有希望成为ECG诊断LVH的有效实用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验证如下两项基本假设提出心电图(ECC)诊断左室肥厚(LVH)的新指标:①胸导联最大QRS振幅(Vmax)应该比某一特定导联的R或S波能更好地反映左室心肌重量(LVM);②体重/身高比值(WT/HT)可近似地代替左室中心到胸壁距离的平方而用以校正胸导联QRS振幅。方法将76例高血压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M型超声心动图左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进行分析比较。结果Vmax是与心室重量指数(LVMI)相关最密切的心电图指标(r=0.545,p<0.001)。Vmax乘以WT/HT后,与心室重量指数(LVMI)的相关系数由r=0.442提高到r=0.659(p<0.05)。结论①胸导联最大QRS振幅可能取代常规的电压指标,作为心电图左室肥厚的诊断新指标;②Vmax乘以WT/HT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血浆N—proBNP水平及缬沙坦治疗前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疾病对照组)及血压正常者(正常对照组)各40例,用缬沙坦80一160mg/d治疗24周。分别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N—proBNP浓度。结果(1)治疗前血浆N—proBNP水平观察组较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血浆N—proBNP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5),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3)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N—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N—proBNP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左心室重构的良好指标。缬沙坦能够降低血浆N—proBNP浓度,可有效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性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5.
牛建霞  王怀新 《山东医药》2007,47(35):107-108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易致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心电图是最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但过去的标准因敏感性太低而降低了其诊断价值,目前临床诊断LVH的诊断标准为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134g/m^2(男);LVMI〉110s/m^2(女)。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们观察了105例LVH患者体表心电图胸导联QRS波时间和电压的乘积(简称胸导联QRS乘积)变化,旨在探讨其在LVH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QT离散度增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进一步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质量增大与 QT离散度 (QTdispersion,QTd)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 12导联心电图同步描记及心脏超声检查等方法对 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男性 40例 ,女性 5 4例 ,年龄 (5 9.9± 11.2 )岁 ]和 11例正常人 [男性 4例 ,女性 7例 ,年龄 (5 2 .8±16 .9)岁 ]作 QTd及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质量检测分析。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 ( 组 ,n=6 2 ) QTd较非肥厚组 ( 组 ,n=32 )以及正常对照组 ( 组 ,n=11)均明显增大 (P<0 .0 1~ 0 .5 0 ) ,QTd与左心室质量呈正相关 (r=0 .47,P<0 .0 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质量增大可使 QTd明显增大 ,具有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有形成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脏性猝死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QRS形态与心脏电张调整性T波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右心室心尖部临时或永久性起搏患者起搏时QRS形态与恢复室上性心律时心脏电张调整性T波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同导联T/QRS比值。结果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后电张调整性T波分布广,除下壁导联(Ⅱ、Ⅲ、aVF)外,胸导联亦广泛存在(V1-V4占100.0%,V1-V6占76,7%),倒置最深的T波常分布在V。(深度-0.71±0.27mV);心室起搏时最大负相QRS波群常出现在Ⅲ(深度-2.16±0.39mV);多数导联起搏时负相QRS波群深度与恢复室上性心律时同导联心脏电张调整性T波的深度呈正相关(r=-0.3454—0.4804,P〈0.05),T/QRS比值在胸导联(0.324±0,105—0.407±0.166)明显高于下壁导联(0.177±0.041—0.216±0.078,P〈0.01)。结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负相QRS波群深度与同导联心脏电张调整性T波的深度呈正相关,胸导联负相QRS波群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的深度约为下壁导联的2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以及左旋氨氯地平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测定62例新发和(或)未经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清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总月口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和2h血糖以及一氧化氮、内皮素-1浓度;同时测定超声心动网指标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根据左心率质赶指数分为左心室肥厚组(30例)和非肥厚组(32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27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均给了左旋氨氯地平2.5lng/d治疗,随访1年。高血乐组各观察指标治疗8周及1年后测量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1)高血压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浓度均显著高丁对照组,一氧化氮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乐及血清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一氧化氮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左心室肥厚组血清内皮索-l浓度显著高于非肥厚组.一氧化氮浓度显著低于非肥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与室间隔厚度(r=-0.258,P〈0.05)及左心室质量指数(r=-0.301,P〈0.05)负相关;叭清内皮素-1浓度与左心窜后擘厚度(r=0.253,P〈0.05)呈正相天。(5)治疗1年后,高血压组舒张及收缩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乐患者存存内皮功能受损,左心室肥厚患者更为严重,其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肥厚具有相关性。左旋氦氯地平呵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9.
预激综合征改变心室激动顺序的机制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预激综合征改变心室激动顺序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沿房室环将心脏分为10个区,每区10~30例预激综合征,共155例为研究组。测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前后QRS终末20ms波的极性和振幅。以隐匿性房室旁束24例为对照组,作同样测量。此外,研究组测量6波时间及消融前后的QRS时间。结果10区旁束皆有大于或等于两个导联出现QRS终末20ms波极性改变的病例,总改变率为832%,95%可信区间为0.77~0.89。与对照组比较,10个区域的QRS终末20ms波振幅在X、Y、Z3个轴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壁,室间隔和右心室壁3组的QRS时间分别是0.135±0.014s。0.135±0.016s和0.149±0.021s,右心室壁组显著长于室间隔组(P=0.001)和左心室壁组(P=O.000)。6波后的QRS时间〉消融后QRS时间的发生率左心室壁、室间隔和右心室壁3组分别为3615%、27.3%和5913%,右心室壁组显著高于室间隔组(P=O.001)和左心室壁组(P=O.022)。结论预激心室各区皆出现QRS终末向量改变,说明心室激动从开始到结束,都发生了顺序改变。其机制是预激导致心室失同步,并与正常径路顺传的激动发生广泛的干扰。由于心室激动顺序异常导致心室收缩与舒张顺序异常,预激综合征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RCLECG)QRS波群振幅性别、年龄差异规律。方法测量331名正常人右胸导联(RCL)QRS波群r、s波振幅,比较性别、年龄差异。结果男女各年龄组V3R~V6R导联r、s波振幅依次递减。同导联各年龄组之间:男性V3R-V6R导联r波振幅与年龄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V3R、V4R导联S波振幅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P〈0.05)。女性r、s波振幅与年龄增长无显著的负相关(P〉0.05)。同年龄组男女之间:V3R—V6R导联QRS波群r、s波振幅均男性大于女性(P〈0.01)。结论正常人RCL ECG中QRS波群振幅性别、年龄差异显著,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安博诺)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LVH)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EH伴LVH患者9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常规服用安博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的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LVDd、IVST、PWT、LV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Dd、IVST、PWT、LVMI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3/47),治疗组为4.2%(2/4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博诺联合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逆转EH患者的LVH,改善左心室功能,较单一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炎性因子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中的作用及阿托伐他汀钙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EH患者96例,据其是否存在LVH将患者分为无LVH组46例(EH组)和伴LVH组50例(EH—LVH组)。并将EH—LVH组随机分为A、B亚组,各25例。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另外,A亚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B亚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6、hs—CRP和LVMI的变化。结果EH组IL-6、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EH—LVH组IL-6、hs—CRP水平高于EH组(P〈0.01)。EH—LVH组LVMI高于EH组(P〈0.01)。治疗前两亚组IL-6、hs—CRP、LV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亚组IL-6、hs—CRP、LVMI均低于B亚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H患者血清IL-6、hs—CRP与LV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5、0.493,P〈0.01)。结论EH所致LVH与血清IL-6、hs—CRP水平有明显相关性,阿托伐他汀钙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逆转LVH,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63例高血血心脏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曲美他嗪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记录入选时及治疗6、12、18个月复诊时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壁质量指数(LVMI)的结果。结果随诊观察期间,曲美他嗪组患者的LVEF较入选时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LVEF略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于12、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MI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曲美他嗪组则逐渐减低,两组间比较于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氯沙坦干预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脑钠肽(BNP)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范围的高血压患者,其中58例伴左室肥厚,42例不伴左室肥厚,另选5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间血浆BNP水平。左室肥厚组给予氯沙坦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BNP、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①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不伴左室肥厚组及健康对照组[(62.21±9.70)pg/ml比(39.35±10.57)pg/ml比(13.89±5.34)pg/ml,P〈0.01];②BNP的浓度与LVMI呈正相关(r=0.44,P〈0.05);③与治疗前比较,氯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6个月后,血浆BNP[(62.21±9.70)pg/ml比(38.78±7.94)pg/m1]、LVMI[(128.71±12.64)g/m。比(107.36±11.32)g/m。]均显著降低(P〈o.01)。结论:氯沙坦可明显降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脑钠肽水平,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部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心电图特征的差别。方法选取12例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 A组)心电图作为对照,分析12例主动脉窦部室早( B组)的心电图特征。结果与A组相比,B组V1、V2导联的R波时间指数增大[V1导联:(0.23±0.10) vs.(0.49±0.28);V2导联:(0.24±0.12) vs.(0.57±0.23);P均<0.05]。 V1、V2导联的R/S波幅指数A组小于B组[ V1导联:(0.10±0.02) vs.(0.87±0.55);V2导联:(0.21±0.14) vs.(1.13±1.49),P均<0.05]。 A组胸前导联R波移行在V3导联或其后,B组胸前导联R波移行在V1或V2导联。 A组V1、V2导联的R波移行指数小于B组[V1导联:(0.25±0.15) vs.(1.30±0.68); V2导联:(0.31±0.20) vs.(1.71±1.14), P均<0.05]。结论主动脉窦部室早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室早在V1、V2导联R波时间指数、R/S波幅指数、胸前导联R波移行位置及移行指数上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左室重构、左室功能与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和临床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120例CHF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螺内酯组(66例,螺内酯20mg/d),CHF常规治疗对照组(54例);检测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螺内酯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80%,明显高于CHF常规治疗对照组的9.25%,P〈0.05;与CHF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螺内酯组治疗3月后LVMI[(340.7±68.3)g/m2比(179.6±33.3)g/m2]、BNP[(366.15±23.36)pg/ml比(330.38±11.56)pg/ml]水平显著降低,LVEF[(34.11±2.71)%比(46.2±3.9)%]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醛固酮拮抗剂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降低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7.
大鼠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鼠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β_3受体)表达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和研究组(20只),研究组采用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模型。两组分别于造模后4周、8周检测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及RT-PCR方法测定左心室β_3受体的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研究组大鼠造模后第4周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INPWTD)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TVSTD)明显增加(P0.05),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大鼠造模后第8周与第4周比较,LVPWTD及IVSTD增加得更明显(P0.01),LVEDD显著缩小(P0.01)。造模后第4周、第8周研究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且造模后第8周增加得更显著(P0.01)。假手术组造模后第4周、第8周大鼠左心室β_3受体mRNA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95±0.052)比(0.602±0.050),P0.05]。研究组大鼠左心室β_3受体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造模后第8周较第4周升高的更显著[(1.240±0.036)比(1.182±0.029),P0.01]。无论假手术组还是研究组,左心室β_3受体mRNA表达与INMI均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大鼠肥厚左心室的β_3受体表达明显增加,且表达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倍增剂量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18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培哚普利组(4mg/d治疗2周后改用8mg/d)、坎地沙坦组(4mg/d治疗2周后改用8mg/d)、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2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坐位血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培哚普利组治疗后LVMI、血清脑钠肽、hsCRP均明显下降(P0.05);坎地沙坦组血清LVMI、脑钠肽亦出现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hsCRP则显著降低(P0.05);3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培哚普利组84.9%,坎地沙坦组69.3%,对照组52.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哚普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5.1%),其中咳嗽副反应发生率为6.5%,而双下肢水肿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倍增剂量治疗均能减轻左室肥厚,对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EH患者,根据有无LVH分为LVH组76例、无LVH组48例,LVH组口服比索洛尔、赖诺普利12个月;检测两组血浆BNP及LVH组治疗前后A/E比值、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 LVH组血浆BNP明显高于无LVH组(P〈0.05);LVH组治疗12个月后,A/E比值、LVMI和血浆BNP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其血浆BNP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r=0.60,P〈0.01)。结论比索洛尔、赖诺普利可逆转EH患者的LVH,降低其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