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窒息后新生儿血清对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内促凋亡蛋白抗Bcl-2蛋白(BAD)、Bcl-2联接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人HK-2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窒息和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培养液换成不含窒息血清的DMEM;窒息组:每组培养液换成20 mL/L窒息血清的DMEM窒息培养液;PDTC干预组:每组培养换成20 mL/L窒息血清的DMEM培养液后,加40 μmol/L PDT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细胞BAD、BAX 水平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用HSCORE系数作半定量评分,与对照组BAD、BAX的表达[(1.97±0.26)和(1.77±0.11)]比较,窒息组[(2.73±0.20)和(2.44±0.13)]和PDTC干预组[(2.38±0.13)和(2.17±0.08)]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但与窒息组比较,PDTC干预组BAD、BAX的表达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F(BAD)=28.61,F(BAX)=15.51 Pa<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可诱导人HK-2细胞BAD、BAX的表达上调,其胞内信号机制涉及到核因子-κB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Omi/HtrA2胞内转位的影响。方法以HK-2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窒息组、EPO干预组、EPO+5-羟葵酸盐(5-HD)干预组,以200 ml/L窒息后24 h血清作为攻击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观察各组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双染色Omi/HtrA2在细胞内从线粒体向胞浆的转位。结果与对照组Omi/HtrA2细胞内转位率相比,窒息组细胞凋亡率及Omi/HtrA2的细胞内转位率明显增加;与窒息组相比,EPO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及Omi/HtrA2的细胞内转位率明显减少;EPO+5-HD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及Omi/HtrA2的细胞内转位率较EPO干预组有所增加(P<0.05)。结论 EPO可减少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HK-2细胞Omi/HtrA2胞内的转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的人肾小管细胞粘附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HK 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 用含20%的窒息后血清作为诱导因素。实验分空白对照组、窒息组(窒息后1,3,7 d组)和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干预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悬液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HK 2细胞膜ICAM 1和细胞核内NF κB的表达。结果窒息后1 d血清组细胞悬液MPO值显著高于各PDTC干预组、对照组及窒息后3,7 d血清组(P<0.01)。窒息后1 d血清组HK 2细胞表面ICAM 1表达和HK 2细胞核NF κB表达亦显著高于各PDTC干预组、对照组及窒息后3,7 d血清组(P<0.01)。结论 窒息后血清可以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化进而粘附中性粒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窒息后血清活化了NF-κB,从而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膜表面ICAM-1表达增加,进而粘附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4.
窒息新生儿血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内Omi/HtrA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对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内Omi/HtrA2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人HK-2为研究对象,将培养在孔板内的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窒息组.从新生儿病房经股静脉收集重度窒息24 h足月新生儿血,经肝素抗凝,3 0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血清,56 ℃恒温水浴30 min灭活补体,微孔滤器过滤除菌,按体积比1:5配成窒息血清,200 mL/L作为攻击浓度.当细胞生长达到要求后,窒息组加入窒息血清对HK-2细胞进行攻击,正常对照组采用正常培养基进行培养,24 h后终止培养和攻击,固定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二组细胞Omi/HtrA2的表达.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Omi/HtrA2染色为金黄色或黄褐色分布于细胞质中.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细胞率[(9.0±2.5)%]相比,窒息组阳性细胞率[(25.15±3.5)%]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15.322 P<0.01).结论 窒息新生儿血清可诱导Omi/HtrA2在HK-2细胞内的表达,Omi/HtrA2可能参与窒息新生儿血清诱导的HK-2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发动相关蛋白1(Drp-1)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K-2细胞分为对照组、窒息组和rhEPO干预组,以新生儿重度窒息(Apgar评分<4分)后24 h血清(20%体积比)作为攻击因素。光镜下观察其线粒体形态变化,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Drp-1表达,投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线粒体的形态变化。结果 1.HK-2细胞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及rhEPO干预组细胞生长良好,窒息组细胞发生凋亡相关改变。2.细胞活力变化:与对照组细胞活力(0.74±0.08)相比,窒息组细胞活力(0.41±0.06)明显降低,rhEPO干预组细胞活力(0.60±0.08)较窒息组好转,但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3.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Drp-1表达:与对照组(0.24±0.03)相比,窒息组细胞Drp-1表达(0.51±0.03)显著升高,rhEPO干预组(0.38±0.03)较窒息组降低,但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4.线粒体形态变化:对照组和rhEPO干预组线粒体结构完整,可见线粒体嵴;窒息组线粒体嵴消失,膜肿胀,空泡变性。结论 rhEPO可减轻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的HK-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Drp-1的表达抑制线粒体的分裂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视神经萎缩症蛋白(OPA1)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中的表达变化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HK-2分为对照组、窒息组和rhEPO组,以新生儿重度窒息后24 h血清作为攻击因素,光镜及投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HK-2线粒体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HK-2细胞活力,免疫组化检测HK-2的OPA1表达.结果 对照组及rhEPO组HK-2生长良好,窒息组HK-2发生凋亡相关改变.与对照组HK-2的细胞活力(0.74 ± 0.08)相比,窒息组细胞活力(0.41 ± 0.06)明显降低,而rhEPO组细胞活力(0.60 ± 0.08)则较窒息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与对照组HK-2的OPA1表达(0.47 ± 0.02)相比,窒息组细胞OPA1表达(0.21 ± 0.02)显著降低,而rhEPO组(0.36 ± 0.02)较窒息组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对照组和rhEPO组HK-2的线粒体结构完整,可见线粒体嵴;窒息组HK-2的线粒体嵴消失,膜肿胀,空泡变性.结论 rhEPO可能通过增加OPA1表达而抑制线粒体分裂,减轻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HK-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神经萎缩症蛋白(OPA1)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中的表达变化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的影响。方法将HK-2分为对照组、窒息组和rhEPO组,以新生儿重度窒息后24 h血清作为攻击因素,光镜及投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HK-2线粒体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HK-2细胞活力,免疫组化检测HK-2的OPA1表达。结果对照组及rhEPO组HK-2生长良好,窒息组HK-2发生凋亡相关改变。与对照组HK-2的细胞活力(0.74±0.08)相比,窒息组细胞活力(0.41±0.06)明显降低,而rhEPO组细胞活力(0.60±0.08)则较窒息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HK-2的OPA1表达(0.47±0.02)相比,窒息组细胞OPA1表达(0.21±0.02)显著降低,而rhEPO组(0.36±0.02)较窒息组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和rhEPO组HK-2的线粒体结构完整,可见线粒体嵴;窒息组HK-2的线粒体嵴消失,膜肿胀,空泡变性。结论 rhEPO可能通过增加OPA1表达而抑制线粒体分裂,减轻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HK-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导致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HK-2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窒息和EPO干预组(每组n=8),以200mL/L窒息血清作为攻击因素,观察各组细胞形态、LDH漏出率和细胞存活[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LDH漏出率增加,细胞存活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窒息组比较,除EPO 1 IU/mL组外,EPO组细胞形态明显得到改善,LDH漏出率降低,细胞存活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EPO有减轻窒息后血清所致HK-2细胞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窒息脑损伤新生儿选择头部亚低温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早期亚低温治疗效果.方法 窒息新生儿82例.其中轻度窒息39例,重度窒息43例.无窒息足月新生儿2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 ,维持鼻咽温度(34.0±0.5)℃,持续72 h;常规治疗组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2 h采集各组新生儿静脉血2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检测血清NSE.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轻度窒息组血清NSE水平[(34.83±6.17)μg/L]及重度窒息组[(59.58±8.87)μg/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0.57±4.88)μg/L](t=3.07 P<0.01;t=16.02 P<0.001);且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t=14.52 P<0.001).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前血清NSE水平分别为(60.65±8.85)μg/L、(58.46±8.98)μg/L,二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81 P>0.05);治疗72 h亚低温治疗组[(40.97±6.55)μg/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8.15±5.57)μg/L](t=3.86 P<0.001).结论 NSE可作为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早期监测指标之一,早期亚低温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有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a^+/H^+交换器-1(NHE1)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HK-2为研究对象,以200ml/L新生儿窒息后血清作为攻击因素处理HK-2细胞。首先将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和窒息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HK-2细胞在损伤前后胞内NHE1的表达;再分为3组:对照组、窒息组和5-N-乙基-N-异丙基-阿米洛利(EIPA)干预组(每组8个复孔)。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K-2细胞活力,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漏出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细胞内和细胞膜上NHE1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窒息组细胞的活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DH漏出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a=0);与窒息组细胞比较,EIPA干预组细胞形态明显得到改善,活细胞数量明显增加,LDH漏出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a=0)。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HK-2细胞NHE1的表达增强可能是导致HK-2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抑制NHE1活性可使细胞损伤减轻,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