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8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腰穿放液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在腰穿放液治疗的过程中无病情加重,治疗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急重病,腰穿放液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穿放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010年8月4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不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间断性行腰穿术放脑脊液.结果:42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腰穿放液治疗明显减轻头痛、脑血管痉挛等症状,缩短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无继发性出血、颅内或脊椎腔感染或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腰穿放液治疗16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穿放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方法:对160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行腰穿放液,少则2次,多则7次。结果:所有病人症状均好转,从脑脊液的力学上看脑脊液恢复正常性状的时间缩短,结论:腰穿放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近期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远期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起病急 ,病情凶险。自 1 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反复腰穿放脑脊液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 (DXM)治疗 SAH病人 33例 ,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33例 ,其中原发性 SAH1 8例 ,男 5例 ,女 1 3例 ,年龄 32~ 71岁 ,平均 5 6岁。 1 8例中神志清 9例 ,嗜睡 5例 ,烦燥 4例 ,均有头痛、呕吐症状 ,轻度偏瘫 6例 ;继发性 SAH1 5例 ,均经头颅 CT或 MRI证实 ,由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男 1 0例 ,女 5例 ,年龄 5 5~ 81岁 ,平均 6 6岁。按 1 986年全国脑血管病扬州会议制定的…  相似文献   

5.
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沛潮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58-1360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价值。方法:41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加常规方法治疗,并设38例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41例病人经过治疗头痛、脑膜刺激征在短期内均明显好转,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死及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能迅速改善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急性期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经济简便、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爱萍 《河北医学》2001,7(1):48-50
目的:研究腰腰放脑脊液(CSF)联合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蛛网膜下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应用腰穿放CSF联合小剂量甘露醇治疗SAH43例(治疗组),并与传统疗法治疗SAH41例(对照 )比较。结果:治疗组能迅速缓解头痛,缩短头痛时间,防止及血管痉挛,脑梗塞、丙出血及脑积水等近期半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显著降低SAH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曾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腰穿放CSF联合小剂量甘露醇治疗SA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头颅CT和腰穿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SAH患者行头颅CT和腰穿。结果 腰穿的阳性率为 10 0 % ,CT的阳性率为 71.88%。结论 提示临床医生凡临床上怀疑SAH而CT扫描未见异常者应做腰穿和脑脊液检查 ,对SAH的诊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腰穿而不是CT扫描。  相似文献   

8.
1996— 2 0 0 0年我院采用腰穿脑脊液 (CSF)置换法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提高了生存质量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组 5 0例 ,其中男 36例 ,女 14例 ,年龄 30~ 6 5岁 ,平均 4 8岁 ;对照组 5 0例 ,男 39例 ,女 11例 ,年龄 2 1~ 6 2岁 ,平均 4 6岁。均在发病后 2 4h入院。两组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标准 ,并经头颅CT及腰穿证实。两组病例资料见表 1。表 1 两组病例资料情况组别n 平均年龄 (岁 )性别男女病情分级ⅠⅡⅢⅣⅤ观察组 50 4 836 14 …  相似文献   

9.
陈辉庭 《广东医学》1995,16(8):564-565
少量多次放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深圳市坑梓人民医院内科(518122)陈辉庭自1988年2月~1994年12月,我科应用多次腰穿少量放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20~...  相似文献   

10.
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置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他的内科治疗包括一般处理、脱水降颅压、防治再出血、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外科手术治疗等。近几年来,我们采用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置换的方法配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种非开颅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模拟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生理过程的大鼠SAH模型.方法:显微操作经颈外动脉导入尼龙线至颈内动脉颅内段,刺破其分叉处造成大鼠SAH,观察各实验组大鼠死亡率、神经行为功能、脑含水量、大体病理解剖及海马区病理变化.结果:SAH模型成功率96.7%,死亡率10.34%;实验大鼠蛛网膜下腔发现血液或血凝块凝集;SAH后神经行为异常,24h神经功能评分为3.08±0.56分;脑含水量增加,皮层含水量为80.37±0.58%,脑干含水量为74.14±1.07%;海马CA1区神经元有水肿变性等改变.结论:非开颅血管内线穿刺法能可靠制备大鼠SAH模型并有效模拟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发病1d内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尼莫地平加氨甲环酸及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加用25%硫酸镁15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辛伐他汀10mg口服,治疗14d。1个月后观察CVS发生率、死亡率和再出血率及3个月后电话随访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个月后CVS发生率分别为10.0%、33.3%、死亡率分另q为6.7%、26.7%、再出血率分别为6.7%、26.7%。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硫酸镁在SAH后CVS的防治中,能降低CVS的发生率,减少死亡率和再出血发生率,并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经脑脊液置换治疗后的远期预后情况。方法:对21例初发SAH并经脑脊液置换治疗的患者及1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随机调查,比较两组的远期预后关系,结果:经脑脊液置换治疗组的继发必癫痫及脑积水的发生率,比未经脑脊液置换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而头痛,再发SAH,痴呆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SAH早期脑脊液置治疗可降低继发性癫痫及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治疗组并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继发性脑梗死等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米力农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一方法:建立兔SAH模型。采用CT血管成像(CTA)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实验动物基底动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结果:SAH动物的基底动脉管径变细、血流速度增快。米力农给药组SAH动物平均基底动脉管径增粗而血流速度下降,而L—NAME(NOS阻断剂)可阻断米力农的药理作用。结论:米力农在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增加eNOS的蛋白表达起到缓解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引流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0年9月间对105例患者进行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的方法,其中自发性SAH25例,外伤性SAH30例,开颅术后SAH50例。结果: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SAH的治愈率为100%,无颅内感染,气颅及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腰池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SAH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动态检测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 ,探讨在SAH诊断及病情观察中的作用。方法 :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测定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单抗ELLSA双抗体夹心法。观察SAH组和对照组以及SAH不同病情及发病时间Ferritin和D dimer含量。结果 :53例SAH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在 1月内均显著增高 ,分别在 3d内及 8~ 15d时含量最高 ,且其水平与SAH病情程度一致。与同时期的CT、MRI结果比较 ,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对SAH病后 1月内诊断阳性率为 10 0 % ;而急性期CT阳性率为 85 2 % ,半月后失去诊断价值 ;MRI在急性期无作用 ,亚急性期后阳性率 88 9%。在SAH出血量少或距SAH发病时间长 ,CT扫描阴性时 ,尤其是在病后 8~ 15d时 ,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显著增高。结论 :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测定在SAH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一项敏感、可靠的指标 ,对SAH病情观察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钻颅碎吸并液化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头颅CT简易定位后,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颅碎吸后,用尿激酶反复溶化固态及半固态血肿并引流。结果:31例中生存25例,占80%,其中生活能自理者12例,半自理者10例;卧床3例;死亡7例,占22.6%,其中死于再出血2例,死于脑3例,严重肺部感染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并发颅内积气8例,均在血肿腔内或脑室内自行吸收,未发生颅内感染。结论: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颅碎吸并液化能及时有效地清除颅内血肿,消除占位效应,明显降低病死率。钻颅碎吸术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脑脊液中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病人脑脊液中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变化,及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SAH病人76例,于发病1、7、14、28 d测定脑脊液中LPA含量,观察LPA含量与CVS发生时程上的相关性。结果 76例SAH病人中有24例(31.6%)发生CVS,平均发生时间为(8.4±4.3)d。发病7 d时SAH病人脑脊液中LPA含量与发病1 d时相比明显升高(t=6.76,P<0.01),14 d时开始下降,28 d时与发病1 d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病7、14 d时CVS组脑脊液LPA含量显著高于无CVS组(t=4.05、5.49,P<0.01),1、28 d时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脊液LPA水平在SAH后7~14 d明显升高,且在时程上与CVS的发生有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