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慢性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104例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人,行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并进行精心护理,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病人体征、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人术后鼻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效果明显,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行双侧翼管和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取下鼻甲黏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用糖精法测定鼻黏膜纤毛输送率.结果 术前纤毛运动速度平均(5.69±2.65)mm/min,术后6个月纤毛运动速度平均(9.70±2.15)mm/min,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术前、术后下鼻甲黏膜纤毛排列整齐.结论 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纤毛形态无明显影响,但是影响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3.
4.
血管运动性鼻炎在我地区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较差。近年我科采用长春志成有限公司生产的WFLEⅢ型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本病,获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患者97例,男57例,女40例;年龄18~55岁,均为各种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病程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变应性鼻炎疗效的方法。方法:对应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结合用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98例,随访1a总效率为96%。结果:此方法对打喷嚏、水样鼻涕为主症状的患者有明显效果,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结合用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野清、操作简便、疗效持久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7.
8.
作者1998~2006年采用鼻中隔成形加筛前神经电凝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同时合并鼻中隔偏曲,术前均接受过不同剂量和疗程的抗组胺药、减充血剂、肥大细胞稳定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等全身和局部用药治疗,疗效不佳,60例患者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23~55岁,平均31岁,病程3~25年。1.2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用1%丁卡因加1∶1 000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在鼻内镜下,先行鼻中隔成形术(保留鼻中隔软骨,如有偏曲,可作偏曲部分切除),再切除钩突,开放前组筛窦,在筛窦顶壁寻找筛前动脉,可见淡蓝色的筛前动脉,筛前神经和筛前动脉在筛窦顶壁横行伴行,将吸引器头放入筛前神经处,用电刀烧灼筛前神经。2例下鼻甲肥大作下鼻甲部分切除,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窦开放术,用Merocel高膨胀止血海棉填塞鼻腔,术后静滴抗生素7 d,术后48 h抽除鼻腔填塞物。2结果术后全部患者喷嚏、流清涕、鼻痒症状消失,鼻腔分泌物明显减少。未见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嗅觉减退等并发症。疗效判定以海口标准[1]为依据,按3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3...  相似文献   

9.
作者1998~2006年采用鼻中隔成形加筛前神经电凝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鼻中隔成形加筛前神经电凝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1998-2006年采用鼻中隔成形加筛前神经电凝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allergicrhinitis,PAR)的新方法。方法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蝶腭神经治疗。将两组中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随访半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显效36例),对照组为67.5%(其中显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术中出血3例。结论经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PAR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脱敏治疗的效果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主要致敏原对7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脱敏治疗,连续3年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2%(69/74)。临床控制为25例(33.8%),显效30例(40.5%),好转14例(18.9%),无效5例(6.8%)。脱敏治疗后血液中血清白三烯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含量比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接近于健康者(P〉0.05)。结论脱敏治疗与临床护理相结合,更有利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e pathways,CNP)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行皮下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皮下免疫治疗疗效、局部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半年、1年、2年、3年症状评分重复测量资料分析结果:时间与主效应交互效应比较,F=678.24,P<0.01,说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症状评分是不相等的;时间效应比较,F=47.16,P<0.01,说明随着免疫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有下降趋势;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均P<0.01,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局部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免疫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疗效及其优越性。方法在鼻内镜下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PAR48例,按照海口会议修订的“过敏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用计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结果该组48例术后随访半年进行评价,其中显效27.1%(13/48),有效58.3%(28/48),无效14.6%(7/48),总有效率为85.4%。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平均总分为(9.58±1.69)分,治疗后为(5.63±1.15)分(P<0.05)。结论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烧灼筛前神经终末区域治疗PAR,具有简便、安全等优点,短期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临床上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及鼻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及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长期接受抗组胺类药物及鼻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家庭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由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29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6.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23,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8%高于对照组的8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家庭护理干预结可提高变应性鼻炎治疗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方法 :利用微波热凝蝶腭神经、筛前神经 86例 (治疗组 )并与单纯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43例 (对照组 )进行中、近期疗效对比。结果 :术后 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 ,治疗组为 92 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经鼻微波热凝蝶腭、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时,护理干预、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免疫治疗进度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安脱达)免疫治疗,治疗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对治疗疗效和症状改善评分, 全身不良事件分级。 结果86例患者全部完成2年的免疫治疗,无脱漏病例。治疗结束时显效38例(44.2%)、有效42例(48.8%)、无效6例(7%),总有效率为93%。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研究过敏性鼻炎(A R )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应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方法本文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于厦门市第三医院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就诊的患者进行A R相关问卷调查。选取其中过敏性鼻炎的200例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1年前确诊患病率为31.0%,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症状2周内就诊者仅占28.5%,差别同患者所居住的地域不同有关。未就诊的原因主要包括症状较轻、经济因素、就医不便、认知欠缺等。结论 AR就诊率小于患病率,首要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对于 AR症状的忽视以及对于AR认知的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