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消化道出血及缺血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治疗不及时病死率很高。内窥镜、常规X线检查往往很难明确出血或缺血部位,而选择性动脉造影可及时发现出血或缺血部位,并能作介入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急性消化道出血和缺血性病变33例的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资料。  相似文献   

2.
DSA成像技术在消化道出血诊疗中的应用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吴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463-7464
目的:探讨DSA成像技术在消化道出血诊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参数,对55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情况对部分患者行超选择性DSA检查。结果:55例中,31例获得满意的DSA检查效果,出血部位和原因诊断清楚,通过介入治疗成功地达到了止血目的;24例未能明确诊断消化道出血。结论:良好的DSA成像质量是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介入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出血部位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或经导管持续灌注血管加压素止血治疗.结果:DSA诊断阳性率为85.7%(18/21),介入治疗成功率88.9%(16/18),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放射学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行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意义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结果16例患者血管造影阳性,7例行血管加压素灌注或栓塞治疗;23例患者均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及感染,无异位动脉栓塞,腹痛3例,尿潴留4例,不同程度腰背酸痛23例。结论介入治疗安全、简便、微创、痛苦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及早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同时介入治疗能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痛苦、缩短病程、降低手术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护理的关键在于认真做好术前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穿刺局部护理,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因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行DS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DSA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造影,分析造影征象以对出血部位和病因作出诊断。根据不同出血原因采用栓塞、药物收缩血管等方法进行介入治疗,并对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采用导丝或导管进行术前定位。结果:DSA检测出血病灶的阳性率为43.3%,其中小肠出血占37.9%,结肠出血占62.1%。手术和造影证实,肿瘤性出血8例(27.6%),非肿瘤出血21例(7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SA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并且在造影中发现出血部位后置入标记物,可以为手术中寻找病变部位提供很有效的定位标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道动脉性出血DSA影像表现与介入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搜集消化道出血28例,均行介入造影,26例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结果:发现造影剂外溢直接影像征象8例,行栓塞及灌注治疗;怀疑出血者18例,15例患者行栓塞及灌注治疗,3例患者行灌注治疗。19例患者止血成功。结论:介入治疗是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指经过纤维胃镜、肠镜检查,未能发现出血部位的消化道出血.由于出血量大或较大,已不能单纯采用保守治疗和护理.DSA检查能够明确消化道出血的部位范围和性质,为外科手术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同时又能进行止血和栓塞等介入治疗.我院采用意大利VDR-2000数字血管造影机,行急诊DSA检查2例不明显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于检查完毕立即行外科手术,结果均证实了DSA的准确可靠.现将DSA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我科79例已行介入诊疗的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和介入疗效。结果 79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均行DSA检查,75例行动脉栓塞术,余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未行栓塞术。75例介入治疗后66例出血立即停止,即刻止血率88%(66/75)。56例平均随访30 d未再出血,且未出现相关严重并发症,失访10例;余9例动脉栓塞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对于大多数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患者,DSA能明确出血部位及责任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创伤小、疗效高等优点,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腹部出血(包括腹腔、腹膜后、消化道)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和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间,24例外科术后怀疑腹部出血的患者接受了DSA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外科术后腹部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比较介入术前和术后3 d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压和心率变化.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配对t检验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统计软件使用SPSS 11.0.结果 经DSA造影检查后,24例患者均明确了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其中22例进行介入治疗后出血即刻停止(92%,95%CI:63%~99%)且30 d内未复发,2例疗效不佳行外科手术治疗.经介入治疗的患者未出现介入相关并发症.术后3 d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t=7.564,P=0.000;t=6.616,P=0.000;t=6.051,P=0.000;t=8.579,P=0.000),心率降低(t=11.050,P=0.000).结论 DSA能够明确外科术后腹部出血的原因和部位;介入栓塞治疗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DSA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常规检查大多能明确诊断,但部分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不能找出出血原因及部位,往往要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方能发现其原因及部位。作者回顾分析DSA对39例消化道出血诊治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08年2月间7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例的DSA造影及治疗结果。结果76例中DSA造影阳性64例,占89%;阴性12例,占11%。阳性病例中经介入灌注或栓塞治疗48例,一次止血成功41例,复发7例,止血成功率85.1%,无肠管坏死、穿孔等并发症发生。10例经内科保守治疗,8例外科手术治疗。结论DSA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能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并能对部分病例进行即时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朱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50-4950
动脉破裂所致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若诊治不当,死亡率极高,内科保守治疗很难奏效,外科常难以明确出血部位或因患者不适而不能耐受手术,导致不能实施及时有效的手术。选择急诊扩容止血,生命体征稍稳定,再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和栓塞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很好。笔者收集了我院近1 a急诊介入治疗的3例消化道动脉性大出血病例的护理资料,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下肢动脉损伤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必要性以及观察在急性期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Sddmger's技术经健侧股动脉插管,在透视下引入5-FCobra导管或单弯导管至患侧股动脉作DSA检查,对血栓形成患者,引入5-F溶栓导管至病变部位外接微量泵行床旁溶栓治疗,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定期造影复查以观察疗效;对伤口大出血患者,直接用栓塞材料经造影导管行血管腔内栓塞治疗。结果12例患者通过DSA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接受腔内溶栓治疗的9例患者,有8例血管再通并成功保肢,有1例治疗效果不著,经两天溶栓治疗后转外科行血管切开取栓治疗,另1例为外伤致截肢治疗后残端渗血不止,行DSA检查后经导管栓塞治疗获止血。结论DSA检查应视为下肢动脉损伤诊断的金标准,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胃镜、肠镜及全消化道钡餐均未明确消化道出血部位及瘸四曲病人行肠道血管造影、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及胶囊内镜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结果:小肠血管畸形、克罗恩病、小肠肿瘤及小肠憩室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出血血管栓塞,内镜下介入治疗及外卞牛手术治疗。讨论:对于不明碌因的消化道出血病人选择性做肠道血管造影、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胶囊内镜及剖腹探查是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外科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9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患者经急诊胃肠镜、腹部CT、DSA及急诊剖腹探查等手段,全部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共发现小肠血管畸形19例、小肠间质瘤(GIST)17例、结直肠肿瘤/息肉22例,4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术前采用急诊胃肠镜、腹部CT及DSA检查明确诊断是提高下消化道出血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行超选择性腹部动脉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经导管行病变血管栓塞术或保留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结果:本组21例患者.16例发现异常,阳性率约76%,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8例、动脉瘤样改变3例、肿瘤3例、畸形血管团2例。13例经介入栓塞治疗后止血成功率为100%;5例经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病灶。结论:超选择性腹部动脉血管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经导管栓塞或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也为手术切除病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脑血管造影(DSA)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脑血管造影影像结果。结果临床上有脑缺血症状者6例(28%),出血症状者12例(57%),癫痫发作3例;DSAx显示14例为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闭塞性病变,21例均可见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①成年发病的烟雾病患者以出血型为主,儿童以癫痫及缺血型为主。②DSA是诊断烟雾病追重要的检查方法。对于青少年出现脑血管事件者,应尽早行DSA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8.
孙美琴  陈燕 《全科护理》2012,10(25):2317-2318
[目的]总结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人行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9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人行急诊DSA诊疗,同时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2例未发现血管病变,7例明确出血部位,其中5例实施介入治疗,2例转外科手术。[结论]加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急诊DSA诊疗的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病急剧,内科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病情危重又难以承受外科治疗,尽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同时行血管内介入灌药、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手段[1].我院1999年3月~2008年12月成功介入灌药、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次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结果 60例次中, 非出血期26例次血管造影,阳性12例次(46.15%);出血期34例次血管造影,阳性27例次(79.41%).结论 消化道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部位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