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泪腺原发肌上皮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国波 《四川医学》2005,26(2):131-131
患者,男,25岁。因右上睑肿胀、下垂1年入院。1年前,患者发现右眼上睑饱满、下垂,到神经内科就诊,诊断为“右眼肌重症肌无力”,头颅MRI示正常。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排除了重症肌无力。后转眼科就诊,诊断为“右眼先天性上睑下垂”,以后未作特殊治疗。后右上睑肿胀加重,1ld前来我院眼科门诊,检查发现右泪腺区有肿块,CT示右眼泪腺区包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膜性上睑下垂的手术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共10例13眼,男5例7眼,女5例6眼,均表现为后天性上睑下垂,上缘遮盖1/2~1/3瞳孔,提上睑肌几例均在10mm以上,伴有上眶区凹陷,上睑皱襞增高,部分患者行新斯的明实验排除重症肌无力.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行提上睑肌腱膜分离修复术.结果 术后2~4w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眼睑肿胀,眼睑闭合不全逐渐消失,随访6~12个月,患者双眼睑重睑基本对称,弧度流畅,上睑下垂矫正,上眶区凹陷明显改善,未出现眼睑内外翻及眼睑畸形等并发症,收到良好效果.结论 腱膜性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腱膜分离修补术,此法符合解剖和生理,保存了Muller肌及提上睑肌的内、外角,维持了眼睑正常结构.手术过程简单,损伤范围小,术后反应轻、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双上睑下垂3个月,全身无力1个月入院.3个月前因尿频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双侧上睑下垂,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给予口服新斯的明60 mg,每日3次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4.
20例重症肌无力及8例对照病人(均有明显眼睑下垂)的冰袋试验结果表明:前者中有18例睑下垂明显改善,而对照病人皆无改善,说明该试验对重症肌无力症敏感并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正> 文献中治疗上睑下垂的方法可归纳为3大类:提上睑肌缩短术;借用额肌力量的手术及用上直肌代替提上睑肌术。我们从1985年1月到1989年4月共治疗46例上睑下垂的病人,根据病人提上睑肌功能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提上睑肌缩短术和上海周丽云的眉区额肌筋膜瓣手术,现将本组病人的情况、治疗效果和併发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人情况 46例病人,男37例,女9例。单侧者27例,双侧者19例。其中40例为先天性上睑下垂,2例为后天性肌性缺陷(重症肌无力1例,老年性提上睑肌功能减弱1例),3例为眼外伤所致,1例为先天性险下垂术后复发者(在外院作过缝线悬吊)。年龄6~66岁;有3例双侧先天性睑下垂伴有内眦赘皮、睑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强的松治疗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远期疗效观察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眼科(110003)苏秀芬,王珏,徐洪斌大剂量强的松口服治疗重症肌无力(MG)性上睑下垂,具有方法简便、长期服用、使用安全、疗效可靠等优点。首次治疗后近期有效率为1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1例上睑下垂27眼病例,其中男15例,女6例,9例为14岁以下儿童;提上睑肌肌力3~9 mm,平均(4.2±2.1) mm,重度上睑下垂18例,占85.7%.所有病例新斯的明试验阴性,排除重症肌无力等全身疾病.Bell现象均阳性.其中1眼曾经行重睑术...  相似文献   

8.
应用提上睑肌组织瓣缩短矫正23例(26眼)先天性下睑下垂手术失败病例,18例(78.3%)效果满意,5例(21.7%)上睑下垂获得改善,表明:提上睑肌组织瓣缩短术是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失败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筠  贾建平  赵毅  高玉红  卢炜  马山 《北京医学》2005,27(3):135-137
目的分析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的临床特点及眼部征象.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92例OMG、40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OMG好发于1~24岁,17.4%有复发史,91.9%儿童重症肌无力MG表现为OMG.②OMG有95.6%表现为上睑下垂,70.5%表现为眼球活动障碍(斜视),多表现为单侧上睑下垂(57.6%),双侧上睑下垂率(38.0%)显著低于GMG(70.0%),OMG眼球垂直与水平运动障碍率分别是48.9%、43.2%,垂直与水平方向同时发生障碍者占21.6%.③OMG新斯的明试验和疲劳试验阳性率(88.0%、86.4%)与GMG相似,胸腺瘤阳性率(5.2%)、神经低频重复电刺激阳性率(23.2%)显著低于GMG.④28.6%OMG胸腺CT正常,经病理诊断为胸腺增生.结论OMG好发于青春期,病程长,易复发;表现为不对称的上睑下垂、斜视;即使胸腺CT结果正常也存在胸腺异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强的松对重症肌无力性睑下垂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苏秀芬,孙振声,王珏周卓然(第二临床学院眼科)(第二临床学院免疫室)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性睑下垂;强的松;肾上腺皮质功能隔日口服大剂量强的松(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外伤引起的单侧上睑下垂、眉下垂,不仅影响了视野,而且严重影响美容。我科自1998—2008年来为8例中老年外伤后引起上睑下垂及眉下垂同时给予矫正,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3060岁,平均(41±3)岁。外伤1年后,单侧上睑下垂合并眉下垂。本组病例均排除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等疾病。1.2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苗小英  马苗苗 《吉林医学》2012,(32):7092-7093
目的:探讨上睑下垂矫正术后致暴露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上睑下垂矫正术后致暴露性角膜炎的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结果:5例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在10~14 d内症状完全消失,出院时2例角膜薄翳残留,3例角膜透明,眼睑活动自如。结论:对上睑下垂矫正术后致暴露性角膜炎的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要重视眼部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积极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和促进角膜炎性反应快速愈合,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告了2例伴斑秃的重症肌无力。例1,男,39岁,因双睑下垂、四肢无力2年就诊,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诊断为重症肌无力(ⅡB 型)。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胸腺放疗,80天后完全缓解。4年后头发和眉毛全部脱落(从未用过化学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4.
402例小儿睑下垂中,男204例,女198例,以重症肌无力(85%)和先天性睑下垂(10%)最为多见,其次为动眼神经麻痹(2.5%)所致。7岁以前发病者占绝大多数(313例,77.9%)。小儿睑下垂绝大多数为单侧(82.8%)。只有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和Fisher综合征的睑下垂均为双侧性。本文结合文献对不同病因的小儿睑下垂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间神经传递障碍的一种慢性病。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的一种严重无力情况。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肌无力和呼吸困难,病情危重,如处理不及时得当,随时有生命危险。我科于1998年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身心整体护理,住院31天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2岁,1991年2月开始因“感冒”后出现吞咽困难,伴吸呼不畅、无力,双上睑稍下垂,病后到本院治疗,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治疗后完全恢复出院。出院后长期口服“强的松”20mg,每天1次,平素无明显不适。以后常因天气变…  相似文献   

16.
背景: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原发病变多为良性,但也可能是危及生命的病变。区别这两者在临床上非常重要。目的:揭示临床评估动眼神经麻痹的隐患。患者:个案观察。结果:1例56岁老年患者患波动性复视和疲劳性上睑下垂,用腾喜龙静脉给药后迅速减轻,据此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其瞳孔功能在诊断初期数天内未受损。患者基底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眼部症状与动脉瘤压迫动眼神经有关。结论:动眼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仔细的辅助检查,因为单靠临床检查不能准确判断其病因。基底动脉瘤扩张致动眼神经无痛性受压未波及瞳孔:眼部假性肌无力1…  相似文献   

17.
急性动眼神经麻痹病儿12例,男9例,女3例,发病年龄3个月~13岁.11例有睑下垂,10例为单睑下垂,1例为双睑下垂,伴瞳孔散大者7例,眼球运动受限7例,有复视者5例,对不伴瞳孔散大者均经新斯的明试验,排除重症肌无力.本组病因为感染后3例,外伤4例,动脉瘤2例,Fisher综合征2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对该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作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8.
额肌瓣悬吊治疗小儿重症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治疗小儿先天性重症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采用宋式的额肌瓣悬吊术式治疗 32例 40眼小儿先天性重症上睑下垂 ,并随访术后效果。结果 :(1)术后矫正满意 2 6例 32眼 ,占 80 % ;基本矫正 2例 4眼 ,占 10 % ;矫正不足 4例 4眼 ,占 10 %。 (2 )术后并发症 :短期内均有不同程度闭合不全 ;3例 4眼术后发生内翻倒睫 ,经再次手术矫正。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是尽早治疗小儿先天性重症上睑下垂的高效、可靠、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2岁,以"右眼睁眼困难伴双眼复视1周"为主诉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体温:36.5℃,血压:135/78mm Hg.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远视力:右0.6,左0.4,双眼球突出度23mm,第一眼位右眼上睑缘至瞳孔中央,左眼上睑缘至上角膜缘下1 mm;右眼活动度正常,左眼下转功能受限,其余活动度正常;双眼睑闭合无力,结膜轻度充血.肉眼检查:无异常发现.眼压:右15mmHg,左16 mm Hg,红玻璃试验为垂直分离,左下方分离最大,绿镜片影像在外,考虑左下直肌麻痹,以"双眼动神经麻痹"为诊断入院.入院后,怀疑为重症肌无力,行疲劳试验,患者右眼上睑下垂程度加重,右眼睑迟滞.行新斯的明试验,0.5 mg新斯的明肌注后15min,右眼上睑轻微抬起,30 min后,上眼睑恢复正常,右眼上睑缘至角膜下1 mm,患者自觉眼睑轻松,但复视未改善.据此诊断为"眼型重症肌无力".查血、尿、粪常规未见异常,胸透、心电图、头颅CT未见异常,胸部CT扫描示胸腺增生,甲状腺功能7项检查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指标,补充诊断为Graves眼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上睑下垂患者采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35例(44只眼)重症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总结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该组35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内31例患者上睑缘均位于角膜上缘处,上提功能良好,过矫l例,欠矫2例,内翻倒睫1例,无睑裂闭合不全或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症上睑下垂效果良好,局部组织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