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年轻大白鼠研究髁状突颈部骨折固定与非固定对髁状突组织形态的影响。两组骨折均愈合良好,髁状突结构和位置基本正常,未出现假关节和关节强直等。实验过程中有髁状突分叉现象。髁状突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其基本完成,左右侧对称。髁状突增殖层和软骨细胞明显增厚。非固定组与固定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支持年轻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两组年幼大白鼠髁状突颈部骨折分别采用非骨间固定与骨间固定,观察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均对下预骨生长发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为髁头较小.髁颈增厚,下领骨体较长;喙突较短。但下颌骨生长发育基本完成。除固定组升枝较短于健侧外。其余左右侧基本对称。两种处理间各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对年轻者髁状突颈部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处理大鼠髁颈部骨折对髁状突表层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造成年幼大鼠髁颈部骨折,采用非固定及固定方法处理,观察对髁状突表层组织的长期影响.结果两种方法纤维层、增殖层及软骨细胞层细胞增殖均较活跃,后两层明显厚于对照组,但两种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年轻者髁颈部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年轻大白鼠研究髁状突颈部骨折非骨间固定与骨间固定对髁状突表面结构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到两种处理早期均表现为颗粒层缺乏,凝胶样物质卷曲、堆积,结构紊乱,以后逐步恢复,但仍较对照组粗糙。表明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可能性大于对照组。两实验组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髁状突颈部骨折不同处理方法比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年轻大白鼠研究髁状突颈部骨折非骨间固定与骨间固定对髁状突表面结构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到两种处理早期均表现为颗粒层缺乏,凝胶样物质卷曲、堆积、结构紊乱,以后逐步恢复,但仍较对照组粗糙。表明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可能性大于对照组。两实验组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髁状突颈部骨折后应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髁状突颈部骨折病例行切开复位术用微型钛板做坚固内固定。结果 28例经微型钛板固定后1-3年观察有效率达91%。讨论 用微型钛板作髁状突颈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9例,通过摄全景片及关节片,观察髁状突复位情况、咬He关系恨不得情况,下颌运动度及术后随访等综合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开口度均在30mm以上,咬He关系恢复良好。本组9例经6个月-3年随访观察,张口度达30mm-37mm,平均约35mm。髁状突复位准确,下颌运动自如,手术效果稳定,令人满意。结论: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的一种比较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髁状突矢状骨折1例报告山东省文登市口腔医院邢树林,吕昊,徐东武临床上常见髁状突颈部骨折,而对髁状突矢状骨折较为少见。1994年6月,我科收治1例陈旧性左髁状突矢状劈开骨折、右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病人。现报告如下:病人于××,男,40岁,住院号940612...  相似文献   

9.
<正> 髁状突颈部骨折经保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但保守治疗需较长时间的颌间弹力牵引。牵引疼痛及进食困难、饥饿折磨常使患者难以忍受。如上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及伴有牙齿、牙槽突折断时,又使颌间弹力牵引无法施行。故开放复位固定为髁状突颈部骨折必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髁状突游离再植重建颞下颌关节治疗髁突颈部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5例17侧髁突颈部骨折患者行髁状突游离再植鈦板复位固定的治疗,术后定期复查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和X线片检查.结果:患者术区伤口均一期愈合,追踪1~5年颞下颌关节无疼痛、弹响及明显功能障碍,2例面神经颞支有影响,1例轻度错牙合畸形. 结论:本法操作简单易行、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适用于移位的髁突颈部骨折.  相似文献   

11.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处理方法有开放复位固定法,颅颌固定法和功能法等.开放复位固定法适用于有明显的错位、疼痛、功能障碍者,而功能法多适用于儿童髁状突骨折.但Roderick,B,Thiele等新近报告采用功能治疗成人髁状突骨折获得满意的效果。他们认为对于伴加下颌骨体部或正中联合旁骨折者,首先用丙烯酸甲脂作一弓形夹板行牙间  相似文献   

12.
下颌骨髁状突颈部内弯骨折手术复位方法很多,但都是在分离下髁状突,在离体情况下将髁状突复位固定。作者介绍一种不分离髁状突行髁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取得满意效果。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4岁,临床表现为外伤后左耳屏前疼痛,张口受限,(牙合)关系错乱,下颌骨X线正侧位片显示左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呈水平内弯。手术方法:左颌下切口,显露下颌骨升支到乙状切迹及骨折断端,可见到髁状突,但不能夹住使其复位。用骨锯从骨折断端垂直向下到下颌角纵形截开下颌骨升支,并取出升支后缘骨质,用钳子很容易伸入夹住髁状突,使  相似文献   

13.
526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发生特点。方法:通过对526例髁状突骨折病案资料的调查,对髁状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併伤、治疗及后遗症进行分析?峁?髁状突骨折好发于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交通事故伤(47.97%)为主要致伤原因;髁状突骨折60.59%发生在髁颈部;49.62%合并颏部骨折;儿童髁状突骨折69.85%采用保守治疗,高位(囊内)骨折69.52%摘除骨折断端;3.23%继发关节强直。结论:髁状突骨折好发于髁颈部,髁状突矢状骨折及髁颈部骨折伴骨折断端和关节盘移位严重的骨折处理不当易发生关节强直。  相似文献   

14.
切开复位颌间牵引术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髁突颈部是下颌骨最薄弱的部位 ,髁状突骨折大多发生于此。对髁状突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一直以来均存在争论。一般来说 ,对于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髁状骨折采用保守治疗 ,大多能获得满意效果。但保守治疗有 1 5%~ 30 %的患者治疗后会出现张口受限 ,开口型偏斜 ,关节区疼痛 ,咬关系不好等症状 ,故近年来对髁状突骨折提倡精确的解剖复位 ,同时恢复关节窝、关节盘、关节小头相互关系 ,以求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手术治疗主要是指切开复位内固定 ,分为钢丝结扎内固定 ,小钢板内固定 ,微型钛板内固定 ,克氏针内固定 ,拉力螺钉内固定 ,所有…  相似文献   

15.
作者统计分析了152例180侧髁状突骨折的发生频率、特性及病因学特点,总结了分类分型。统计结果髁状突骨折以交通事故伤多发(37%),其次为坠落伤(24%)和跌伤(17%);骨折类型受致伤因素的影响,90%重型(Ⅳ型)骨折为交通事故伤和摔伤引起;髁状突颈部骨折和Ⅱ型骨折为最多发。  相似文献   

16.
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儿童发生率高于成人。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儿童髁状突骨折发生部位和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对象是101例儿童患者的119侧髁状突骨折,受伤后立即进行X线片检查。患儿中,57%是男孩,43%是女孩,平均年龄10岁。所有X线片均由一位医师进行分析,骨折分为囊内骨折和囊外骨折,囊外骨折又分为髁状突颈部骨折或髁状突下方骨折,髁状突下方骨折是指从乙状切迹向下向后的骨折。囊外骨折移位的程度按MacLennan的方法分为4类:Ⅰ没有移位;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髁状突骨折经闭合性复位技术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有时用开放法对髁状突骨折行解剖复位和内固定也是必要的。尤其对双侧高位髁状突骨折伴有脱位的病例更为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刚性固定高位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切开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方法 对 32例 (47侧 )高位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行髁状突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 ,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后 1年临床评价优良率为 75 % ,无张口受限、关节症状及面神经损伤 ,影像学检查髁状突异常主要有骨折片移位、成角畸形及骨质吸收 ,再移位仅见于单板固定的病例。结论 切开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内固定时尽可能行双板固定 ,以达到三维稳固。  相似文献   

19.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再植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髁状突颈部以上骨折伴明显移位的病例实施早期手术 ,因而尽快地恢复了髁状突与下颌骨的连续性 ,恢复了正常的咬关系。本文对髁状突骨折再植术的适应症 ,手术方法及预后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统计分析124例髁状突骨折的病因学特点,总结了分类分型.结果显示,髁状突骨折以交通事故伤多发(42%),其次为坠落伤21.8%,和跌伤16.9%.髁状突颈部骨折和II型骨折为最多发,交通事故伤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