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的刺激下,从常规醛-锇酸固定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超薄切片中观察到:1.大颗粒小泡轴突终末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影像;2.含致密物质的大有衣小泡,由终末质膜内陷而成,提示大颗粒小泡在终末通过有衣小泡进行膜再循环;3.大颗粒小泡也可由含致密物质的平滑内质网样的管状结构形成。本研究支持大颗粒小泡在非突触部位,通过胞吐释放递质或神经调节物的假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采用形态与机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致密核心小泡(LDV)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和胞吐的动态过程。电镜下观察了在针刺镇痛中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出现的各阶段的胞吐影像。据此认为,胞吐是按下列过程连续进行的:1.LDV趋近并伸出一细颈与质膜接触、融合,融合后形成只有一层单位膜的隔,进而隔部分地开放,小的通道形成。2.通道进一步扩大,此时LDV是典型的“Ω”断面像,递质开始排入细胞间隙。3.随通道的进一步扩大,LDV内腔完全开放于细胞间隙,成为间隙的一部分。4.LDV的膜并入终末质膜,仅呈弧形弯曲,其凹侧仍留有少量致密物质,随胞吐物质的弥散,弯曲部分的质膜展平,胞吐的痕迹消失。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实验组动物出现的非突触部位胞吐影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组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从而有力地说明与痛觉相关的神经元主要是通过非突触部位胞吐LDV内的递质而参与镇痛过程的。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针刺镇痛机理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同时也有力地支持了LDV非突触部位胞吐可能是神经肽释放的主要方式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切断眶下神经的各组大鼠存活2~30天后分别杀死,于其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观察了一级传入纤维轴突终末的溃变过程.非突触部位胞吐及突触联系.结果发现:(1)眶下神经的跨节溃变、以突触小泡聚集、融合、空泡形成为主要特征,无微丝增生现象:(2)部分溃变终末内的线粒体明显肿胀变暗.呈球形改变:(3)大致密核心小泡的溃变时间远滞后于突触小泡.两者并不同步进行;(4)轴突终未在溃变过程中,其内的大致密核心小泡仍然进行非突触部位胞吐;(5)溃变纤维终末于胶状质内分别形成轴一树、轴一体、轴一轴三种类型的突触、并参与了突触复合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切断眶下神经的各组大鼠存活2-30天后分别杀列,纡其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观察了一级传入纤维轴突终末的溃变过程,非突触部位胞吐及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5.
阿片肽在后角镇痛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通过突触前抑制一级传入纤维P物质释放的结果,然而始终未获得形态学的证实。鉴于一级传入纤维存在大量阿片受体的事实,曾提出阿片肽突触前抑制可能是通过非突触的轴-轴作用。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详细观察了大鼠延髓后角浅层亮氨酸脑啡肽(L-ENK)轴突终末的突触结构和胞吐释放。电镜观察显示,延髓后角ENK终末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终末除了含圆形小清亮囊泡外,还有较多的大颗粒小泡(一般7个以上),主要分布于Ⅰ层,很少看到此类终末形成突触;第二类终末,一般含较多圆形清亮小泡和少量大颗粒小泡(一般不超过3个),它们分布于Ⅰ层和Ⅱ层,此类终末主要形成轴-树突触和少量的轴-体突触。只见到一例轴-轴突触,其突触后成分为未标记的R型终末,此外还见到ENK阳性树突成为中央终末的突触后成分。在去传入神经条件下,上述各类终末皆可见到ENK阳性大颗粒小泡的胞吐形成,它们皆位于非突触区,而在突触部位可见到清亮小泡胞吐像,上述结果提示后角ENK非突触部位释放可能是哭触后抑制一级传入纤维P物质释放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P物质(SP)的超微结构定位,重点为SP轴突终末内阳性大颗粒小泡(LGV)的形态、数目及分布特点。结果表明,SP免疫反应产物位于轴突终末和细无髓轴突内。SP轴突终末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位于LGV内、清亮小泡表面及线粒体外膜。LGV呈圆形、椭圆形,直径60~120nm,一个终末内一般含有2~3个,多者可达20个,它们分布于终末内的中央或周边,在形成突触的SP轴突终末,LGV远离突触活性区。切除一侧刚髭部皮肤,损伤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轴突终末内,LGV多沿周边分布,尤以14天最多。沿周边的LGV有的与轴膜接触或融合。计数了1302个SP轴突终末有11.67%形成突触,几乎全部与未标记的树突形成轴-树突触,仅见1例轴-轴突触。本文并对SP阳性LGV在轴突终末的分布特点及其机能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应用单宁酸增加致密核心小泡电子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如何应用单宁酸提高密核心小泡电子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动物应用单宁酸后,其延髓背角胶状质的超微结构出现了如下特征性变化;(1)膜结构清晰度增加,反差鲜明;(2)大、小致密核心小泡均被媒染,其电子密度显著提高、大致密核心小泡于突触部位胞吐入细胞间隙内的介质,被即时媒染、固定。  相似文献   

8.
用电镜在4只猫听区皮质和3只大白鼠额叶皮质中观察了大颗粒泡的超微结构。在2031个突触面上,共见到大颗粒泡282个。1.大颗粒泡的位置:在104个突触前囊中含有大颗粒泡135个,它们多位于突触前囊的后部(64/135),位于前囊的中部或接近突触前膜者较少。有的大颗粒泡不在突触前囊内,而位于轴突、树突或个别例在树突侧棘中。2.大颗粒泡数目:大脑皮质中的大颗粒泡数目较少。在各种成分中(包括突触前囊、轴突、树突以及其他成分)计见282个大颗粒泡,在一个成分中含1个大颗粒泡的占多数(78.80%)。个别例有含有6个者。多数突触前囊无大颗粒泡。3.大颗粒泡的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亚铃形或不整形者也有之。致密核心多数致密,有的并不致密而显得灰淡,有的致密核心呈网状,或在一个包膜内有两个核心。有的膜下环并不明显。4.大颗粒泡的大小不一。本文对大颗粒泡和某些递质的可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