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阴恶性肿瘤包括外阴鳞状细胞癌(至少占外阴癌的85%)、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约占5%)、巴氏腺癌、外阴肉瘤和未分化的外阴恶性肿瘤等.外阴癌是一个老年妇女的疾病.在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其顺序为宫颈、宫体、卵巢、外阴、输卵管.外阴鳞状细胞浸润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4%,而占外阴恶性肿瘤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3.
外阴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可造成外阴皮肤缺损 ,是术后恢复的最大难题 ,因皮肤缺损宽且无皮下组织 ,所以缝合后张力大 ,极易坏死形成创口长久不愈合。即使愈合也易形成较大瘢痕 ,影响生理功能和正常生活 ,因此 ,外阴的修复重建手术在妇科肿瘤中有特殊重要意义[1~ 3 ] 。回顾我院近 15年来收治的 13例外阴恶性肿瘤 ,就其术后创面修复、愈合情况及术后功能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患者为我院 1986— 2 0 0 0年收治的外阴部恶性肿瘤患者 ,年龄 2 8~ 6 6岁 ,平均 5 4岁。其中外阴癌 10例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 2例 ,外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阴恶性肿瘤患者疗效。方法: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外阴恶性肿瘤病人10例,行外阴广泛切除术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放射治疗3例,化学治疗3例。结果: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有1例中途放弃治疗。结论:外阴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与放疗的综合治疗。化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是外阴恶性肿瘤治疗最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谢芹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46-2047
<正>外阴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3%~5%,占女性全恶性肿瘤的1%,常见于60岁以上的妇女,以外阴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占外阴恶性肿瘤的80%~90%[1]。外阴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6.
外阴恶性肿瘤以原发性的为主,约占女性生殖器肿瘤的4%,占妇女全身肿瘤的1%-2%.约2/3病变发生于大阴唇,1/3发生于小阴唇、阴蒂或会阴联合等处.大多数病变发生于外阴的前半部,发生于会阴部或大阴唇的外侧面者占少数.目的 综述外阴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对患者症状的临床观察结合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外阴癌如果早诊断早治疗,其预后相对较好,早期治疗总的5年生存率为68.9%.早期发现外阴癌主要依靠患者自身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以发现外阴肿物进行性增大4年为主诉于2007年2月8日入院.病例特点如下:患者缘于4年前无意中发现外阴较深处有一肿物,因较小且无自觉不适,故未行诊治.4年来肿物渐进性增大,本次因阴道分泌物增多到我院就诊,诊断为前庭大腺囊肿,为行手术治疗入院.  相似文献   

8.
高原 《中外医疗》2013,(32):91-92
目的探讨分析外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84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Ⅳ期的肿瘤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3年、5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外阴根治术的患者与行传统根治术的患者在3年、5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腹股沟淋巴结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盆腔淋巴结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在术后5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外阴恶性肿瘤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其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主要有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以及临床分期,因此,在对外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治疗的方式必须具体化。  相似文献   

9.
外阴平滑肌瘤极少见,我院1988~1998年间收治外阴肿瘤 582例,仅 1例经病理诊断为外用平滑肌瘤。1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国外阴肿块4年入院。诊断:外阴巴氏腺囊肿。入院时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左侧大阴唇后下 1/3处可见一椭圆形肿块,大小约为 3.0cmx1.5cmx2.0cm,质硬,表面无红肿、无破溃、无压痛,活动度好。于局麻下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有包膜包裹,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完全剥离。肿块切面灰白色,是见漩涡状结构。术后送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平滑肌瘤。2讨论 外阴平滑肌瘤好…  相似文献   

10.
韩淑霞 《黑龙江医学》2003,27(12):952-952
外阴结核在临床上非常少见 ,多发于阴唇和前庭黏膜 ,病情发展缓慢 ,自觉症状轻微 ,易被忽视 ,常在全身检查或妇科普查时被发现。发病年龄一般在性成熟期及生育年龄 ,4 0岁以上发病率显著降低。我院门诊发现 1例绝经后外阴结核患者 ,经抗结核治疗后痊愈。现报道如下。1 病例摘要陈某 ,5 4岁 ,农民。 1 6岁月经初潮 ,周期正常 ,量中等 ,无痛经 ,已绝经 2年。足月分娩 4次 ,末次分娩于 1 6年前。 1 7年前有咯血史。平时体质较弱 ,爱人无结核病史。于 2 0 0 1 - 1 0 - 0 2 ,因阴道有间歇性少量棕黑色分泌物 5个月 ,伴排尿后外阴疼痛 1 0d ,经当…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8月至2001年5月间,我院门诊共诊治婴幼儿外阴阴道炎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外阴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与雌、孕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雌、孕激素受体与外阴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的关系,用葡聚糖-活性碳单点饱和分析法测定了31例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14例、混合型10例、萎缩型7例)和19例外阴恶性肿瘤(外阴鳞形细胞癌16例)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含量。结果:ER的含量混合型高于切缩型,PR的含量混合型高于增生型,增生型高于萎缩型(p值均〈0.05);外阴营养不良及其邻近正常组织的ER与PR的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 ,女 ,5 3岁。因阴道流血水半年于 1998年 6月 12日入院。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正常 ,子宫 40 +天孕大 ,双侧附件正常 ,盆腔淋巴结未发现明显长大。临床诊断 :子宫内膜病。行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 :带双侧附件的全切子宫一个 ,9.0 cm× 8.5 cm× 3.0 cm大。剖开子宫发现宫腔内被大量质脆、菜花样组织填塞 ,肉眼可见肿瘤组织浸润肌层 1/ 2深度。镜检 :宫内膜腺体增生 ,结构异常 ,排列拥挤、紊乱形成明显乳头状结构。腺上皮细胞呈复层 ,向腺腔或肿瘤表面形成乳头状结构 ,腺上皮细胞核大 ,可见核分裂相。病理诊断 :…  相似文献   

15.
外阴癌居女性生殖系恶性肿瘤第四位,多见于绝经后老年妇女,因位居体表,易于早期发现。但近年临床观察却发现不少年轻和大块癌灶的晚期患者,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近年外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手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989年10月至1997年10月经我院手术治疗的外阴恶性肿瘤63例,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及与HPV感染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1 资料及方法1.1 资料来源1989年10月至1997年10月在我科住院手术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外阴恶性肿瘤63例。临床分期参照FIGO和…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摘要患者,女,56岁,2010年3月因刺激性干嗽伴胸痛、胸闷和气短1个月就诊,肺部CT提示右上纵隔占位性病变。全身PET-CT示右肺上叶尖段纵隔旁近主支气管高代谢结节病灶,大小约3.5 cm×1.8 cm,侵及右侧头臂静脉及腔静脉,余全身PET-CT未见异常(见图1)。入院时患者平卧时轻度呼吸困难,肿瘤临近大血管及气管不宜手术治疗。相关科室会诊意见,该患者目前的状态及肿瘤位置不适用纵隔镜、支气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外阴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于1993~2006年收治的73例经手术治疗的外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外阴扩大切除或广泛性切除13例,外阴广泛性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55例,外阴广泛性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清扫5例。结果:73例手术病人中Ⅱ期47例,3种手术方式的Ⅱ期外阴癌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患者13例,广泛外阴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0例,其3年生存率为11%,广泛性外阴切除+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例,其3年生存率为0%,广泛外阴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广泛性外阴切除+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0.05)。结论:临床分期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影响明显。临床分期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差别,Ⅱ期病人应选择创伤小的手术方式,Ⅲ期病人对以外阴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4岁,因发现外阴包块8+月,明显长大2月入院。患者8个月前发现外阴一包块,大小约5 cm×3 cm,无明显不适。近2月自感包块长大,伴瘙痒,外阴活检病理报告示:梭形细胞软组织肉瘤,倾向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低度恶性)。患者月经规律,无痛经、白带异常等,G6P1+5(2000年顺产1名活男婴,人工流产史5次)。近2月偶感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雌、孕激素受体与外阴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的关系,用葡聚糖-活性碳单点饱和分析法测定了31例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 14例、混合型10例、萎缩型7例)和19例外阴恶性肿瘤(外阴鳞形细胞癌16例)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含量 .结果:ER的含量混合型高于萎缩型,PR的含量混合型高于增生型,增生型高于萎缩型( P值均<0.05);外阴营养不良及其邻近正常组织的ER与PR的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 <0 .01),外阴鳞状细胞癌PR的含量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且癌组织PR含量明显低于其邻近的正常组织.以上结果为外阴营养不良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外阴恶性肿瘤中,PR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56岁.因发现外阴肿物3年,明显增大1年,就诊治疗.在外阴右侧大阴唇下方见一体积 2cm×2cm×1.5cm的肿物,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可、触之疼痛、局部红肿及溃疡形成、阴道通畅、宫颈肥大、光滑、前位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无明显压痛.临床诊断:外阴肿瘤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