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鼻饲的食道反流发生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脑卒中留置胃管鼻饲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胃管护理组以及普通护理组,其中胃管护理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添加胃管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食道反流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胃管护理组患者的食道反流、呛咳、胃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均P<0.05).结论 胃管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的留置胃管鼻饲相关的食道反流以及误吸的发生,干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护理对留置胃管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奉菊  施海红  龚绍荣 《家庭护士》2009,7(19):1697-1698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留置胃管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的影响.[方法]140例经鼻插胃管进行胃肠内营养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7 d,每天4次.比较两组留置胃管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1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降低留置胃管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脑卒中患者胃管留置长度的循证护理,以期积累临床经验并指导临床实践工作。方法收集234例需鼻饲行留置胃管的脑卒中患者,按所在病区分为对照组( n=110)和观察组( n=124),观察组根据循证步骤选取最佳的证据,最终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眉心至脐的体表距离(55~65 cm),而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前额发际至剑突的体表距离(45~55 cm),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鼻饲胃管期间反流、呛咳或误吸的发生率。结果留置期间观察组发生反流、呛咳、误吸的百分率为2.42%,3.22%,0.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4%,17.27%,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942,5.188,5.360;P<0.05)。结论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制定科学、个性化的胃管留置长度,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留置长度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26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12)和观察组(n=114),观察组改良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眉心至脐的体表距离(约55~65 cm),对照组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前额发际至剑突的体表距离(约45~55 cm),比较两组患者反流、呛咳及误吸的发生率和胃内残留量监测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反流、呛咳及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监测胃内残留量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胃管留置长度可准确反映胃内残留量,降低反流、呛咳及误吸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推荐。  相似文献   

5.
体位改变对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对食物反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40例鼻饲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时照组。试验组每次鼻饲时,将床头抬高30度,鼻饲后,保持原有体位30min/-40min,对照组对体位不作要求。[结果]试验组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16.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饲时改变体位可有效预防食物反流。  相似文献   

6.
高彩霞 《护理研究》2012,26(27):2527-2528
鼻饲病人发生误吸所致的吸人性肺炎死亡率高达40%~60%,甚至可直接引起窒息和死亡[1].我院呼吸科自2009年7月通过对不同鼻饲方法的比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人鼻饲反流误吸的发生,明显提升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双腔气囊胃管在鼻饲患者预防反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双腔气囊胃管留置,探讨其预防鼻饲反流误吸的效果.方法 将62例脑血管意外鼻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普通胃管;实验组应用双腔气囊胃管.观察两组胃管留置插管深度、成功率、滑脱率、反流、误吸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胃管深度长于对照组.其插管成功率、预防滑脱、反流、误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腔气囊胃管留置效果显著优于普通胃管,可有效预防鼻饲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胃管留置长度的循证护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讨脑卒中患者胃管置入长度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将我院116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64),观察组根据循证步骤选取最佳的证据,改进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眉心至脐的体表距离(约55~65 cm );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教材,胃管留置长度为患者前额发际至剑突的体表距离(约45~55 cm ),比较两组患者返流、呛咳及误吸的发生率和胃内残留量监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返流、呛咳及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内残留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制订科学、个性化的胃管留置长度,可准确反映胃内残留量,减少返流、呛咳及误吸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推荐。  相似文献   

9.
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常规留置胃管鼻饲液反流及误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对于一些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不但能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对维持组织及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病人营养平衡、减少继发性损伤、促进机体康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临床发现,常规留置胃管病人胃食管反流及误吸的发生率较高。据报道,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43%,误吸可导致弥漫性急性肺损害(ALI),目前描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旦形成ARDS,病死率为40%~5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出血昏迷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留置胃管采用个性化置管长度,对患者反流、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80例在本科住院脑出血昏迷患者,均于入院24~72 h内行肠内营养支持。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胃管置管长度45~55cm;观察组采用个性化置管长度,考虑不同患者身高、年龄及解剖特性的差异性,测量患者发际至剑突长度,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 cm(总长度约为55~65 cm)。观察两组患者误吸、反流及呛咳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置管后2周内出现误吸、反流及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胃管置管采取个性化置管长度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昏迷患者误吸、反流及呛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体位改变对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海红  郗奉菊  龚绍荣 《护理研究》2006,20(29):2698-2699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对食物反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40例鼻饲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次鼻饲时,将床头抬高30度,鼻饲后,保持原有体位30min~40min,对照组对体位不作要求。[结果]试验组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16.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饲时改变体位可有效预防食物反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鼻饲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意识障碍留置胃管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50例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实施人工喂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期间单日采用常规鼻饲方法,双日采用人工鼻饲护理模式方法。分析不同肠鸣音次数患者食管反流发生率情况,并比较两种方法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不同肠鸣音次数患者食管反流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24,P〈0.01);采用人工鼻饲护理模式患者食管反流发生率为14.7%,明显低于常规鼻饲方法患者(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18,P〈0.01)。结论肠鸣音次数越多患者食管反流发生率越低;人工鼻饲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常规留置胃管易发生鼻饲液误吸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竞  郑玲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2):926-927
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对于一些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不但能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对维持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病人营养平衡,减少继发性损伤,促进机体的康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胃管的材料、插管的位置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即使按照常规插管,病人也极易发生误吸,而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后果。我科2000年-2004年共置胃管鼻饲45例次,其中发生鼻饲液误吸32例次,占71.1%。现将留置胃管易发生误吸的原因与防范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高龄长期鼻饲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高龄长期鼻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胃食管反流将其分为非胃食管反流组(n=55)和胃食管反流组(n=75),分析胃食管反流出现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 胃食管反流组与非胃食管反流组的年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硅胶胃管在老年患者胃内留置安全时间。方法选择本科室100例需要长期胃肠营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传统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为4w,观察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为3 w。对使用后的胃管进行胃管前10cm的颜色、胃管前10cm处反折10 s后形成的压痕、胃管前10cm处的硬度、胃管前10 cm反折10s后的回弹角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在颜色、压痕、硬度及回弹角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要长期留置硅胶胃管的老年患者,推荐安全留置时间为3w。  相似文献   

16.
改良鼻胃管置入长度对肠内营养患者反流误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改良鼻胃管置入长度对肠内营养患者反流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置管长度为60-70cm,对照组按国内护理教科书要求置入45-55cm,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反流、呛咳及误吸的发生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了反流,2例患者发生呛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保证胃管末端达到胃幽门部,可有效地防止营养液从胃管末端侧孔流出后反流,促进营养液在胃内消化,可减少反流、误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长度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插管长度55~65cm,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插管长度45—55cm。结果插管后3d及1周时,观察组患者胃管脱出次数少于对照组,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误吸、腹胀、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后2周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呕吐反流、误吸、腹胀、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明显降低;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常规留置胃管鼻饲液反流及误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晋瑞  刘成象 《护理研究》2008,22(16):1466-1468
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对于一些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不但能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对维持组织及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病人营养平衡、减少继发性损伤、促进机体康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例胃肠减压留置胃管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时胃管的长度。方法对200例开腹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102例,按传统方法插入胃管深度,另一组为观察组,按图表法计算出插入胃管深度。用SPSS 10.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胃管插入末端与胃大弯中段的相对距离,观察组为(-1.12±1.36)cm,对照组为1.31~5.6 cm,观察组胃管插入深度绝对长度均较对照组长,变异度较小。结论按照图表法所计算的深度插入胃管较传统方法更能获得良好的吸引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鼻饲胃反流的原因,减少胃反流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2例脑卒中患者鼻饲胃反流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避免了鼻饲胃反流的发生。结论: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脑卒中患者鼻饲胃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