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住院的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28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AS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的焦虑状态,并由专人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心理疏导、适当进行抚触、音乐干预及饮食管理,对患者分别于入院后15 min和出院前1 h进行SAS量表测评,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远远高于国内常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焦虑评分较干预前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中青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中青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60例(75.00oA)与65例(81.25%),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16例(20.00%)与12例(15.00%),干预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争取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中青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开胸手术后疼痛及缓解压力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开胸手术后疼痛及压力源的有效性。方法160例开胸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0例,入院当日采用自行设计的开胸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压力来源调查表进行调查测评,同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然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压力来源及SAS评定的焦虑值,观察术后1、3、5d两组疼痛评分。结果160例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压力源,两组患者入院当日焦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7),术前1d干预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术后第1、3、5天疼痛评分干预组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缓解开胸手术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痛阈、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8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4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20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未婚异位妊娠患者焦虑状况的效果。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11月在我科住院接受手术的未婚异位妊娠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行为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SA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评分也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腹胀、尿潴留、腹痛、伤口渗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对未婚异位妊娠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认知程度和依从性,促使其心身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9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DS评分(51.5±3.9)及SAS(52.2±2.9)评分均较干预前(60.O±7.8)、(66.2±7.3)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8.724、10.231,P〈0.01);对照组SDS评分(56.4+4.1)及SAS(64.9±8.3)评分与干预前(59.6±513)、(67.1±7.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0,P〉0.05)。干预后干预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3.208,P〈0.05;t=5.690,P〈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情绪应给予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针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调查并简要分析了其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评价了患者术前、术后3d以及术后10d的焦虑状况与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相关性。方法于术前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包括正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术前宣教,加强药物治疗指导,寻求亲情支持。在此基础上分别于入组时,术后3d以及术后10d通过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二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入组时,二组的S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在术后3d以及术后10d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是干预组术后3d的SAS评分仍然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同时二组各自入组时与术后10d的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10d的SAS分数仍高于手术前,而干预组患者术后10d的分数已经明显低于手术前的分数(P〈0.01)。入组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发生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3d以及手术后10d的调查结果则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患者术前、术后3d乃至10d以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行微血管减压术后焦虑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控制源倾向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Wallston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评估18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所有患者实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放松训练等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SAS、SDS和MHLC各维度评分。结果妇科肿瘤患者的SAS、SDS、CHLC和PHLC等MHLC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而IHLC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AS评分均与IHLC、PHLC呈显著负相关,与CHLC呈显著正相关(P〈0.05);干预后妇科肿瘤患者的SAS、SDS和CHLC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而PHLC评分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负性心理和心理控制源倾向,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于振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74-74,9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致病原因以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对2007年2月~2009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确诊的34例F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FD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表明FD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后FD患者SAS和SDS较护理干预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表明护理干预后FD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FD患者的一般症状,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减轻或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内科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特色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临床疗效、SAS及SDS评分、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相关疾病知晓率及护理满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导致慢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并能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创伤性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进行一般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个别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外伤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焦虑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侧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情况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30例患者重度焦虑人数比例(36.7%)明显低于对照组(56.7%),而轻度焦虑人数比例(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入院时的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出院前1天,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干预组出院前1天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干预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入住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宫外孕并行输卵管切除术患者307例,将其分为对照组(153例)和观察组(154例)。采用自制问卷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术后第1天焦虑状态及其相关焦虑情绪进行调查,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术后护理第7天再进行复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护理前SAS评分[(55.62±11.13)、(55.41±12.02)分]及焦虑相关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54.23±12.03)、(43.75±11.25)分]及焦虑相关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前后SAS评分[(55.62±11.13)、(54.23±12.03)分]及焦虑相关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48.37%、98.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及其相关的不良情绪,在临床护理干预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宁 《中外医疗》2014,(12):143-144,146
目的:讨论研究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的影响和重要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该院内科确诊的焦虑症患者100例。分组为干预组、普通组,各50例。其中为普通组患者提供一般常规干预,包括心理指导以及宣讲基本知识;干预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如讲解忧郁症基本知识,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以及治疗时间、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SAS评分干预组轻度焦虑(41.6±1.2)分,中度(48.3±2.0)分,重度(56.6±1.8)分;对照组轻度焦虑(44.7±2.6)分,中度(53.2±3.6)分,重度(60.2±3.7)分;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焦虑评分比较显示经完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干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干预组护理后满意度100%显著优于普通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并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通过干预使患者不断调整自我状态,减轻疾病症状,恢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以及总体健康情况,其中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评分中,观察组在精力、情感、睡眠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疼痛以及躯体活动方面,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在精力、情感、睡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恢复以及预后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负性效果情绪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分别加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疗程4周。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更明显(P<0.05)。随访观察半年与1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和5.65,P<0.05)。结论对FD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可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高学叶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139-140,14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随机将其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患者(n=6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n=7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EVF)和血浆脑利肽钠(BNP)浓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除对照组精神健康因子外各因子得分均较入院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与同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EVF以及BNP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理衰竭患者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功能,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提高MS疗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2006年12月-2010年12月的126例MS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及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有所下降,而干预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90.5%)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07,P<0.05).[结论]在MS治疗过程中,重视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以提高MS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80例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DLQI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改变情况以及患者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 (1)观察组干预前后DLQI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DLQI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干预后SAS及SDS得分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银屑病知识认知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4月在我院治疗的眼外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发放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等。结果入院时两组抑郁和焦虑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的评分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较入院时也有下降(P〈0.01),但不如干预组下降幅度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入院时,生活质量评价的症状与视功能、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心理、总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各项目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显著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精神心理项目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眼外伤手术治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