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凤溪 《全科护理》2011,9(18):1652-1654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关键流程,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建立畅通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结果]护理隐患上报率由62.5%上升至88.9%,护理缺点上报率由48.2%上升至85.1%,一般护理缺陷由75.8%上升至94.7%,同时护理缺陷、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安全得到保障.[结论]良好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的前瞻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法]建立并完善科室二级质控管理组织;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登记上报制度;高危环节质量控制;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和能力等方法.[结果]3年来无大差错、事故发生,小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明显下降,住院病人满意度由93.0%上升至98.7%,护士及医生对护士长满意度由88%上升至96%.[结论]充分发挥护士长在护理风险防范中的职能作用,能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确保病人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周泽慧  杨丽娴  肖瑛 《全科护理》2013,(33):3143-3145
[目的]探讨在骨外科实施有效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确保病人的安全.[方法]在本院骨外科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系统管理,对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当事人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分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护理管理制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由20.69 %提高到78.57 %(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P〈0.01),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68.48 %上升至93.55 %,护理质量也明显提高.[结论]在骨外科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张玉娟 《全科护理》2011,(12):1085-1086
[目的]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法]建立并完善科室二级质控管理组织;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登记上报制度;高危环节质量控制;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和能力等方法。[结果]3年来无大差错、事故发生,小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明显下降,住院病人满意度由93.0%上升至98.7%,护士及医生对护士长满意度由88%上升至96%。[结论]充分发挥护士长在护理风险防范中的职能作用,能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确保病人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练敏  王毅  陈湘玉 《护理研究》2012,26(1):74-75
[目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引用可追溯管理,设计可追溯环闭式反馈控制表格,追溯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验证并巩固整改效果.[结果]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急救物品管理得分上升,病人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主动上报杜绝不良事件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追溯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发一种结构化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系统,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做好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设计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系统模块,对8类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与跟踪管理。结果 201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系统试运行期间与2017年同期相比,6个月上报不良事件188例,上报率由原来的0.31%上升至0.39%(P0.05);填写上报表所需时间由(10.53±3.88)min缩短为(5.27±1.43)min(P0.001),上报及反馈表填写的甲级率由61.15%上升至93.62%(P0.001)。结论基于HIS的结构化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通过精准分析,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孙彩娟 《全科护理》2011,(34):3177-3178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骨科病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强化护士细节管理的理念,提供安全的设施与布局,杜绝药物不安全因素,做好高危人员、高危时段、高危病人、特殊操作监督管理,及时检查、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不安全因素,以加强骨科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结果] 保障了骨科病人的护理安全,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提升了病人满意度.[结论]在骨科病人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可从根本上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系及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加强重点环节控制,优化护理工作流程.[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预见性风险管理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头温馨提示卡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自行设计及制作温馨提示卡,根据病人的特殊护理要求设置提示内容,并根据病情及时更改,不需要时及时取回.[结果]设置温馨提示卡前后对病人特殊护理要求的知晓率:非管床医务人员由35%上升至100%,病人及陪护人员由65%上升至100%,运输队员合理使用运输工具运送病人由65%上升至100%.[结论]设置床头温馨提示卡可显著提高病人及家属、医务人员、运输队员对病人特殊护理要求的知晓率,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晚间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制订晚间护理质量标准,将护理实际与护理标准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订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晚间护理的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护理质量,病人的综合满意率由92.0%上升到97.0%,健康教育覆盖率由84.0%上升到100.0%.[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杨秀红  李新萍  侯桂红 《护理研究》2009,23(32):2979-2980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法]对我院急救中心23名护士实施急诊诊疗流程培训,包括急诊护理定期培训、急诊诊疗流程培训、建立护士互相评价制度等.[结果]通过急诊诊疗流程培训,护患纠纷与投诉率由实施前0.05%下降至0,病人满意度由90.42%上升至96.64%.[结论]通过急诊诊疗流程培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率,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做法与成效.[方法]分3批选取9个临床科室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围绕提高认识、建章立制、教育培训、试点先行、规范服务、创新管理、定期检查与改进等举措具体展开.[结果]密切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病人满意度由91.73%上升至95.46%;医生认同度由70.25%上升至90.77%;护士认同度由81.65%上升至90.77%.[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并评价基于问题导向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的构建与实施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由专人负责调阅收集2017年5月—2017年9月实施问题导向安全管理方法前在科室进行就诊的490例病人的病历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以2017年10月—2018年2月实施问题导向安全管理方法后在科室就诊的510例病人的病历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例资料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及护理安全工作质量情况。[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得分从对照组的(92.35±1.35)分提高至观察组的(94.87±1.76)分(P0.05);在护理安全工作质量中,护理纠纷发生率由对照组的1.84%下降至观察组的0.39%(P0.05),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对照组的2.24%下降至观察组的0.59%(P0.05),护理流程改进率由对照组的0.81%提高至观察组的2.94%(P0.05)。[结论]基于问题导向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病人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临床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厂矿群体驱铅治疗实施护理管理的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法]选择三家民营铅冶炼厂体检时尿铅超标的625名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实施科学的护理管理,包括优化驱铅输液室环境,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护患沟通;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规范驱铅治疗流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提高护士安全意识,保证用药安全;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职业病防护意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结果]病人满意率由实施前90%提高至98%,健康教育的覆盖率由81%提高到100%,知晓率由79%提高到95%.[结论]对厂矿群体驱铅治疗实施科学的护理管理,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提高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相似文献   

15.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杜燕萍  白素萍 《家庭护士》2009,7(19):1753-175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门诊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借鉴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委员会(JHACO)提出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模式,在门诊专科护理管理中明确护理服务目标,工作范围,定义门诊护理质量考核,制订测量标准,评价护理质量.[结果]门诊病人满意度明显上升,门诊专科病人满意度由92.5%上升到98.9%;医技科室满意度由83.6%上升到95.0%[结论]在门诊专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利香  李旺君 《家庭护士》2008,6(1):255-25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品管圈"活 动应用到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使护理环节质量的检查缺陷明显减少,护理工作的环节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由 90.5%提高到96.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护理环节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詹艳华  罗颖萍  尹瑞华 《全科护理》2011,9(22):2039-2040
[目的]观察高危压疮病人实施三级监控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建立三级监控组织,实施压疮流程管理,即压疮高危筛查、报告、预防、追踪、会诊、护理质量考评.[结果] 实施三级监控流程管理后,难免压疮上报率增加,难免压疮发生率下降,院外带入压疮治愈率提高.[结论] 三级监控流程管理是对高危压疮病人进行护理质量监控、防治压疮的有效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问题,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关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结论]风险管理为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杜泓 《全科护理》2013,(35):3340-3341
[目的]全面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升手术室护理专业水平,构建和谐的护患、医护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手术室于2012年制订和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夯实护理基础工作、确保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注重专科护理特色、加强科室质量管理、增加手术一线的护士的配比,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前(2011年)后(2012年)术前访视率及病人、医生、护士满意率.[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术前访视率由89.00%提高到98.00%,病人满意率由90.48%提高到98.75%,医生满意率由84.38%提升到94.68%,护士满意率由92.31%提高到97.62%.[结论]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不仅提高了整体满意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男性流浪精神病病人的特点,总结安全护理的对策.[方法]对50例男性流浪精神病病人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50例病人经治疗和护理后,治愈32例,好转18例,其中家属接出院15例,救助站护送回原籍10例,25例仍然留在强制病区继续治疗.[结论]安全护理是保障病人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