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裕新  许才绂 《医学争鸣》1993,14(5):327-329
作采用特异性胃动素(MTL)抗体,通过放射免疫法,对8例16-40周龄的人胎儿胃液,胆汁及胃粘膜,胆囊组织MTL含量进行探测。结果显示:MTL含量胃液为46.00±12.87pmol/L,胆汁为29.89±15.45pmol/L;胃粘膜1.34±0.45pmol/g,胆囊为0.87±0.32pmol/g。胃液。胃粘膜MTL含量分别高于胆汁及胆囊MTL水平(P<0.05)。相关分析显示;胃液与...  相似文献   

2.
秦仁义  邹声泉 《华中医学杂志》1998,22(3):99-100,120
分别观察了胆胰管结扎大鼠(A组),胆胰管结扎后30分钟加胆汁外引流(B组),胆胰管结扎后30分钟加胆汁内引流(C组)及对照大鼠(D组),在不同时期检测大鼠血浆胆囊收缩素八肽(CCK-OP)、生长抑素(SS)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和胰腺重量及组织学记分。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特异性胃动素(MTL)抗体,通过放射免疫法,对8例16~40周龄的人胎儿胃液、胆汁及胃粘膜、胆囊组织MTL含量进行探测。结果显示:MTL含量胃液为46.00±12.87pmol/L,胆汁为29.89±15.45Pmol/L;胃粘膜为1.34±0.45pmol/g,胆囊为0.87±0.32pmol/g.胃液、胃粘膜MTL含量分别高于胆汁及胆囊MTL水平(P<0.05)。相关分析显示:胃液与胃粘膜MTL含量,胆汁与胆囊MTL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N=8,r=0.8933,P<0.01;N=8,r=0.9016,P<0.01)。胃粘膜MTL含量与胎龄增长也呈显著正相关(N=8,r=0.7321,P<0.05)。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胆汁,血清中糖类抗原(CA)242对胆囊性肿瘤诊断意义,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66例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和74例胆胰良性性疾病患者血清中CA242含量。同时又对上述两组中各测23例胆汁中CA242含量。  相似文献   

5.
作为促成核因子的免疫球蛋白在胆固醇及胆色素结石患者与正常人胆胆囊胆汁中浓度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例胆囊结石及9例正常对照者的胆囊胆汁中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的浓度。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结胆囊胆胆汁中IgM、IgG显著高于胆囊结石主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漏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防止胆漏对病人的危害。促进愈合。方法:分析1991年12月-1998年12月我院开展LC4000例,出现胆漏29例的原因,用线扎代替钛夹处理胆囊管和胆囊血管,简化了胆囊三角的过多解剖;术中针对性的置放引流管防止胆汁性腹膜炎;特殊情况的胆囊作特殊处理。结果:拓宽了LC的适应范围,大大减少了手术中胆管的损伤、出血。发生胆漏的病人中有41%(12/29)困术中置管引流而未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并很快康复。术后B超动态观察胆囊窝积液情况,及时引流,胆漏多能自愈。结论:熟练的操作技巧能避免手术损伤,认真线扎处理胆囊管和胆囊血管并针对性置放引流管,能有效防止胆漏和胆汁性腹膜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减少胆漏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胆乐化瘀片防止食饵性胆固醇结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乐化瘀片防止食饵性胆固醇结石机理。方法通过改变饮食成分诱发豚鼠胆结石。各组连续喂养8周后(各给药组拌入规定剂量的药物),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从胆囊中收集胆石,吸取胆囊胆汁,测定胆汁中成分的含量。结果胆乐化瘀片预防组的成石率均显著降低,其高剂量预防组成石率降至0%。模型组动物肝脏发生明显脂肪变性,其发生率为90%;而预防组动物发生率仅为40%(低剂量组)和20%(高剂量组)。结论胆乐化瘀片通过调节胆汁酸的代谢,增加胆汁酸的含量;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的含量;以及利胆等综合作用与防止胆石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除外)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除外)进行临床观察,随机按年龄组筛选425例单纯浅表性胃炎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快速尿素酶检测。其中观察组664例及所有对照组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胆囊病变。结果1328例中,男性797例,女性531例,男/女≈1.5/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其中单纯胆汁反流性胃炎651例(49%);合并胃溃疡86例(6.5%);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2例(31%);合并复合性溃疡122例(9.2%);合并其他57例(4.3%)。观察组中Hp(+)298例(22.44%),对照组中Hp(+)147例(33.65%),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中胆囊疾患的检出率为221例(33.3%),高于对照组的72例(16.9%)。结论不论男女,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多合并有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合并胆囊疾患者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肝功能水平对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行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249例患者,同时收集术中胆汁和临床资料。根据胆囊胆汁淀粉酶水平将纳入患者分为OPBR组(胆汁淀粉酶>110 U/L)和对照组(胆汁淀粉酶≤110 U...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作为促成核因子的免疫球蛋白在胆固醇及胆色素结石患者与正常人胆囊胆汁中浓度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 L I S A)测定16例胆囊结石患者及9例正常对照者的胆囊胆汁中免疫球蛋白 Ig A、 Ig M 和 Ig G 的浓度。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胆囊胆汁中 Ig M 、 Ig G 显著高于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 P< 0001)。而胆色素性胆囊结石组胆囊胆汁中 Ig M 、 Ig G 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4)。3组胆囊胆汁中 Ig A 浓度无显著差异( P> 04)。结论:胆囊胆汁中免疫蛋白与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关系,其浓度可作为区别正常和成石胆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oux—en-y胆肠吻合术后胆汁成分的改变与吻合口癌变间的关系。方法将24只兔子分为单纯开腹手术组(SL组,6只)和Roux—en—y胆肠吻合术组(GJ组,18只)。单纯开腹手术组术中及术后3、6、9个月取胆汁,Roux—en—y胆肠吻合术组于术中和术后3,6、9个月分别取胆汁和胆肠吻合口处胆囊和肠管组织做胆汁生物化学和病理切片检查。分析对比假手术组及手术组吻合前后胆汁成分变化的改变。结果SL组和CJ组两组间术后3、6、9个月胆汁总胆红素(T—BIL)、游离胆红素(UCB)和胆汁酸(TAB)水平有显著差异。CJ组术后9个月发现有吻合口非典型性增生发生,发生率11.1%。CJ组胆管炎发生率为50.0%。结论Roux—en—y胆肠吻合术后胆汁成分的改变对吻合口癌变发生起一定作用,胆管炎的发生与吻合口癌变发生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胆汁反流性胃炎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内镜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探讨其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资料和合并胆囊疾病情况。[结果]1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合并胃溃疡7例(4.7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5例(17.12%)、十二指肠球炎11例(7.53%)、复合性溃疡4例(2.73%),其他47例(32.19%)。146例中35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23.97%),胆囊疾病检出59例(40.41%)。[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较多合并有胆囊疾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柴胡颗粒对胆色素结石豚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柴胡颗粒高、中、低剂量(4.4、2.2、1.1 g/kg)组和熊去氧胆酸(50 mg/kg)组。采用饲料法复制胆色素结石豚鼠模型,观察大柴胡颗粒对胆色素结石豚鼠的成石率、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TB)、1分钟胆红素水平、血浆和胆囊组织胃动素和生长抑素(SS)水平,以及胆汁内总胆酸(TBA)、磷脂、总胆固醇(TC)、黏蛋白量的影响;肝脏和胆囊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变情况。结果 大柴胡颗粒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结石成石率;其3个剂量组均可降低胆囊SS水平;其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血浆和胆囊胃动素水平,降低血清γ-GT、1分钟胆红素水平和胆汁黏蛋白的量;其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AST和TB、血浆SS和胆汁中TC水平,升高胆汁中TBA的量;而低剂量组可显著升高胆汁中磷脂的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大柴胡颗粒可显著改善胆囊上皮增生,减轻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肝脏脂肪变性、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大柴胡颗粒对胆色素结石豚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肝胆细胞损伤、调节胆汁成分、促进胆汁分泌等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4.
赵子发  李强 《河北医学》2000,6(5):417-418
目的:观察负压吸引在单纯胆囊切除术中微小胆漏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2例术中发现微小胆漏患者Winslow孔附近置负压(-4~-6KPA)引流管引流,直至肛门排气排便,24小时引流量小于5ml即拔管。结果: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如期治愈。结论:负压吸引引流治疗胆囊切除术中微小胆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245例胆汁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汗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45例因急慢性胆道感染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老年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患胆总管结石者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胆总管结石者。老年组胆汁中常见的细菌为大肠杆菌。结论:年龄及有无胆总管结石对胆汗细菌培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胆裹切除术,在我省是一个比较普遍开展的手术,但有些问题值得商榷。一、不能肯定的胆囊疾患不要轻易粘行胆囊切除术。众所周知,胆囊的主要作用是贮存和浓缩胆汁,它与胆管、Oddi氏括约肌三者在功能上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结构。它们共同的功能是将肝脏分泌的胆汁有节奏地输送到十二指肠中,参与消化活动。据报道,在禁食情况下,胆囊完全可以将12—24小时内肝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胆道结石为代表的胆道疾患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外科治疗的相应增多,在胆系手术时牵拉胆囊或探查胆管时易引起心功能障碍,如心率减慢或伴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而导致心搏停止者较少,但后果严重,死亡率高(14.3%~83.3%)。作者就我院肝胆外科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575例胆道手术中胆心反射防治体会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B超对胃切除组94例与健康对照组86例胆囊收缩功能和胆囊结石发生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发现胃切除术后胆踏青收缩功能不良者胃切除组68例(72.3%),对照组17例(19.8%),胆囊结石胃切除32例(34.0%),对照组4例(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胃切除术后胆囊收缩功能下降及胆汁阏积是胆囊结石形成的两大要素。  相似文献   

19.
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CCK-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受体放射配基结合法检测对照组、高胆固醇组、自然恢复组及治疗组豚鼠门静脉血CCK水平、胆囊CCK-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亲和力(Kd),同时观察空腹胆囊体积(FV)、胆囊胆汁量(FB)和餐后胆囊体积(RV)、胆囊胆汁量(RB)及胆囊收缩率(E%)、胆汁胆固醇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组豚鼠FV、FB增大(P<0.05),RV、RB也增大,胆囊收缩率下降(P<0.01),胆汁胆固醇浓度升高(P<0.05),门静脉血CCK水平及CCK-R的Kd无改变,而CCK-R的Bmax下降(P<0.01);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正常。结论 胆汁中的高胆固醇通过下调胆囊CCK-R表达而导致胆囊收缩功能障碍,降低胆汁高胆固醇浓度可以促进胆囊动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汁CEA对胆系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6例胆系病人的血清及胆汁CEA水平。结果胆石症与胆囊良性息肉胆汁及血清CEA统计学处理无差异。胆囊癌及胆管癌胆汁CEA分别为12635±1386、13402±1508明显高于其血清CEA771±298、1345±379(P<001),且与胆石症及良性息肉胆汁CEA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胆汁CEA测定可为临床鉴别胆系良恶性病变,提供一个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