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蓉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710-17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B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笔者就ARDS患儿的肺保护性策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肺保护性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韦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710-17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笔者就ARDS患儿的肺保护性策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研究不同的呼吸机治疗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NRDS)的肺保护性,为NRDS肺损伤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呼吸机治疗的肺保护性NRDS患者56例,按照不同的呼吸支持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NRDS患者应用传统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试验组NRDS患者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氧合指数、白细胞介素-10、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肿瘤坏死因子-β、动脉血气、pH值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试验组NRDS患者的肺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牋.05);治疗后,试验组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瘤坏死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NRDS患者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的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剂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某院进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研究组应用肺表面活性剂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以呼吸支持为主,机械通气策略对患者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一定效果。但小潮气量会干扰塌陷肺泡复张,需要联合肺复张以及肺保护促使肺泡开放。由于肺复张的影响因素较多,为进一步促使有效肺复张策略的实施,本研究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肺复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肺复张的运用及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韩扣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92-3294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原因造成急性肺泡-毛细血管损伤,引起渗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9.
10.
左环 《北方药学》2021,(1):187-189
急性肺损伤(ALI)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指的是由于各种非心源性病因而引发的肺部肺毛细血管、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上皮损伤的临床综合疾病.患者患病后可表现为进行性、急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以及难以治疗的肺水肿以及低氧血症.近些年来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者对改了疾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  相似文献   

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人工气道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在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最佳人工气道护理技术.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ICU所收治的ARDS患儿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及导管的位置,正确判断吸痰时机,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正确的吸痰和皮囊加压给氧方法,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抢救成功率达83%,治愈率42%.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是提高ARDS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提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病人机械通气期间 ,采用综合方法维持内环境稳定创造条件停机的重要性。方法 本组共 32例 ,机械通气后 ,尽可能维持相对满意氧供 ,尽量避免大量输液 ,尤其是晶体液 ;每天维持 (12 1± 2 6 ) k J/ kg能量供应 ;维持红细胞压积在 0 .35左右 ,维持满意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排痰 ,根据痰培养结果应用抗菌谱相对较窄的广谱抗生素以控制肺部感染 ,尽量避免双重感染 ;每天保持 30 0~ 5 0 0m L轻度出超 ;从开始机械通气起 ,应特别重视胃肠道功能恢复 ,避免因腹胀、膈肌抬高所致肺容量减少而影响停机 ;停机前通常采用 Bi PAP/ SIMV模式过渡。结果 全组顺利停机者 2 4例 ,其中存活 2 0例 ,死亡 12例 ,存活率6 2 %。结论 使用机械通气目的就是停用机械通气 ,采用综合方法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是非常有效的 ARDS停机策略  相似文献   

15.
控制性肺膨胀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控制性肺膨胀 (SI)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疗效和疗效维持时间。方法 以 2 0例早期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SI(30cmH2 O ,2 0s) ,观察患者血液动力学、肺力学、肺气体交换和氧代谢的变化。结果  2 0例患者均能耐受SI。 1 6例患者在实施SI后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明显升高 ,4例患者对SI的反应不佳 ,SI治疗有效率达 80 %。SI有效组患者实施SI前的SaO2 为 (92 6± 2 5) % ,SI结束时明显升高到 (95 0± 2 3) % ,SI后 4h仍高达 (96 5± 1 4) %。SI前肺内分流率 (Qs/Qt)为 (34± 8) % ,SI结束时显著降低到 (2 8± 8) % ,SI后 4h为 (2 4± 1 2 ) %。SI有效组患者在SI治疗后 ,肺动态顺应性 (Cdyn)显著增加 ,而气道平均压和气道峰压显著降低。SI有效组肺容积逐渐增加 ,可达到 (1 7 1± 9 0 )ml/kg ;SI无效者肺容积仅为 (8 3± 0 6)ml/kg(P <0 0 5)。与SI前比较 ,SI有效组患者在实施SI时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顿压均显著增加 (P <0 0 5) ,但SI结束后均迅速恢复到SI前水平。SI前后心脏指数无明显改变。SI后观察 4h无气压伤发生。结论 SI能有效改善ARDS氧合 ,提高肺顺应性 ,增加肺容积 ,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短暂 ,是安全有效的肺复张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桂阁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645-164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原发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继发的,以显著的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及肺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综合征,采用常规吸氧治疗难以纠正其低氧状态.其病因多种多样,病死率可达50%~70%,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我科于2001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68例ARDS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肺损伤(ALI)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肺部的表现,可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达35%~40%。在其复杂的发病机制中,失控的炎症反应中的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所构成的"细胞网络"和"细胞因子网络"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凝血/纤溶的失衡、氧化还原不平衡、细胞凋亡、水通道蛋白及个体差异、遗传因素的影响等参与这一过程。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病死率一直以来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棘手问题。除了病因治疗外,积极对症处理有可能减少病死率。近年来研究证明:循环内皮祖细胞在修复肺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潜在的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细胞。PDE-4选择性抑制剂可望用于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改善炎症和肺纤维病变。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有确切疗效。其他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药物包括:乙酰半胱氨酸、一氧化氮、前列环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肺复张策略治疗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的疗效和风险性。方法随机将26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镇静、非肌肉松弛状态下均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A组在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压力控制法(PCV)肺复张策略。测定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0min、1h、4h、24h时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PaCO2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PaO2/FiO2在30min、1h、4h、24h时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aCO2在治疗后30min、1h、4h、24h时均有明显降低。结论压力控制法(PCV)肺复张结合肺保护通气策略是治疗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的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