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上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2月采用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3例患者术后股骨颈内钉松动脱出,但骨折愈合良好,下肢活动正常,未产生其他并发症。结论PFN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坚强的优点,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王艳 《吉林医学》2010,31(32):5873-5874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近年来已广泛应用,我院2007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PFN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6例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带锁髓内钉是治疗四肢骨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器械,具有固定牢靠、抗旋转和分离、并发症少、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疗效好等优点。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3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1例股骨骨折病人,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颖  蔡燕玲 《河北医学》2008,14(11):1351-1353
目的:研究及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对28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经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很好的配合、术后正确的功能练习,除1例因脊髓横断需进一步恢复功能外,其余患者均治愈或基本治愈出院.结论: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对预防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除有手术禁忌证者外,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学者们都主张实施手术治疗;而在众多的手术方法中,DHS和PFN内固定已成为公认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1例胸腰椎骨折AF钉内固定患者行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观察、体位支持、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Ⅰ期愈合出院,未遗留并发症。结论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配合有效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脊膜外血肿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椎管内硬膜外血肿行椎板减压血肿清除术的病人采取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卧位的护理,排尿障碍的观察及护理,腹胀的观察及护理,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措施。结果:5例患者均有截瘫,排尿障碍,腹胀3例。经护理改善了临床症状,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结论:针对椎管内硬脊膜外血肿病人的特点,早期手术治疗与护理密不可分,而采取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轻残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艳达  周静慧 《吉林医学》2008,29(8):691-691
股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早期内固定术治疗能减少长期卧床所致的各种并发症,降低病残和病死率。手术治疗多采用PFN内固定术,PFN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是治疗骨转子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之一。2006年下半年我院进行18例PFN固定术,效果较好,现将PFN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158例病人进行后路内固定,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术后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158例胸腰椎骨折病人,切口甲级愈合,各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通过手术复位内固定及精心护理,配合术后功能锻炼,病人康复快,并发症少,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胸椎骨折病人多因高处坠落伤、暴力击伤所致,是骨科常见的脊柱骨折。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32例胸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压迫神经实施了椎体前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手术抬疗使脊椎恢复椎体高度和椎体稳定性。围手术期的完善护理及术后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促进病人早期离床活动,恢复健康。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固定方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处理等。PFN钉固定是粗隆间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我院近5年内37例6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护理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PF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坚强内固定手术。术后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早期进行患肢及全身功能康复锻炼,加强心理护理.结果:37例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顺利康复。结论:针对老年病人特点实施手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生活照顾和护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陆卫芬 《嘉兴医学》2001,17(4):235-23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8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病人均溶栓成功,恢复。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保证病人康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的特征,寻求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3例乳腺癌手术病人的术前、术中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特征,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期,3例术后发生患肢水肿但并未发生功能障碍;1例发生了皮辩坏死,伤口Ⅱ期愈合,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压力,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1例AF钉内固定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功能训练。结果与结论:通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本组病例获得良好的预后,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9例60岁以上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认真加强口腔、呼吸道护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术后早期注意心肺功能的监护及呼吸管理、胃肠减压、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等。结果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十分重要。讨论围手术期多方面配合做好康复期的护理指导,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手术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06例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06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早期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秋梅  王芬 《中外医疗》2010,29(24):147-147
总结40例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功能锻炼指导可以防止术后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A)内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早期进行康复指导训练。结果本组60例,优32例,良28例,经过治疗与护理,全部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PFN 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少,经过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5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对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围术期护理要点及关键措施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达骨折愈合预期标准,愈合时间为5个月~11个月,平均时间8个月,功能活动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正确的围术期精心护理:术前全面评估,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对常规疼痛、患肢及外固定支架护理,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促进患者痊愈的关键。早期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