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75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荀灌  卢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3,11(4):255-257,T015
对117例经X线、临床和病理确诊为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中资料齐全的75例的X线征像进行了分析研究。单发性FD占87.2%,多发性占12.8%。X线特征:以毛玻璃型最多见(39例),其次是混合型(24例),囊样型和硬化型少见(各6例)。病变为延伸性随颌骨外形扩张生长,故呈与颌骨外形一致的弥漫性膨大,边界不清,与正常骨无明确分界,牙槽间隔很少受累,牙齿移位少见,根周硬板消失,但牙周膜间隙存在  相似文献   

2.
对72例经临床诊断并级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简称OSF)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进行报道。本组OSF贫血者19例,接近Pindborg报道的资料。从性别上看女性似乎更多被累及(占女患者人中52.6%)但血沉加快者(10例,13.9%)却大大低于Pindborg的报道,免疫蛋白检查结果也显示IgA,IgM和IgG都有增高。特别是IgG增高22.2%。证实了国外报道OSF患者体液免疫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选择40例RAU患者与50例正常对照,应用小剂量雷公藤多甙、锌、铁制剂、丹参治疗,探讨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OD、MDA及血清元素的改变。结果显示SOD、MDA的改变,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对比又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Zu、Cu/Zn、Fe、Mn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并与SOD、MDA的治疗前、后改变有明显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4.
采用粘膜下注射及表面涂布水溶性槟榔提取液(AANE)相结合方法,诱发SD大鼠颊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在实验第12,16,22及28周分别进行颊粘膜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模型组动物在各个时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OSF样改变,即:上皮萎缩,钉突变平或消失;固有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堆积,排列紊乱并玻璃样变;病变进一步发展可波及深部肌层。停止使用AANE6周后,病变未见明显逆转。对照组未见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粘膜下注射及表面涂布AANE相结合方法可快速诱发出大鼠颊部比较典型、稳定的OSF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粘腊上注射及表面涂布不溶性槟榔提取液(AANE)相结合方法,诱发SD大鼠颊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在实验第12,16,22及28周分别进行粘膜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模型组埃各个时期出现了不同和蔼的OSF样改变,即:上皮萎缩,钉突变平或消失;固有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堆积,旬紊乱并玻璃样变,病变进一步发展可波及深部肌层。停止使用AANE6周后,病变未见明显逆转,对照组未见明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中胶原堆积的原因,电镜下对(OSF)患者病变部位中的成纤维细胞(Fb)的形态学进行研究,并对各阶段的Pb进行计数。结果显示:幼稚的Fb(少分化Fb和幼Fb)在正常及病变各均无差别,肌成纤维细胞在OSF中期增多,纤维细胞在OSF早期减少,中期增加至正常水平,晚期则较其余各期增多,研究结果提示:OSF中的Fb形态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7.
颌面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104例经临床.X线,病理三结合确诊为颌面骨骨化性纤维瘤中资料齐全的83例的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X线分型囊样型(42.2%)和混合型(41.0%)较常见,毛玻璃型(7.2%)和硬化型(9.6%)较少见,该病变边界清楚,呈类圆形向四周扩张的膨胀性生长,常伴有受累区牙移位,牙缺失或牙根吸收,此外,还将X线改变结合临床和病理特征作了初步分析,讨论了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7例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27例患者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0.6.62岁(平均年龄23.4岁);上颌骨7例,下颌骨20例。7例为继发性,20例为原发病变。X线平片显示.病灶长轴沿下颌骨长轴走向13例(76%);骨质破坏呈膨胀性,病变骨与正常骨之间边界欠清,无明显的骨质反应线.骨皮质膨胀变薄或断裂,无骨膜反应;13例病灶内部有分房。CT为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软组织肿块,内含切迹,7例骨性房隔,3例出现液-液平面。MRI上T1WI为低、等信号,T2WI均匀的高信号。27例病变中,15例(56%)为偏心型,12例(44%)为中心型.1例为骨旁型。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家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pathologicaloxygensupplydependence,POSD)模型中各组织,特别是牙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以及抗rhTNF单克隆抗体对实验动物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28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内毒素、抗体保护和无关抗体4组,每组7只。以小剂量大肠杆菌内毒素分次注射复制POSD模型。ELISA测定血中TNF浓度。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法评价牙髓形态学特征。结果:①内毒素组与无关抗体组的牙髓组织有充血、水肿、渗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理变化,而对照组和抗体保护组形态正常;②内毒素组的TN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抗体保护组的TNF浓度则明显低于无关抗体组(P<0.01)。结论:内毒素血症可致牙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抗rhTNF单抗可以阻断其病变,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儿童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1例ACASEOFMALIGNANTMELANOMAINCHILDORALMUCOSA张俊明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县中医院口腔科(301600)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较为少见,约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0.4%~1.4%[1]此瘤...  相似文献   

11.
对骨内牙种植体(叶状、螺旋状、圆柱状复合对值体)功能负荷后1~5年患者131例,312枚种植体进行了牙周健康(松动度、牙石、龈炎、菌斑指数)检查,X线片牙槽骨边缘高度测量,龈沟深度测量等多项指标检查。结果,牙周健康0~1级者占95%~98.7%,龈沟深度2mm内者占97%,牙槽骨高度增加及不变者占70.5%,骨吸收者占29.5%,骨吸收均值为1.23mm.312枚种植体中293枚种植体(占93.9%)达Ⅰ级效果,13枚(4.6%)达Ⅱ级效果,失败6枚(1.5%)。  相似文献   

12.
利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和核磷蛋白(FOS)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对牙齿加力刺激时三叉神经感觉核簇(Vcx)内的分布情况;NOS阳性结构与牙齿移动诱发的FOS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NOS阳性结构和FOS阳性神经元(FLN)在Vcx内的分布有一定的特点,两者之间又有重叠。表明NO参与了牙齿移动过程的中枢调控,进一步阐明了牙齿移动性刺激在中枢内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1980—2005年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治疗的89位中国病人和在约旦医院治疗的120位病人三型口底囊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和畸胎样囊肿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囊肿位置、大小、就诊时间、手术治疗方法和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209例口底囊肿中,93例(44.5%)男性,116例(55.5%)女性。皮样囊肿66例(31.6%)、表皮样囊肿115例(55%)、畸胎样囊肿28例(13.4%)。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多见于头3个10岁年龄组,20-29岁高发,而畸胎样囊肿高好发于10岁以前。约90%的患者无自觉症状。发病后6个月以内就诊者,第1组(43.8%)明显少于第2组(80%)。这些先天性囊肿常发生在口底中部。就诊时第1组中囊肿直径大于3cm者达48.3%,而第2组中囊肿直径大于3cm者仅11.7%。第1组中经口外进路切除病变占58.4%,而第2组为41.7%。141例随访病例的术后复发25例,复发率是17.7%。结论:两组口底囊肿有类似的临床特点,其中表皮样囊肿较常见,畸胎样囊肿的发病年龄较小。手术切除不彻底可导致病变复发。  相似文献   

14.
应用锥形束CT诊断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炎)、不可复(可复)性盘前移位伴骨关节病患者共48例(96侧关节)。48例同时拍摄经咽侧位x线平片和CBCT,比较两种x线检查方法的病变检出率、医师判断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x线表现分为6型:髁突表面皮质骨模糊消失型(I型)、表面缺损破坏型(Ⅱ型)、髁突磨平型(Ⅲ型)、骨质硬化型(IV型)、骨质增生型(V型)、囊样变型(Ⅵ型)。CBCT的检出率分别为65.63%、37.50%、27.08%、31.25%、28.13%、1.04%;经咽侧位x线平片的检出率分别为52.08%、19.79%、32.29%、23.96%、12.50%、2.08%。对每一型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同一医师两次判断或不同医师之间,对I、Ⅱ型病变的评判,经咽侧位x线平片和CBCT均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大于0.60。结论除Ⅲ型外,CBCT对每一类型的病变均有很高的检出率,所显示的病变及其部位清晰、明确。CBCT清晰的病变影像、明确的病变部位和显示多层面病变的优势,使其有望成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判定病变程度、预后以及药物治疗后效果的定量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5.
牙源性粘液瘤的临床、X线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对41例牙源性粘液瘤(OM)的临床资料、X线表现和病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OM的X线特征分型,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研究方法:对1964-1998年间41例经病理确诊的OM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改变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男性较女性多见(60.98%),好发年龄12-40岁,发病部位以下颌骨较多见(58.54%),上颌骨多累及上颌窦(58.83%),患者多以无痛性包块就诊(82.95%)。OM的X线表现较复杂,下颌骨可表现为“火焰状”、牙槽突型、单囊型和骨质破坏型等改变,发生于上颌骨的OM由于上颌窦的存在,表现非常复杂。病理学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星形和梭形细胞散布于粘液样基质中,首次发现存在类“浆细胞”,部分肿瘤组织发现上皮条索。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将OM视为低度恶性的临界瘤,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应注意形态与功能兼顾的原则,并尽可能保留下牙槽神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激素配合微波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从1994年开始,探索用激素局部治疗配合微波治疗口腔扁平藓(OLP),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1994~1998年来我院诊治的OLP患者128例,其中男性46例(占35.93%),女性82例(占64.06%),男女比例1∶1.78。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68岁,平均43岁,其中30~49岁者98例,(占76.56%)。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其中半年以上者84例,占患者总数65.63%。左、右颊或双颊98例(76.56%),舌背10例(7.81%),舌…  相似文献   

17.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临床分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提高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临床检出率和诊断率。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11046人进行口腔普查将检出的335名OSF患者按不同临床表现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其中具有OSF典型临床表现者为弥漫型,其它为局限型,并于10年后复查了其中72名患者。结果:335名患者中弥漫型仅13例,占3.9%,局限型322例,占96.1%。复查显示:在无适当治疗下,两型之间无相互转化。结论:局限型OSF是湘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发生与局部的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干扰素不但有抗病毒作用,而且是细胞免疫增强剂。本文24例OLP患者使用α-人干扰素,作舌咽淋巴环封闭治疗口腔扁平苔癣,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24例患者均为单纯OLP不伴皮肤病变。其中男性9例,女性15例。女性多于男性。年龄28~56岁,39~48岁最多,共18例,占75%。病程2~12年,以6~8年最多,14例,占58.3%。病损部位局限于1处者16例,占66.7%;2处以上者占33.3%。病…  相似文献   

19.
作者调查1321例全口牙片,检出颌骨特发性骨硬化(IO)75例(80个病灶),发生率为5.7%。其中,孤立特发性骨硬化(S1O)占46.3%,牙根尖周特发性骨硬化(PIO)占37.5%,牙根间特发性骨硬化(IIO)占16.2%。IO主要发生于下颌骨。本组下颌第一前磨牙至下颌第一磨牙区病灶数占60%。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报道平面极性分化诱导剂DMSO与抗癌药5—FU联合应用对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的作用.发现二者联合应用可增强5—FU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生长效应。以0.1μg/ml5—FU先处理细胞24h后再加用1%DMSO,或先用1μg/ml5—FU处理24h然后用0.5%DMSO,均可达到采用较低浓度5—FU而获得较理想增强5—FU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