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程序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程序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程序组60例和传统组58例.程序组按照预测评估、降温措施、降温速度、体温监控、复温管理、症状监测6个程序实行,并行亚低温管理.传统组按传统降温法在患者发热时实行降温,体温正常时停止降温.比较2组患者的降温效果及意识状态.结果 2组患者降温效果比较,程序组有效率为81.67%,传统组有效率为36.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程序组意识状态(Glasgow评分)降温前为(20.08±3.18),降温后为(34.96±4.88),传统组Glasgow评分降温前为(21.21±3.52),降温后为(28.29±5.41),降温后2组患者意识状态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程序降温,能明显有效地降低体温和提高意识状态评分,对尽快恢复患者意识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超早期冰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数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手术、综合治疗.实验组实施超早期冰敷,对照组在38℃以上实施冰敷.[结果]观察组病人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容易控制在正常范围(P<0.05),实验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早期冰敷能有效地控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劳青松 《当代护士》2008,(11):25-26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机的降温,以选择最佳的降温时机,降低临床死亡率、病残率,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GCS6-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于不同时机进行降温,并观察体温变化。采用分级标准在伤后6个月进行预后评定。结果2组比较显示,实验组早期降温患者体温正常或体温稍高(p〈0.05),且早期降温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降温可以起到很好的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治愈重型颅脑损伤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施行硫酸钠冰帽降温的效果。方法:将47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采用自制硫酸钠冰帽冷敷头部,对照组采用普通清水冰帽冷敷头部,观察两组降温效果及两组冰帽各时间点的形态和温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戴冰帽后0.5h、1h、4h、24h体温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戴冰帽0.5~3h后降温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钠冰帽降温效果、速度、维持时间优于普通冰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降温方法对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所致的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和脑出血腋温在39℃以上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用降温毯降温,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冰块物理降温方法降温。结果降温4,8h后体温及降至正常体温所需时间,对照组为(38.2±0.6)℃,(37.8±0.5)℃,(24.1±17.5)h,实验组为(37.4±0.9)℃,(36.8±0.7)℃,(5.6±1.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806,-60.580,-4.958;P〈0.01)。结论中枢性高热患者早期采用降温毯降温效果优于冰块降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发热超过38℃给予冰敷;治疗组:早期应用头部冰帽、背部冰毯降温局部亚低温治疗(32-34℃)72h。结果伤后3个月两组患者恢复良好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方便有效的降温方法。方法:将115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随机分成传统降温组53例和程序降温组62例。传统组按传统降温法在患者发热时实行降温,体温正常时停止降温;程序降温组按照预测评估、降温措施、降温速度、体温监控、复温管理、症状监测6个程序进行并实施亚低温管理。结果:两组降温方法比较,程序降温组降温有效率为66.13%,传统降温组降温有效率为35.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程序降温组意识状态评分(Gasgow评分)于降温后较传统降温组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程序降温法对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优于传统降温法,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是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方便有效的降温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分别采用冰毯机与常规物理降温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高热降温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脑外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冰毯机降温法;对照组采用冰袋、温水擦浴等传统降温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h后体温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4h后降温效果好,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冰毯机降温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有较好的疗效,降温效果安全可靠、作用持久而恒定,节省了人力、物力、时间,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常规物理降温效果欠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5例和对照组92例,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为14.4%,对照组为36.9%,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0%盐水冰袋冷敷在重型颅脑损伤致非感染性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非感染性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使用10%盐水冰袋冰敷进行降温,对照组使用传统橡胶冰袋冰敷进行降温。记录两组不同时间体温下降的情况。结果:两组冰袋冰敷后2、3、4 h降温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盐水冰袋冰敷具有降温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患者感觉舒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超早期冰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数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手术、综合治疗。实验组实施超早期冰敷,对照组在38℃以上实施冰敷。[结果]观察组病人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容易控制在正常范围(P<0.05),实验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早期冰敷能有效地控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出院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尝试采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GCS)昏迷量表评分和出院后1个月自理能力恢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呼唤式护理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出院后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0%盐水冰袋用于颅脑损伤致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186例颅脑损伤致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6例。实验组采用10%盐水冰袋行物理降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橡胶冰袋行物理降温。对两组降温效果进行比较,并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患者体温下降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冰敷冰枕后0.5h、1h降温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冰敷冰枕后2h、3h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0%盐水冰敷冰袋降温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将112例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并采用PVS评分标准对预后进行评价、对照.结果两组意识恢复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缩短昏迷期,解除和避免植物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将112例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并采用PVS评分标准对预后进行评价、对照.结果:两组意识恢复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缩短昏迷期,解除和避免植物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复苏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无手术适应证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结合早期康复护理、高压氧、激光等综合措施.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30 d行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入院后30 d观察组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模式能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复苏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4℃生理盐水(30 ml/kg)快速输入诱导亚低温,观察其降温效果、安全性及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5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25)和常规组(n=25),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组在治疗前及诱导后1h,监测体温、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颅内压、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糖、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等变化.伤后6个月根据GOS分级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诱导亚低温1h后患者体温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pH值升高(均P<0.05),PaO2降低(P<0.05),血钾、血糖降低(均P<0.05),氯化物升高(P<0.01).亚低温组颅内压在治疗1d、2d、3d、4d与同期常规组相比均明显降低.伤后6个月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快速输入4℃生理盐水(30ml/kg)诱导亚低温是一种安全、有效、迅速的降温方法.亚低温治疗能够改善重型颅脑外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护理干预对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入院后即留置胃管,监测胃液pH值、胃液隐血试验、及早行鼻饲流质、有胃潴留者行胃肠减压。对照组入院后24 h常规留置胃管。结果:实验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并对其给予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钟俊华  赵守美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3):1747-1748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47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1例)和对照组(2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BO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明显,可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5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25例,均于伤后24 h内进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为32.0~35.0℃;脑温度为33.0~35.0℃,持续1~7 d.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及血糖变化.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法,降温但未使用冬眠疗法.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早期高ICP、高血糖征分别显著下降(P<0.05);无严重并发症,病死率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