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院1984年4~11月间,试于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作为术后镇痛,今报告如下。方法 150例连续硬脊膜外阻滞均为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平分为两组,两组的年龄和术中每小时局麻药用量  相似文献   

2.
利多卡因在比卡因硬脊膜外阻滞对剖宫产胎儿血气及氧摄取率的影响林芳华,夏正远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为临床上常用的局麻剂,虽同属胺类,但在药理特性上有不同之处。兹分别应用这该两药于剖宫产硬脊膜外阻滞,比较分析两药对胎儿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足月妊...  相似文献   

3.
腰麻硬膜外复合麻醉法10年临床分析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硬膜外穿刺时一旦刺破硬脊膜 ,是否继续进行硬脊膜外阻滞 ,一直有争议。 193 7年 Soresi首次在硬膜外注局麻药后继续进针刺破蛛网膜注入局麻药完成复合脊麻 -硬膜外麻醉 ( CSEA)并未引起重视·直至 1992年开始发明带背孔的 Tuohy针及可从此针刺入蛛网膜下腔的无创细 ( 2 5~ 2 6G甚至 2 7~ 2 9G)针 ,即针尖呈圆锥笔尖形 ,在笔尖旁侧开孔 ,不引起脊膜割伤 ,也便于单穿刺点针通针法 ( needle through needle)完成复合脊麻及硬脊膜外麻醉 ,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所以从安全简便考虑 ,CSEA应以单穿刺点法 ( SST)并选用无创细脊麻针为宜 ,不宜再用双穿刺点法 ( DST) ,更不宜采用传统钭面开口的脊麻针 ( 2 0~2 2 G)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阻滞治疗根性腰腿痛已被广泛认可,但此法有穿破硬脊膜等引起并发症的危险,给治疗带来不便。近年来,笔者改用侧隐窝和椎旁神经阻滞法,对其疗效作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椎管内麻醉指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阻滞麻醉。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具有节段性镇痛,减少局麻药使用剂量,延长局麻药物作用时间的特点,是常用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方式。但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后瘙痒的发生率极高,为57%[~100%1,2],  相似文献   

6.
罗比卡因的神经阻滞作用较布比卡因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心脏毒性作用较小。因此罗比卡因自应用于临床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较为安全的局麻药物。本文是首次对硬脊膜外麻醉应用罗比卡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反应进行个案报道。 患者为一23岁孕妇,既往体健,无先兆子癎及癫癎史。产前行腰部硬脊膜外穿刺并置管拟行分娩镇痛,此时发现孕妇宫口已完全张开,于是放弃硬脊膜外给药,但仍于原位保留硬脊膜外导管。分娩后次晨,在氧饱和度、动脉血压及心电图实行监护下拟行输卵管结扎术。经硬脊膜外导管回抽无异物后,注入0.75%罗比卡因2ml(15mg),3min后无腰麻表现,又注射4ml  相似文献   

7.
保留硬膜外脂肪的椎板减压术闫德强,谢志军,石岩,李福东椎板减压术是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常规手术方法。传统的减压手术操作方法是造成硬脊膜粘连的主要因素。为防治脊神经的粘连,我院从1992年始施行保留硬膜外脂肪的椎板减压术式,临床取得...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爆裂型损伤联合椎板骨折与硬脊膜撕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了64例经后路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型骨折,CT及手术证实椎板骨折15例;硬脊膜撕裂13例(20.3%),椎板骨折合并硬脊膜撕裂9例,其余49例无椎板骨折发生硬脊膜撕裂4例(P值〈0.001)。分析提示硬脊膜撕裂与椎板骨折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688),而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椎管狭窄程度及X线特征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神经损伤与硬脊髓撕裂相关(P值〈0.05,r=0.377),作者认为,经  相似文献   

9.
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瘢痕形成是导致腰腿痛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近期文献综述了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的来源、形成机制及防治硬脊膜外瘢痕组织增生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脊髓硬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是硬脊膜外间隙的化脓性感染,由于大量脓液积聚及肉芽组织增生导致脊髓受压,致残率较高。该病临床少见,发病率为住院患者的1~2/10000~([1])。目前,硬膜外脓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开放手术行椎板切除减压、清除脓液~([2、3])。2016年7月,我们对1例椎管内硬膜外巨大脓肿患者进行CT引导  相似文献   

11.
硬脊膜外腔阻滞目前比较常用,但有导管误入硬膜外静脉的可能,致使注药后立即发生毒性反应。我们由表1可见,据以下5点可证实导管是否在硬膜外静脉内:(1)注入试验剂量完毕即出现毒性反应;(2)停止注药数分钟后毒性反应症状消失;(3)注药10min后测不出阻滞平面;(4)偶有阻滞平面,但效果不佳且伴有毒性反应;(5)将导管退出部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80例半椎板全椎板切降术后患者,进行3个月,6个月,12个月CT脊髓造影跟踪观察。结果认为知源性并发症是-椎管生理解部缺失,有效防粘连受损,椎管外软组织凸入椎管内与硬脊膜神经根粘连形成纤维化,硬脊膜外疤痕挛缩,继发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3.
人们发现通过在硬膜外局麻药注射液中加入NaHCO3和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局麻药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在硬膜外局麻液中加入肾上腺素和NaHCO3,能使麻醉效果提前出现,并可降低局麻时血液水平的峰值,以减少潜在的毒性,增强和延长神经阻滞。同时增加麻醉药非离子化的脂溶性,促进药物与脊髓轴突的接触,从而使感觉阻滞提前出现。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加入此两药并无上述药效作用。为此,作者设计如下实验来研究硬膜外麻醉液中的布比卡因、利多卡因以及肾上腺素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供应硬脊膜或神经根的细小动脉,在椎间孔处穿过硬脊肘与脊髓引流静脉异常交通,将血液反向引流至脊髓表面,引起椎管内脊髓静脉高压,脊髓瘀血,水肿,继而变性坏死的一类脊髓血管病变,常引起患者进行性脊髓功能障碍,由于该病早期症状和体症缺乏特异性。且易与脊柱退行性病变等相混淆,  相似文献   

15.
硬脊膜穿破是硬膜外阻滞最常见的意外和并发症,发生率可达1%,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头痛。作者在下乡时曾遇到一例由于硬脊膜穿破导致脑脊液外漏引起的严重头痛,运用硬膜外自体血充填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在硬膜外局麻液中加上肾上腺素和NaHCO3,能使麻醉效果提前出现,并可降低局麻时血液水平的峰值,以减少潜在的毒性,增强和延长神经阻滞,同时增加麻醉药非离子化的脂溶性,促进药物与脊髓轴突的接触,从而使感觉阻滞提前出现,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加入此两药并无上述药效作用。为此。作者设计如下实验来研究硬膜外麻醉液中的布比卡因、利多卡因以及肾上腺素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读后感 拜读"颈腰痛杂志"1999年第20卷第二期刊出的黄胜堂等撰写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医源性并发症CT脊髓造影跟踪观察80例报告"一文后,深受教益.该文作者对80 例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术后患者进行3个月、6个月、12个月CT脊髓造影跟踪观察,认为医源性并发症是--椎管生理解剖缺失,有效防粘连受损,椎管外软组织凸入椎管内与硬脊膜神经根粘连形成纤维化,硬脊膜外疤痕挛缩,继发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多年来采用肾上腺素稀释计量法,加入硬脊膜外腔和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感到比点滴法科学性强、比较精确、简便易行。具体方法:用刚启封的生理盐水4ml加入0.1%肾上腺素1ml,使每毫升内含肾上腺  相似文献   

19.
下腰椎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预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下腰椎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预防问题,实验用24只家犬,每只做5~6处椎板缺损,将戊二醛交联人胎羊膜、冻干人胎羊膜、戊二醛交联猪腹膜、猪油随机植入椎板缺损处,并留空白对照,自体游离脂肪做标准对照。双盲法观察,1、2、3、4、6、12周瘢痕生长及硬脊膜粘连情况。观察手段包括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成纤维细胞计数、计算机图像分析、脊髓诱发电位检查。结果:(1)硬膜外瘢痕源于骶棘肌创面及骨断端。(2)预防硬脊膜粘连可在两侧骨断面下硬脊膜与骶棘肌间衬垫适当阻挡物。(3)膜的衬垫要以衬垫于骨面下,与骨面很好贴附,不留空隙为宜。(4)戊二醛交联人胎羊膜能防止硬脊膜粘连,减少瘢痕向椎管内侵入。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人工硬脊膜预防瘢痕粘连早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瘢痕组织形成,硬膜粘连的一种方法,提高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粘连的认识。方法:对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板间开窗、间盘摘除的病人,术中应用美国戈尔公司生产的人造硬脊膜,术后3—6个月行核磁共振检查瘢痕组织的生成与硬膜粘连的情况。结果:17例应用人造硬脊膜的病人,3—6个月核磁共振示人造硬脊膜与脊髓之间无粘连,无瘢痕组织长入硬脊膜外空间,而同期手术的14例病人末应用此人工材料,其核磁共振影像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瘢痕组织增生,脊髓与瘢痕组织粘连,神经根周围亦有瘢痕组织包裹、环绕。结论:人造硬脊膜有效降低了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组织的产生程度,使病人减少了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组织生成导致的疼痛,亦为二次手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造硬脊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隔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