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昌秀  江智霞  梁园同 《全科护理》2011,(20):1867-1868
社会急救,即公众所从事的现场急救,是指意外或急症发生时,在医护人员或救护车未到达前,"第一目击者"以一般公认的医学原则为基础,利用现场的人力、物力,在事发现场对伤者施行初步的救助或救护。社会急救的发展重在提高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急救知识的普及能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也是提高心搏、呼吸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公众急救意识、掌握CPR技术情况、接受相关培训的意愿与倾向;据此探讨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CPR技能的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580名广州公众进行CPR急救知识等方面的现场面访调查.结果:现场有陌生人倒地时,多达400人(69.0%)选择只拨打急救电话(120),而选择并上前检查伤势或进行急救的仅有86人(14.8%);但当倒地的是朋友或亲人时,则有421人(73.6%)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并检查伤势或进行急救.如被调查者接受过CPR培训,有高达336人(57.9%)愿意对需要的人进行CPR.仅有4.8%的被调查者熟悉CPR技术.52.6%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绝大多数人都只愿意在短期假日(48.9%)或周末(45.5%)接受培训;多数希望通过公司或学校组织(279人次)及红十字会组织(201人次)培训CPR;培训方式倾向于现场演示(382人次)和培训人员实际指导(297人次).结论:公众具有较好的急救意愿,但多不具备CPR技能,不过愿意参加CPR培训,社会应有针对性开展有效的CPR培训,提高公众CPR技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1].因此,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及技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残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对西安市居民公众急救知识与需求现状进行了随机调查,旨在了解西安市公众急救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社会急救事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温州市公众现场急救知信行的现状,探讨提高全民现场救护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温州市8个区县(包括城区、郊区和郊县)的8个居委会、5个乡镇常住人口共9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人口学资料、现场急救知信行情况的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受调查者的现场急救知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受调查者的现场急救态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受调查者的现场急救行为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信、行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公众现场急救知识水平低下,亟待提高;急救态度积极但行为一般。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社会公众施救行为,提高全民现场救护能力,除了使公众建立积极的态度外,还应特别重视场急救知识的普及,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及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5.
开展急救技术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病或遇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在医务人员尚未赶到现场的情况下, 掌握一定的现场紧急自救和互救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当意外发生时如何学会防范及救护是维护生命的当务之急.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公众的急救水平已成为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1]. 我国公众急救技术的健康教育也应当尽快普及开展.现就急救技术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方法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公众现场自救与互救能力,强化公众急救知识,提高现场自救、互救与应急处理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对5个社区居民和2所学校的学生进行应急知识调查和应急能力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急救知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公众安全事件预防预警及应急能力普遍缺乏,培训后公众各项急救知识及处理能力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急救知识及应急技能的培训是当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提高公众现场应急、自救与互救能力,可以明显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佛山市公众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普及状况。寻找培训的最佳模式,巩固公众培训效果,以及为开发多层次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参加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公众698人为研究对象,包括学生、社区居民、特种人群、企业单位员工,均在培训前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相关表格,基础急救知识采用问卷调查,基础急救技能采用现场实操测评,基础急救知识用多媒体案例情景授课、基础急救技能用模拟场景角色扮演现场示范及互动练习的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参加培训后的公众在短时期内基础急救知识掌握较牢固,基础急救技能遗忘较快。结论: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间隔时间的设置以2~3年为一周期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佛山市公众对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需求情况,评估其在遭遇日常生活意外事件时自救与施救的本领,为在学校、单位、社区人群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培提供依据。方法2007-2009年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及相关专业表格共调查佛山市公众6180名,分为4个不同层面的人群,包括学生、社区居民、特种人群、企业单位员工。基础急救知识采用问卷调查;基础急救技能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测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突发事件或急症时能正确呼救120或急救专线电话的有5944名,占96.18%,知晓基础急救知识的公众仅占11.29%,仅7.86%了解心肺复苏,有92.72%和87.57%的公众需求急救知识与技能并愿意接受急救技能专业培训,不同层面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社区居民各项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情况均较低。知晓基础急救知识人群中,61.03%掌握了简单急救工具的使用,以特种人群掌握程度最高;仅5.16%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但不同人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佛山市公众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低,加强公众急救意识。普及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已成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掌握的现状,寻求有效提高公众院前(现场)急救意识、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方法 市紧急救援中心联合新余市红十字会对4 997人进行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采用自制问卷对客运司机、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中学生999人进行院前急救知识现场调查,比较培训前后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的知晓率。 结果 培训后公众对院前急救认识显著提高;培训后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培训前。 结论 应加快普及提高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公众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建立一套长期、有效、规范化的急救知识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2 855名湖南地区公众以微信推送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公众学习急救知识的需求很高,愿意很强烈。58.35%和35.91%的公众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分别是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阅读购买的急救相关科普书籍。而71.66%和74.29%的公众最期望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分别是学习学校开设急救相关的课程和红十字会、医院等专业机构组织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公众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拨打救援电话(89.81%)、创伤包扎止血(53.90%)、中暑(52.64%)和溺水(40.42%)、心肺复苏(17.65%)、气道梗阻(25.29%)和急性中毒(27.74%)。公众最想要获取的急救知识比率分别是:心肺复苏(63.87%)、气道梗阻(42.86%)和急性中毒(47.34%)。对于缺乏急救知识的原因,78.00%的公众认为是缺乏参与专业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和演练的机会,57.98%认为国家、政府、社会对急救知识普及的宣传和投入力度过少和53.35%认为学校缺少开设急救内容的课程。结论:湖南地区公众急救知识知晓程度低。公众希望并愿意通过学校、红十字会、医院等机构组织的专业急救知识培训获得急救知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公众对心肺复苏的认知水平和培训模式的倾向。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参与心肺复苏认知水平和培训模式倾向调查的公众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肺复苏认知水平调查表对公众进行评估,包括:心肺复苏知晓度、获取途径、现场急救处理、是否接受心肺复苏培训、是否愿意对他人施救、是否愿意学习心肺复苏操作,统计公众对心肺复苏培训模式的培训倾向。结果 公众心肺复苏认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70. 83%公众知道心肺复苏,16. 67%公众听说过,12. 50%公众不知道;公众获取心肺复苏知识主要途径为电视(37. 50%)与网络(35. 83%);在现场应急处理中,65. 00%公众选择打急救电话,仅8. 33%公众能独立进行现场救治;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的公众仅有11. 67%; 67. 50%公众不愿意对其他人进行急救; 72. 50%公众愿意学习心肺复苏操作;心肺复苏培训模式倾向调查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模拟急救场景模式(57. 50%)和视频指导自学模式(25. 00%)。结论 公众对心肺复苏认知度不高,对培训模式倾向于模拟急救场景培训,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公众心肺复苏认知度及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12.
小城市公众急救培训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对公众开展急救知识调查、培训.以探索小城市公众急救知识普及性培训的方法。方法 2000年1~3月及2004年1~3月采取随机一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对不同人群中的3475人、3612人进行公众急救意识与知识调查,共计完成市民急救知识培训21375人次,并对2318人培训前后进行调查。同时记录市民参与院前急救的情况。结果 公众急救意识与知识总合格率第一次凋查为25.34%,第二次调查为38.46%.第二次调查比第一次调查有明显提高,92.11%接受培训人员能够基本掌握初级现场急救知识,公众参与院前急救有所提高。结论 在小城市,以急救中心为主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普及性培训,效果明显,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科学构建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课程体系。[方法]结合文献分析和课题前期调查,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构建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课程体系。[结果]经过两轮咨询,专家总体权威系数为0. 80;重要性的协调程度分别为0. 13,0. 74(P0. 05)。最终确定包括急救意识、灾难现场逃生技能、意外事故紧急处理、外伤急救处理、突发疾病急救处理、异物吸入急救处理、中毒急救处理、常用急救基本技术8个一级指标及39个二级指标的公众急救培训课程体系。[结论]研究拟订的公众急救培训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可为医学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公众的参与是提高我国现场急救水平的重要环节,急救科普迫在眉睫。当前我国急救科普存在培训组织管理混乱、培训内容不系统和培训技术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公众急救科普知识缺乏,院前抢救成功率低。因此,需要建立一批急救科普基地,完善培训组织和内容,建立规范的培训理念并大力推广,以提高公众对急救科普的认知度,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心肺复苏(CPR)培训教育使中学生对心搏骤停者做出迅速反应,完成现场CPR急救,提高CPR知识的普及范围。方法:采用急救知识进校园的现场培训方式,以2010年颁布的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为教材,开展多媒体讲座和现场操作示范教学培训活动,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受训学生学会院前急救知识。结果: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接受培训的学生一次通过考核合格率为98.4%。结论:现代心肺复苏术是最为简单有效、易于学习、易于掌握的救命技术,急救培训是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的一个好方法,具有可行性,通过对中学生进行CPR培训,进一步在公众中推广CPR急救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成人心肺复苏(CPR)指南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掌握CPR技术情况、接受相关培训和对工友等陌生人实施CPR技术的意愿,探讨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CPR技能的方法,为开展全民急救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家企业的800名员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仅有8.5%接受过CPR培训或熟悉CPR技术,其中只有3.5%知道2010年版CPR国际新指南的改变;96.5%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现场有陌生人倒地时,73.5%选择只拨打急救电话,而选择进行现场急救的仅占16.4%;但当倒地的是朋友或亲人时则有91.8%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急救.[结论]企业员工对CPR的知晓率不高,多不具备CPR急救技能,对陌生人现场施救的意愿较低,但大多愿意参加CPR培训,因此应对企业员工开展有效的CPR培训,提高员工现场实施CPR的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社区公众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深圳市龙岗区1562名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进行调查,然后现场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并对其中120人培训前后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考核评估。结果:培训后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知晓率、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评分、及格率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对社区公众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及提高应急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成人心肺复苏(CPR)指南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掌握CPR技术情况、接受相关培训和对工友等陌生人实施CPR技术的意愿,探讨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CPR技能的方法,为开展全民急救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家企业的800名员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仅有8.5%接受过CPR培训或熟悉CPR技术,其中只有3.5%知道2010年版CPR国际新指南的改变;96.5%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现场有陌生人倒地时,73.5%选择只拨打急救电话,而选择进行现场急救的仅占16.4%;但当倒地的是朋友或亲人时则有91.8%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急救。[结论]企业员工对CPR的知晓率不高,多不具备CPR急救技能,对陌生人现场施救的意愿较低,但大多愿意参加CPR培训,因此应对企业员工开展有效的CPR培训,提高员工现场实施CPR的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及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 创伤、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日益增多, 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 心脑血管急症与创伤已成为城市人群院前急救及死亡的主要原因[2]。当严重伤害或急危重症发生时, 最有效的"黄金救命时间"仅为最初的4 min, 但由于"120"电话占用、急救车调度不及时、道路拥堵等各种因素, 导致我国城市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为10~15 min(乡镇约30 min)[3], 且我国公众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不足1%[4], 绝大多数现场公众面对突发情况不知所措, 导致许多患者耽误最佳抢救时机[5], 严重影响院前急救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现场急救中的几个法律和伦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场急救是指急救人员在病人发病或受伤的现场对其实施医疗干预的过程。在对急救人员的培训中,主要侧重临床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较少谈及法律和伦理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急救现场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如大型车祸、自杀、犯罪现场等,常涉及到相关的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笔者近期在美国接受急救专业培训期间,学习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现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以下问题,和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