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东武 《广西医学》2001,23(2):392-393
尿道下裂是泌尿男生殖系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其修复的方法颇多。我院自 1 985年 5月至1 998年 1 1月采用带蒂阴茎皮瓣一期正位修复尿道下裂 43例 ,效果满意 ,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3例年龄 3~ 2 2岁 ,平均 7.5岁。其中阴茎型 2 8例 ;阴茎阴囊型 1 5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阴茎短小、阴茎弯曲、尿道外口不同程度向后异位 ,排尿时尿流方向不正常等。1 .2 手术方法 :(1 )常规行耻骨上小切口膀胱造瘘尿流改道。 (2 )矫正阴茎下曲 :在阴茎头部置牵引线。自阴茎头起 ,在阴茎腹侧中线旁 0 .3~ 0 .5cm处(视阴茎大…  相似文献   

2.
3.
阴囊中隔带血管蒂皮瓣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阴囊中隔带血管蒂皮瓣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阴囊中隔带血管蒂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Ⅴ型切除阴茎头尿道沟部分海棉体组织,成形尿道外口,仅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滚动式挤压排出尿道内分泌物。结果:除l例尿道外口狭窄,3例尿道外,其它均排尿通畅,且经l-5年随访,无尿石形成及毛发生长。结论;该术式成功率较高。减少了尿道外口狭窄的可能,较适合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  相似文献   

4.
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一期修复小儿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一期修复小儿尿道下裂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94例应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术式治疗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94例中阴茎型58例,阴茎阴囊型34例,会阴型2例。一次手术治愈88例,6例术后发生单发尿瘘。结论带蒂阴囊中隔皮瓣是带血管的皮瓣,血循环丰富,成形尿道愈和强,合并减少,能一期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修复方法多样,近年来多用带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1]。笔者总结1994年以来开展的15例尿道下裂修复手术,其中7例采用这种手术方法,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尿道下裂治疗的新概念是一期修复,尿道正位开口于阴茎头部,有完美的外观,良好的排尿功能,成年后有性生活能力。自1990~1998年间我们应用带蒂阴囊皮瓣修复尿道下裂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尿道下裂41例,年龄4~28岁,平均7.5岁,阴茎型10例,阴茎阴囊型31例。均一期手术。 手术方法 测量尿道外口至阴茎顶部的距离为所  相似文献   

7.
曹译丹 《广西医学》2003,25(1):129-130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疾病 ,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方法很多 ,但术后并发症多 ,失败率也较高 ,其中护理质量的好坏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2 0 0 1年我科对 11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施行了阴囊纵隔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 ,术后留置尿道支架管 ,用经会阴膀胱造瘘管代替以往的耻骨上膀胱造瘘管 ,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例 ,均为先天性尿道下裂 ,男性 ,4~ 11岁 ,阴茎型 7例 ,阴茎阴囊型 4例 ,一次成形术 8例 ,二期手术 3例 ,术后无并发症。外形良好 ,尿道口…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用带蒂阴囊隔皮瓣一期正位开口修复小儿先天生尿道下裂25例,成功率92%。介绍矫正阴茎下曲畸形、阴囊隔带蒂皮瓣、尿道成形等主要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术后早期拔除尿道支架导管,及时拔除膀胱造瘘管,预防感染,每天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等,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作者主张小儿4岁前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9.
10.
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为3.2/1000.近年来尿道下裂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重度尿道下裂.因为重度尿道下裂单独使用背部包皮重建尿道不够长,需联合原位Duplay或阴囊正中带蒂皮瓣手术,手术的难度更大,操作更复杂.自2003年7月至2004年12月,笔者应用联合带蒂皮瓣一期修复重度尿道下裂16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未发现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的成功率。方法:采用带蒂包皮皮管一期手术修复尿道下裂20例。结果:20例全部一次成功,无尿瘘。轻度尿道口狭窄1例,尿道口扩张后治愈;阴茎扭转1例,未予特殊处理。其余外观和功能正常。结论:包皮内板菲薄柔软,伸展性强,是理想的尿道成形材料。该术式适用于阴茎型和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   

12.
吻合血管的髂骨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吻合旋髂深血管髂骨复合瓣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方法 对63例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髂骨复合瓣进行重建进行连续随访观察,对面形与口颌功能进行临床评价,其中张口度与口腔容量进行量化。结果 游离组织瓣移植总成功率为97.1%,髂骨复合瓣为96.9%,皮岛坏死率为27.3%。供区切口疝与股神经麻痹各发生1例。多数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及语言、吞咽、张口度和含水试验等口颌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髂骨复合瓣修复单纯下颌骨缺损,面部外形与口颌功能的恢复均较为理想;因其携带皮岛过于臃肿,影响面部外形与口颌功能,与前臂皮瓣串联可弥补其不足;供区并发症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横行带蒂包皮瓣与阴囊L形皮瓣法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提高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成功率.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应用横行带蒂包皮瓣法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12例,应用阴囊L形皮瓣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3例.结果 随访6~24个月.15例患者中,一期治愈13例.术后发生尿瘘1例,经尿瘘修补术治愈.尿道外口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后治愈.结论 应用横行带蒂包皮瓣与阴囊L形皮瓣法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较好术式.最佳的手术方式、认真的手术操作、合理的术后包扎是提高尿道下裂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横裁转移带蒂包皮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期尿道成形术(即Duekett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8例采用横裁转移带蒂包皮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期尿道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手术成功,成功率87.5%;尿瘘4例(8.3%),行尿瘘修补术;尿道外口狭窄2例(4.2%),经尿道外口扩张后治愈。38例随访4个月-10年,阴茎外观及排尿均良好。结论横裁转移带蒂包皮皮瓣治疗尿道下裂一期尿道成形术外形良好,取材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Snodgrass术与Duckett术后的感染及输尿管狭窄发生率。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CKN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20年3月1日,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整理相关文献,使用RevMan 5.3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共624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S组术后尿漏[OR=0.49,95%CI(0.28,0.86),P=0.01]、尿道狭窄[OR=0.26,95%CI(0.16,0.78),P=0.009]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组。结论Snodgrass术后尿漏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Duckett术。  相似文献   

16.
17.
<正>Objective To report the treatment of perineal hypospadias with one - stage urethroplaty with circumferential vascular pedicle preputial island flap. Methods A circumferential incision was made proximal to the cprona and the urethral plate to correct chordee. A U - shaped skin incision was then made surrounding the meatus,and  相似文献   

18.
Swana  H.  S.  Youmans  S.  L.  Kogan  B.  A.  Bogetz  M.S  唐彦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54-54
作报道了1例4岁男孩在接受尿道下裂修补术后出现幻觉的病例。其在门诊外科被诊为中枢抗胆碱能综合征,随即在当天早晨送人急诊科。经追问病史,作认为是奥昔布宁过量所致,并就药品管理方面的问题,指出了医生指导患父母和看护人进行服药指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20.
主动脉弓中断伴室间隔缺损的一期纠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中断伴室间隔缺损纠治手术的经验.方法 36例主动脉弓中断伴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其中1例伴轻度升主动脉发育不良和左室流出道狭窄,1例伴第5弓残存,2例伴主肺动脉窗,1例伴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所有患者均行一期解剖纠治手术.结果 手术死亡2例,5例延迟关胸.术后6月~5年随访,1例死亡,2例左支气管轻度受压,2例存在心室水平残余分流,6例降主动脉流速稍快,全组心肺功能均良好.结论 主动脉弓中断伴室间隔缺损一经发现须及时手术治疗,一期纠治手术成功率较高,需密切关注主动脉吻合口狭窄及左支气管受压对患儿远期生存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