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玲 《中华全科医学》2011,(8):1323-1324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法,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00例应用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留置针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降低输液瓶、升高调节器、反折输液管、改进的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外周静脉输液。结果两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回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留置针传统输液方法行外周静脉穿刺,静脉回血时间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而使用折管输液法及改进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静脉回血时间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结论采用折管输液法及改进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行外周静脉穿刺,静脉回血时间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可有效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此法更适用于较细的塌陷的血管患者的治疗和抢救。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越来越广泛,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它不但能满足不同年龄及病种患者的长期输液,以及多次化疗外用各部位浅静脉严重破坏、穿刺极度困难患者的多次输液,而且也可以通过留置针留取动静脉血标本;置管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可明显减少多次静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既能保证静脉用药,又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于穿刺技术要求较高及留置针费用较贵,时有穿刺失败现象,为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减少患者的痛苦,现将置管失败的问题加以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问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在临床广为应用,它方便快捷,紧急抢救时几乎可代替静脉切开,同时能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其使用技术日臻完善,静脉留置针留取血标本,患者痛苦小,取完血后留置针可作输液用,一针两用,受到患者的接受和认可,但在应用过程中加强各环节护理安全,防范应用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所带来不良影响及造成护患纠纷等.我科在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作为静脉输液的一种,在临床治疗中逐步普及,其优点在于:①能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②能保护血管,减轻患者对穿刺的心理压力;③留置导管柔软,不易脱落,便于患者活动;④能有效减轻护理工作量;⑤针头较粗,便于抢救用药。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套管针在欧美国家早已普及应用。近年来,在我国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多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大量输液、输血的患者。我院手术室自2000年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为较大手术的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几年来我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邹爱国 《华夏医学》2001,14(5):756-757
输液对手术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保证手术过程中静脉通畅 ,使其在各种体位情况下能快速大量输血输液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工作之一 ,而传统的静脉直接穿刺往往难以满足大量快速输血输液的要求 ,为此 ,本院手术室于 1992年开始大量采用远端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 ,现将该技术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从 1992年至今 ,本院手术室进行远端静脉留置针穿刺 2万余例 ,一次成功率达 95 %以上 ,年龄最小的不满周岁 ,年龄最大的超过 80岁 ,留置针完全能满足术中输液、输血及特殊体位的需要 ,术后留置针带入病房 ,90 %以上可以满…  相似文献   

7.
临床应用范围 静脉输血、输液:它能满足不同年龄及各种病人的长期输液,以及多次化疗外周各部位常用浅静脉严重破坏,穿刺困难病人的多次输液,重复穿刺率低于头皮针输液,与静脉切开输液相近,但留置输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静脉切开输液。  相似文献   

8.
浅静脉输液是内科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输液钢针需要每天进行静脉穿刺,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给患者输液,可减少穿刺次数和患者痛苦,及时有效地执行医嘱,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我科自2000年10月开始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并对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操作进行了一些改进。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漆怡红  易启连  黄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1012-101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236例住院手术患者采用肢体浅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方式建立静脉通路。结果 1 236例手术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手术过程中再次穿刺率为零,手术结束后留置针顺利带回病房继续输液。结论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能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及时迅速补液及扩容,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对老年心血管病人的益处。方法选取2008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587例,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者为293例,使用普通金属头皮针建立静脉通道者为29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输液法优于普通金属头皮针输液法。结论浅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管腔柔软,能较长时同留置在血管内,避免反复穿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静脉留置针能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而且对血管刺激小,不易脱出血管,不影响患者肢体关节小幅度活动,尤其能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近年来静脉留置针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反复但多次静脉穿刺,既造成病人的痛苦,又易使浅表静脉受到破坏,使得以后的静脉穿刺更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临床上用于静脉输液时一次穿刺可留置5-7天,极大地减少了因反复静脉穿刺而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及恐惧感,而且便于临床用药,适合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同时也显著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然而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中,可因穿刺局部出现红肿及导管阻塞而致留置失败,其中尤以导管阻塞导致静脉留置针失败为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方法。方法 采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对148例不同血管条件的输液患者进行浅静脉穿刺操作。结果 根据浅静脉的穿刺部位、静脉条件、年龄特点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穿刺时采取不同的送管方式均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正确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各种药物及时、安全、可靠地应用,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技术以其众多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 ,尤其在心血管病房 ,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且多是年老体弱 ,需长期输液 ,静脉穿刺较困难 ,如长时间滴注硝酸甘油、鲁南欣康、硝普钠等药物。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有时患者还可因疼痛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等使病情加重 ,因此掌握好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的各个重要环节 ,对置管成功非常重要。1 操作方法核对药液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 ,向病人解释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选择穿刺部位 ,碘酒消毒 8cm待干 ;取出静脉留置针、头皮针、肝素帽、留置针…  相似文献   

15.
刘平 《吉林医学》2013,(28):5884-588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不同的退针方法,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7月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边进针边退内芯,双手同时操作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静脉分布情况,采用右手边进针边退内芯的单手操作方法。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单手进针法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患儿家属乐意接受,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应用效果.方法 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新生儿180例,随机选择9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四肢静脉穿刺输液.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落、静脉炎、药物外渗、留置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留置针穿刺输液过程中,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防止留置针脱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及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并且可以延长留置时间.该穿刺操作简便易行、易学、无需特殊的设施设备,经济实用,纸胶布,适宜在新生儿病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因此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普遍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静脉留置针可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针对本科手术后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颖华 《吉林医学》2014,(34):7708-7709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的小儿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患儿接受骨缝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60例接受浅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留置针存留时间、留置针堵管、静脉炎、外渗等并发症的状况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留置针使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对照组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对留置针使用并发症和留置时间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套管针近些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有关这项技术的临床调查表明,静脉输液中应用套管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延长了每次静脉穿刺的间隔时间,有利于保护静脉,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每天多次间隙用药和紧急抢救用药,使静脉输液更加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影响了治疗。有资料表明,7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这些患者中80%会发生程度不等的静脉炎。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操作方便,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探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