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术前行双乳MRI检查。分析病灶的形状、边界、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率(EER)、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参照Fischer评分标准对影像表现进行评分,根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第5版(BI-RADS)进行分类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DCE-MRI、DWI、DCE联合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122例中恶性80例,良性42例。DCE-MRI诊断敏感度为87.5%,特异度87.5%,符合率86.9%。以恶性病变ADC值的95%可信区间上限1.225×10-3mm2/s作为鉴别诊断阈值,敏感度为85.7%,特异度78.9%,符合率83.6%。DCE联合DWI的诊断敏感度达93.8%,特异度90.5%,符合率92.6%。DCE联合DW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0.915)高于单独诊断(0.866,0.855)。结论:DCE-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较高,DWI可提供辅助诊断信息,DCE与DWI联合诊断能明显提高对乳腺病变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常规MRI征象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模式及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99例乳腺疾病患者共109个病变术前行3.0T乳腺MRI及DWI检查,经术后病理或长期随访确诊。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同一观察者、不同观察者共3次测量,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串联并联诊断试验、机器学习探讨多参数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ADC值的观察者内组内相关系数为0.950(95%CI 0.928~0.965);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为0.937(95%CI 0.909~0.956);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447±0.377)×10-3 mm2/s、(1.054±0.255)×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值1.125×10-3 mm2/s为阈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74.1%,联合其他传统MRI征象可使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单一ADC值诊断。结论 ADC值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ADC值与传统MRI征象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鉴别乳腺病灶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3.
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43例经钼靶或彩超诊断为乳腺肿瘤的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技术行双侧乳腺DWI,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600、750、1000 s/mm2.同时选取10名知情的健康志愿者及4例患者对侧正常乳腺作为对照组.观察乳腺病变在DWI上的大小、形态及信号特征,测量24个正常乳腺、手术病理证实的24个恶性病灶、23个良性病灶分别在b=600、750、1000 s/mm2时的ADC值,比较良、恶性病变、正常腺体间ADC值差异及b=600、750、1000 s/mm2时ADC值差异.根据恶性组平均ADC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计算3组不同b值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正常腺体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1.113,P<0.0001),恶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和正常腺体组织(P<0.0001),良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腺体组织(P<0.0001);3组b值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539,P<0.0001),b值越低,ADC值越大(P<0.05).b=600、750、1000 s/mm2时,根据恶性组平均ADC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1.7%、70.8%和79.1%,特异性分别为89.4%、89.4%和93.6%,准确性分别为93.0%、69.0%和88.7%.结论 根据ADC值可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做出鉴别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冬女  陈邦文  刘春娥   《放射学实践》2010,25(7):754-756
目的:探讨单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乳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乳腺肿块的37例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并获得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灶18个,恶性病灶19个。描记扩散图像上病变的兴趣区,由软件计算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对良性和恶性病变的ADC值进行比较。结果:12例良性病变在DWI上呈等信号或高信号,但ADC值升高或下降不明显,6例良性病变DWI上呈高信号,ADC值明显下降;19例恶性肿瘤DWI上呈高信号,ADC值明显下降。良性病变组ADC值为(1.474±0.441)×10^-3mm^2/s,恶性病变组ADC值为(1.082±0.160)×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测量在乳腺病变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活检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DWI扫描b值分别为400、600、8001、000 s/mm2,测量病灶区域的ADC值,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b值分别为400、6008、001、000时乳腺癌及良性病变的ADC值,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P<0.05)。四组不同b值的良恶性病变分别做ROC曲线,以b=1 000 s/mm2时,AUC最大,诊断价值最高,以ADC值为1.23×10-3mm2/s作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9.8%,准确性为89.9%。结论 DWI结合ADC值测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行MRI及DWI检查,b值取50、450、850s/mm2。计算DWI的病灶检出率,比较不同b值时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以及肿块样病变和非肿块样病变的ADC值。以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上限作为诊断阈值,计算不同b值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DWI对病灶的检出率为95.4%(62/65),包括32例恶性病灶和30例良性病灶;3例导管原位癌未显示。b=50~850s/mm2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3.3%、85.5%、84.8%、86.2%,高于b=50~450s/mm2时的84.4%、80.0%、82.3%、81.8%、82.8%。不同b值时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样与非肿块样良恶性病变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0TMR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但诊断时需结合常规MR扫描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7.
乳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可行性,并重点探讨影响DWI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方法:使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阵列线圈对32例乳腺疾病患者行常规SE序列扫描,其中19例为良性肿瘤,5例炎性病变,6例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另硅胶置入2例。使用体线圈行DWI序列扫描,采用全方位扩散梯度及5个b值扫描。DWI总的扫描时间40s。结果:在DWI序列扫描中,良性和恶性肿瘤均为高信号,计算ADC值可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通过各种扫描参数的合理匹配,可使图像质量的信噪比达到最佳,并减少图像的几何变形。结论:DWI对于检查乳腺病变是一种快速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0T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并对b值使用进行优化。方法:34例患者共20个良性和16个恶性乳腺病灶纳入研究,同期20例正常乳腺受检者列为对照组。采用3.0T MR行乳腺DWI成像检查,b值分别取0,750 s/mm2,1000 s/mm2,1250 s/mm2。比较不同b值DWI图像质量,测量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b值时DWI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F=3.02,P=0.0516>0.05)。b=750 s/mm2时病灶的CNR明显优于b=1000s/mm2及1250s/mm2时(P值为0.004及0.000),而b=1000s/mm2与1250s/mm2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800>0.05)。相同b值时,正常乳腺组织的平均ADC值>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病变(P均=0.000)。以各b值恶性病变平均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限作为界定乳腺癌ADC的阈值,则b=750 s/mm2、1000 s/mm2、1250s/mm2时,ADC阈值分别为1.33×10-3mm2/s、1.25×10-3mm2/s、1.16×10-3mm2/s。以上述阈值判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1.25%、87.5%、85.71%,81.25%、77.5%、78.57%及81.25%、82.5%、82.14%。三个b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1925>0.05)。结论:乳腺的3.0T DWI中,以b=750s/mm2时病灶CNR最高,值得推荐应用。应用DW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时,需要结合ADC值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眼眶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良性组∶恶性组=25∶15)眼眶肿瘤病例的DWI及ADC图像,分析其DWI及ADC图像信号特点.逐层勾画肿瘤边界以获得整体感兴趣区(ROD,得到肿瘤平均ADC值(ADCM).眼眶良恶性肿瘤的信号特点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2组间ADCM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炎性假瘤及淋巴瘤的ADCM值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AIDCM值对眼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眼眶良恶性肿瘤组间DWI图像信号特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组ADC图像信号特点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肿瘤的ADCM明显高于恶性肿瘤(P<0.05),其中炎性假瘤的ADCM明显高于淋巴瘤(P<0.05).以ADC值≥1.289×10-3 mm2/s判断眼眶肿瘤良恶性,可获得最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968;敏感度0.960;特异度0.933].结论 磁共振DWI及ADC值在眼眶肿瘤良恶性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是逐渐发展的病理过程,其中肝纤维化是唯一可逆性阶段。有关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是当今临床及医学影像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近年开发并趋向成熟的功能成像技术,尤其对肝纤维化有望成为其早期诊断无创而有效的手段。现就DWI的成像方法及其对肝纤维化病理分级、分期等应用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在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十二指肠原发性病变的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征象及病理结果,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间各形态评价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差异.结果 良性组25例,恶性组15例.良性组形态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序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乳腺癌分别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SS-EPI DWI)和rFOV DWI检查,比较两种序列的图像质量分级、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在其他技术参数相同的条件下,25例rFOV DWI图像质量平均评级为4.96,SS-EPI DWI为4.0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4.413,P<0.01).25例乳腺癌rFOV DWI平均ADC值1.084×10-3mm2/s,SS-EPI DWI平均ADC值1.211×10-3mm2/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856,P< 0.01).结论 rFOV DWI具有图像分辨率高、变形小的优势,可以在乳腺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恶性淋巴瘤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 DWI及ADC值在淋巴瘤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48.7岁.其中10例化疗后进行复查;健康志愿者10名,男5名,女5名,平均年龄48.4岁.在3.0 T MRI上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采用PSS 11.0统计软件,对淋巴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淋巴结的ADC值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DWI与常规T2WI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753.33±31.28)×10-3 mm2/s,化疗后复查,平均ADC值(1088.32±51.28)×10-3 mm2/s.化疗前后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1264.20±71.60)×10-3 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P<0.05),治疗后ADC值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P>0.05).结论 3.0 T磁共振DWI及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MR扩散加权成像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慢性肾病(CKD)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25例CKD患者25例正常人行肾脏DWI,比较分析肾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间的差异,分析肾脏ADC值与血清肌酐水平的关系. 结果 正常组双肾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男女志愿者肾脏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双肾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男女患者肾脏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肾脏ADC值为(2.53±0.24)×10-3 mm2/s,病例组肾脏ADC值为(2.40±0.31)×10-3 mm2/s,两组间肾脏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肾功能损害组与正常组肾脏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晚期肾功能损害组与正常组肾脏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患者肾脏ADC值与血清肌酐水平呈轻度负相关. 结论 肾脏DWI可用于慢性肾病的诊断,在中期肾功能损害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MR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技术方法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50例,58个病灶,其中恶性32个,良性26个。检查使用Siemens1.5T磁共振仪、专用双穴乳腺表面线圈。所有病例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行DWI,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0、400、600、800、1000s/mm^2。以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界作为诊断病变良、恶性的界值,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DWI显示92.3%(24/26)的良性病变和96.9%(31/32)的恶性病变,敏感性为94.8%(55/58)。各b值良性组、恶性组和正常组之间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b=1000s/mm^2,以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界1.4276×10^-3mm/s为界诊断良、恶性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84.6%,准确性为87.9%。结论(1)DWI对乳腺疾病的敏感性非常高。(2)ADC值是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有价值的参数。(3)b=1000s/mm^2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0T MR三维肝脏容积加速采集(LAVA)动态增强检查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价值,分析不同病理级别内膜癌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前MR资料,评估LAVA增强检查分期各期(2009年FIGO分期标准)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各病理级别肿瘤间ADC值的差异.结果 以手术病理为标准,LAVA增强检查判断内膜癌Ⅰa、Ⅰb、Ⅱ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2%、77.8%、100.0%,83.3%、93.6%、100.0%,91.1%、91.1%、100.0%.G1、G2、G3级内膜癌平均ADC值分别为(0.78±0.14)× 10-3mm2/s、(0.64±0.06)×10-3mm2/s、(0.40±0.09)×10-3mm2/s,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3.0TMR 3DLAVA动态增强检查对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有较高的价值;测量ADC值对鉴别不同病理级别内膜癌有潜在价值,级别越高,ADC值趋于越低.  相似文献   

17.
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胶质瘤分级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b值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胶质瘤分级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胶质瘤(高级23例,低级13例)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分析其DWI表现。测量低、中、高b值(b=600 s/mm2、1000 s/mm2、3000 s/mm2)DWI图像中不同级别胶质瘤的肿瘤实性区域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的信号强度(S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计算肿瘤与正常区SI的比值即相对信号强度(rSI)和ADC的比值即相对ADC值(rADC)。结果 (1)在高b值时,21例(91.3%)高级胶质瘤呈高信号,而12例(92.3%)低级胶质瘤呈低信号。(2)在b值相同时,高级胶质瘤的平均rSI明显高于低级胶质瘤,平均ADC值、平均rADC值明显低于低级胶质瘤,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其中rSI以及rADC的差异在高b值时更大。(3)对于高级胶质瘤,在高b值与中b值、高b值与低b值比较时平均rSI值以及平均r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对于低级胶质瘤,在高b值与中b值、高b值与低b值比较时平均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肾癌(肿块直径≤3cm)亚型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T2WI序列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72例小肾癌中,透明细胞癌61例(84.7%),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6.9%),嫌色细胞癌4例(5.6%),囊性肾细胞癌2例(2.8%).61例透明细胞癌中56例(91.8%)T2WI表现为混杂高信号,54例(88.5%) DWI序列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5例(8.2%)表现为等信号,2例(3.3%) DWI及T2WI均表现为稍低信号;5例乳头状癌中4例T2WI表现为低信号,DWI表现为高或明显高信号;1例DWI与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4例嫌色细胞癌中T2WI均呈低信号,DWI均呈高或明显高信号.结论 小肾癌亚型中肾透明细胞癌T2WI一般为混杂高信号,DWI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而非透明细胞癌则多为T2WI低信号,DWI为高或明显高信号,有助于提高小肾癌亚型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疾病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患者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和T2WI平扫、DWI(选用b值为800和1000 s/mm2)及动态增强(DCE).结果:65例患者共发现68处病灶,其中恶性肿瘤37个,良性病灶31个,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b值为800 和1000 s/mm2时,ADC值大小排列顺序均为恶性肿瘤<良性病灶<正常腺体<囊肿.在这两种b值下,正常腺体、良性病灶及恶性肿瘤的ADC值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同一类型组织的ADC值也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正常腺体和恶性肿瘤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值为800 s/mm2、ADC值为0.734×10-3~0.760×10-3s/mm2时,以及b值为1000 s/mm2,ADC值为0.724×10-3~0.752×10-3s/mm2时,DWI对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均可达到90%.结论:DWI在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中有较大优势,B值在800和1000 s/mm2之间时,DWI能够较好地鉴别各类病灶.  相似文献   

20.
3D-FSPGR动态增强联合DWI诊断肝内小结节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PGR)序列MRI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内小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经US或CT检查发现肝内小结节的患者行常规MRI平扫、3D-FSPGR动态增强及DWI检查(SPEPI技术,b值分别为0和800s/mm^2)。对比分析3D-FSPGR三期增强扫描(A组)、DWI(B组)及这2种方法联合应用(C组)在结节检出和定性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在结节检出方面:A组检出61个结节,B组检出49个,C组检出72个,3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27.72,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5.54,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值分别为11.91和27.37,P〈0.01)。在结节的定性诊断方面:在取得临床或病理证实的52个病例中,A组诊断正确36例(69.2%),C组为47例(90.4%),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21,P〈0.05)。结论:联合应用3D-FSPGR动态增强扫描和DWI对肝内小结节病灶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