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VNTR区是连锁分析和个体鉴别的有效遗传标志。本文采用PCR方法扩增了人类RB1基因第20内含子的VNTR多态位点,扩增产物经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结果表明该多态位点由多个等位片段构成,片段的大小在300-400bp之间。在108例无亲缘关系的个体中,我们检测到76例为杂合子,杂合子频率为70%。此外,我们还探讨了RB1.20VNTR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产前诊断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免疫球蛋白α1基因中3个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已报道的高加索人群相比较的特点。 方法: 从现存数据库中寻找α1基因内的3个VNTR位点,即α1基因3’端的hs1,2增强子内的VNTR1、其上游6 Kb 的VNTR2和位于α1基因第5外显子的E5VNTR。 提取201例广东汉族人基因组DNA,PCR分别扩增含上述3个VNTR位点片段,2%-3%凝胶电泳分带鉴定基因型,并以测序证实。 结果: 与高加索人群比较我国汉族人群α1基因 VNTR1多态性分布特征表现为:C(3次重复)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10.0% vs 1.0%), A(1次重复)等位基因频率偏低(30.3% vs 36.1%-39.4%), 差异显著(χ2=72.85,P<0.01)。 基因型BB占37.8%, AB占32.3%,AA占12%,BC占11.4%, AC占4.5%, CC占2.0%, BC、AC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高加索人群,而AB型分布频率显著低于高加索人群(χ2=73.77,P<0.01)。另外两个数据库中报道的VNTR位点(VNTR 2及E5VNTR)在我们所测人群中呈均一分布,PCR产物长度分别为136 bp(VNTR 2)和535 bp(E5VNTR)。 结论: 我国汉族人群α1基因 VNTR多态性分布与基因组数据库中基于高加索人群的资料不尽相同,其中Iα1 hs1,2 VNTR1多态性不同于高加索人群,突出表现为C等位基因频率及BC、A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高加索人群。而VNTR2和E5VNTR在被检人群中未见多态性。本研究弥补了现存数据库中缺乏我国汉族人群相应数据的不足, 同时为以α1基因为候选基因找寻疾病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作者应用PCR技术扩增两种数量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该重复DNA序列位于von Willebrand因子(vWf)基因内含子40内。被检测的39个无关联个体中有30个(77%)对VNTRⅠ;44个中29个(66%)对VNTR Ⅱ具有杂合性。通过对患有vonWillebrand病(vWD)的11个家族进行家族调查,有10个家族有1种或多种有关VNTR的信息。该技术可用于产前诊断或隐性vWD携带者诊断;也可用于追踪与具有1个或多个表现型诊断不清的Ⅰ型vWD的家族中vWDI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Investigator Argus X-12扩增体系的12个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Xchromosome short tandem repeat,X-STR)基因座在广东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和毛细管阵列电泳技术,对200名广东汉族无关个体(男性100名,女性100名)和103例家系样本(父-母-女三联体59例,母-子二联体44例)的DNA进行12个X-STR基因座分型.结果 在该群体中12个X-STR基因座共检出137个等位基因,其中包括9种稀有等位基因(off-ladder allele,OL allele).在162次减数分裂中共观察到6个突变事件.12个X-STR基因座的累积男性个体识别力为0.999 999 997,累积女性个体识别力为0.999 999 999,累积三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9 988,累积二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8 013.结论 Investigator Argus X-12系统在广东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对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案件,尤其是特殊亲权鉴定案件极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Investigator Argus X-12扩增体系的12个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Xchromosome short tandem repeat,X-STR)基因座在广东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和毛细管阵列电泳技术,对200名广东汉族无关个体(男性100名,女性100名)和103例家系样本(父-母-女三联体59例,母-子二联体44例)的DNA进行12个X-STR基因座分型.结果 在该群体中12个X-STR基因座共检出137个等位基因,其中包括9种稀有等位基因(off-ladder allele,OL allele).在162次减数分裂中共观察到6个突变事件.12个X-STR基因座的累积男性个体识别力为0.999 999 997,累积女性个体识别力为0.999 999 999,累积三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9 988,累积二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8 013.结论 Investigator Argus X-12系统在广东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对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案件,尤其是特殊亲权鉴定案件极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汉族人群IL-1R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位于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第二个内含子中可变串连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VNTR)多态性在中国3个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分别对3个汉族人群206例个体以及42例宫颈癌患者和45例对照进行多态性检测,扩增产物进行2%的琼脂糖电泳。结果 三个汉族群体的基因型以A1/A1和A1/A2最为常见。等位基因以A1频率最高,A2次之,群体间的差异是不显著的(P>0.05)。与美、英高加索人群相比,A1 的频率明显偏高,A2明显偏低,而与非洲黑人相近。在宫颈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中,该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RA第二个内含子中 VNTR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与中国东北地区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群Amelogenin基因的突变频率和突变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Amelogenin基因在中国人群的突变频率和突变类型,评估其对性别鉴定的影响。方法采用PowerPlex○R16系统对8850名已知性别的中国无关个体进行Amelogenin基因内含子1区6bp缺失的检测,统计分型异常的个体,采用Amelogenin基因其它引物体系和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hort tandem repeats,Y-STR)基因座对突变样本进行验证并测序。结果在男性群体中检出2例X染色体Amelo-genin(AMELX)等位基因丢失的样本和2例Y染色体Amelogenin(AMELY)等位基因丢失的样本,总突变率为0.045%,男性群体中的突变率为0.085%。对丢失的AMELX等位基因测序,在其正向引物结合区检出2种点突变,推测因此产生无效等位基因,该类突变在男性群体中约为0.042%;AMELY等位基因丢失在男性群体中的突变率也为0.042%,其中1个样本在12个Y-STR基因座中有10个基因座扩增失败,推测在Y染色体上包括AMELY和Y-STR基因座在内的较大片段缺失。结论Amelogenin基因突变会造成AMELX等位基因或AMELY等位基因丢失,将干扰性别鉴定,导致性别错判,在检验时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B(apollpoprotein B,apoB)基因apoB 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多态性与序列结构。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522名随机抽取的体检人员apoB基因3’VNTR多态性,选取26个样本的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分离出16个等位基因即高变单元(hypervariable element,HVE),其中杂合子多于纯合子,最大的等位基因是HVE58,最小的是HVE24;HVE34频率最高40.4%,其次是HVE32,占34.7%。对26名60个等位基因进行的DNA核苷酸测序中,发现一个等位基因异构体(Y-A=ATAATTAAATATTT),4个结构模式。结论中国人与欧美人群在apoB基因3’VNTR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在等位基因异构体与结构模式上也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鉴定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B1基因,分析新等位基因第1和2内含子序列信息.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PCR-SSOP)对广东地区随机正常人群进行HLA常规基因分型,发现1个与HLA-DRB1*120201相近的未知基因,对先证者DNA应用组特异性引物扩增HLA-DRB1位点第2外显子,PCR产物经克隆到质粒载体中以获得单链,对克隆所得产物进行HLA-DRB1基因的第2外显子及第1和第2内含子双向测序分析.并与DRB1*120201基因序列的第2外显子和DRB1*03010101等位基因内含子相比较.结果 发现该个体的一个HLA-DRB1*080302基因被确认,而另一个HLA-DRB1基因为新等位基因,其序列被GenBank接受(编号为FJ481086).新等位基因与最相近的DRB1*120201相比,在第2外显子上有1个核苷酸的不同,即第262位G→C(密码子59 GAG→CAG,氨基酸59 Glu→Gln).DRB1*1218与DRB1*03010101等位基因第2内含子序列完全相同,而与DRB1*03010101等位基因第1内含子序列相比较有12个碱基不同.结论 发现并鉴定一个新的HLA等位基因,经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DRB1*12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两个有血缘关系的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性耳聋家系进行基因定位及突变分析,确定其致病基因.方法 通过家系调查和临床检查,鉴定了两个有血缘关系的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性耳聋大家系.并对已知位点及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对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进行定位.PCR扩增候选基因MYH14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将这两个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于DFNA4位点,最大连锁值为4.94.具有统计学意义.突变检测发现MYH14基因的杂合突变c.359T>C(p.S120L),DNA直接测序确证两家系的所有患者均携带该突变,而家系中正常人则均不携带该突变.结论 第1次在中国非综合性耳聋家系中发现MYH14基因的突变,表明MYH14基因突变也是导致中国人非综合性耳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广东汉族人群MICA和MICB微卫星多态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广东地区汉族人群 MICA基因第 5外显子和 MICB基因第 1内含子微卫星多态性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荧光 ( 6 - FAM)自动化检测技术 ,对广东地区共 10 6名无亲缘关系样本进行 MICA和 MICB微卫星基因分型 ,并计算这两个微卫星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个体鉴别力、期望杂合性、多态性信息含量和非父排除率。结果 MICA和 MICB微卫星基因型分布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MICA A5基因频率最高为 0 .2 877,A4基因频率则最低为 0 .132 1;A5 - 5 .1( 14 .15 % )和 A5 - 5 ( 10 .38% )基因型分布频率较高。 MICB CA14等位基因频率最高为 0 .32 5 5 ,CA19、CA2 8等位基因频率最低为0 .0 0 4 7,未检出 CA2 7。 CA14 - CA14 ( 14 .15 % )基因型分布频率较高。结论  MICA基因第 5外显子和MICB基因第 1内含子微卫星适合作为中国人群的遗传标志 ,用于人类学、遗传疾病基因连锁分析、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东地区汉族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作低分子量多肽(LMP)基因分型,探讨LMP基因与广东人群中MS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30例无亲缘关系的MS患者和95例无血缘关系的广东籍健康汉族人作LMP基因分型.结果LMP7和LMP2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在MS组和正常人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从目前调查的例数,广东人群中MS与LMP基因不关联.  相似文献   

13.
3个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的复合扩散及其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建立3个X染色体特异性短串联重复(X-chromosome specific shortt andem repeat,X-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体系,并调查其多态性。方法 复合扩增DXS6799、DXS6804和DXS68543个基因座。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显色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广东汉族262名无关男性个体及255名无关女性个体中,3个基因座均发现了7个等位基因,男性个体共检出7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674。结论 这3个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系统有较高的多态性信息,在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Investigator Argus X-12扩增体系的12个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Xchromosome short tandem repeat,X-STR)基因座在广东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和毛细管阵列电泳技术,对200名广东汉族无关个体(男性100名,女性100名)和103例家系样本(父-母-女三联体59例,母-子二联体44例)的DNA进行12个X-STR基因座分型.结果 在该群体中12个X-STR基因座共检出137个等位基因,其中包括9种稀有等位基因(off-ladder allele,OL allele).在162次减数分裂中共观察到6个突变事件.12个X-STR基因座的累积男性个体识别力为0.999 999 997,累积女性个体识别力为0.999 999 999,累积三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9 988,累积二联体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8 013.结论 Investigator Argus X-12系统在广东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对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案件,尤其是特殊亲权鉴定案件极具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12 X chromosome short tandem repeat (X-STR) loci of Investigator Argus X-12 amplification kit in Guangdong Han population. Methods DNA samples from 200 unrelated individuals (100 males and 100 females) and 103 families (59 fathermother-daughter trios and 44 mother-son duos) were extracted and amplified with fluorescence labeled multiplex PCR system. PCR products were separated and genotyped with capillary array electrophoresis.Results One hundred and thirty-seven alleles,including 9 off-ladder alleles (OL allele) were observed at the 12 X-STR loci in the population. Six mutations were observed in 162 meioses. The combined power of discrimination (DP) was 0. 999 999 997 in males and 0. 999 999 999 in females, and the combined mean exclusion chance (MEC) was 0. 999 999 988 in the trio cases and 0. 999 998 013 in the duo cases. Conclusion Investigator Argus X-12 amplification system is highly polymorphic in Guangdong Han population and it is powerful fo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and paternity test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四川汉族群体8个Y染色体STR的遗传多态性,分析8个Y染色体STR的等位基因序列.方法 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8个Y-STR基因座进行分型.结果 DYS443、DYS453、DYS455、DYS456是简单重复序列的Y-STR,DYS444、DYS448、DYS457、DYS458是复杂重复序列的Y-STR.108位男性个体观察到106种单体型.8个Y-STR的基因变异度在0.355~0.821之间,单体型变异度为0.9996.结论 在四川汉族群体,8个基因座构成的单体型具有较好的个人识别能力和非父排除率.  相似文献   

16.
牡丹江地区汉族群体6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牡丹江地区汉族群体6个基因座的基因多态性。方法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分型技术,检测牡丹江地区100名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CSFlPO,TPOX,TH01, D16S539,D7S820,D13S317 6个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 经χ2检验表明6个STR基因座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6个基因座的总偶合率为1.98618E-06,总个体识别率达1.000,三联体累计非父排除率OCE=0.9878,二联体累计非父排除率0.9160。结论 6个基因座在牡丹江地区汉族群体中有较高的非父排除率和个人识别机率,可应用于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牡丹江地区的汉族与朝鲜族基因频率相比较,TPOX、TH01和D16S539基因座有显著性检差别,CSFlPO、D7S820和D13S317基因座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