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国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426-1428
目的 探讨开放式吸痰应用循证护理对早产儿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NICU收治行呼吸机通气的早产儿5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在机械通气期间均进行开放式吸痰.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性吸痰操作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以及呼吸机肺炎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心律变化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5±2.5)d,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4.5±3.8)d,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行开放式吸痰操作的患儿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维持患儿SpO2以及HR的水平,降低患儿呼吸机肺炎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在ICU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119,P<0.001),机械通气时间为(5.2±1.9)d短于对照组的(9.5±1.9)d(t=14.420,P<0.001),在ICU住院时间为(7.1±1.4)d短于对照组的(12.1±1.9)d(t=6.821,P=0.021)。结论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在I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控制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6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加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每日接受相关护理措施情况、相关临床指标与所受护理工作量、VAP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满意度调查结果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每日接受插管固定评估、插管深度评估、气囊压力评估、口腔清洁处理、镇静镇痛处理与吸痰拍背处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N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VAP与投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在控制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机械通气患者160例,按是否愿意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是否每日接受相关护理措施情况、相关临床指标与所受护理工作量、VAP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满意度调查结果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每日接受插管固定评估、插管深度评估、气囊压力评估、口腔清洁处理、镇静镇痛处理、吸痰拍背处理率、NAS评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VAP与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床旁端坐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组建床旁端坐管理团队。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接受床旁端坐;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拔除气管插管前(脱离呼吸机30 min)氧合指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26.60%、57.14%,实验组、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5.94±1.05) d、(8.47±1.45) d,ICU住院时间为(7.11±0.99) d、(9.93±2.06)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的拔除气管插管前(脱离呼吸机30 min)氧合指数为(294.20±21.18)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290.96±27.36) mm Hg,实验组、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3.3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轮椅端坐可有效降低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且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晓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609-261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序贯性机械通气中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方法 设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确定循证问题、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评价,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VAP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 循证护理在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中可有效预防和控制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化胃残余量控制对预防肠内营养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分析96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随机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采用强化胃残余量控制和普通控制.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病例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0.83%、病死率18.75%、机械通气时间(15.21±2.36)d、住院时间(22.38±12.34)d;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9.58%、病死率39.58%、机械通气时间(19.85±4.58)d、住院时间(29.46±15.24)d.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强化胃残余量控制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中口腔护理联合体位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155例分为对照组45例、口腔护理组41例、体位护理组37例、联合护理组32例,比较四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四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护理组VAP发生率(21.8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1.11%)、口腔护理组(31.71%)及体位护理组(3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10.34±1.19)d和住院时间(20.12±1.88)d均低于对照组[(18.53±1.68)d,(30.33±2.57)d]、口腔护理组[(13.21±2.03)d,(24.75±3.14)d]及体位护理组[(14.17±1.25)d,(26.18±2.36)d]。结论口腔护理联合体位护理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这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呼吸机应用情况、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1.56%vs 14.06%)、呼吸机依赖发生率(1.56%vs 18.75%)、再插管率(1.56%vs 17.19%)低于对照组,一次性撤机成功率(89.06%vs 70.31%)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6.03±1.14)d vs(7.93±1.89)d]、ICU停留时间[(8.97±1.82)d vs(11.84±3.18)d]及住院时间[(13.14±3.28)d vs(16.88±3.52)d]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改善呼吸机依赖,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3例行护理程序化管理,对照组83例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及院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分别为(5.54±1.31)d和(6.07±1.82)d,其院内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及死亡病例的发生率分别为12.62%,5.83%,1.94%,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40例在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成2组,观察组20例在上机后使用异丙酚,对照组20例给与其它镇静剂,观察2组机械通气时间、在ICU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在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不仅能安全有效镇静,而且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在ICU住院时间,使用异丙酚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教育的早期活动干预在预防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谵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184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呼吸内科机械通气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教育的早期活动干预,包括成立干预小组、实施护理干预。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谵妄状态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强化健康教育的早期活动干预可有效降低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改善患者谵妄持续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ICU住院治疗并行机械通气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脱机时间,VAP的发生时间、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脱机时间以及VAP发生的时间分别为(3.3±0.6),(10.3±3.8),(2.6±4.3),(9.2±2.8)d,显著低于或晚于对照组的(5.6±3.1),(13.1±3.4),(6.5±4.8),(4.8±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8,2.63,2.86,2.79;P<0.05).而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16.9%,病死率为1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1%,34.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36,4.93;P <0.01).结论 循证护理能显著缩短VAP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和脱机时间,能有效延缓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送检标本细菌检出阳性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组送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对照组阳性率为45%;护理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在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112例,按照术后入住心胸外科监护室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心脏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予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脱机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术后并发生等情况。结果试验组一次性脱机失败的概率由14.30%降至3.70%,患者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缩短约2 d,患者住院时间缩短5 d,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1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增加患者肌力,有效预防ICU获得性衰弱,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系统护理角度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方法。方法将9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系统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VAP发生率。结果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实验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在镇痛镇静治疗期间应用集束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按入科顺序编号将2011年1~10月ICU收治的108例MV患者分为2组,单号为干预组(n=57),在常规镇痛镇静护理的同时,应用集束干预策略,包括每日镇静中的唤醒、呼吸同步、镇静和镇痛药物的选择或应用、谵妄的监测和处理、早期运动和锻炼。双号为对照组(n=51),采用常规镇痛镇静护理,以及意识水平、镇痛镇静程度及脏器功能的评估监测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药物使用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日、谵妄发生率及28d生存率。结果干预组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日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干预策略较常规镇痛镇静护理能使MV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某院呼吸科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2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1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应用咪达唑仑和吗啡的情况、治疗天数及脱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使用的咪达唑仑和吗啡的剂量少于对照组(P<0.01),使用吗啡率低于对照组(P<0.05),使用咪达唑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的剂量,提高脱机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并具有经济、无创且操作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将26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2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躁动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躁动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肺机械通气患者体位变更时氧疗的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理及护理。方法将32例单肺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患者行体位变更机械通气,每1 h按仰卧位、健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顺序变换;对照组(14例)患者行常规持续仰卧位通气,两组均在通气后0.5 h、1.5 h、2.5 h、3.5 h做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同时间段的氧合状态。结果实验组PaO2和PaO2/FiO2高于对照组,两组的PaCO2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意义。结论序贯性体位变更组与单一仰卧位机械通气比较,氧疗效果更好,成功脱离呼吸机时间缩短,临床护理易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