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谢建洪 《浙江医学》2001,23(7):401-403
目的 了解血压变压器(BPV)和昼夜节律(CR)与靶器官损害(TOD)的关系。方法 对924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动态血压(ABPM)分析及对脑、心、肾等脏器检查,另对36名健康者进行ABPM监测,以作对照。结果 EH患者收缩压变异性(SBPV)及舒张压变异性(DBPV)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大(P<0.01)。CR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EH并TOD时上述变化更明显。EH合并不同的TOD时BPV增大并不一致, 昼夜节律减少却相似。结论 BPV和CR是高血压TOD的预测因素;BPV与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和高血压肾病关系更密切,BPV增大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动脉病变的一个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老年(72~89岁)原发性高血压组(69例)和非老年〈60岁原发性高血压组(6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计算血压变异系数,对两组心脑血管合并症、肾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高血压组24 h血压均值、收缩压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且心脑肾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与非老年高血压组比较夜间收缩压变异(systolic blood pressurevariation,SBPV)、夜间BPV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变异性增大与心脑血管合病症和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严红 《广西医学》2003,25(8):1339-134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高血压病血压节律正常 (杓型组 )和异常 (非杓型组 ) 2组老年患者各 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组间在体重指数、偶测血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等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非杓型组 2 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较杓型组升高 (P <0 .0 5~ 0 .0 1) ;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 (P <0 .0 5 ,0 .0 1) ;无症状腔隙性脑梗塞的个数及发病率均高于后者 (P <0 .0 5 ) ;无痛性心肌缺血次数增多 ,总持续时间延长 (P <0 .0 1,0 .0 5 ) ;尿蛋白检出率亦高于后者 (P <0 .0 1)。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较节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更显著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联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A组,68例单纯高血压患者纳入B组,52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纳入C组,并将同时期的46例健康体检志愿者纳入D组。对四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TC、LDL-C以及IMT水平均显著高于B、C两组;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24 h SBP、n SBP水平显著增高,同时24 h DBP、d DBP显著降低;A组患者的靶器官损害比例也显著高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够显著加重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以及靶器官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高血压病是目前困扰人类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如何在降低血压的同时 ,保护其靶器官功能 ,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临床上高血压治疗研究中的一个新问题。随着动态血压监测的广泛应用 ,血压变异性作为动态血压监测的一个指标 ,在预测靶器官损害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但其生理特点及具体评价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动态血压监测为研究手段 ,探讨血压变异性与早期靶器官 (心脏 )结构、功能指标变化的相关性 ,旨在为早期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寻找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控制血压及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19例,按脉压(PP)水平分为两组:即PP≥60mmHg组和PP〈60mmHg组;对入选者做以下检查: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部CT、尿常规、血肌酐、尿D2微球蛋白(D2-MG)。结果PP≥60mmHg组与PP〈60mmHg组比较,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脑血管并发症、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缩小脉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24h动态血压变异性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I级18例,Ⅱ级24例,Ⅲ级31例和33例血压正常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血压变异性。结果:血压变异性指标在Ⅱ、Ⅲ级原发性高血压中增高明显,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24h平均血压靶器官损害之间的相关系数,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成正比。结论:血压变异性的增大是靶器官损害的表现之一。本检查方便易行、无创伤,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安伟  张亚西 《四川医学》2013,(10):1556-155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其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等资料,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18)和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组(n=79),比较2组间及靶器官损害组内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 靶器官损害组的年龄及病程大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伴3个靶器官损害组病程、24h SBP、24h DBPV大于伴1个靶器官损害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24h SBP及24h DBPV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受损量有相关关系.结论 病程、24h SBP、24h DBPV是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及程度重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资料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高血压各组的 2 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以及 2 4h、日间收缩压负荷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高血压 、 期的日间、夜间收缩压负荷及昼夜节律消失的百分率高于高血压 期和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压负荷增加、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有关  相似文献   

10.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如体温、心率、血压等,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以及躯体活动的影响下,按照一定的规律周而复始地循环。如果这种生理规律发生紊乱,往往意味人体生理功能失调或疾病的产生。国内外有关文献已证实,动态血压(AmbulatoryBloodPre...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贝尼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疗效,方法:对66例EH患者随机分成2组,32例接受可力珞治疗为治疗组,34例接受菲洛地平缓释片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种药物对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盐酸贝尼地平和非洛地平都能有效降低血压(P<0.05),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盐酸贝尼地平强于非洛地平(P<0.05).结论:盐酸贸尼地平能有效控制老年EH患者血压并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和非洛地平缓释片组。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对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均能有效降低血压(P〈0.05),但在控制血压变异性方面,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要强于非洛地平缓释片(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作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为进一步诊断及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潞河教学医院就诊90例高血压(高血压组)患者和10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连续24 h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进行动态监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在白天、夜间以及24 h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组白天、夜间24 h收缩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40.2±9.5)mm Hg(1 mm Hg=0.133 k Pa)比(122.5±4.9)mm Hg、(151.6±17.6)mm Hg比(121.7±4.8)mm Hg、(143.1±9.8)mm Hg比(119.8±4.0)mm Hg],(均P<0.01);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的血压存在昼夜波动,夜间收缩压相对较高[(151.6±17.6)mm Hg比(140.2±9.5)mm Hg](P<0.01),但舒张压无明显变化;而正常对照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较正常者明显升高,尤其是夜间收缩压,因此要加强对夜间收缩压的控制,并制订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防止血压升高所带来的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压变异性之间的相关性,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标准。方法采用24 h动态血压检测技术,对103例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同时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各证型的动态血压数据。结果 (1)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肾精不足证型在所有证型中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他证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瘀血阻络证、肾精不足证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肾精不足证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高于其他组。肾精不足证、瘀血阻络证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BP-SD)均明显大于其他证型组;各证型组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BP-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以肾精不足和瘀血阻络两证型多见;血压变异性可作为老年高血压部分中医证型的辨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伟  蔡尚郎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80-1983
目的 了解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青岛市市北区延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30例。患者每个月至门诊随访1次,均随访超过3次。以收缩压变异系数(CV)表示BPV,计算患者随访期间的CV,并对不同平均收缩压、合并症、服药情况及是否有并发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是否有并发症及不同合并症患者的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平均收缩压、服药情况患者的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均收缩压为<160 mm Hg患者的CV低于平均收缩压≥160 mm Hg的患者,规律服药患者的CV低于未规律服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均收缩压和服药情况对长时BPV有影响,提示社区卫生工作者不仅应关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平均值,也应关注其BPV情况。  相似文献   

16.
血压变异是人类血压最基本的生理特征之一,正常人血压变异呈所谓的“杓型(dipper)”,而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呈“非杓型(non-dipper)”.引起血压变异的原因复杂,目前主要认为遗传基因、自主神经、环境、行为因素等都影响血压变异.血压变异引起的“晨峰血压”现象以及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吸引了人们注意,对降压治疗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诱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老年高血压与47例老年非高血压外科住院拟行全麻手术患者,均以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诱导.记录诱导前.诱导结束、气管插管5min、10min的血压量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入选者诱导期间各时间段,心平情况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纽诱导期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呈高于相应时间段的非高血压组(P<0.05),且高血压组诱导期间收缩压波动明王,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诱导期间高血压组脉压差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暑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诱导期间血压较其非高血压组波动更加显著,但是其波动性仍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诱导安全、有效. 管插管5min、10min的血压量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入选者诱导期间各时问段,心平情况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纽诱导期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呈高于相应时间段的非高血压组(P<0.05),且高血压组诱导期间收缩压波动明王,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诱导期间高血压组脉压差明显 于非高血压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暑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诱导期间血压较其非高血压组波动更加显著,但是其波动性仍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诱导安全、有效. 管插管5min、10min的血压量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BPV)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2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共178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测定血清hs-CRP和血脂等生化指标.根据hs-CRP四分位值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24 h、日间和夜间时段的血压均值及标准差(SD,以SD作为BPV的指标).hs-CRP与不同时段的血压、SD等自变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与hs-CRP第1四分位组相比,夜间收缩压SD(SBP-SD)在第4四分位组明显增高,舒张压SD(DBP-SD)在第4四分位组也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时段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各四分位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夜间SBP-SD(β=0.228,P<0.01)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0.190,P<0.05)与hs-CRP独立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BPV与炎性因子hs-CRP密切相关,提示炎症可能是BPV致靶器官损害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徐燕  王梦琳  高旭光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06-120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9例血压正常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行无创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血压读数的标准差(SD)代表BPV值.根据日间收缩压SD的第50百分位数(P50)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低BPV组(n=76)和高BPV组(n=82),比较两组间动态血压参数和颈动脉IMT的差异.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各时间段(24 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夜间收缩压SD高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BPV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双侧颈动脉IMT高于低BPV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 h平均收缩压和日间收缩压SD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PV增高,且独立于平均血压,BPV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