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慢性变应性鼻炎(AR)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试验组在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随访1年。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症状评分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显效23例(57.5%),总有效35例(87.5%);对照组显效11例(27.5%),总有效26例(65.0%)。两组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于伴鼻中隔偏曲的AR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将52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取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为手术治疗组(n=26),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n=26)。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53.8%、92.3%与30.8%、57.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保守组和手术组,每组32例。保守组采用药物治疗,手术组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鼻阻力的变化。结果出院后6个月保守组和手术组鼻阻力分别为(0.52±0.16)和(0.24±0.11)kPa·s-1·L-1,手术组鼻阻力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保守组和手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90.6%,手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效果肯定,术后可显著改善症状,降低鼻腔阻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疗效及其优越性。方法在鼻内镜下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PAR48例,按照海口会议修订的“过敏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用计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结果该组48例术后随访半年进行评价,其中显效27.1%(13/48),有效58.3%(28/48),无效14.6%(7/48),总有效率为85.4%。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平均总分为(9.58±1.69)分,治疗后为(5.63±1.15)分(P<0.05)。结论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烧灼筛前神经终末区域治疗PAR,具有简便、安全等优点,短期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临床上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及鼻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及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长期接受抗组胺类药物及鼻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对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愈合情况和术后鼻腔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分组,患者均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并联合不同下鼻甲成形术,分为传统下鼻甲成形术的对照组,以及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的实验组,对比术后48 h内VAS疼痛量表评分、术后拔除填塞敷料时出血率、术后粘膜上皮化时间、鼻阻力测定和鼻黏膜纤毛功能测定。结果 2组术后48 h内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除填塞敷料时出血率及术后粘膜上皮化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鼻阻力检测结果、鼻黏膜纤毛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鼻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纤毛功能未见明显变化,对照组则出现明显损伤,2组鼻黏膜纤毛功能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拔除填塞敷料时出血率较对照组更低,术后粘膜上皮化时间短,鼻黏膜纤毛功能保护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切口矫正变应性鼻炎患者偏曲的鼻中隔并联合等离子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切口矫正鼻中隔,并用低温等离子技术消融鼻腔外侧壁的前半部、鼻丘、下鼻甲。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并对下鼻甲进行部分切除术。治疗前后根据2004年兰州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过敏症状明显的改善,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为64.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黏膜完整性及偏曲矫正满意度评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切口可减轻鼻中隔切口皮肤黏膜张力,扩大手术视野,降低术后鼻中隔穿孔的风险,低温等离子技术通过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破坏部分鼻腔黏膜而减弱变态反应的强度,达到控制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112例。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33例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35例给予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C组4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射频消融联合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三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2个月监测临床症状评分,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4~+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2的水平。结果三组治疗前症状评分及血液指标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12个月时,症状评分A组B组C组;T淋巴细胞CD3~+,CD4~+,CD3~+/CD4~+以及血清IL-4的水平均为C组B组A组,血清IL-12的水平A组B组C组,P值均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三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均0.05),尤其女性患者IL-12水平的变化与免疫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01)。结论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缓解症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其机制可能与血清中IL-12的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翟普 《临床医学》2013,33(7):104-105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12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鼻结膜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总生存质量得分(0.73±0.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45±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有很高的治疗有效率,鼻中隔矫正可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用激素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3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鼻用激素组(A 组)、等离子射频组(B 组)、鼻用激素联合等离子 射频组(C 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A 组、B 组、C 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 77.78%、86.84%和97.50%,远期有效率分别为48.89%、78.95%和8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鼻用激素联合等离子射频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近、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案干预后鼻腔愈合情况,旨在指导未来该类疾病手术方案的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5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此基础上联合鼻内镜下下鼻甲成形术方案治疗的26例纳入对照组,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的2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鼻塞症状主观感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和鼻腔间隙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95.83%vs.88.46%),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术前降低,鼻腔间隙较术前增加,且观察组术后1、3个月VAS评分[(5.12±0.75)、(2.02±0.42)分]低于对照组[(7.12±0.95)、(4.20±0.48)分],鼻腔间隙[(3.68±0.27)、(3.83±0.32)mm]大于对照组[(2.12±0.16)、(3.03±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8.33%vs.3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接受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更利于促进患者各主要症状更好更快改善,临床疗效满意,患者鼻腔间隙改善,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的疗效,探讨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符合条件的90例鼻后滴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口服激素组(25例),新霉素组(25例),莫米松组(40例)。方法各组患者均给予全身用药、鼻腔减充血剂、鼻腔清理的治疗,在激素的使用上,分别使用口服泼尼松片、含地塞米松滴剂滴鼻、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治疗。结果联合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PNDs组相对其他两组,能较快获得较显著的疗效。结论联合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是有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Practices vary across the UK on the use of topical preparation prior to flexible fibreoptic nasendoscopy. In this double-blind study, we randomised 98 patients to receive cophenylcaine or placebo nasal spray before flexible nasendoscopy.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1-100) was used to record pain, unpleasantness of taste and overall discomfort experienced. Overall, the procedure was associated with minimal pain and discomfort in both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in or overall discomfort experienc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owever, the sensation of bad taste was significantly worse in the cophenylcaine group. In linear regression, factors that predicted the overall unpleasantness of the experience were primarily pain experienced and secondarily unpleasantness of taste. We conclude that the routine use of cophenylcaine for nasal preparation is not justified before flexible nasendoscopy.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后,采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FESS术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和鼻腔冲洗器组(采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配合苍耳子、细辛、辛夷、黄芪、荆芥等多种中药提取液),分析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术后鼻腔冲洗器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冲洗器配合中药提取液冲洗,可以促进FESS术后创口的愈合、消除黏膜水肿,显著提高FESS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方法选取本科室诊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2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MV组14例,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疗法并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CPAP组14例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并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析相关疗法对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儿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与治疗前指标对比,治疗后6、12、24 h的p H值、p(O2)及p(O_2)/FiO_2水平上升,p(CO_2)水平下降,患儿病情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氧合指数等体征有明显改善,病情几乎恢复到正常,2组以上指标差异显著(P0.05);NCPAP的有效率为85.71%,远高于MV的64.29%,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PAP患儿不良反应病发率为14.28%,而MV患儿不良反应病发率为35.71%,2组不良反应病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且疗效突出,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温胜  吴武 《华西医学》2009,(2):278-28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6例经病理确诊的NIP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6年。结果:一次性治愈31例(86.1%);5例复发(13.9%),3例在门诊内窥镜下分次摘除并结合YAG激光治愈,2例再次于鼻内镜结合Caidwell—Luc手术治疗,无恶变病例,结论:根据病变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手术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梁建平  李东云  袁弘  陆秋天  刘蓓  李穗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2):1315-1316,1319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和优点。方法采用局麻下鼻内镜直视行鼻中隔矫正术,对部分鼻腔狭小者,同时开放前组筛窦,扩大鼻腔的通气道。结果对85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特别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无鼻中隔穿孔、鼻腔黏连和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该法较之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直视、微创、精细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塞鼻罩交替法对预防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所导致鼻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科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使用NCPAP治疗的早产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塞组(n=30),鼻罩组(n=30)及鼻塞鼻罩交替组(n=30),3组分别选择鼻罩、鼻塞及鼻塞鼻罩交替作为无创通气连接界面,观察3组早产儿鼻损伤的发生率及通气效果相关指标。结果3组患儿鼻部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替组鼻部损伤发生率(10.00%)低于鼻塞组(33.33%)和鼻罩组(36.67%)。3组NCPAP治疗时间及NCPAP治疗12~24 h后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鼻罩交替法可有效地减少早产儿NCPAP所导致的鼻部损伤。  相似文献   

19.
王珩 《华西医学》2007,22(4):718-719
目的:回顾分析鼻内窥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351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治疗。结果:该组病例治愈率75.2%,总有效率92.3%,无效7.7%。结论:正确的手术操作,术后规范化换药以及适当激素使用是影响鼻内镜手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