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足月孕妇胎儿电子监护无应激试验(NST)中造成变异减速(VD)的因素及变异减速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系统分析4320例孕足月孕妇胎儿电子监护NST图形,其中290例出现VD波形,比较造成不同VD波形的因素及变异减速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 NST中VD波形的发生率为6.71%,其中单纯VD组中影响因素发生率为56.25%,不典型VD组中影响因素发生率为79.23%,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7.62,P〈0.01);单纯VD组剖宫产率为18.05%,而不典型VD组剖宫产率为69.23%,剖宫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3.3,P〈0.01)。同时,在不典型VD组中,胎儿窘迫、羊水Ⅱ度以上污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均明显高于单纯VD组。结论胎儿电子监护NST中,VD波形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以脐带因素最常见。通过对本组资料的分析发现,出现不典型VD波形时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高,对新生儿危害较大;特别是出现LD样图形时,更应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中变化减速(VD)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围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3720例NST中出现VD的207例监护图形,比较不同图形影响因素的发生率和围生儿结局。结果:NST中VD的发生率5.56%。单纯、不典型VD中影响因素发生率为56.64%、94.68%,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单纯组、不典型VD组新生儿窒息率为2.65%、21.28%,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单纯、不典型VD组剖宫产率21.24%、55.3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NST中变化减速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脐带异常最常见,不典型VD较单纯VD更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的孕妇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中不同变化减速(VD)图形的围生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例脐带绕颈NST中出现VD的203例监护图形,比较不同图形围生儿结局.结果 203例变化减速图形中,单纯VD115例,占56.65%,不典型VD88例,占43.35%.单纯VD组剖宫产率为28.70%,而不典型VD组剖宫产率为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VD组新生儿窒息率3.48%,而不典型VD组新生儿窒息率19.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脐带绕颈NST中出现不典型VD者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更高,对于脐带绕颈NST中出现不典型VD者应积极干预,选择正确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4.
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是记录胎儿活动和胎心率变化,了解胎儿储备能力重要方法,是筛查胎儿窘迫的重要手段.胎心监护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减速波形多见.本文回顾性分析95 例VD和LD减速波形,比较不同波形影响因素的发生率和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超提示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产时胎心监护出现不同的波形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2006年9月在产前B超诊断为脐带绕颈的200例孕妇,采用外监测法,进入潜伏期连续胎心监护。结果21例波形正常,占10.5%(21/200);轻度变化减速(VD)140例,占70%(140/200);不良波形[重VD、轻VD合并晚期减速(LD)]39例,占19.5%(39/200)。在分娩的179例中,1minApgar评分〉7分166例,≤7分13例,其中,轻度VD新生儿窒息率1.4%(2/140),不良波形窒息率28.2%(11/39),差异有显著性(χ^2=32.4,P〈0.005);轻度VD剖宫产率10.7%(15/140),不良波形剖宫产率87.2%(34/39),差异有显著性(χ^290.8,P〈0.005);轻度VD发生在活跃期和第二产程14.3%(20/140),不良波形发生活跃期和第二产程92.3%(36/39),差异有显著性(χ^2=86.3,P〈0.005)。结论VD在脐带绕颈中最常见,轻度VD发生新生儿窒息率低,而不良波形新生儿窒息率高,不良波形较轻度VD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心监护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0例胎心监护非应激性试验(NST)异常孕妇为观察组,抽取同期270例胎心监护(NST)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胎心率监测结果及围产儿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合并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和低体重儿的发生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羊水污染和围产儿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ST是妊娠晚期产前胎儿电子监护的有效方法可提前筛选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为临床做出前瞻性诊断,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方法:对137例ICP患者多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并将其与围生儿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高浓度胆汁酸、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者的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分别高于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P〈0.01或〈0.05),单纯转氨酶升高而胆红素正常(P〈0.01)、低浓度胆汁酸(P〈0.0t)、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正常者(P〈0.01)。结论: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高浓度胆汁酸、胎心监护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为ICP孕妇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郭丽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045-2047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中变异减速(VD)出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潞安集团总医院漳村医院2002年3月至2008年1月749例NST中出现VD的213例监护图形,比较不同图形出现的临床意义和新生儿结局。结果:NST中VD的发生率为28.4%(213/749)。单纯VD中影响因素的发生率63.6%(91/143),不典型VD中影响因素的发生率90%(63/70),差异明显。在分娩的213例新生儿中,1min Apgar评分>7分者195例,≤7分者18例,其中单纯VD新生儿窒息率0.7%(1/143),不典型VD新生儿窒息率24.3%(17/70),差异明显;单纯VD组剖宫产率5.6%(8/143),不典型VD组剖宫产率62.86%(44/70),差异明显。结论:NST中变异减速的发生受各种因素影响,脐带因素最常见,不典型VD较单纯VD影响因素更明确,更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进行胎儿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48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作为实验组,同期分娩羊水量正常248例孕妇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进行无负荷试验(NST)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UAFA),其中92例(NST无反应型)进行缩宫素激惹试验(OCT),分析OCT阳性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异常与围生儿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OCT阳性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结果异常者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是64.86% 和21.05%,明显高于正常者的18.18% 和11.05%(P〈0.01或P〈0.05).羊水过少患者NST正常者和异常者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胎儿电子监护异常及脐血流异常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OCT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对了解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胎盘功能和预测围生儿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及时终止妊娠,可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温济英  胡克 《广东医学》2004,25(8):902-904
目的 探讨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对高危妊娠孕妇胎儿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  2 2 1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 ,应用远程胎儿监护系统进行无负荷试验 (NST)监测 ,2 2 0例同期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常规定期到医院行NST监测者为对照组 ,就两组胎心监测结果、围生儿预后和分娩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开始进行NST的时间为 (32 0± 1 4 )孕周 ,早于对照组 (35 0± 2 2 )孕周 ,观察组孕期行NST平均 7 5次 /例 ,多于对照组 5 4次 /例。两组间开始监护孕周、孕期至住院监护次数进行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 3 17%低于对照组的 5 91% ;早产的发生率为 15 38% ,亦低于对照组的 2 1 82 % (P <0 0 5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 5 7 0 1% ,对照组剖宫产率为 5 9 5 4 % ,对照组剖宫产率稍高于观察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高危妊娠中应用远程胎儿监护系统 ,可增加异常胎心率的检出 ,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早产的发生 ,不增加剖宫产率。为高危妊娠提供了新的监护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程中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低危妊娠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娩的低危妊娠病例共3296例,按产时胎心监护方法不同分为3组。其中监护Ⅰ组1126例,采用间断性胎心电子监护;监护Ⅱ组842例。实行全产程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照组1328例,采用单纯间断胎心听诊。对三组病例的胎儿窘迫诊断率、剖宫产率、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的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三组胎儿窘迫诊断率: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54%、12.11%、2.86%。两监护组与对照组相比,胎儿窘迫诊断率升高,P〈0.05。②三组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6.73%、25.42%、12.56%和9.41%、9.98%、2.25%。两监护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围生儿不良结局: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67%、2.49%、3.46%;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35%、4.51%、5.12%;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78‰、1.19%。、1.51‰。各组间比较,各项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监护Ⅰ组与监护Ⅱ组比较:胎儿窘迫诊断率、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围生儿不良结局等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危妊娠产时应用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与单纯间断胎心听诊相比,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但并未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产时连续性胎心电子监护应用于低危妊娠与间断电子监护相比未发现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方法:对150例ICP患者多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并将其与围生儿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的孕妇胎粪污染的发生显著高于瘙痒开始时间〉35周的孕妇(P〈0.01),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者胎粪污染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显著多于单纯转氨酶升高者(P〈0.01),胆汁酸浓度水平和胎粪污染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呈现正相关,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及脐血流阻力s/D值和m值异常升高者的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分别高于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正常者和脐血流阻力s/D值和RI值正常者。结论: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高浓度胆汁酸、胎心监护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及脐血流阻力S/D值和RI值异常增高为ICP孕妇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无宫缩电子胎心监护(NST)图形特征与羊水过少孕妇分娩的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5月我院足月单胎头位分娩产妇中羊水过少82例NST监护的波形,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羊水正常孕妇82例作为对照;所有孕妇均在产前1~2d进行NST监护20~40min,对比分析NST监护波形及围产儿结局,所有病例均无其他病理因素。结果:羊水过少组中,NST监护以基线变异消失以及一过性减速等异常常见,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增高。结论:羊水过少孕妇产前行NST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窘迫的危险信号,基线变异消失或NST一过性减速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前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产前监护对围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47例ICP孕妇的自觉症状、血清胆红素、无负荷试验(NST)和改良的生物物理相评分(MBPP)及1998年后在我院分娩的33例ICP孕妇临产后1小时的胎心宫缩监护(CTG),分析其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胆红素升高和临产1小时后CTG异常者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57.1%和53.3%,明显高于正常者的19.2%和1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自觉瘙痒、NST及MBPP正常和异常者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清胆红素和临产后1小时CTG对围生儿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异常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沈奕  原玮 《广西医学》2012,34(5):592-593
目的 探讨孕33~37周胎心监护异常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孕33~37周因胎心监护异常收治的孕妇60例,同时随机选取60例胎心监护异常的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并发症及其妊娠结局.结果 孕33~37周出现胎心监护异常的中脐带异常占41.7%(25/60),低体重儿占18.3%(11/60),其他因素占20.0%(12/60),妊娠结局以剖宫产为主,占68.3%(41/60);而孕足月出现胎心监护异常的因素中脐带异常占18.3%(11/60),低体重儿占5.0%(3/60),其他因素占21.7%(13/60);妊娠结局以剖宫产为主,占88.3%(53/60).两组相比,脐带异常及低体重儿发生及剖宫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孕33~37周胎心监护异常的孕妇的处置,降低胎心监护假阳性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谭丽清 《当代医学》2009,15(10):4-5
目的探讨产前胎心电子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取2006年1月~2008年7月在本院住院分娩且产前胎心电子监护无激惹试验(NST)无反应型2次以上的孕妇186例为异常组,随机抽取同期NST有反应型孕妇15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组中产科高危因素和发生围产儿预后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NST反复无反应型提示胎儿宫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NST无反应型伴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甚至出现其他类型的胎心率减速,提示胎儿处于危急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和血气分析对有脐带异常的围生儿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胎足月、无任何高危因素、有脐带异常的80例孕妇为观察组,无脐带异常的60例孕妇为对照组,对其进行产前产时全程胎心监护,胎儿娩出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围生儿出现胎儿窘迫分别为22例和6例,发生酸中毒的分别为29例和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37),两组窒息围生儿分别为9例和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结论联合监测胎心、血气分析,及时处理,可以减少围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避免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无应激试验(NST)、缩宫素激惹试验(OCT)、胎儿声振刺激试验(FVAST)、乳头刺激宫缩试验(NS-CST)4种胎心电子监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方法:2006年7月~2008年7月,在我院分娩单胎的孕妇2788例,随机分为两组,NST和FVAST组,每组1394例。NST组孕妇先进行NST监测,可疑或无反应型继续进行OCT监测;FVAST组孕妇先进行FVAST监测,可疑或无反应型继续进行NS-CST监测。NST与OCT异常者、FVAST与NS-CST异常者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结合羊水性状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判断产前是否有胎儿窘迫存在,以判断4种监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NST正常和OCT阴性者、FVAST正常和NS-CST阴性者,围生儿结局较好;NST+OCT异常者和FVAST+NS-CST异常者围生儿胎儿窘迫发生率高,结局较差(P〈0.01)。NST+OCT联合监测在预测胎儿窘迫方面正确性优于NST单独监测(P〈0.01)。FVAST+NS-CST联合监测亦优于FVAST单独监测,但预测率FVAST高于NST单独监测(P〈0.01)。结论:NST、OCT、FVAST、NS-CST均是胎儿监测、预测胎儿窘迫的有效方法;因NS-CST试验不使用药物,NS-CST试验优于OCT试验,FVAST+NS-CST试验优于NST+OCT试验。  相似文献   

19.
许广慧 《当代医学》2014,(36):69-70
目的探讨临产后胎心监护异常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以降低胎心监护异常为指征的剖宫产率。方法选取472例胎心监护异常的患者,分为2组:经阴道试产组(n=226),直接剖宫产组(n=246),比较2组孕妇试产成功率及围生儿情况。结果经阴道分娩组(自然分娩+产钳助产)与剖宫产组(直接+中转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脐带异常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新生儿窒息=0.48,χ^2羊水过少=0.81,χ^2脐带异常=2.26);2组比较羊水Ⅱ°-Ⅲ°污染,直接剖宫产组显著多于阴道试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8,P〈0.01)。结论胎心监护异常伴羊水清-Ⅰ°污染、羊水过少、脐带异常等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远程胎儿监护网络在高危妊娠产前监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 采用远程胎儿监护网络 ,对 5 0例高危孕妇进行产前无负荷试验 (NST)监护 (试验组 ) ,同期随机选择常规胎动计数和定期到医院进行NST检查的高危孕妇 5 0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两组胎儿监护结果和妊娠结局。③结果 试验组NST异常率为30 .3% ,较对照组的 2 1.7%明显增加 (χ2 =16 .4 8,P <0 .0 1)。新生儿Apgar评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t=2 .2 4 ,P <0 .0 5 )。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 =10 .6 9、17.2 4 ,P <0 .0 1)。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无显著性 (χ2 =1.87,P >0 .0 5 )。④结论 利用远程胎儿监护网络进行高危妊娠产前监护 ,可改善围生儿预后 ,是高危孕妇自我监护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