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影响。方法选取104例UAP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8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电图(ECG)变化,同时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T(CTnT)和D-二聚体(DD)的浓度。应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的CRP、CTnT和DD的含量均有降低,无论与治疗前还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能够显著提高对老年UAP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剂型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心绞痛相关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ACS患者病例资料,按照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普通片组与缓释片组,每组40例;缓释片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而普通片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剂型治疗第1天(d1)、第3天(d2)、第7天(d3)静息状态下心率(HR)及血压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得值的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7d后心绞痛相关指标即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耗氧量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d1、d2及d3时,普通片组患者的HR、SBP及DBP测得值均低于同期缓释片组(P<0.05);治疗7d后普通片组患者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耗氧量值均明显低于同期缓释片组(P<0.001);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缓释片组(P<0.05).结论: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ACS患者的疗效优于其缓释片,患者的心率、心肌功能、血压能保持相对平稳,心绞痛的发作显著减少,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剂型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心绞痛相关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ACS患者病例资料,按照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普通片组与缓释片组,每组40例;缓释片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而普通片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剂型治疗第1天(d1)、第3天(d2)、第7天(d3)静息状态下心率(HR)及血压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得值的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7d后心绞痛相关指标即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耗氧量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d1、d2及d3时,普通片组患者的HR、SBP及DBP测得值均低于同期缓释片组(P<0.05);治疗7d后普通片组患者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耗氧量值均明显低于同期缓释片组(P<0.001);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缓释片组(P<0.05).结论: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ACS患者的疗效优于其缓释片,患者的心率、心肌功能、血压能保持相对平稳,心绞痛的发作显著减少,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聂磊 《河北医药》2015,(2):242-244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缬沙坦3种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及视黄醛结合蛋白4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收治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49例,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83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RBP4、APN、SBP、DBP、HR、BMI、WH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3组的BMI和WHR同组之间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BP、DBP治疗前后均明显下降,同组间比较,其中SBP、DBP及缬沙坦组的HR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哚普利组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氨氯地平组的HR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SBP、DB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后的HR与培哚普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氨氯地平组的APN和RBP4同组之间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哚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比较,在APN的变化上氨氯地平组治疗后与培哚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BP4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APN和RBP4的水平没有明显改善,而培哚普利和缬沙坦既能提患者血浆中的APN水平,又能降低RBP4的水平,除能起到降压作用以外还能避免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ACS组96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检测cTnT、NT-proBNP和CRP,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ACS组与对照组比较CRP、cTnT和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对照组比较三种标志物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种标志物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心肌缺血和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三种标志物联合测定有助于AMI的诊断、治疗及风险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正>心肌钙蛋白T(CTnT)是临床上应用较明确的反映心肌损伤的一种敏感性及特异性极高的心脏标志物,主要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损伤,在心肌梗死的诊断、监测及评定指导治疗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组旨在观察CTnT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水平及与超声心动图及再住院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无痛胃镜检查10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丙泊酚行无痛胃镜检查1000例,常规胃镜检查1000例作为对照。记录所有患者不适反应以及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的变化。结果无痛组患者咳嗽、咽痛等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胃镜检查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96%的无痛组患者愿意再次接受胃镜检查,较常规组(22.0%)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检查前或麻醉前HR、SBP、DBP、SpO2均正常,无痛组检查中、检查后上述指标同检查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检查中HR、SBP、DBP升高,与检查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检查中两组HR、SBP、DBP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4,(28):2628-263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β受体阻滞药、噻嗪类利尿药等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分散片首次剂量75 mg,口服,bid,两周后视病情改善情况剂量增加至150mg,口服,bid,同时给予螺内酯10 mg,口服,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LVEDD、IVSTd、LVPWTd、L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LVEDD、IVSTd、LVPWTd、LVMI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患者仅LVEDD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可有效减轻左室肥厚,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曲马多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麻醉镇静组作无痛胃镜检查,60例常规检查组作为对照。主要观察两组胃镜检查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麻醉镇静组检查前、后SBP、DBP、心率、SPO2均有变化。麻醉镇静组用药后SPO2下降(P<0.05);SBP、DBP下降(P<0.01);心率下降(P<0.05),说明联合用药有效。常规检查组检查后SPO2略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P、DBP升高(P<0.01);心率加快(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曲马多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是可行、安全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于远望  韩曼  张淑珍  汶医宁  黄文华  宋亮 《中国药房》2008,19(18):1368-1370
目的:研究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复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形态学观察,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结构,SABC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心肌Ⅰ型胶原(Collagen Ⅰ)和Ⅲ型胶原(Collagen Ⅲ),均摄片对比。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室内压力峰值(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及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下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均升高;LVMI增大;肌纤维增粗,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显著增加。参附芎泽注射液组与模型组比较,LVSP、±LVdp/dtmax均升高,LVEDP、SBP、DBP降低;LVMI减小;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显著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胶原纤维重塑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预防、延缓心肌重塑的发生,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头孢他啶对奈替米星在受试者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12例受试者在单剂量静脉滴注奈替米星(单用组)或奈替米星加头孢他啶(联用组)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间接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及尿液中奈替米星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及尿药回收率. 结果 单用、合用头孢他啶后奈替米星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参数单用组AUC0-t,t1/2β,CL与0~24 h尿药回收率分别为(52.93±5.58) mg&#8226;L-1&#8226;h、(3.68±0.33) h、(4.49±0.53) L&#8226;h-1与72.22%,联用组分别为(71.81±8.03 )mg&#8226;L-1&#8226;h、(5.06±0.57) h、(2.95±0.37) L&#8226;h-1与59.2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联用后,其消除过程减慢,连续应用可能导致药物体内蓄积,二者合用时应适当减少奈替米星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总结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药物经济学相关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2009—2016年托伐普坦药物经济学评价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并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框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结果:纳入的6篇药物经济学文献中,其中5篇为随机双盲研究,4篇为前瞻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使用托伐普坦治疗与住院时间、节约潜在成本的关系,以及相比安慰剂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结论: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心衰患者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相较于传统治疗,其临床疗效好并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且对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该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氨茶碱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新生儿血中茶碱浓度,氨茶碱剂量按5mg/kg恒速静脉滴注。经时采样,测得数据,经分析药时曲线拟合呈一室模型,平均清除速度常数0.037±0.008h ̄(-1),平均消除半衰期19±4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0.82±0.14L/kg,平均清除率30±5ml/(h·kg)。消除半衰期最大相差2.1倍,显示明显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头孢唑林对阿米卡星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阿米卡星(AMK)单用及与头孢唑林(CEZ)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 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CEZ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阿米卡星(AMK)单用及AMK与头孢唑林(CEZ)合用后,健康者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CEZ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卡波姆对炉甘石洗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捷  单伟光 《中国药业》2010,19(4):32-33
目的筛选各种助悬剂,以提高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沉降体积比法、絮凝度法、重新振摇分散法、黏度法比较各种助悬剂的助悬效果。结果F值和B值的大小顺序为海藻酸钠〉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CMC—Na+枸橼酸钠。沉降后,重新摇散次数为卡波姆〈CMC—Na+枸橼酸钠〈CMC—Na〈海藻酸钠。对炉甘石洗剂稳定性的综合评估中,卡渡姆对炉甘石洗剂稳定性的综合影响优于其他助悬剂。结论0.003%(g/g)卡波姆作为助悬剂,可以提高炉甘石洗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张斌  汪华蓉  康纪平  李秋波  冯晓科 《中国药房》2008,19(16):1224-1225
目的:研究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犬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8只Beagle犬随机交叉空腹或摄取碳水化合物后单次口服加替沙星胶囊17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结果:空腹组、摄食组的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e(4·00±0·84)、(3·98±1·10)h,tmax(2·29±1·08)、(3·45±2·00)h,Cmax(6·06±0·87)、(4·46±2·10)μg·mL-1,AUC(0~t)(56·74±10·80)、(45·99±6·47)μg·h·mL-1(P>0·05)。结论: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犬加替沙星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半胱氨酸对抗坏血酸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线性升温法研究半院氨酸对抗坏血酸稳定性的影响,紫外检测波长为243.5 nm。实验结果表明,半胱氨酸能增加抗坏血酸的稳定性。在 20℃,PH 2.0的条件下,含有 2%和 3%的半胱氨酸的抗坏血酸溶液降解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 84.814 kJ/mol和 102.834 kj/mol,有效期分别为1. 015 a和 3.154 a。  相似文献   

19.
甲硝唑对头孢噻肟钠蛋白结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甲硝唑对孢噻肟钠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超滤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游离药物浓度,比较未加和加入甲从后头孢噻肟钠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头孢噻肟钠的超滤回收率为99.1%,未加及加入甲硝唑后头孢噻肟钠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2.2%和30.8%。结论:甲硝唑对头孢噻肟钠的蛋白结合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山茶油对氟比洛芬透过猪皮肤的促渗透作用.方法:采用猪皮肤为渗透屏障,以预处理皮肤法考察山茶油的促渗作用,并以零净流量法微渗析技术测定在其促渗作用下皮肤细胞外药物浓度.结果:山茶油可有效促进氟比洛芬的皮_肤透过率,增渗倍数(ER)为2.63,经皮微渗析技术测定在山茶油促渗作用下皮肤细胞外药物浓度达(434.5±34.8)mg·L-1,显著高于对照组(161.4±25.7)mg·L-1,P<0.05.结论:山茶油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