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仁汤,方出《温病条辨·上焦篇·湿温》,是治疗湿热病的名方之一。笔者多年来使用此方,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应用此方的一隅之得,书陈如下,仅供读者参考。 1 关于表证之有无《温病条辨》自注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有似伤寒,脉弦濡,则非伤寒矣”之说。有的读者便根据其中“有似伤寒……则非伤寒”之说,认为在三仁汤的适应证中,应无表证。笔者认为,此说实有可商之处。首先“伤寒”与“表证”,并非等同关系概念。换言之,“伤寒”并非表证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2.
温病在其病程演变过程中,常出现小便不利的症状。由于其病证性质有温热与湿热之分,故其证治截然不同。 温热类温病,由于热炽与津伤的原因,临床上常表现出小便不利。如《温病条辨·中焦篇》17条:“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  相似文献   

3.
加减复脉汤见载于清代医家吴瑭所著《温病条辨》一书。近年来,笔者学习应用此方治疗一些病症收到一定疗效。一、方药组成及适应症候: 1.方药组成;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阿胶9克麻仁15克 2.功效:滋阴润燥,清热生津。  相似文献   

4.
以橘皮竹茹汤为名的方剂有多首,载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的一首,流传最为广泛,本文即介绍此方。该方的药物组成为:橘皮、竹茹各二升(12克),生姜半斤(9克),甘草五两(6克),人参一两(3克),大枣三十枚(5枚),(以上括号内剂量  相似文献   

5.
温胆汤出自唐·孙思邈的《千金方》。其药物组成是:半夏12克,枳实9克,茯苓12克,陈皮6克,竹茹9克,甘草6克,生姜3克。《千金方》用来治疗胆气挟痰火上扰,虚烦不眠、惊悸、口苦呕涎等证。后世应用更为广泛,如眩晕、类中风、呕吐、癫痫狂、不寐、惊悸等。  相似文献   

6.
三仁汤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制,载于《温病条辨》一书。药物组成为:杏仁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苡仁18克、半夏15克。方中起主要作用者为杏仁、白蔻仁与生苡仁,故名曰“三仁”汤。 本方依其组方特点可以看出,其主要功效是清利三焦湿热,宣畅三焦气机;主治湿温初起,湿遏卫表,湿重于热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正>清营汤载于清代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为常用清营凉血剂。方药组成:犀角2克(现为水牛角30克),生地黄15克,元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丹参6克,黄连5克,银花9克,连翘6克。上药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为汤剂,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本方具有清营解毒,透热凉血,活血养阴的功能,用于治疗热入营分证。如: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使用本方  相似文献   

8.
宣痹汤方出吴又可《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原方主治“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1985年以来,笔者应用此方治疗各类心律失常之属湿热证的患者共16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验案2则如下。1 病案1.1 案1 刘某某,男,56岁。教师。初诊时间:1987年5月10日。自述心悸心动过速持续36小时。患者4年前因“冠心病”退休。近3年来,每逢感冒便出现心动过速。近因感冒,心动过速再次复发。心率168次/分,已持续36小时。虽采用压迫眼球及颈动脉窦等方法,但心率仍不下降。患者因不愿服用西药,转请中医诊  相似文献   

9.
大黄附子汤载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篇,是治疗冷积便秘而正气未虚证的代表方剂,具有温阳散寒、泻下冷积之功。因此,本方也可说是温下剂的代表方。唐·孙思邈在本方的基础上创制了六个方剂,所针对的病证虽然亦属于里寒积滞,但脾阳损伤明显,属于虚中夹实证者,其中温脾汤方最为著名。大黄附子汤的组成为:大黄三两(9克)、附子三枚(炮,9克),上药  相似文献   

10.
漫谈暖肝煎     
暖肝煎方载于《景岳全书》“新方八陈·热陈”之中。原方用于治疗“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证”。其药物组成为:当归二三钱(6~9克),枸杞子三钱(9克),小茴香二钱(6克),肉桂一二钱(3~6克),乌药二钱(6克),沉香一钱(3克),茯苓二钱(6克)。上药用水500毫升,加生姜三片,煎至300毫升,饭后温服。如寒甚者加吴茱萸6克,干姜3克,再甚者加附子6~9克。疝气有广义、狭义之别。狭义的疝气是指少腹痛及睾丸,或睾丸肿痛的疾病;广义的疝气,则是泛指腹中攻冲疼痛、牵引上下的症状,所以古人有“腹中之疝”与“睾丸之疝”的说法。疝气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发病…  相似文献   

11.
漫谈杏苏散     
哈小博 《开卷有益》2007,(12):32-32
杏苏散载于《温病条辨》一书,是治疗凉燥的代表方剂。其药物组成为:苏叶、橘皮、苦桔梗各6克,杏仁、半夏、茯苓、前胡各9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凉燥袭人,多在秋深初凉,西风肃杀之时节,故有次寒、小寒之称。例如,《温病条辨》引用沈目南《燥病  相似文献   

12.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好发于冬季,其他季节也有发生.咳嗽是因外感六淫或脏腑内伤,致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素问·宜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肺为咳";《景岳全书·咳嗽》指出:"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以散之.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夹实,亦当兼清以润之".桑杏汤出自清·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能轻宣温燥,润肺止咳,用于治疗外感风燥证.临床中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咳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敬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三仁汤一方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笔者多年来运用该方加减,治疗湿热为患的一些疾病获得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例1 病毒性咽峡炎 李某,女,12岁,学生,1989年7月21日诊。 病人自诉6天前身感无力,咽痛不适,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经服用各种感冒药、消炎药及静脉滴注抗菌素等治疗5天不见好转,且又有头晕、恶心厌食。刻诊:病人痛苦病容,面色苍暗无  相似文献   

14.
孙思邈《千金方》中引用的老子言凡九见 ,分布于《千金要方》 (以下简称《要方》)的《大医精诚》、《养性》和《千金翼方》 (以下简称《翼方》)的《养性》、《禁经》。引文以“老子曰”带出 ,唯《要方》有一条作“老子经云”。本文即以这九则引文为考查对象。1 老子引言真伪考  考老子《道德经》,孙思邈所引文字见于其书者只有三则 :  《要方·养性》:“故老子曰 :善养生者 ,陆行不遇虎兕。”见《老于》第五十章。  《要方·养性》:“故老子经云 :玄牝之门 ,天地之根。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见《老子》第六章。  《翼方·禁经》:…  相似文献   

15.
增液承气汤加减运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液承气汤出自《温病条辨·中焦篇》[1],用于治疗温病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之证。由清代温病大师吴鞠通在《伤寒论》三承气汤的基础上创制而成,自清代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笔者习医之时,师从刘卓志导师,临床上经常遇到便秘之阴液亏损型病人,每每用及此方,多获良效,颇有心得,遂撰此  相似文献   

16.
三仁汤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是治湿热的主方。夏秋季节,发热病人多属感受湿热之邪,酷似风热感冒.投桑菊、银翘辛凉解表之剂,或用安乃近、安痛定解热退烧之品,皆稍好一时,随即病又复发,反复用药,缠绵不愈,以致邪未祛而正已虚.笔者以三仁汤为主治之,收到良好效果.病案举例例1、芦××,女.头痛,发热,身困.化验白细胞6000,淋巴20%,中性80%.诊断:重感冒。先后肌注安痛定、柴胡注射液,静注葡萄糖,口服 APC、强的松.六日不解,后转中医科诊治其症:头昏沉,乏困无力,身热不扬,午  相似文献   

17.
痢疾为夏秋季常见传染病。学习《温病条辨》有关治痢论述,深感辨证精当,用药机灵,今归纳于八法,分述于下: 一、逆流挽舟法 “暑湿风寒杂感,寒热迭作,表证正盛,里证复急,腹不和而滞下者,活人败毒散主之。”(中焦篇88条)。 “逆流挽舟”之名,首见于喻昌《医门法律》痢疾门,其经验实由仓廪散基础发展而成。查仓廪散源于明·朱《普济方》泻痢门,其版本比《医门法律》约早一个世纪。近代方书多谓此法为痢疾初起有表证者而设,似不符临床实际。困痢疾初起病情轻浅者,很少见  相似文献   

18.
漫谈固经丸     
固经丸是一首流传颇广的妇科常用方,由炙龟板、黄芩、椿根皮、白芍各15克,黄柏、香附各6克等药组成。原方本为丸剂,上述各药的剂量则是作汤剂服用时的参考用量,其中龟板应予先煎。 关于固经丸方的出处说法不一,多数认为出自明·李梃《医学入门》一书,但在元·朱震亨所著《丹溪心法》中已有此方药的记载,故其出处当首推该书。又在宋·陈自明《妇人良方》中也载一固经丸方,但其药物组成及功效与本方迥然不同,不可误此为彼。  相似文献   

19.
吴鞠通论治湿热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的记载始见于《内经》 ,其论痹的专篇《素问·痹论》对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类型、演变规律都有阐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已有了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治痹的专方。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痹证论》除了对风痹、湿痹、寒痹加以论述外 ,还对热痹的因、症、治作了概括 ;清代尤在泾《金匮翼·热痹》专论热痹 :“热痹者 ,闭热于内也 ,……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感风寒湿邪客气 ,热为寒郁 ,气不得通 ,久之寒亦化热。”清代温病学说兴起 ,对热痹的认识亦随之加深 ,特别是湿热病理论和证治的系统化 ,湿热痹作为湿热病的一类病…  相似文献   

20.
外感热病邪入中焦,致阳明热结腑实,症见腹满便秘,或热结旁流,必有脉沉实,舌黄燥为证。遵《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 的治则精神,宜用苦寒攻下为主的变法诸方治疗,以达釜底抽薪、祛邪安正。由于在外感热病临床上,及时、准确地运用下法,常可收到明显的效果,故通下法颇为历代湿病医家所重视,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及卓效的方药,迄今仍有重要临床价值。运用通下法随证变化,化裁方剂,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一书中论述最为详细,并颇有特色。《条辨·中焦篇》论述了多种外感热病,由上焦不解,邪传中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